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冯薏儒
(阜新市图书馆,辽宁阜新123000)
跨界合作:构建顺畅的图书产业信息链——谈图书馆在协同创新环境下的角色定位
冯薏儒
(阜新市图书馆,辽宁阜新123000)
从图书馆在协同创新环境下的角色定位出发,深入分析当前图书产业信息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图书馆、出版社、馆配商跨界合作之必要性以及如何开展合作提出相应对策。
跨界合作信息产业链图书馆角色定位
在协同创新环境下,图书馆应厘清同出版社、馆配商跨界合作的思路,并对自身有明确的角色定位。对于图书馆而言,其面对的读者结构与需求各有不同,各地区读者群体的文化素养、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及阅读需求等要素更是差异较大,这些都对图书馆的时效性、灵活性与主动性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图书馆、出版社与馆配商三方之间开展跨界合作构成了更大的挑战;对于出版社及馆配商而言,由于其难以直接获取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因此对于何种类型的文献是当前市场需求热点并不明晰,也就难以有针对性地推出相关的文献,这不仅影响到了自身业务的发展,同时也难以满足广大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相较于出版社与馆配商而言,图书馆的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其承载着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宣传、知识普及与思想教育的职能,肩负着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图书服务及引导的使命,应当从阅读资源与引导上保障广大读者群体获得优质的图书馆服务。
作为图书产业链终极服务目标,读者群体的多样化和阅读口味的多样化,决定着其对图书馆文献有着多样化的需求,图书馆依据对读者阅读倾向的把握程度,同出版社与馆配商进行沟通,将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反馈给出版社与馆配商,然后由出版社及馆配商推出相应的书籍,图书馆再从出版社与馆配商那里补充这些文献资料,进而将其呈现在广大读者群体面前,从而以个性化的资源服务来满足读者群体多元化的阅读需求。由此可见,结合图书馆在出版社、馆配商及读者之间的作用来看,其在创新协同环境下的角色定位应是合作纽带。
2.1图书馆与内容供应商之间联系的必然要求
“传统媒体的技术特性决定了传播者处于中心地位,信息(内容)由传播者决定,经过传播者过滤,受众的反馈事实上得不到足够重视。媒体无法估计个体的个别需求,却更关心这个群体的大小,因为它是媒体传播某种观念的对象,可以出售给广告商从而获取经济效益。”图书馆作为一种传播文化的媒介,与传媒行业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其中读者群体的主体性地位在不断上升,“传者中心”的理念逐渐开始向“受众本位”的方向转变。以读者为中心的文献资源采购模式和理念正在逐渐为图书馆界所采纳。在这种新模式下,图书馆根据读者需求来采购文献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将文献资源采购的决策权赋予了广大读者,能让读者真正体验到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促进了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从文化社会学角度看,作为图书馆互为度量的出版社则为图书馆藏书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文献资源,图书的出版质量也直接影响着藏书质量。图书馆作为内容供应商的稳定客户,不仅能给其丰厚的经济回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图书出版的选题、品种和数量。图书馆通过及时推动馆社商三方合作,把读者需求和图书馆的文献采购、出版社、馆配商外部文献供应环境联结起来,已成为重塑读者与图书馆关系、图书馆与内容供应商之间关系的必然。
2.2规避图书产业信息链现实问题的必然要求
图书馆、出版社及馆配商三方在服务读者和推广阅读当中都各有长处及短板,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三方彼此之间往往各行其道。图书馆应明确自己需要什么。质量和服务比价格重要,图书馆作为买方市场的主导,如果把目光只集中于采购本身,一味压低价格,那么质量和服务就难以得到保证。而馆配商和出版社要在低价供货中盈利,就只能在减低成本上下功夫;出版社出售图书的租型权,把原来的“正版图书”以低廉的纸张和印刷工艺做成专供馆配的低价图书,所谓“二渠道书”。馆配商把出版社滞销、压库的书提供给图书馆,提高图书定价,再以较低折扣供货。在对图书馆的图书采购中,其往往只提供畅销书目和一些通俗性的社科图书,而一些学术性、专业性的图书则不愿经销。而图书馆采购不到学术价值高的图书,就只能退而求其次,盲从于市场。不良信息反馈回出版社,就导致某些类型的图书出版量少或者不出版,或者积压库存,进而导致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优秀图书无缘进入图书馆。长此以往,图书从生产到销售到阅读的流通链形成无效循环,造成读者阅读的缺失,阅读内容的供给与需求严重不对称。为解决这一问题,馆社商三方的良性合作,已成为有效规避图书产业信息链现实问题的迫切需求。
2.3拓展各自业务的必然要求
“在开展阅读推广的过程中,出版界的优势体现在推广经费的来源、推广涉及面、推广资源的更新速度和丰富程度、推广中受众范围、推广的宣传力度等方面,这些方面正是图书馆界不足之所在。”对于出版社与馆配商而言,其在标准化程度上明显要弱于图书馆,图书馆是与广大读者群体面对面接触的主体,直接掌握了第一手的读者信息与阅读需求。
出版社与图书馆承载着共同职责与使命,即传承人类文明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图书馆在实践当中一直秉承读者至上的理念,为广大读者群体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并通过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来激发广大社会公众的阅读需求,鼓励社会公众自觉地参与到阅读推广中来,以此来获取社会公众的认同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图书馆服务。而出版社与馆配商的文化服务属性一直未变,它们在阅读推广过程当中虽然会追求经济利益,但同样肩负着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与使命,通过在阅读推广中向广大社会公众推荐图书来打开销路,并在此过程中更为及时准确地获取广大社会公众的信息反馈,进而更为精准地把握读者的阅读需求,推出让广大读者群体更为满意的精品图书,同时也让馆配商以更为合理的价格及方式出售图书。
促进图书馆、出版社及馆配商开展跨界合作不仅是三方共同诉求的体现,同时也是三方拓展各自业务的必然需求,通过三方开展跨界合作,推动三方在阅读推广过程当中互相合作、互相促进,进而实现联动开展阅读推广、有效拓展各自业务的目的。
3.1规范文献采购需求标准是馆社商合作的基础
图书馆作为合作纽带,要努力串连起读者和出版社馆配商之间的联系。作为文献内容提供者的出版社和馆配商,应把满足图书馆需求作为馆社商合作的首选理念,要对文献资料的品种、品相严格把关,保障图书产业信息链的顺利运转,从而实现各方收益的最大化,实现三赢局面;明确参与文献采购各方的责任和分工。图书馆要对文献采购的学科、主题范围、收藏级别、语种、时间、地区、文献类型、载体形式结构、采购经费分配及复本提出要求,并将其提供给供应商;制定对出版社和馆配商的多方考评标准,将服务理念、折扣力度、信誉好坏、资质优劣、图书品相、价值取向作为对其综合实力考量的依据,优中选优,进而实现馆社商之间互惠互利。
3.2搭建馆配中盘平台以强化馆社商互动力度
在图书馆、出版社及馆配商开展跨界合作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解决三方之间的信息互动,而拓宽三方交流合作渠道,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图书馆、出版社及馆配商开展跨界合作的终极目的是服务广大社会公众,而拥有健全的交流合作渠道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交流合作渠道是否通畅则影响到三方的跨界合作水平及效果。
为解决馆、社、商三方在图书产业信息链中信息不对称问题,需搭建馆配中盘平台,建立集产品、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开放式平台。作为上游的供货商、中游的全国馆配商、下游的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到平台建设中。出版社可以将图书种类广泛宣传;图书馆通过对全国总书目的直接接收,可有效拉低低折扣供货造成的专业学术品种的缺失;拓宽中小出版社产品以及小众、冷门图书存储和流通的渠道,共占市场份额,从而推进大馆配市场向良性循环发展,达到图书馆、出版社、馆配商的三方合作互赢。
3.3用大数据实现三方知识服务管理,为读者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智慧化服务
在大数据时代,一系列阅读指数与群体性偏好,都能从海量信息中窥见一二。图书馆要实现服务模式创新、知识服务创新,其有效方法就是大数据技术。图书馆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读者的每一次借还通道,获取读者的一系列动态阅读行为,根据读者阅读学科和读者从业范围作出有效分析,为不同读者建立个性化服务档案,从而成为馆社商三方合作的智慧发展平台。
3.3.1创新数据分析展示,提升服务个性
整合图书馆、出版社及馆配商收集的读者借阅与购买书籍的相关信息,并对所获得的信息数据进行充分挖掘,从而把握读者的地域、年龄、性别、阅读偏好等特性与需求;图书馆在把握读者群体需求的基础上,设计、生产与优化阅读产品,同时注重提升广大读者群体的数字化阅读体验,发现与运用相关的数字阅读技术,以提升广大读者群体阅读的便捷性与及时性,打造个性化服务形象,实现数据分析可视化。公共图书馆通过电子巨屏,实时推出读者到馆、当日流通书籍、借阅排行榜、读者书评和馆员荐书信息,让读者对热点读物及流通状况一目了然。图书馆通过数据挖掘出不同年龄、职业、学历的读者阅读趣味倾向,为出版社调研作注脚,并串联起上游出版方、公共机构和受众。
3.3.2构建高效推广平台,延伸读者范围
高效推广平台的搭建,是图书馆、出版社及馆配商满足读者多元化阅读需求、创新协同环境下开展跨界合作的基础,通过构建高效的阅读推广平台,图书馆、出版社及馆配商可以用丰富、优质的阅读资源来为广大读者群体提供服务,延伸受众范围;由图书馆、出版社及馆配商三方共同打造在线读者俱乐部、手机阅读APP、微博微信等网络多媒体推广平台。依据阅读者的阅读信息、购买信息进行深入的数据挖掘,实现及时获取、满意购书优惠、优先参与阅读体验活动等一站式阅读服务,培养读者阅读兴趣;为阅读者提供on-line阅读、对黏性读者推行优惠制度、对未形成阅读黏性的读者创建读书活动、对系统阅读空间设立导航等延伸服务,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多元阅读需求;利用平台的传播特性来激发读者群体的阅读主动性,通过读者阅读心得和阅读经验,提取有价值的反馈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能动地优化图书馆、出版社及馆配商之间的跨界合作成效;结合图书馆服务职能,通过阅读教育培训、课程培训等方式实现创新。联合教育部门、出版社、媒体,常年开展线上和线下的公益性阅读培训,推广有社会影响力的图书,将图书品牌化,通过品牌形象引导读者阅读方向,进而形成从出版到经销及阅读的联动。
3.4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学术交流论坛
在图书馆、出版社及馆配商开展跨界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统一协调与管理,从而在健全的统筹协调机制下共谋阅读推广工作,打破图书馆、出版社、馆配商及读者群体之间的信息屏障,有效构建顺畅的图书产业信息链。
通过三方建立资源学术交流论坛。公共图书馆将信息反馈给出版社和馆配商,三方找到相互结合的契合点,具体内容包括:第一,构建一个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由该机构制定图书馆、出版社及书商三方跨界合作的相关制度,负责协调图书馆、出版社及馆配商之间的沟通工作以及三方在跨界合作过程当中的行为奖惩,在此基础上保障图书馆、出版社及馆配商顺利开展跨界合作;第二,明确图书馆、出版社及馆配商三方之间的跨界合作制度,明确三方在跨界合作当中的权利、义务与地位,完善图书馆、出版社及馆配商三方跨界合作的决策程序,从而在制度机制上为三方更好地开展跨界合作提供保障与支撑。
未来图书馆、出版社、馆配商的合作发展应实现“高度贡献,高度共享”。即馆社商三方将自己的标准、质量贡献出来,投放给读者,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进而得到更多实际效益。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通过渠道建设、需求定位、平台构建、机制优化等方式,有效发挥图书馆在跨界合作当中的合作纽带作用,深化图书馆、出版社及馆配商三方跨界合作力度,推动三方拓展业务,加速图书产业信息链的有效形成,为全民阅读水平与能力提升、构建书香社会提供助力。
[1]程远,欧阳周遐,王域铖.图书馆与出版界开展全民阅读宣传活动比较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8):90-93,51.
[2]聂红江.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融合——兼议传统电视媒体发展之路[J].探讨与争鸣,2009(6):61-62.
[3]丁建勤.图书馆对文献供应商行为的规范化[C].全国采访工作研讨会.第一届全国图书采访工作研讨会论文集,2005.
[4]黄安翼.文献采购渠道的演变和发展趋势[J].全国新书目,2005(10):10-11.
冯薏儒女,1978年生。硕士,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协作协调。
G259.23
(2015-07-11;责编:杨新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