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于海军
对于一些人来说,消费的欲望一旦被调动起来,就很难按捺得住。他们人前光鲜艳丽,实际上却可能背负着借贷平台的账单踽踽独行。
有的人不知不觉掉进消费主义陷阱,却不停地在内心深化一个逻辑:懂得如何花,才能更好地挣。也有人醒悟了,打算抽身离去时,如同温水里的青蛙,意欲逃离,已力不从心。
从上大学起,姜天宇就是轻奢一族。毕业后自己挣了工资,消费等级便水涨船高,从几百元的名牌男士香水,到数千元的鳄鱼皮钱夹,姜天宇都买过,而且不止一个。
“有的东西买了之后会上瘾,包就算一个。都说‘包治百病,有一定道理。”姜天宇说,一些名牌产品做工考究,注重细节和内里,蕴含一定的品牌文化,会给生活带来些许精致感和满足感。
在姜天宇看来,一些大品牌的部分产品并非不能尝试,“比如,口红和香水,本身就不是很贵,何不买大品牌的?”姜天宇说,身边的同学参加工作后变化很大,有些女生做了整容,男生中也不乏整容的,对于提升自身外在形象,姜天宇觉得这个钱没白花。
但其实,90后的姜天宇,家里条件并不是很好。父母都是贵阳一家私营工厂的普通工人,收入在当地不算高,前些年家里供他读书没少花钱。近几年姜天宇工作后有了工资,时不时在微信上给母亲转去几千元,父母总把“不用”二字说上好几遍。
去年国庆假期,堂哥从上海到北京看姜天宇,发现他柜子里有好几个大牌钱包、手包,姜天宇只好说那些都是高仿品,并不贵。
但还是没有瞒过堂哥,堂哥让他省着点花钱,有余钱就往家里寄一些。姜天宇有些不好意思,直说都是淘来的折扣品,没花多少钱。
堂哥的提醒让姜天宇开始控制自己的花销,以前买了没用的手包和香水被他挂到了网上。可是,在二手交易平台,原价买来的东西打3折都无人问津,姜天宇觉得低价出手会损失大半,不如自己留着。
由俭入奢易,从奢返俭难。姜天宇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当某大牌的新品广告出来后,那种诱惑还是让他心里直痒,“奢侈品就是这样,它对你的吸引力不仅仅是心理层面的,甚至是生理的。”姜天宇说。
2019年5月,某奢侈品品牌上新一款腕表,作为限量款,全球发售不到200只,国内到货仅几只。精致的外观、独特的设计及深厚的文化积淀,此类广告文案给姜天宇内心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买还是不买,这是个问题。”姜天宇在王府井大街某品牌展示窗前驻足徘徊,后来还多次专程路过,就是为了能多看一眼。
姜天宇算了一下,这款腕表的价格基本是他工作这几年攒下的全部工资。就在姜天宇犹豫不决时,公司提升他为业务主管,虽然工资基本没涨,但升职带给他更大消费底气。
当天下班,姜天宇就从借贷平台透支了全部消费额度,如愿以偿地将那款腕表戴到了自己腕上。
姜天宇把这次消费的账单做了两年分期,有了分期付款的便利,起码不用一次从腰包里掏出去一大笔钱,这种恰似赚了的假象时常给姜天宇带来一种幻觉,“这个钱如果不用还,该有多好。”
本以为戴上一块世界名表,就可以激励自己在事业上拼搏奋斗,多赚钞票。没想到,不到半个月时间,起初还发奋每天早起读书的姜天宇,又逐渐回归赖在床上玩手机的生活。
去年年底,同学小聚,饭桌上几个同学对姜天宇手腕上明晃晃的“家伙”产生兴趣,这多多少少满足了姜天宇的虚荣心。但他没告诉大家,光鲜夺目之下是沉重的负担。
“消费惯性”“贩卖生活方式”,类似的话语常出现在梁亦勤口中。
梁亦勤平时喜欢看书,言谈举止间还保留着一点学生气。虽然也是90后,但梁亦勤觉得,自己内心比同龄人成熟得多,对工作和生活都看得比较透彻。
大学刚毕业时,梁亦勤的生活过得有些窘迫,“租的房子只有7平方米,每个月省吃俭用,发了工资就攒起来,不敢有大的花销,甚至有一段时间还跟大学同学一样在手机上记下每一笔花销。”梁亦勤说,这样的日子没持续多久,一位同学的到访颠覆了他的消费观。
一个暑假,梁亦勤的大学同学到广州找他,逛完景点就到处品尝美食,各大商业街也是必不可少。进了大型商场,同学比梁亦勤还熟悉里面的环境。
“虽然在广州工作了一年多,但有很多地方我都没去过,周末就宅在住处,很少在外面四处逛。”梁亦勤说,看得出来,同学明显是一些大品牌的常客。
与同学全身上下都是名牌相比,梁亦勤顯得有些土气,跟在同学身后逛品牌店时,内心总觉得有些别扭。
“我是进了那些品牌店才感觉到的,服务员看人的眼神都不一样。比如,我同学的鞋和腰带都是大牌,衬衫和裤子虽然看着普通,也都价格不菲。”梁亦勤说,自己跟在同学身后像个跟班。
让梁亦勤不满的是,一些品牌店的工作人员大都以貌取人。“我和同学一起进门,店员只和他打招呼,殷勤地上前介绍各种产品,对我则很冷淡。也许是我过于敏感了,但还是深深地被刺激了。”
梁亦勤说,自己和同学逛了一会儿就出来了,原因是他觉得那个地方不适合自己,待在里面难受。
梁亦勤的心思被同学看了出来,同学提醒他可以用信用额度消费,不一定非要攒够了钱再购物,“其实他说得也没错,辛辛苦苦赚钱攒钱,等到真正消费得起的时候,青春时光早已流逝了,而人生中最好的时间里却没有好好享受。”
梁亦勤说,上大学时没看出同学之间有太大差距,毕业后很多人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而自己的穿戴和享用被他们甩出了几条街。
有的人不知不觉掉进消费主义陷阱,却不停地在内心深化一个逻辑:懂得如何花,才能更好地挣。
各种借贷平台的出现,确实给生活带来了一定便利。同学走后,梁亦勤开始使用各种透支额度。起初是用网购平台上的信用额度,后来办理信用卡透支,再后来申请了其他一些不知名但额度更大的借贷平台。
与同学不同,梁亦勤并没有肆无忌惮地购买奢侈品,而是在食和住方面下功夫。“因为住的地方很小,我透支了3万块钱整租了一个房子,有客厅厨房,这样我就可以自己做饭,饮食也能更健康。”
有刚毕业的同事见他租这么大的房子,说他奢侈,梁亦勤觉得虽然房租不菲但住着舒服,丝毫没有换房的想法。
有了宽敞的居住环境,梁亦勤逐渐把重心放在自己的穿衣打扮上。那段时间,家里不断催婚,他每个月基本都会保证有一到两次相亲的频率,这也让他在购买品牌时装、配饰上更为理所当然。
为了有更出众的效果,虽然超出了自己的支付能力,他还是会选择店员推荐的外套。为了显得自己有品位,他身上也有了名贵香水的芳香,开始像一些同事一样,用上某奢侈品牌的腰带和皮鞋。
可是,光鲜生活之下,是不断透支的信用额度和催款账单,再看看每个月打入工资卡上的固定额度,梁亦勤由起初的惊讶和担心,变成了如今拆东墙补西墙的无奈。
不过,衣食住行带来的快乐每天充斥着他的生活,梁亦勤常自嘲:“这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是一种生活态度,暂且叫乐活人生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