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信息检索课的改革与发展

时间:2024-07-06

张 丹

(牡丹江大学图书馆,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近年来,关于高校信息检索课改革与发展的研究论述颇丰,但其研究视角多着眼于教学上的改革。事实上,在既有的课程框架内,教学改革已很难有根本性的突破,它必须与课程改革联系起来,从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整体的改革。

笔者认为,高校信息检索课的改革,必须树立民主性、开放性、体验性的课程观。过去课程的改革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情,教师无权更动,现在应提倡教师、学生参与到新课程的改革中,体现课程的民主性;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只有回归于现实生活,才能被赋予真正的意义,才能体现知识的作用;所以课程改革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体现课程的开放性;课程中所包含的知识,只有与学生的体验结合起来,才能被学生活用,才是真正的活知识,这种体验性对信息检索课的改革至关重要。所以,笔者认为只有在新课程观指导下,高校信息检索课的改革才能全面、彻底。

1 课程功能——明确三维教学目标

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完善大学生信息道德、塑造其信息意识、构建其知识体系、培养信息检索技能,使他们具有搜集、整理、利用与生产信息的能力,形成富于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信息素质结构。信息检索课是高校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目标应与信息素质教育目标相一致,是信息知识、能力、意识和道德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和整合: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则是信息活动的方向标。

许多院校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忽视信息意识特别是信息道德的教育,不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

2 课程结构——构建多层次课程体系

信息检索课课程体系要坚持阶段性和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不同年级的学生信息需求存在很大差异性,信息检索课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建立由浅入深、多层次、多角度、多种形式的课程体系,如初级、中级、高级3个层次。初级信息素质教育由图书馆基础应用知识和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构成,中级信息素质教育是指能在任何学科与日常生活中持久地进行识别、检索、评价信息的能力教育,高级信息素质教育是对不同学科信息资源进行纵深介绍。

3 课程内容——整合实用的教学内容

信息检索课教学内容的组织直接影响到信息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教学内容既要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又要与学生的学习特点相一致,充分体现时代性、针对性、实用性,才能满足信息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3.1 与时俱进,适时补充更新教学内容

信息检索课的教学内容要密切跟踪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时反映图书情报领域的最新动态,做到与时俱进。淡化手工检索,逐步建立起以网络信息检索为核心的新体系,重点讲授网络资源的检索、选择、分析和利用,使学生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检索技术,查询网上不断产生的信息资源,充分享受网络带来的超时空、超文本、超链接和界面友好的信息环境。

3.2 与专业课学习相融合,培养创新能力

信息检索课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出专业特色,在展开共性原理与方法教学的同时,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这种专业性具体体现在检索语言的介绍、专业网站的选择、电子资源的专业特点、检索词的选用与检索式的构造以及检索实例的选择等方面[1]。学生通过信息检索课掌握科学的信息检索方法,不仅能够拓展其专业知识学习的深度与广度,而且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检索课的主观能动性。另外,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课程和专业方向的紧密联系,有利于学生对本学科信息内容作出有效评价,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设想,有利于其对设想进行科学分析鉴别,有利于创新方案的实施和检验。

3.3 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广泛挖掘其信息需求

学生参加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学术报告、创业大赛、建模比赛等活动时,需要查阅相关信息,信息检索课教师可以在活动过程中对其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查找、选择、分析和利用信息的方法、技巧,使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信息素质教育。

4 课程实施——构建多元化教学形式

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角度来看,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信息检索课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学习行为的调控,突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并把学生的发展情况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主要标准。在这种新的教学观念下,应注重将教师学习指导纳入教学任务,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断整合、优化各种教学方法,实施多维立体教学。

4.1 多媒体网络教学法

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等特点为信息检索课的教学提供了良好条件。网络信息检索技术从内容上丰富了信息检索课的内涵,同时又对信息检索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是将课程内容以电子教案、网络课件等形式放在网络上,供学习者学习。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集网络教材、多媒体教程、知识点索引、习题练习、作业平台、网上答疑、在线考试系统和Web挖掘跟踪系统于一体。随着网络化、数字化步伐的加快,信息检索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已演变成为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提高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掌握数据库资源检索途径、了解信息查询技巧的主要平台。信息检索课网络化教学不仅可以根据电子资源和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情况,及时更新和补充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而且能够打破时空限制,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与兴趣需求,选择学习内容与合理安排学习进度,实现自助式学习[3],同时可以通过网络与教师实现在线交流,开展互动式教学。学生通过教学软件的支持,可自主地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从而获取所需的信息和技能。借助Web挖掘跟踪系统中的信息,教师可发现课堂教学中遗漏的重要知识,并作出及时调整,甚至可以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并为其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4]。

4.2 学导式教学法

学导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学习在前,教师辅导在后,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兴趣为特点的现代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在信息检索课中的应用过程包括自学、解疑、精讲、演练、验收等5个基本阶段。此教学法通常是在学生对本学科的教学模式和内容有了一定了解、熟悉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将某一教学内容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其单独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并进行课堂交流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4.3 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是师生基于问题而产生的一种启发式互动教学法。在信息检索课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结合课程内容和进程,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精心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信息检索课的价值,提高其信息检索技能,促进他们潜能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此外,通过学生在授课过程中的反馈意见,教师可了解授课对象的接受能力、认知水平以及教学难点,使教学的目的性、针对性更强。

4.4 案例教学法

教师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事件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并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方法。教师在讲授信息检索的基础理论时,应引入大量生动形象、结合学生专业学科知识的案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收集和利用信息的重要性,从而对信息检索课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激发他们学习信息检索课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法使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再枯燥,容易被接受。

4.5 科研导入教学法

科研导入教学法就是把信息检索课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结合起来,以科研课题为主线,以科研需要为导向,把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科研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对科研所需信息进行定向收集和科学整理,提高对信息分析研究与获取利用的能力。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深入检索、分析、评价、利用和创新信息的过程。在信息检索课教学中引入科研机制,能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真实的信息检索与利用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信息检索课教学必须由讲授型向引导、探究型发展,让学生的信息素质在特定主题任务、专业研究课题中得到真实的培养。一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可使学生共同担负学习责任,完成学习任务,既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沟通表达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优势,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

4.6 实践体验教学法

实习是信息检索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另一个关键所在,也是学生掌握检索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信息检索课的实践教学,应注重调整课程的内部结构并加强课程之间的知识融合,提高实践教学中计算机检索的比例,增加以网络数据库为主要资源的教学内容[5];加强实习过程中的现场辅导,让学生真正熟练掌握计算机检索的操作技能,通过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组织,让学生在互动教学环节中激发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 课程评价——构建质量评估模块

随着现代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检索课的网络教学比重逐渐加大,针对网络教学部分的质量评估,教师可以在Web分析和Web数据挖掘的基础上,创建网络课教学质量评估模型。通过该模型,信息检索课教师可以输入各种查询参数,了解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状况,动态地跟踪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当教学完成后,根据数据仓库的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继而对本课程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估。

信息检索课应重点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核方式应多样化,注重个性化。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采用闭卷、开卷、论文、案例分析、文献综述等方式,也可以将几种形式结合起来,既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又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检索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改革者要树立科学的课程观并以此为指导对信息检索课进行不断的创新,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应努力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促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信息品质,使他们在未来信息化建设中真正发挥主人翁的作用。

[1] 罗晓宁,马忠伟,刘艳球.网络环境下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6(3):69-71,74.

[2] 李霞.信息检索课程现代教学方法试析[J].新世纪图书馆,2008(6):41-43.

[3] 王天虹.从信息熵分析信息检索网络课教学系统的构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3):26-27,43.

[4] 韩正彪,刘英,葛敬民.信息检索与利用国家精品课程网站用户满意度测评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20):55-59.

[5] 黄卫东.经管专业计算机应用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2):82-8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