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合并重组高校新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典藏建设策略*

时间:2024-07-06

石永红

(徐州工程学院图书馆,江苏 徐州 221008)

1 文献信息资源典藏建设的内涵

文献信息资源典藏建设是对已入藏或获取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与整理,它是为了实现图书馆有效保存和积极利用文献资源的目的,而对馆藏资源进行整序、布局、排列及科学的管理,使之成为有序化的科学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的过程。

文献信息资源典藏建设大体涉及3个层面的内容[1]:①馆藏文献布局结构的规划与组织:有效组织不同时期人类文化知识成果,传承历史,延续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以馆藏文献资源的学科分布为主线,将各种载体的文献资源与用户的文献需求有机结合,形成不同的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空间;强调存量与增量的配置,品种与复本的关系处理,各种载体形态的文献相互补充。②馆藏文献信息的序化和管理:主要包括馆藏文献信息的组织与排架、复选与剔除、保存与保护等工作内容。③馆藏文献信息资源评价活动的组织:主要包括馆藏文献信息资源评价标准的研究与制定、评价方法的选择与利用、评价信息的反馈。

2 文献信息资源典藏建设的意义

典藏建设是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典藏界于采编和流通之间,是一个中间环节,通过典藏将信息流和用户流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互动。典藏建设是维系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用户服务这两大业务工作的纽带,典藏建设既优化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成果,又可反馈用户服务的利用成效,为采访工作、馆领导提供最全面、最及时、最可靠的信息,是决策、计划、管理、组织图书馆各类工作的重要依据。

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典藏建设不被重视,受多种因素制约,还远未形成真正规范实用的典藏建设制度。探讨新环境下合并重组高校重新建立新馆,实行“一馆制”集中办馆——即推倒重来、对原有资源进行重新有效配置的典藏建设,对优化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保障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质量和利用率,使图书馆更好地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服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3 文献信息资源典藏建设的对策

3.1 典藏人力资源重组建设[2]

对于合并重组高校新馆来说,符合学校学科建设的丰富独特的文献信息资源是基本保障,针对用户快速便捷的各种服务是其显现优势的基础,而拥有一支熟知旧馆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知识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典藏队伍则是其保障之保障,基础之基础。典藏队伍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是具有专业特长的人所组成的具有创造力的典藏团队。

由于合并重组高校新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典藏建设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它既不同于合并前旧馆的资源典藏建设,更不同于新馆建成前的多校区多分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典藏建设。组建新馆前典藏建设原有的形态、特点、服务功能、服务方式、服务层次等都在发生改变,这种变化要求图书馆必须重新认识和配置典藏人员,确立重组的思想,重新思考设计,解决新馆中人力资源与工作职能的关系,希望通过对典藏人力资源的重组再配置,以建立一支学科完善、结构合理、人员知识能力和素质很高的,能从事信息获取、加工整理和发布的典藏团队,适应和满足新馆的典藏建设需要。如徐州工程学院由原彭城职业大学、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徐州教育学院3校合并重组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徐州工程学院图书馆对原3馆进行文献信息资源整合完毕,重新建立新馆,实行“一馆制”集中办馆。为了筹建新馆成立典藏部,由业务副馆长牵头主管,选拔原3馆各自3名熟知旧馆文献信息资源体系、思想素质高、知识结构广博合理、业务能力强的副研究员、馆员专门从事馆藏文献资源的研究、清点、布局、定位、定架、调整、剔除等专项典藏工作。由于新馆搬迁、自动化集成系统的调试、数据调整录入,以及各阅览室、各书库调整及大开架等诸多历史因素的影响,馆藏资源需进行大范围调整、清理。由4人组成的典藏部经过近两年的辛勤工作,摸清了馆藏家底,使馆藏资源的活性度大大提高,布局也更加合理有序,效果非常明显。

3.2 针对旧藏资源,进行文献信息资源二次建设[3]

典藏建设是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延续、完善与终结,也是文献信息资源的二次建设。合并重组高校新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典藏建设需针对各馆原有文献资源做好复选与剔除工作,新馆要适应重组后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发展,必须对原馆藏文献资源进行评价、选择和处理,通过复选,剔除利用率低甚至已失去了现实意义和使用价值的馆藏,优化、活化新馆馆藏,使新馆馆藏结构更趋合理、系统和完善,从而提高新馆馆藏质量。新馆馆藏复选人员通过分析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应用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确定所需文献资源的类别和主题,以CALIS中文联合书目数据库或国家图书馆书目数据库为基准与本馆原馆藏比对,补充某些重点建设学科和新建学科缺藏的文献,增加文献品种,建设特色馆藏。

为了突出新馆的馆藏特色,合并后的高校新馆可以组织力量,对所有各馆原有各类文献资源根据学校学科建设进行数据摸底、分析,将原来各馆无人问津的、不符合学科建设需要的非特色馆藏剔除,剔除的文献资源通过转让、交换、赠送、调拨等方式,支援和充实到区域图书馆联盟中有用户需求的成员馆,使各自的一些文献“成龙配套”,变“滞书”为“活书”。同时借助交换、调拨等方式,新馆也能共享到其他馆的有效资源,这样既避免了资源浪费又方便了用户,使那些在新馆馆藏中无利用价值的文献资源发挥了作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建共享。

3.3 立足旧藏资源,优化新馆布局

新馆布局应依据原有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结合新馆的任务和用户需求、人力和财力条件以及整体的建筑格局全方位考虑,最大限度满足新馆文献信息资源布局的5个要求:①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对新馆布局的基本要求;②围绕用户的需求构建新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环境和服务环境,是新馆布局的工作重心;③采访——验收——分编——典藏——流通(借、阅、参)各项业务流动运转灵活、相互协调、互不交叉干扰;④充分利用馆舍有效面积,节约库室空间;⑤加强资源的保管,避免丢失与损坏。

新馆进行文献资源布局时,首先应对原有馆藏资源结构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重组后院系专业设置的特点以及特定用户的借阅要求,确定新馆资源布局和馆藏重点,同时对文献载体和文献类型做出合理的调整,以期最大限度地保证用户对馆藏资源的需求。根据用户宏观上的多样化和微观上的个性化要求,文献资源采用藏、阅、借、管合一的布局方式,使同一学科相关载体的文献资源按《中图法》分类体系规范地分布在同一层面,提供便捷的阅读和检索;对于各个学科的文献覆盖率按学校教学大纲要求给定权值、给定复本量,确保学科用户的文献需求;对于知识结构不同的用户层按流量特点分配楼层空间。

新馆的功能布局、工作流程、设施安排、内部环境的营造应以用户为中心,充分考虑用户的意愿、习惯和审美需求,最大限度地提供“查、阅、咨、借、藏一体化”的一站式全开架服务,形成文献资源集纸质、光质、数字多种载体为一体的开放管理方式,“人在书中,机在人旁”,最大程度地方便用户利用文献信息资源。

3.4 满足合并重组高校办学定位,建设专题特色库[4]

合并重组高校抓住了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围绕办学定位,形成了具有学科性、专业性、地域性的办学特色。新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典藏建设应根据本馆的馆藏特色、地方特色或者本校的重点专业,集中搜集各类带有指引性的专题文献而建立数据库。结合合并重组高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建设专题特色库,可以使分散零乱的特色文献资源得以系统化、有序化整理和深层次加工,将传统文献资源转变为数字化资源,并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使用,使传统文献在网络环境下重新体现其知识价值。

高校新馆通过建设专题特色库,可以使网络上的有关该专题的资源相对集中,同时典藏专业人员对专题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整序、筛选重组后,达到了优化网络资源的目的,方便用户查找资料,节省了用户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如:徐州工程学院围绕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不断凝练办学特色,形成了以工程类学科为主,兼顾经济学、管理学、农学、文学、理学和教育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拥有农产品加工及储藏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两个省重点建设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财务管理两个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徐州工程学院新馆根据本校办学格局、重点学科、特色专业设置,选择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利用价值的相关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建成了教学参考库、农产品专题特色库、经济学数据库、食品机械专题库等特色库,以满足教学、科研、学科建设需要。

3.5 积极组织文献信息资源评价活动,完善新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典藏建设[5]

文献信息资源评价是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典藏建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反馈环节。由于评价的结果将为以后制定信息资源建设规划及信息选择与收集方针提供依据,为典藏建设开展馆藏补充、复选、滞书剔除等一系列工作起到直接或间接的指导作用,所以馆藏信息资源的评价又是下一个业务环节的新起点,积极组织文献信息资源评价活动也是完善文献信息资源典藏建设的有力保证。

文献信息资源评价就是对图书馆现有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中所具有的各个属性进行检测和评定。它包括对文献资源数量、文献资源结构、文献资源本身的学术价值以及文献资源使用效果等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和总体评价。

目前,几乎所有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都包含两部分:印刷型文献资源和电子文献资源(或称虚拟资源、数字资源),其实这两种资源都是图书馆为满足用户需求而购置的文献资源,只是类型不同,其购置目的、服务对象、所有权人都是相同的,因此如果孤立地评价某一文献资源,所得出的结果必然不能实现评价的目的和初衷,所以文献信息资源要进行复合评价,就是将图书馆所藏有的印刷型文献资源和电子文献资源看作一个整体来评价,评价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两种类型资源的相互补充、相互作用,在印刷型文献资源基础上来评价电子文献资源,在电子文献资源基础上再评价印刷型文献资源。操作上也很简单,就是在评价印刷型文献资源的时候,充分考虑电子文献资源对其产生的影响,反之亦然。文献资源复合评价的内容:①印刷型文献与电子文献的配置比例是否合理。选择和购置电子出版物,发展数字馆藏是新馆馆藏建设的重心,如何合理配置印刷型资源与数字资源的比例关系,使之形成互补的总体,是新馆典藏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②印刷型文献资源与电子文献资源是否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两种资源是否互补则直接决定了新馆馆藏的建设质量,如果两种文献资源之间出现了大量无谓的重复,说明馆藏建设的方针存在问题,一般来说,印刷型文献资源和电子文献资源最好能达到相互补充、互不重复的程度。③用户对两种类型的文献资源在利用上是否方便,索取途径是否顺畅。用户利用方便、方式简单直接是我们评价文献资源的一个基本标准,文献资源再好,利用上困难重重,也无法发挥文献的作用。在对新馆馆藏文献资源进行系统规划和合理配置时,一是要根据图书馆存在不同类型用户、需求不同的情况,兼顾不同类型和层次的用户不同范围、不同深度、不同目的的文献需求,建立起适合不同层次需求的最佳的文献信息资源模式组合;二是要考虑不同文献载体版本的优点及缺陷,实现各种载体文献资源的优势互补,开展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和网络虚拟资源建设,整合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形成统一的新馆馆藏体系。

4 结语

总之,合并重组高校新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典藏建设是一项有着重要意义却十分复杂又不易做好的工作,典藏建设要尽快适应社会、学校的发展需求,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和规律,保证典藏建设朝着规范、标准、创新的方向前进,更好地为高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服务。

[1] 常书智.文献资源建设工作[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2] 段长云.图书馆文献典藏工作模式构建研究[J].图书馆,2008(6):82-84.

[3] 房文革.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复选新探[J].图书馆建设,2007(1):59-60.

[4] 李三凤.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D].湘潭大学,2006:20-36.

[5] 陈艳芬.图书馆传统馆藏评价与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比较[J].情报探索,2008(4):121-12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