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农村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与转型

时间:2024-07-06

张圣梁 吕 超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张圣梁 男,1991年生,本科在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中小学图书馆的功能和地位日益受到社会重视。且伴随国家经济的发展,农村中小学图书馆的硬件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笔者于 2012年随机选取南通市通州区 12所中小学(6所小学,6所中学),对学生多次进行个别采访和集体采访,并专访了相关校长和图书馆负责人等。

本调查以图书馆硬件为主,对于学生使用的实际体验等问题未予以足够关注。笔者以深度访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适当辅以问卷法,弥补了现有研究对学生个体使用体验和感受的忽视,并发现一些硬件设施基本到位的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其建设中心转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提出建设“学生友好型图书馆”的构想,以期能为相关政策的出台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图书馆在实际运作中有待完善之处

12所学校中,海晏小学、金沙实验小学和海晏中学、平潮中学、金沙中学的图书馆建设较有借鉴之处。海晏小学和海晏中学是 12所学校中学生反映其硬件不能满足阅读需求的两所学校,但学校开放的氛围和人性化的服务让学生普遍比较满意。金沙实验小学的班级图书角别具特色,平潮中学、金沙中学借书证与胸卡的一卡通效果显著(以上学校将在后文详述)。

从采访情况看,有些学校图书馆无法充分发挥效益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其硬件设施水平低,反而是在建成后实际运作上的问题,这些软件因素的缺失成为这些图书馆继续发展的瓶颈。

1.1 部分学校限制甚至剥夺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权利

在三余小学和金郊中学,班里只允许少数成绩好的学生随老师去借书,回来后成绩好的学生先选走自己喜欢的书,再随便发给无借阅权的学生。

问及对此现象的看法时,被采访的一位有借阅权的小学生(借阅人与班级人数比 16∶ 54)表示:课上一般先做完作业就可以去借了,但另一位无借阅权的学生则不愿回答。

被访的中学生(借阅人与班级人数比5∶ 53)对此则表现了强烈的不满并表示:他们都没去过图书馆。

此外,金北中学的这一情况最为严重。笔者先后采访的该校8名学生全部声称自己不知道图书馆的所在,有6名甚至不清楚图书馆的存在。知道的两名学生中则表示只有教工子女才允许进。

1.2 一些教师剥夺学生阅读的权利

东余小学也存在上述情况,借阅人一般是班级前 15名的学生(每班平均 50名学生)。

在该小学调查的4个班级中,有两个班级的班主任甚至只允许借阅人借自己的那一份,而不允许借给其他学生看。

对此现象,被访的有借书权的学生表示:老师是希望我们成绩好才这样做吧。

而一位无权借阅的学生表示像一些成绩很差的或者在中下等的学生,就是从一年级到现在都没借到过书。

鉴于两类班级情况不同,笔者额外用问卷调查补充访谈。下发的 40份问卷中,关于“请问您对学校图书馆是否满意”的回答结果统计如表1所示,相比两个无此现象班级的 20份问卷(都每班 10份),存在上述问题的两个班级反映的情况显然不容乐观。班主任不允许“成绩不靠前”的学生看书的行为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可见一斑。

表1 两类班级学生对校图书馆满意情况统计

1.3 一些图书馆的建设以硬件为中心而不是以服务学生为中心

调查发现,有些图书馆专为学校星级评比等评估而建,结果造成后期运作不到位的情况往往更为突出。

二窎中学图书馆就是专为应付评星级而建的。学生借书虽然允许,但图书馆离得远又不经常开馆,即使开馆也不过两间小教室,借书很麻烦,所以很少有学生去利用。

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古地理条件、古气候条件、古生物群特征、地壳活动等众多因素,对地层区域进行划分。一个时代的地层划分主要基于地层沉积特征的分布,类似于沉积划分。对于整个地质时期的地层,主要是基于每个地区地层发育的总面貌,称为综合划分。一般地层划分是指综合划分。

2 图书馆实际运作问题的成因分析

2.1 部分学校管理者的理念存在一定误区

一位小学校长在接受采访中谈到:“我们还是要注重孩子的成绩,图书馆虽也要注重,但只是相对而言次要一点。”正因为这种观念,造成学校对学生利用图书馆没有足够的重视。

面对这种情况,被划定为无权借书和选书的被访中学生表现出较强烈的不满。可见这种把每个人应具有的权利转移到少数所谓“成绩优秀”的学生手中的行为,对其他学生心灵造成的伤害是比较明显的。

金北中学图书馆只对教工子女开放的行为则更加无视学生权利和教育公平。这里,图书馆已然成为服务学校评估的摆设,且不论巨大的投资,光是这种教育不公对学生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就不言而喻了。

2.2 一些教师对图书馆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认识不充分

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去图书馆借书看是不务正业的行为。这一现象在调查中较为普遍,仅一些语文老师比较鼓励学生的阅读。在《简阳市农村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1]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到,经常阅读的学生在思维、表达、理解、写作4项能力以及成绩上都比一般学生有明显的提高。何况,阅读的作用也远非成绩所能衡量。它的价值更在于对学生心灵和对世界认识方面的塑造作用。正如2009年度教育风云人物朱永新先生所言:“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2]。”

2.3 评估制度不完善导致学校轻视图书馆的实际运作

江苏省对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是比较重视的。由于在《江苏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指标体系》中5个星级的学校评估标准都对校图书馆的硬件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所以学校在图书馆的硬件水平上比较重视。但建后图书馆的实际运作却不属于学校评估的重点,一位中学负责校图书馆工作的老师在电话访谈中谈到图书馆使用情况虽也是在评价标准中,但权重不高,而且建好之后,图书馆运行不是学校评估的重点。因此,这些学校就不在意图书馆实际运行机制的完善以及资金、精力的投入。这也是上述“问题学校”无视学生满意与否、无心图书馆运营的直接原因。

3 “学生友好型图书馆”的实施建议

调查分析显示,评估机制的不完善加上观念上的落后,致使学校图书馆建设陷入重硬件指标而轻实际使用的误区。

对于实际运作问题,Cynthia Sargean与Roger Nevin在其论文中谈到图书馆应对所有学生开放、具有包容性的气氛、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这些特性,使之成为学生友好相处的地方并服务和挽救后进生[3]。笔者以此理念为雏形并结合国内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设“学生友好型图书馆”的概念。

“学生友好型图书馆”(Student-Friendly Library)是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尊重每一位学生对图书馆的使用权利,注重高效利用图书馆硬件资源,充分发挥其在学生学业和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的图书馆。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权利和高效利用图书馆资源是其最主要的特点,服务于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发展是其根本目的。

在该理念还未深入人心的背景下,鉴于目前国家政策的实际效力,笔者认为,以行之有效的政策推动“学生友好型图书馆”的概念和机制在那些硬件设施已经基本到位的农村中小学中推广是当前的主要工作。

3.1 出台“学生友好型图书馆”建设相关政策

省星级学校的评估体系对于图书馆的要求除流通率外主要是注重图书馆的硬件设施水平。该要求确实促进了学校图书馆硬件设施的改善,为建设“学生友好型图书馆”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从上述“问题学校”来看,工作重心的转移已经刻不容缓。

一些中小学图书馆发展较好的地区,如常州市,已经在其政策中逐步重视图书馆实际运作效益,在《关于常州市中小学示范图书馆评估细则的若干说明》[4]中列举了9条违背申报条件的情况。其中最后3条(如第9条“教师对学生有扣证搜书现象,而又未作处理的”)明确强调了图书馆实际运作上的要求。同时,“提高学生使用满意情况在评估中的权重;对侵犯学生图书馆使用权利的学校进行严肃处理”也有必要在政策中予以体现。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现实中,“学生评教”这一重要的教师评价方式已逐步被接受[5]。类似如“学生评馆(图书馆)”的理念也应当逐渐给予重视。只有对图书馆的服务主体——学生的使用感受予以应有的尊重,才能推动农村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3.2 发挥教育部门的引导作用

中小学生图书馆始终面临着“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迫于生存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对真正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交流合作式的学习总是放不开手脚”[6]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江苏省海门市教育局采用了“全市统考中必有2~3分课外书内容”[7]来刺激中小学生对图书馆的利用。

由于应试教育在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存在,考试指挥棒仍具很强的现实影响力,因势利导,主管部门应利用考试制度刺激学校注重图书馆的实际运作,推动图书馆硬件的有效利用,保障学生借阅的权利。

3.3 学校切实采取有效手段促进图书馆的利用

除政策之外,学校应采取措施推进“学生友好型图书馆”的建设。比如海晏小学、海晏中学虽然硬件设施不到位,但因其对所有人开放,学生对学校图书馆整体还是比较满意。平潮中学和金沙中学都已实现了借书证与胸卡的一卡化(学生胸卡上附有条形码,可直接作借书证使用)。在访谈时,两所学校学生都提到“图书馆对所有学生开放、借书方便和对图书馆很满意(或非常满意)”这3个共性。显然这和一卡通的实现有较大关联。因此,笔者极力主张中学里全面实行借书证与胸卡的一卡通,此方法极大方便了图书的借阅,促进了学生的借阅意识,并且由于每位学生都有胸卡(就保证都有了借书证),使借书权成为每位在校生所共有,学生利用图书馆权利被剥夺的问题将得以有效解决。

4 结语

从根本上来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不是取决于它的物质力量,而是取决于它的精神力量;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取决于它的阅读力量[8]。农村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不应仅注重硬件水平,而更该注重如何在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学生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因此,对于那些图书馆硬件设施基本得到保障的农村地区,其图书馆建设和运作的重心应有根本性的转变——应从对硬件水平的注重转向重视实际运作,加强“学生友好型图书馆”的建设。只有维护学生图书馆的使用权利,高效利用图书馆的硬件资源,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图书馆的有效利用,丰富其课外阅读,帮助农村中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推进素质教育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1] 邓义英.简阳市农村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2):107-108.

[2] 朱永新.推进阅读 撬动中国教育改造[J].中国出版,2008(5):13-14.

[3] Sargeant,Cynthia.Nevin,Roger.Using the library learning commons to reengage disengaged students and making it a student-friendly place for everyone[J].Teacher Librarian,2008(10):43-45.

[4]关于常州市中小学示范图书馆评估细则的若干说明[EB/OL].2008-03-09[2012-08-21].http://www.chtsx.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458.

[5]杨晓敏.学生评教的重要意义与关键环节——访江苏省海门市教育局副局长许新海博士[J].基础教育课程,2009(5):54-57.

[6]杭永宝.与时俱进,服务教改——新形势下常州市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对策[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3(1):5-8.

[7] 却咏梅,许新海.农村孩子的眼神因阅读而闪亮[N].中国教育,2011-01-06(6).

[8] 朱永新.个人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J].人民论坛,2010(6):56-5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