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指瑕

时间:2024-07-06

何 灿

(1.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2.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100)

何 灿 女,1984年生。古典文献学专业2010级博士生。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以下简称《善目》)著录我国现存的6万余种13万余部善本古籍,涉及国内782个收藏单位,是目前我国最具权威性的善本古籍联合目录。该书体例严谨,著录准确,是研究目录版本之学必不可少的工具书之一。但因为著录古籍数量众多,编纂工程浩大,书中难免存有值得商榷之处。笔者在参与国家清史项目《清人著述总目》编纂过程中,偶见有著录疏误之处,考辨如下,以供读者参考。

1 经部585

周易补义四卷,明方芬撰。

按:方芬的朝代应作“清”。《四库全书总目》著录该书做《易经补义》4卷,入易类存目,亦作“明方芬撰”。《浙江采集遗书总录》作《易经补义》3册,国朝方芬舒林同辑。[1]方芬字舒林,《浙江采集遗书总录》误为二人,但以之为“国朝”人,即清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康熙新安时术堂刻本《周易补义》,即《善目》所著录之版本,前有康熙十五年方芬所作自序及凡例,可知方氏于康熙十五年时尚在世。方芬另著有《涛浣亭诗集》,因其中有语意狂悖之句,乾隆间曾遭禁毁,其玄孙方国泰因收藏该书遭受牵连。查乾隆四十七年安徽巡抚谭尚忠为此事所上奏折中,称方国泰“五世祖方芬系本朝岁贡生,生于明天启年间,殁于康熙二十九年。著有《易经补义》一部,《涛浣亭诗集》一本”。[2]又《皖人书录》称方芬为康熙岁贡。由此可知方芬虽生于明季,但其卒年已是康熙二十九年,并参加了清代的科举考试,可以说他主要的生活年代应该是在清代。所以在著录其朝代时作“清”更准确。

2 史部3233

桂林田海记一卷,清雷亮功撰,清鲍氏知不足斋抄本。

又史部3291:桂林田海记一卷,明雷亮功撰,清抄本《甲申野史汇钞》之一。

按:《善目》两次著录《桂林田海记》,作者雷亮功的朝代一署“清”一署“明”,前后不统一。该书撰者雷亮功,名鸣春,亮功为其字。《晚明史籍考》著录《桂林田海记》一卷,《明季史料丛书》本,原题壶山酒人雷亮功撰,按语云:“亮功名鸣春,临桂人,明诸生,明亡,隐于壶山。是书用笔记小说体,叙述桂林一地五十年来身历目睹所经之变乱,自崇祯元年靖江王叔侄争位,……至康熙十六年丁巳。”[3]光绪《临桂县志》卷二十九有雷亮功小传:“雷鸣春,字亮工,以字行。前明诸生。国变后隐于酒。邑有壶山,亮工尝清晓跻其颠,作长啸,闻者尽惊,久始知为亮工啸。因作亭山上,时与故人饮,醉辄曰我死当葬此。至今山有雷酒人墓。所著大文参《桂林田海记》及唱酬诗文,岁久多逸不存。”[4]“亮工”当是“亮功”之误,或其字亦可写作“亮工”。雷鸣春生活于明末清初时期,对其朝代所属各书目著录不同。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明亡后,雷氏当是以遗民自居,隐于壶山。但《桂林田海记》所涉之事晚至清康熙十六年,说明雷氏在清朝至少生活了34年,所以将他归为清代人较为恰当。雷氏既以字行,《善目》在著录作者时作“雷亮功”当无不妥。又《善目》集部8734《雷氏白云楼集》3卷,明雷鸣春撰,此雷鸣春为舒州人,与上述《桂林田海记》作者同名而不是一人。

3 史部4283

曾壁光奏稿不分卷,清曾壁光撰。

按:“曾壁光”为“曾璧光”之误。曾璧光,字枢垣,四川洪雅人。道光三十年进士。官贵州镇远知府、贵州按察使、布政使,同治六年署贵州巡抚,次年实授。光绪元年卒于任。谥“文诚”。《清史稿》有传。《善目》所著录的《曾壁光奏稿》为四川省图书馆藏本,《中南西南地区省市图书馆馆藏古籍稿本提要(附钞本联合目录)》亦著录该书,即作《曾璧光奏稿》不分卷,清曾璧光撰,并注明该奏稿共“四百八十件”。[5]由此可知,《善目》因形近而误“璧”为“壁”,书名、作者项都应予以订正。

4 史部6798

钱氏族谱不分卷,清钱澧撰。

又史部6799:钱氏族谱言行纪略不分卷,钱澧辑。

按:“钱澧”为“钱灃”之误。钱灃(1740~1795),字东注,号南园。云南昆明人。乾隆三十六年进士。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湖南学政、湖广道监察御史。为人刚正清廉,先后弹劾甘陕总督毕沅、山东巡抚国泰,并上疏劾奏和珅。因处世公正,得乾隆帝赏识。钱灃又工诗能文,善书画。其事迹可见《清史列传》、《碑传集》。《善目》著录的《钱氏族谱》、《钱氏族谱言行纪略》二书现藏云南省图书馆,《中南西南地区省市图书馆馆藏古籍稿本提要(附钞本联合目录)》对二书有详细的介绍。因“灃”、“澧”二字形近,各类文献中多有将“钱灃”误作“钱澧”者。《善目》集部别集类著录钱灃撰《南园诗存》、《南园文存》,名字不误。

5 集部15985

二琴居士小集一卷,清王象瑜撰,稿本。

按:版本项著录有误。《善目》著录该书为山东博物馆藏本,《山东文献集成》第二辑据以影印。该书卷端题“二琴居士小集”,署“潍县王象瑜玉轩著”,内又分《修篁斋吟草》、《颜山书舍吟草》、《二琴轩吟草》、《双桐寓庐吟草》。卷前首为光绪八年壬午潍县王之翰序,次咸丰十一年辛酉郭百龄所绘《听琴图》并题诗,次各家题辞,次总目。卷末有光绪三十四年潍县高鸿裁跋。从高鸿裁的跋可知,王象瑜为高氏中表兄,光绪三十四年春高氏与修《山东通志》,充昌潍采访,于王氏嗣孙处访得诗集原稿并郭百龄所绘图,为之编为《二琴居士小集》,“入冬杜门养疴,命儿辈句栉字比,雠校一过,用付剞劂,以广流传”,[6]其时距王象瑜卒已四十一年。山东博物馆所藏之本即高氏抄校以备付刻的底本。该本全书抄校工整,体例格式全仿刻本形式,书前有“宣统纪元/三月开雕”手写牌记字样。王之翰序版心有“辨蟫居丛书之一”字样。辨蟫居为高鸿裁室名。书内有少量眉批及校改。批语多为关于格式调整的问题,如“夹注宜顶格,以下仿此”,“松庐之间不当空格”等。末页有“表侄高茂枟/桪校字”字样。故该书版本应作“清末潍县高氏辨蟫居抄本”。另据该书序跋,可考知王象瑜卒年。王象瑜,字莲洲,山东潍县人,咸丰九年进士。关于其生卒年,《清人生卒年表》仅考知生于嘉庆二十三年,卒年不详。[7]王之翰序作于光绪八年,云:“今岁其嗣君儒询来京,出莲洲手抄诗草一册,请校于余,盖距莲洲之没已十五年矣。”高鸿裁跋作于光绪三十四年,云:“噫!先生之殁忽忽已四十有一年矣。”由此可知,王象瑜卒年当在同治六年。

6 集部19997

新城王氏遗稿不分卷,清王祖熙、王心润等撰。子目之一:半园偶集一卷读书堂近草一卷,清王心润辑。

按:“王心润”为“王兆润”之误,而《读书堂近草》的作者为王启涑。《新城王氏遗稿》稿本现藏山东省博物馆,《山东文献集成》第三辑影印其中的《读书堂近草》一种。《读书堂近草》卷端题“读书堂近草,壬戌春”,下钤“臣涑之印”白文方印、“启涑”白文圆印、“清远”朱文方印。当为王启涑稿本。封面有二行行书“选数首另录一册携往都中”。书中通篇有圈点批校。书末页上钤“王兆润印”朱文小方印。王启涑,字清远,一字春穀,别号石琴山人,由廪贡任茌平教谕,候补知县。顺治十年生,雍正五年卒。王士禛长子。[8]王兆润,字海重,一字苏万,增生,质直好义,工书能文。启涑从侄。[8]书中有《示侄兆润》诗一首。故《善目》著录《读书堂近草》作者应作“清王启涑撰”,“王心润”应作“王兆润”。

7 丛书部246

买田二千约一卷,清顾禄撰,颐素堂丛书之一。

按:书名《买田二千约》应为《买田二十约》。《颐素堂丛书》为顾禄所辑刻,谢国桢在《江浙访书记》中称该丛书是“汇集诗酒文苑有风趣之书”。《买田二十约》为其中一种。《江浙访书记》对其内容有简单介绍,为“以米易布、治园圃、选地筑宅、酿酒、栽花果、奴婢、妻孥、客、著述、游艺等项为约”。[9]周作人谓该书“述山居生活的理想,简而多致”。[10]《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早稻田大学图书馆所藏汉籍分类目录》著录该书均作《买田二十约》。《善目》当是因形近而误“十”为“千”。《中国丛书广录》误同《善目》。

8 丛书部291

济宁李氏(石+靡)墨亭丛书六十四种二百九卷,清李冬涵编,稿本。

按:编者李冬涵,名毓恒,冬涵乃其字。该书现藏中山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1982年)著录该书亦作“李冬涵辑”,有清同治年间“李氏藏书”、“冬涵阅过”印鉴,有近人“江安傅氏藏园鉴定书籍之记”、“江安傅沅叔曾经考藏善本”或“藏园校定群书”等印鉴。[11]可知该书曾为傅增湘所收藏。《双鉴楼藏书续记》有该书题识云:“《(石+靡)墨亭丛书二百二十二卷,济宁李氏钞本。全书凡六十五种,钤‘李氏藏书’、‘冬涵阅过’二印,盖缮正以待梓者也。各书行款不一,其八行二十一字者,大抵皆传抄阁本。审其笔迹,似咸同间人所为。其中如《墨史》及《穆参军集》据别本校勘则近人徐梧生之笔意。意当时所录各书多无刊本,故拟汇为丛刻。……惟《澹生堂书目》有冬涵手记,题同治壬申岁,其事迹别无可考。”[12]是傅增湘不知李冬涵为何人。李冬涵即李毓恒,字冬涵,一字勉斋,是清末山东济宁的一位藏书家。“幼嗜学,就傅占毕,辄自携《四库书目》潜阅,具知古今学术派别,门径涂轨。因有志存书,购书六七万卷。”有《惜阴书屋书目》6卷,为自撰书目并辑诸家藏书之约。又仿《郡斋读书志》例撰《勉斋读书记》。[13]二书均已不传。李继章辑其诗为《惜阴书屋诗集》4卷,山东省图书馆藏稿本,《善目》集部著录。李毓恒藏书后为同邑徐坊梧生所得,徐氏书散出后,傅增湘又有所得。[14]故《济宁李氏(石+靡)墨亭丛书》的编者应作“清李毓恒编”。

9 丛书部300

高丽论略一卷,清米逢甲撰,《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稿本之一。

按:作者“米逢甲”为“朱逢甲”之误。朱逢甲,字莲生,江苏华亭人,约道光、咸丰间人。《高丽论略》收入光绪十七年上海著易堂铅印本《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十帙,署“华亭朱逢甲著”。《善目》丛书部299《小方壶斋丛书》稿本中亦有《高丽论略》,作者作“朱逢甲”,不误。

10 丛书部446

历仕录一卷,清王之垣撰,《王渔洋遗书》之一。

按:王之垣的朝代应作“明”而不是“清”。王之垣,字尔式,小字承志,号见峰。山东新城人。生于明嘉靖六年,卒于万历三十二年。嘉靖三十七年举人,四十一年进士。授荆州府推官,擢刑科给事中、户部左侍郎。是王士禛曾祖父。《善目》史部5355著录《历仕录》康熙四十一年王氏家塾刻本,作明王之垣撰,不误。

11 丛书部590

武林山人遗稿一卷,清顾观光撰,武陵山人遗书之一。

按:书名中“武林”疑为“武陵”之误。顾观光(1799~1862),字宾王,号尚之,别号武陵山人,清代金山县人。承世业行医乡里,又精通天文历算之学。

所著《武陵山人遗书》有光绪九年独山莫祥芝刻本。《善目》丛书部著录的《武陵山人遗书》为稿本,上海图书馆藏。《中国丛书广录》著录该子目作《武陵山人遗稿杂著》。疑《善目》将“武陵”误作“武林”。

[1](清)沈初,等.浙江采集遗书总录[M].乾隆三十九年刻本:闰集.

[2]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清代文字狱档[G].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731.

[3]谢国桢.增订晚明史籍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572.

[4](清)吴徵鳌.(光绪)临桂县志[M].桂林:桂林市档案馆石印本,1963:卷二十九.

[5]阳海清.中南西南地区省市图书馆馆藏古籍稿本提要(附钞本联合目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544.

[6]高鸿裁.二琴居士小集跋[M].山东文献集成第二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689.

[7]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2.

[8](清)王兆弘,等.新城王氏世谱八卷世系一卷[M].山东文献集成第二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51,77.

[9]谢国桢.江浙访书记[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21.

[10]周作人著;张明高,范桥编.周作人散文(第二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587.

[11]中山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M].广州:中山大学图书馆,1982:348.

[12]傅增湘.双鉴楼藏书续记[M].中国著名藏书家书目汇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97.

[13]潘守廉.济宁直隶州续志[M].民国16年铅印本:卷十二.

[14]郑伟章.文献家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9:104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