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万众创新”背景下浙江省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服务研究∗

时间:2024-07-06

冯继强 唐晴 李玲丽

(杭州图书馆,浙江杭州310016)

“万众创新”背景下浙江省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服务研究∗

冯继强唐晴李玲丽

(杭州图书馆,浙江杭州310016)

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取得较大发展,公共文化创意服务成为其中可圈可点之处。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中重要力量的公共图书馆也一直秉承自身理念和专业特点,在“万众创新”和“互联网+”背景下,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推出一系列文化创意服务,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亮点。浙江省公共图书馆创意文化服务即是典型案例之一。

公共文化服务创意服务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是我国公共服务体系中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创新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因子。不仅社会需求日益强烈,也与文化强国建设息息相关。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创新机制的重视,文化产业的创新实践不断涌现,随着跨界发展概念的逐渐兴起,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创意产业也深刻地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当前备受瞩目的文化创意产业就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此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产业范畴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成为文化创意服务的有效平台,不仅取得了不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社会效能日益凸显。浙江省作为文化大省,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创意服务走在全国同行业的前列,是浙江文化大省公共文化创意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文化强省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之一。

1 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创意服务与图书馆创意服务

1.1公共文化服务与图书馆创意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是以社会效益为基础,非营利性的,为社会提供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公共文化产品或服务的资源配置活动[1]。它不仅包括服务设施、资源和13类服务内容[2],还包括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相关内容。按照目前主流“文化权益论”观点,它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强调公民具有捍卫个人“文化权益”的主动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的表述是这一观点的最好体现[3]。

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在服务内容与服务形式方面也出现了更为深入的理论研究[4]和多元化的探索实践。在此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成为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各级图书馆采取的一系列创新创意措施,卓有成效地对文化部十一五、十二五文化改革规划进行了落实,第三次(2009年)和第四次(2014年)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相关考核项目及内容的变化是一个力证。两次评估是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创新创意服务的集中展示,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和影响也得到不断提升[5]。

1.2文化创意服务与图书馆创意服务

创意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要义是指运用人的智慧,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将具有创新性的想法通过不同的方式予以表达,实现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创新、创造、发明等是其关键词。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意(科技创新)是创意的两种基本形式,显示了创意与文化的相融关系。当前所讲的创意一般是指文化创意而非科技创意(科技创新)。

目前,国际上对文化创意产业还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统一共识的定义。按照联合国发展署2008年《创意经济报告》描述,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正在出现,它将经济与文化相结合,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将经济、文化、技术和社会融合在一起。这一模式从本质上说明了一个事实:创意、知识和信息获取已经越来越成为全球化时代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6]。

创意离不开文化和技术支撑。图书馆为创意服务提供了文化元素、技术元素和实践空间。近年来图书馆在空间性服务模式重构、框架性服务模式搭建、技术性服务资源整合、项目性服务活动策划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均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图书馆创意服务的巨大潜力。

1.3三者关系

创意产业脱胎于文化产业政策[7],文化创意产品不仅包括有形产品,还包括属于抽象概念的具有文化元素的服务。文化创意服务是借助于文化元素进行创意和创新,这就决定了图书馆创意服务与文化创意服务之间在公共文化服务框架中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按照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图书馆服务属于“文化产品的生产”中的“文化艺术服务”,在“延伸层文化生产活动内容的说明”中图书馆属于“专业性团体(的服务)”项目。

按照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分类表”(依据国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图书馆属于“文化艺术”中的“文化保护和文化设施服务”项目。

国际图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1994年10月29日)明确规定,“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应该与信息、扫盲和文化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图书馆文化创意服务是三者的交集部分,最具有能动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表示如图1。

图1 图书馆文化创意服务

2 图书馆创意服务兴起的背景

2.1社会发展背景

在当今世界进入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文化也成为一种生产力,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21世纪初以来在全球蓬勃发展的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转型的新引擎,它为传统产业产品提供了文化附加值,提升了其经济价值,属于典型的需求拉动型产业,处于知识产权产业价值链的上游地位。文化产业、内容产业和版权产业本质上属于知识生产,而创意产业属于知识服务,它以创意对其他产业进行融入和渗透,具有广泛性,从而成为众多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我国经济发展转型也符合世界经济发展大势,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发展环境与平台。10年前,国内对“创意”和“创意产业”还知之甚少,2004年首届上海国际创意产业论坛以来,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取得很大发展。目前,创意已经成为高频词,创意产业不断涌现,从时尚、视觉设计、互联网、金融、交通等领域到公共文化领域,创意服务和创新项目备受关注。

2.2图书馆行业发展背景

近20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公共图书馆精神理性也得到回归,宏观环境越来越有利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20年的发展中,图书馆界的实践精神得到充分体现,在继承传统业务基础上的创新发展成为近年来的主旋律,不仅表现在返本开新、综合创新和推陈出新等诸多创新路径的开辟方面,而且表现在图书馆空间和资源的整合方面,更表现在新技术环境下图书馆员的创意思维与技术的巧妙融合与运用方面。

图书馆作为一个公益性创意平台,以知识为工具,以信息为材料,通过各种形式和载体输出创意服务,形成文化创新产品。策划、实施创新性服务的创意图书馆员群体也逐渐成为公共文化创意服务群体的一支重要力量。

3 图书馆创意服务实践

公共图书馆是向社会公众开放,收集、整理、存储、传播、研究、开发信息资源和提供各种文化服务的社会公益性机构。从宏观角度看,创意不仅是人类社会最根本的经济资源,也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近年来,公共图书馆创意服务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显示出勃勃生机,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积极参与。笔者通过对近年来浙江省公共图书馆诸多创意服务进行梳理,从模式型、技术型和项目型创意服务3个主要方面进行论述。

3.1模式型创意服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等框架性创意设计服务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独立或通过合作方式提供的图书馆服务的总和。从基础设施架构的角度看,主要包括实体图书馆、流动图书馆及由其建立、组成的馆外服务点、图书馆联盟、总分馆系统、区域性服务网络等服务平台[8]。在图书馆行业搭建适合国情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是建设完善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有效载体,是实现图书馆“普遍均等”理念和达成“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目标的前提条件之一,更是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性实践。

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在不改变各级图书馆行政隶属、人事和财政关系的情况下,浙江省公共图书馆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和省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意才能,建立了以网络为基础、以知识共享为目标的符合区域实际情况的创意性服务载体,如大杭州“中心馆-总分馆”模式是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之一。

大杭州“中心馆-总分馆”模式成功构建了以杭州图书馆为中心馆,以区县(市)图书馆与街道(镇)、社区(村)三级图书馆(室)为总分馆的四级网络服务体系,搭建起了组织结构科学合理、文献资源统一调配、服务质量基本一致、运行效果大幅提升的覆盖城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在“大杭州”范围内实现了让公众最大程度和最为便捷地享有“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这种模式的创意点是基于新技术在图书馆的充分应用和区域实际情况,通过杭州市图书馆行业自身的创新性实践促成政府出台相关文件[9]和成立相关组织[10],从而带动各区、县(市)政府出台相应的实施意见,在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投入保障、管理员队伍要求和规范管理等方面给予各级图书馆有力保障。该模式具有“严密的顶层制度设计、科学适宜的运行机制和有效可控的管理体制”[11]三大特点,因此极大地提升了“大杭州”内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社会服务效能。

近年来,虽然缺乏完善的法治环境(《公共图书馆法》尚未出台),但全国各地对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均有不同形式的实践和不同程度的推进,服务效益和服务效能显著,使政府、社会和行业对政府与公共图书馆的双向责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12]。在理论研究与区域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服务中,浙江省大杭州“中心馆-总分馆”模式、嘉兴总分馆模式等的有益探索,与上海“中心图书馆”模式、首都图书馆联盟、苏州总分馆模式、广东“流动图书馆”模式、东莞图书馆集群系统模式相比,殊途同归。这些区域特色鲜明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让“普遍均等”理念得到具体落实,这些充满创意的图书馆服务让杭州市的公共文化服务更加“接地气”。

3.2技术型创意服务:信息技术与图书馆实践相融合的创意性服务

创意离不开技术支撑。新技术环境为图书馆创意服务提供了充足空间和无限可能。图书馆是一个对知识、信息和新技术应用非常敏感的行业,浙江省公共图书馆在技术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同行业前列,各种技术型创意服务不断涌现,利用现代传媒拓展图书馆服务的绍兴电视图书馆项目即是典型案例。

电视图书馆是指通过第三类媒体(即电视媒体)把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主动提供给用户,用户按需索取的图书馆。它借助电视网络把图书馆搬到千家万户,用户可以通过电视机进行OPAC查询、图书预约续借、看展览、听讲座、接受远程教育、进行参考咨询与互动等,从而实现图书馆的功能拓展和服务延伸[13]。

绍兴图书馆在对用户需求分析、技术环境可能性、内容资源、本馆人力资源、案例和行政区域内条件进行充分、科学调研的基础上,于2012年创新推出绍兴电视图书馆。通过图文版和互动版两条途径将15个一级栏目、73个二级栏目和264个三级栏目的丰富服务内容送至千家万户。在技术上,由数据库系统、GMS(“绍兴电视图书馆”)内容管理系统、UI(用户界面显示系统)和数据广播系统等组成的前端系统建设和终端呈现开发工作[14]。这种充满创意思维的跨界合作,是绍兴图书馆和数字电视运营商积极合作的成果,合作双方充分发挥各自在人力资源、行业资源和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不同优势,打造出一个新颖的图书馆创意性服务产品。

近年来,在泛在化服务模式下,公共图书馆不断地尝试拓宽服务范围和创新服务手段,绍兴图书馆推出的电视图书馆创意服务在国内公共图书馆创意服务中独树一帜。与2009年国家图书馆“国图空间”、2010年国图与中国网络电视台基于IPTV的CNTV图书馆项目、2010年杭州图书馆文澜在线、2011年常州701频道、2012年泰达图书馆电视服务相比较,绍兴电视图书馆项目虽然也存在共性的技术瓶颈,但从其整体上讲,更符合区域实际情况,并且大大提升了区域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与服务效益的匹配度,从而进一步优化了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3.3项目型创意服务:图书馆项目型读者服务活动创意策划

近年来,公共图书馆无论是为了有效提升自身科研能力还是拓展国内国外业务,以及推广读者服务工作,多采用项目型业务设计为载体带动各项工作的形式。其中,浙江省温州市图书馆2012年推出的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模式“儿童知识银行”是典型代表,常被用作创意服务的经典案例予以分析和借鉴。

温州市图书馆馆员充分利用跨界思维,将图书馆资源比作“知识财富”,将未成年人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过程比作赚取、积累“金钱财富”的体验过程,仿效银行流程,将可量化的虚拟币“知识币”比作流通“货币”,小读者开户获得读者卡后即成为图书馆“知识储户”,可以自主通过借阅图书、参加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等方式获得“知识币”,储蓄知识币并获得“利息”、取款兑换小礼品以及“销户”。

“知识银行”创意活动推出后,“知识存折”成为小读者们的“最爱”,阅读成为“赚钱”的有效“途径”,很快获得孩子、家长与学校的认可并获得温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案例一等奖和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创新奖一等奖[15]。经过几年的发展,“知识银行”已经由初创时期的单一阅读推广活动逐步发展成为一项全新的少儿综合阅读推广创意项目,它通过文明阅读行为、阅读指导活动、阅读写作、捐赠好书、排行榜5个类别将数十项少儿阅读推广活动整合在一起,通过规范制度和完善网络技术平台,以奖励“知识币”形式予以整体推进,形成了行业影响与社会效能双突出的创意性项目型未成年人服务典型案例。

如前所述,在作为文化大省的浙江省,公共文化创意服务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省内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服务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浙江省图书馆的“文澜讲坛”与“文澜展窗”、杭州图书馆和德清图书馆的微信服务平台、宁波图书馆的“天一讲堂”、绍兴市图书馆的少儿天地等都在通过各种不同的创意方式传承着悠久的地域文化,传播着地域文化精神,提升着市民文化素养,成为文化服务中的有机元素。

4 结语

近年来,浙江省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得益于紧跟行业所处的社会战略环境和对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把握,并及时布局转型。纵观全省公共图书馆发展,在从理念到管理,从资源建设到开发利用,从框架设计到服务实践,从理论研究到服务创新,从传统服务的坚守到新技术服务的应用等方面都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

文化的多样化和社会的信息化在业界已经成为共识,浙江省各级公共图书馆的资源载体、传播手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和产业变革也为图书馆服务与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创意服务新业态的形成和拓展与科技更是高度相关。在跨界思维下,图书馆将积极尝试和推进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打造城市新媒体中心,为读者提供更为多元的知识学习、思想交流、学术研讨、文化活动、社交休闲服务,体现图书馆服务的智慧性,这成为“十三五”发展的共同目标。

[1]戴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20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4.

[2]李景源.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袁锦贵,虞阳.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研究述评[J].重庆社会科学,2015(3):76-84.

[5]李丹,沈晓娟.从评估定级看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20年[J].图书馆杂志,2014(7):4-12,23.

[6]白远,王冠群.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总论与行业分析[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1.

[7]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新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2.

[8]于良芝,邱冠华,许晓霞.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技术支撑与方案[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3.

[9]《关于进一步加强杭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市委办发〔2011〕150号)、《关于建立杭州市公共图书馆发展委员会的通知》(市委办发〔2012〕121号).

[10]杭州市公共图书馆发展委员会.

[11]梁亮.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保障要素探讨——以“大杭州”等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4(2):29-34.

[12]邱冠华.公共图书馆提升服务效能的途径[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4):14-25.

[13]钱宇.泛在服务模式下的电视图书馆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1(12):73-74,78.

[14]王以俭,张炜.“绍兴电视图书馆”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3(3):36-39.

[15]严海帆.阅读·创造知识财富——“儿童知识银行”之阅读推广新创举[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3):102-104,112.

冯继强男,1971年生。硕士,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服务。

唐晴女,1966年生,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人力资源战略储备及开发。

李玲丽女,1987年生。硕士,馆员。研究方向:情报学理论与方法。

G258.2

*本文系2014年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4N016)成果之一。

(2015-08-08;责编:张欣。)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