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头脑风暴法”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时间:2024-07-06

胡选振

(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02)

当代社会,高新技术风起云涌,高校图书馆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也随之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高校图书馆必须相机而变,勇于吸纳优秀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才能在管理和服务上取得更大的成效,才能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图书馆的管理是一门大学问,图书情报界的专家学者乃至普通的工作人员在这方面也做出了大胆、深入的探索,把知识管理、危机管理、标杆管理、项目管理等众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到图书馆的管理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所在的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从2005年以来在管理中大胆借鉴“头脑风暴法”,在实践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师生的好评。

1 何谓“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又称集体思考法或智力激励法,1939年由美国学者阿历克斯·奥斯本首先提出,并在1953年将此方法丰富和理论化,简称“BS法”。所谓“头脑风暴法”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原指精神病患者头脑中短时间的思维紊乱现象,病人会产生大量的胡思乱想。奥斯本借用这个概念来比喻思维高度活跃,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而产生大量创造性设想的状况。现在“BS法”已经转为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为解决新问题或重大问题开辟新的途径,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2 实施“头脑风暴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图书馆已经发展到复合图书馆阶段,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和方法必然受到极大的冲击。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是社会发展的源泉,是时代前进的主旋律。高校图书馆要适应新形势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创新管理,只有执着于创新才能兴盛,执着于创新才能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新路子,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头脑风暴法”是激励群体创新的最常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在高校图书馆实施“头脑风暴法”正是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的体现,是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的必然要求。

在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中实施“头脑风暴法”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是十分可行的。

“头脑风暴法”的特点是让参与讨论者敞开思想,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它是寻求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来源,是对新对策的寻求,即采取新措施来解决问题,其目的是尽可能地提出新观念,以便选择最好的。这些决定了“头脑风暴法”适合在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中应用和实施。

另一方面,一批有事业心的、善于思考的、关心组织的人员的热情参与是“头脑风暴法”实施必不可缺的条件。高校图书馆是以服务为宗旨的信息资源保障系统,它拥有人数众多、爱岗敬业的从业人员,拥有广泛的用户群体,也拥有博学的图书馆研究学者。因此,为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调动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在图书馆管理中运用“头脑风暴法”来集思广益完全可行。

3 实施“头脑风暴法”的步骤

高校图书馆在发展、服务的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和重大问题都可以通过“头脑风暴法”来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头脑风暴法”在图书馆实施的主要形式是召开由用户、馆员、图书馆界的专家学者组成的会议。

3.1 确定会议主题

在高校图书馆实施“头脑风暴法”的目的就是为解决问题寻找最佳的方案。图书馆的管理者首先要明确本馆现在存在什么新问题、重大问题、疑难问题需要解决,在图书馆的事业发展过程中有什么困惑需要辨析,然后确定会议主题。

3.2 确定参会人员

为便于提供一个良好的创造性思维环境,应该确定会议的最佳人员和人数。参会者的人选应包括馆员、用户、图书馆界的专家学者,讨论小组规模以10~15人为宜。为使会议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应按照以下几个原则选取与会人员:①图书馆领导不应参加,否则可能对参加者造成某种压力。②从不同层次(职称或级别)的人员中选取。③所有参加人员必须是对图书馆工作充满热情的,而且是敢于讲话的。

3.3 会议的召开

“头脑风暴”会议的主持工作,最好由对决策问题的背景比较了解并熟悉“头脑风暴法”的处理程序和处理方法的人担任。

首先要设置一个良好的探索和讨论的环境,让参与者感受到充分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这有利于大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充分发挥。

第一,介绍。由会议主持者说明进行“头脑风暴”活动的原因、基本规则和组织程序。写下要讨论的问题,并确保每一个人完全理解这一问题并同意它的表述方式。

第二,热身。由会议主持者提供一个5至10分钟的热身活动,鼓励参加者变得具有创造性。

第三,进行“头脑风暴”活动。在进行“头脑风暴”时,应尽可能提供一个有助于把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所讨论问题的环境。有时某个人提出的设想,可能正是其他准备发言的人已经思考过的设想。其中一些最有价值的设想,往往是在已提出设想的基础之上,经过“思维共振”的“头脑风暴”,迅速发展起来的设想,以及对两个或多个设想的综合设想。因此,“头脑风暴法”产生的结果,应当认为是集体创造的成果。

会议提出的设想应由专人按照发言者的原意简要记载下来,并归纳、分类。

3.4 质疑“头脑风暴”阶段

这一阶段是对上述直接“头脑风暴法”提出的系统化的方案和设想进行质疑和完善。参加者对每一个提出的设想都要提出质疑,并进行全面评论。评论的重点是研究有碍设想实现的所有限制性因素。在质疑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可行的新设想。这些新设想,包括对已提出的设想无法实现的原因的论证、存在的限制因素以及排除限制因素的建议。

3.5 得出结论

把类似的想法进行合并,选出5个最好的想法,并取得所有小组成员的同意。写下大约5个条件来衡量哪个想法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小组成员根据这些想法符合每一个条件的程度,在这个范围内打分。根据每一个条件的得分,相加得出每一个想法的总分,得分最高者的想法就是问题的最佳解决办法。

4 实施“头脑风暴法”应注意的问题

4.1 延时评判,禁止对现有观点当场的评价和批评

不管小组成员的观点有多么异想天开或愚蠢,都要记录下来,而不要随即进行评价,更不能批评。因为“头脑风暴”是想要鼓励小组成员思想的自由表达,而一旦他们的观点受到不好的评价或者批评,他们就会停止产生创造性的想法。而且容易使得与会者的发言更加谨慎保守,从而遏制新观点的诞生。另一方面,一开始看起来愚蠢的观点也可能后来被证明是很好或能引出其他很好的观点。

4.2 以量求质,追求观点的数量大于追求观点的质量

“头脑风暴”强调所有的活动应该以“在给定的时间内提炼出尽可能多的观点”为指导原则。如果单纯追求观点的质量,容易拘泥于某一个有创意的观点,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对其的完善和修补上而忽视了其他观点和思路的开发,也不容易调动所有成员的积极性。

4.3 异想天开,鼓励狂热的和夸张的观点

由于害怕犯错误,小组成员不敢提出这类观点。他们感到这些想法可能被认为是“错误”或“愚蠢”的。逐渐地,小组成员不仅仅失去了宝贵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也会对其他人提出的这类观点持怀疑和批评打击的态度。只有通过鼓励和禁止批评,才能够创造一个适宜“头脑风暴”的环境。“愚蠢”观点的产生改变了其他成员的思维方式,因而可以激发出非常有用的观点。

4.4 激发灵感,提倡在他人提出的观点之上建立新观点

根据别人的构想联想到另一种构想,即利用一个灵感激发另外一个灵感。或者是把别人的构想加以修正转变成更好的构想,将他人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进行比较、融合产生新的思维成果。通过不断参照其他人的思维成果,使得自身头脑中实现创造性的波动和混乱,在脑力震荡中不断产生新的思维和观念。

5 “头脑风暴法”在图书馆的实践

笔者所在的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了满足网络环境下用户对图书馆提出的更高要求和配合学校创建一流农业大学的战略,大胆探索创新管理模式,积极借鉴和实施“头脑风暴法”来解决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按照“头脑风暴法”的实施步骤和原则先后召开了职工座谈会、干部座谈会、青年业务骨干座谈会、部主任座谈会、党员座谈会、读书标兵座谈会、省会北区高校图书馆馆长座谈会。讨论了近20个议题,吸收了近百条图书馆发展可行性建议。在内部制定和完善了《图书馆民主管理大会提案、建议处理办法》、《图书馆岗位分配方案》、《图书馆学术奖励暂行办法》、《图书馆关于加强队伍建设的意见》等十几项规章制度;对外建立了省会北区高校图书馆馆际协作联合体,在资源共建共享、人员培训交流等方面进行密切的合作。经过近4年的实践,发现在图书馆的管理中引入“头脑风暴法”对图书馆的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5.1 开阔了管理者的视野,促进了图书馆工作的创新

高校图书馆的成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者如何组织和管理它的资源。为了使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化时代构建核心竞争能力以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必须敢于改革、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图书馆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促使图书馆事业获得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在图书馆的管理中引入“头脑风暴法”本身就是管理者工作创新的体现,更重要的是通过“头脑风暴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开阔了管理者的视野,从而使图书馆的管理者可以选择更好的管理办法来实施管理,促进了图书馆工作的创新。例如: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举办图书展览让教师和学生参与选购;在外部建立了省会北区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等。

5.2 增强了馆员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了其工作的积极性

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5%来自图书馆的建筑物,20%来自信息资料,75%来自图书馆员的素质。也就是说,图书馆员作为知识和智力的载体,在图书馆生存和发展中成为首要因素,优秀的图书馆员成为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近10年来,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由于职业高原、职业倦怠等职业隐患现象的不断出现,图书馆并没有因大量高学历人才的涌入而提升服务的层次,反而呈现出职业忠诚度不断下降的趋势。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既有体制问题,同样与图书馆领导的管理不当密不可分。在图书馆的管理中引入“头脑风暴法”为馆员的知识和才能发挥提供了机会与平台,充分尊重了馆员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价值,肯定了馆员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让每一位馆员都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责任,激励全员参与图书馆管理,增强了馆员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了其工作积极性。

5.3 激发了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提升了图书馆的地位

高校图书馆就其特性而言,无疑它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机构。因此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是它前进发展的动力。通过“头脑风暴法”采用的新举措,比如在图书馆的主页开通QQ在线咨询、图书到期手机短信提醒、对事务繁忙的资深教授送书上门服务、读书标兵座谈会等深受读者的欢迎和支持,通过这些新的服务方式激发了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使读者更加信任和依赖图书馆,提升了图书馆在学校的地位。

6 “头脑风暴法”实施的缺憾之处

6.1 人员选择不当,容易导致“头脑风暴”的失败

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总体上是一支业务精、素质高、作风硬的队伍。但是目前,我国图书馆中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现象。馆员长期从事重复、琐碎的工作,容易产生自卑、性急、易怒和对读者服务工作以及图书馆的发展漠然的情绪,部分馆员职业忠诚度下降严重。在图书馆实施“头脑风暴法”时,如果选择的人员不恰当,容易导致“头脑风暴”的失败。比如有的参会人员要么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要么一发言就是“能不能多发钱”。所以我们强调参加“头脑风暴”的人员必须是对图书馆工作充满热情的,而且是敢于讲真话的。

6.2 图书馆管理者的顾虑,导致一些大胆的、优秀的创意无法实施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三大支柱”(教师、图书馆、实验室)之一,地位非常重要,无论哪个层次的教学水平评估、教学条件评估,图书馆的条件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当前,图书馆仍然是学校的大后方、“安置办”,图书馆的管理者无法也不敢拒绝上级分配来的人才。“三后一帝”(领导“后”、教授“后”、博士“后”和教职工子“弟”)成为图书馆“人才”。人员的复杂结构使图书馆的管理者工作起来小心谨慎,通过“头脑风暴法”得到的不少创新管理方案,由于管理者担心触及“三后一帝”等这些“有来头”人员的利益而只好放弃。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是在学校的体制之下运转的,有的优秀创新方案由于与学校的大环境不协调也只能放弃。

总之,高校图书馆在“头脑风暴”活动过程中创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思维环境,提供了一种自由思维模式。它使参会成员摆脱原有知识的束缚,大胆地假设甚至可以发表自己异想天开的观点,也可以在其他人的思维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推理,互相激发,有利于挖掘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因此,“头脑风暴法”作为一种集体合作的思维方法,对于图书馆创造性的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必然有其局限性。“头脑风暴法”在图书馆的实施过程中也有不少缺憾之处,还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加强鉴别与引导,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1] 头脑风暴法是什么[EB/OL].[2009-07-04].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9332404.htm l.

[2] 薛亮.妙用头脑风暴法[J].企业研究,2005(5).

[3] 王辉艳,武锐,吕代中.头脑风暴综述[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

[4] 闫智勇.图书馆危机与六西格玛理论和皮格马利翁效应[J].图书与情报,2009(5).

[5] 张昕.对高校图书馆地位、作用与机制改革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5(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