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国内图书馆24小时开放服务的重新思考

时间:2024-07-06

肖 鹏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广东 广州 510275)

2005年7月,50多位高校图书馆馆长共同签署了《中国大学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武汉宣言》,旨在推动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最终目标:“任何用户(Any user)在任何时候(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均可以获得任何图书馆(Any library)拥有的任何信息资源(Any information resource)”,即“5A”理论。事实上,围绕图书馆24小时开放所展开的思考,是对“5A”理论中Anytime的具体化、现实化研究,作为迈向信息时代的坚实一步,其意义重大。

《图书与情报》2009年第2期刊登了王启云的《图书馆24小时开放实践与反思》一文,该文针对国内外图书馆的24小时开放服务进行概括性的探讨,更以淮海工学院图书馆为实例进行了有益的反思。笔者认为,无论从指导实践,抑或从未来发展的角度言之,这方面的研究都应该持续跟进。为此,笔者在其基础上,把目光聚焦于国内,阐明了当前国内各类型图书馆24小时开放服务的过渡性质,从技术和服务观念的角度解析其发展趋势,指出实践中的种种问题,并试图给出解决方案,点明“Anytime”的可实现方向。

1 图书馆24小时开放服务现状

1.1 图书馆24小时开放的合理性

图书馆24小时开放,是对“5A”理论的追求,也是对读者时间成本的人性化考虑,但此二者,可以说都是从图书馆主动提供服务、走向民众的角度出发,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开放时间的延长,更关系到图书馆立足于数字化时代的合理性,将会成为牵涉到图书馆自身存亡的关键问题。可以说,图书馆的24小时服务是世界文明进步的整体要求。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的城市化进程愈演愈烈,而城市化的一大特征便是民众活动时间的延长,娱乐、休闲等各方面服务都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走向24小时服务的新姿态。如日本著名的便利店“7-11”,名字原本意味着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的开放时间,如今,经过数十年的演变,却早已成为24小时便利服务的代名词。而对于提供文化服务的图书馆而言,正因为“城市文化服务要与城市的经济、商贸、休闲、娱乐配套的需求”互相结合,因而“催生了图书馆24小时开放服务形态”[1]。

在所有行业都向24/7的全天候服务进军之际,倘若作为城市文化中心的图书馆无法体现相应的进步,其存在的合理性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民众的质疑。如果秉持“我们常年来都是这段时间开放,以后也将如此”的观念,图书馆只能成为“落后”、“守旧”的代表。显然,这里面不单是“效用”的问题,图书馆24小时服务未必能带来馆藏利用率的急剧增长,但为了努力保障所有(而非“大部分”)公民的信息权利,图书馆理应朝24小时开放的目标迈进。另外,在数字化时代,图书馆亟需证明其存在的意义及服务的热情,争取民众广泛的支持,在这一点上,延长服务时间的积极作用更是毋庸置疑的。

1.2 当前24小时开放实践中的两种趋势

正如阮氏五定律所云:“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近代以来,图书馆不断从时代进步的土壤中汲取养分,其“生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的科研水平的普遍提升,图书馆得以依赖的技术基础也随之水涨船高;二是技术革命之后的思想革命,使得平等、自由等理念贯穿图书馆工作的始终。技术和观念的协调是图书馆研究的重中之重。从技术和观念两方面对图书馆展开的改革,也恰恰是发展图书馆事业的基本途径。以此观之,国内图书馆24小时开放的各种实践手段[2],也可简单地划分为偏重技术发展型和偏重观念革新型两种:

①偏重技术发展的实践:如图书馆网页(数字图书馆);新型的馆外24小时自助借还服务等。偏重技术革新的实践主要依托于技术的进步而开展,如东莞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便是依靠“自助借还机”的应用而得以运作。国内采用这类实践的多是公共图书馆,其中大型公共图书馆如深圳图书馆、东莞图书馆等更明显趋于技术性。

②偏重观念革新的实践:如自修室24小时开放;电子阅览室(网吧)24小时开放;特定时间段24小时开放等。简而言之,这方面的实践多不依托于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或是“技术不够,服务来凑”,或是“无须技术,服务足矣”,一个想法的萌发,通过非技术性手段的调整,就可以带动新型服务的产生。国内采用这类实践的主要是高校图书馆,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淮海工学院图书馆等。

1.3 图书馆24小时服务的过渡性质

其实,划分两种趋势并非为了从概念上得出明确的界线,技术发展与观念革新的边界是模糊的,二者是互相包容的。但是,从这两种不同趋势的区分中,我们却可以发现,受制于各方面条件,当前技术与观念尚未达到充分的融合。

以偏重技术发展型的深圳图书馆为例,其开放时间为周二到周日的9点到21点,24小时服务通过自动借还机得以实现,这种“补充”和“延伸”的理念值得赞扬。倘若技术上未能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则更多的信息服务难以通过机器传送,难与理念的发达齐头并进。

而偏重观念革新的高校图书馆,因为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与技术发展融合不够,同样难以企及国外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的高度。自修室可以帮助学生们解决期末考前的通宵复习,所谓的“知识共享”、“共同创意”却只能在理论的层面言及。

但不可否认的是,上述种种都是在妥协现实基础上的一大进步,是迈向24小时服务的必经道路,因而,当前图书馆的24小时服务依然具有过渡性质。正因为这种过渡性的存在,我们需要展望更好的未来,也需要针对当下,揭露问题,倡导可行的改进措施。

2 图书馆24小时开放实践中的问题

2.1 技术方面的硬伤和不足依然存在

技术上的问题主要影响了技术发展型24小时服务的开展。最简单的,如图书馆网页,其问题主要包括链接的失效和错链、更新频率低下、网页设计吸引度不足等等。究其原因,不少图书馆的网页仅仅是形象工程或者应付评估要求。内容匮乏更是最大的问题所在,如辽宁省多家高校图书馆网站中,仅有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有较完善和丰富的数据库、中文电子期刊和西文电子期刊[3],所谓“24小时开放”名存实亡。

当然,技术上的问题也可以涉及到偏重观念革新型的图书馆,如有一部分图书馆的下班时间还书,并非通过机器而是通过其他简单的手段得以实现。如汕头图书馆的旧馆时期,闭馆时间,用户只需要把书放入馆内的木箱便可以归还,再由馆员取书并进行正规的还书处理,如今采用这种做法的图书馆尚有不少,算得上“局部功能”的开放。但问题在于,如此一来,难以判断用户归还的书籍是否损坏,这是管理技术上的一个盲点;木箱是否会引来虫蛆,毁坏书籍;换成铁箱,常年使用又能否导致生锈等问题,这属于文献保护技术的领域。此外,箱子的外观、尺寸如何,保护措施如何,这又是设计艺术方面的问题。由此可见,技术是多方面的技术,不应仅以“数字化”论之。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技术型”与“观念型”的划分确实是相对而言的,技术必然要依托观念,观念也未必不要技术。

2.2 缺乏用户调查

图书馆是需要开展24小时服务的,但完美的24小时服务为时尚早,上文也提到这种过渡性导致了图书馆只能是开放“局部馆舍”和“局部服务”,因而,在朝目标步步迈进的这段过程中,了解用户所急所需,便成了一个关键——究竟哪个“局部”是用户更加需要的“局部”?

高校适合展开有组织的调研,易于深入到学生用户之中,对他们的需求往往有比较准确的把握。故此,针对用户切身需求开展的24小时自修室等能够受到广泛的欢迎。以笔者的亲身见闻,广外的24小时自修室甚至吸引了不少外校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资源共享氛围。

但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大型公共图书馆则不同,由于来馆人数多,职业、年龄、性别、需求差异极大,调查往往只能停留在来馆人数等方面,对于用户在馆中的行为缺乏研究,对用户档案的建立也颇为漠视。正如著名学者R.M.Dougherty所指出的,多数图书馆其实并不知道用户需要什么[5]。目前,24小时服务主要是借还业务,而“借”、“还”二字中,除了东莞图书馆等少数例外,更多的还是体现在“还”,但这种服务甚至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信息服务”,这样的服务是否用户最迫切的需求?开展这种服务,是因为图书馆容易开展还是因为用户需要开展?显然是值得推敲的。另外,既然图书馆24小时服务是过渡性的,那么它应该如何走向未来?这类问题的解决同样要求以用户调研为中心,努力把用户心目中的图书馆搬到现实中来。

3 重构图书馆24小时服务

3.1 “拿来主义”与“因馆制宜”

图书馆的服务并不需要别出心裁,本来就是质朴的、简单的,它的一切,都是为了用户的满意而着想,无论是偏重技术发展型的实践,还是偏重观念革新型的实践,都可以也需要互相学习,互相推动技术和观念的融合,实现服务的飞跃。

而本身缺乏24小时服务的图书馆,也应该放开手脚,尽管采取“拿来主义”,参考先例,选择最适合自身情况的方式,因馆制宜,逐步走向24小时服务的新形态。这方面落到实处,要做到两点:一是保持对24小时服务的热情和关注,建立相关研究档案,分析成功先例;二是调查本馆的相关资料,从馆舍、馆藏、硬件设备、人员安排、用户流量、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对“拿来”的服务方式进行改造,另一方面挖掘自身的优势,打造本土化的24小时开放服务。其实,在当前图书馆的馆舍建设方面,本土化已经体现得比较到位,如佛山市禅城区联合图书馆的建立,就是因地制宜、因馆制宜的代表。如何利用已有的建设经验、第一手资料,把这种本土性扩展到“Anytime”的服务中,值得进一步的探索。

3.2 用户研究和培训的深度展开

用户研究和培训是相辅相成的。“用户研究为用户培训提供理论指导,而用户培训则为用户研究提供实践支持。”[6]此二者将帮助我们不断纠正理论层次的偏差,勾画出图书馆24小时服务的未来。

用户研究应当有助于我们了解用户各种详细的特性。的确,“每本书有其读者”、“每个读者有其书”的思想将指导我们的大方向,但这并不足够。时至今日,我们需要知道“每本书有哪些读者”,“每个读者有哪些书”。不要再在报告中指出用户是“多样化”的,请指明他们的多样化如何体现;“个性化”已成为图情论文必提的话题,但既然个性化就要求更具体的区分、更细致的思考,这些我们还未能做到,至少做得并不够好。进一步落实到图书馆24小时的开放之中,用户研究需要更具有针对性,调查除了在平时的用户中展开,还要深入社区和学校,聆听更多的声音。

用户培训是另外一个重点。培训首先是向民众推销24小时服务的理念,树立图书馆的优质品牌和服务形象,吸引他们走进来。其次,要对图书馆开放的“局部功能”和“局部馆舍”进行讲解和说明,告诉他们为什么是这些“局部”,如何利用这些“局部”[7]。以日本山口大学图书馆医学院分馆为例,作为最早运行24小时服务的图书馆之一(1999年5月),该馆引入了各种高新设备如摄像系统、自控灯等,开放时间则分为正常时间段和无人时间段。用户培训几乎是强制性的,读者必须接受指导讲座,方可利用无人时间段的图书馆。其结果是保证了用户利用的自主自觉,充分发挥了高科技和长时间开放的积极效应,尤其是考试期间,无人开馆时间利用图书馆的人数占进馆总人数的40%[8]。这种成功的先例值得国内高校图书馆借鉴和思考。

3.3 让24小时服务从“补充品”逐渐上升为“必需品”

目前图书馆24小时服务还仅仅是对正常时间服务的一种延长和补充,它并不具备正常时间段服务的完整性:开放的往往不是一个图书馆,而是1/10个图书馆;参考咨询的全天候只是提问的全天候,不可能保证回答的全天候;人的因素也因此被部分忽视,用户面对的不是训练有素的馆员而是冷漠的机器。如果面对以上的种种问题,馆员的回答是“强人所难”,那么观念上,我们首先就应该有一个转变:图书馆24小时服务本来就是顺理成章的,图书馆用户的平等还应该包括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作息时间用户之间的平等,而用户们的自由更应该是无时间限制的自由,只不过,这些我们尚未能做到罢了。

而在手段上,我们也应该争取从“补充”转化为“必需”。这其中,有大方向的,如在图书馆中确立全天候服务的发展方向,打破人力资源不足的窘况,充分引入资金,完善24小时服务设备的功能并使之普及等等;有细节处的,如整合网络免费的电子资源,让图书馆网页成为可获取源而非简单的书目列表,如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确保24小时成为“充实的24小时”、“有效率的24小时”。

4 总结

图书馆24小时服务的研究,最初是从用户的时间成本方面考虑,是对用户人性化服务的体现。然而,应该注意的是,这不仅仅是一种人文关怀,即便目前尚未收获足够的重视,但在不远的将来,它绝非一种“有之亦可,无之亦可”的补充品,而将成为图书馆的一个重要标识,这是由人类文明前进的不可抵抗的趋势决定的。目前,我们应该尽量汲取实践中的有益养分,进一步冲破思想和观念的桎梏,推动图书馆24小时开放服务的新发展。

[1] 杜燕翔.城市图书馆24小时自助开放服务探析[J].图书与情报,2008(5).

[2] 王启云.图书馆24小时开放实践与反思[J].图书与情报,2009(2).

[3] 马家伟,姜洋.辽宁省高校图书馆网站内容建设调查分析[J].图书馆学刊,2009(3).

[4] 初景利,常唯.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2001~2002年研究热点[M].李国新.中国图书馆年检2003.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65-66.

[5] 程焕文,潘燕桃.信息资源共享[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 从全滋.读者时间成本探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4).

[7] 梁云.从充足的开馆中去实现自身价值[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01(3).

[8] 李农.24小时开馆的日本山口大学图书馆医学院分馆[J].中华医学图书馆杂志,2001(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