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李强
摘要:“营改增”是我国税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的减税措施,对解决企业负担,该善重复征税的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企业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都相应的发生了转变。文章从营业税与增值税并存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营改增”推行实施的必要性,对“营改增”的实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针时企业未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营改增”;企业;税负
一直以来我国对于企业的税收都是采取营业税与增值税并存的模式,随着我国税制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于2012年我国正式开始实施“营改增”政策,以上海为代表的多个省市成为“营改增”的试点城市。虽然“营改增”的实施时间并不长,但是其实施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企业税费负担明显降低,“营改增”的试点行业发展步伐加快,企业纷纷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方式并进行结构调整。“营改增”所带来的“增值”效应受到全社会多个行业的广泛关注,虽然“营改增”对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影响,但是大多数企业都享受到“营改增”所带来的福利。
一、营业税与增值税并存模式存在的问题
增值税的计税是以商品销售的增值额作为主要的计算依据,具有多环节课税的典型特点。增值税的计税模式特征在于以票抵税,各环节紧密相连,这使得增值税呈现出典型的“中性”,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防止重复征税。两税并存是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企业税负增加,扣税不彻底,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值税实行零税率政策,我国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走向国际市场,在出口之后能够以增值税进项发票作为主要依据来提出退税申请。但是在两税并存模式下,因为营业税的存在,外购服务是没有增值税发票的,这样一来退税就缺乏有效的凭证,出口的产品和服务职能以含税的形式走向国际市场,这对于我国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提高竞争力是十分不利的。
二、“营改增”实施的必要性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推出了新的量化宽松政策,新政策的推行对我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非常不利,我国金融领域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多年来,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压力一直未能得到彻底的解决,而新的通胀压力又在萌生。在巨大的压力面前,要实现经济稳增长,就要在财政政策上下功夫。我国对此实施了财政扩张性操作,在实施五年之后,财政扩张的效用已经不再明显,对结构调整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出来。经济结构不平衡的问题日益严峻。对此,必须改变以往的财政扩张操作,从减少税收着手,对财政政策进行改革。
我国现今税制格局中最为主要的问题在于间接税占据着很大的比重,间接税中的增值税占比过大,因此,对增值税进行减税调整无疑是最为适宜的。这也就是说“营改增”政策,是对间接税的削减,是税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摒弃以往分税制的限制,从“营改增”着手进行新一轮的税制改革,最终达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总目标。
三、“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一)企业税负整体得到降低
“营改增”自2012年在我国试点省市实施以来,从效果上看,试点省市税负总体减少。中小型企业税负普遍降低,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税负下降平均达到40%,这为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增值税负不断下降。
“营改增”试点行业内企业税负降低-对于小型和微型企业来说,“营改增”实施后征税方式保持不变,但是税率下调,从原来的5%降低到3%: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因其上下游的公司都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减税效果上也更加明显。长远来看,“营改增”涉及多个行业,不仅包括现代服务业,同时也包括金融、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在内。企业税负降低,相应的经营成本也就随之降低,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也相应会有调整降低的空间。
(二)个别企业税负不减反增
“营改增”后随之企业整体上税负降低,但是也有个别企业在新政实施后税负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具体表现在:
1.进项税美欧足额抵扣。实施“营改增”后,要实现税负降低,首要条件在于企业的销项税额要能够与进项税额进项足额的抵减。这也就是说“营改增”后,企业税负能否降低是由进项税额决定的。只有在进项税额达到一定数量的前提下,企业的税负才会得到消减。如果纳税人进项税额不足,就会导致企业税负不减反增。
2.税费基数不变,税率反而升高。对于建筑行业来说,营业税税率为3%,增值税税率为11%,如果二者抵扣水平能够达到8%,则税负保持不变,如果达不到8%,则税负就会不减反增。对于交通运输服务行业,抵扣水平也要达到6%才能保证企业税负不变。
3.上下游抵扣链断裂。建筑行业材料种类多,来源渠道也多,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面临很大的困难。很多材料都没有发票或者不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无法正常抵扣进项税额,建筑业税负不减反增的情况普遍存在。另外,行业上下游往往处于不同的地区,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因税费政策不同容易造成增值税抵扣链发生断裂,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4.人力成本远高于生产资料成本。“营改增”的重点在于税费抵扣,随着税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试点企业纳税逐渐从营业税向增值税转变。企业在生产资料方面加大投入,意味着可抵扣项目的增加和企业增值税税负的减轻。相反人力成本高,生产资料投入低的企业增值税税负可能增加。
5.“营改增”后优惠幅度高于原营业税征收差额。“营改增”后对于个别行业而言,增值税税率比原营业税差额征收更高,要想合理规避也更加困难,造成了企业税负不降反增。两税的计税分别采取不同的依据,而且优惠内容和优惠标准也存在不同,“营改增”后优惠政策的衔接问题就突显出来。
四、企业要如何应对“营改增”
(一)加强管理,合理筹划税收
企业要全面了解“营改增”政策的内容,对增值税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合理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对税收进行合理筹划。从加强自身管理出发,梳理管理流程,对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进行恰当的调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营改增”实施后,企业要最大限度的避免税负的增加,就要从增值税进项税发票人手,尽可能的拿到合法有效的发票。这样就要求企业加强合同管理,规范企业操作流程加强税票意识,以税票来控制付款,特别是对采购合同和分包合同要加大管理力度。
(二)分散经营,增加进项税抵扣额
企业采取分立或者分散经营的方式,对不同的产品采取分散式经营的方式:混合销售行业的企业根据行业性质的不同采取拆分经营的方式:如果企业是兼营的,则按照兼营项目的不同各自独立分开核算。将原企业拆分为多个下属的子公司或者其它形式,并赋予其独立核算的职能,通过此种方式使企业原纳税人发生变化,充分利用税法的现行规定,使企业原有的上下游抵扣链条既保持完整又加以延伸,增加企业的进项税抵扣额。
(三)对税率进行调整或者降低
每一个税率结构都是经过反复的测算和多次的论证才得出的,因此,“营改增”的税制也是经过全面的推敲和论证的基础上得出的,从理论的角度上来看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但是任何一种税率制度无法做到完美无缺,都难免会有缺陷存在,“营改增”后,仍然会有部分企业的税负不减反增。针对“营改增”实施后出现的问题,相关部门需要对税改制度进一步进行调整,对税率进行完善。
(四)加强发票管理,降低增值税涉税风险
“营改增”并不是单纯的纳税机关的转变,对于企业来说,“营改增”后财务核算面临更高的要求。企业首先要进一步规范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加大重视力度,严格按照规定对增值税发票进行开具和保管,并对税务机关的检查工作给予积极的配合。严禁非正常渠道购买或者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经营活动中,要及时索取正规的发票和所有相关票据,并及时办理抵扣申请认证。只有企业重视发票管理,不断提高涉税管理水平,才能不断完善进销核算体系,防范涉税风险。
(五)推进企业经济转型,推动企业发展
“营改增”模式强调“环环征收、道道抵扣”,这对于企业的经济转型来说无疑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企业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来抵扣增值税,不但是税负降低,而且企业的技术更新脚步加快,对企业转型升级十分有利。企业在享受税负降低,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实现精细化管理,将自身打造成为效率更高的创新主体,实现主业更聚焦、辅业更专业。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