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民族文化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推动作用

时间:2024-07-06

喻 虹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广西 南宁 530022)

1 引言

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壮、瑶、苗、侗、京等11个世居民族生活繁衍于这片红土地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服饰、饮食、农耕等民族文化。广西利用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大力推进旅游、节庆、山歌等特色资源的创新整合,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公共文化产业优势,以此为基础发掘公共文化体系民族美的内涵元素,提高民众整体素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

2 整合民族文化推动文化服务体系发展

广西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鲜明、魅力无穷,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和发展动力。

2.1 以地域民族文化为载体,打造旖旎的山水实景演艺旅游,在诗情画意的乡村文化旅游中创造财富

1999年“广西旅游大篷车”这一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宣传活动吹响了第一声远行的号角,10年来它以新颖独特的形式,鲜明生动的主题,丰富多彩的内容向国内外大力宣传广西民族旅游资源。据统计,在广西现有的700多个旅游景点中,一半以上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覆盖了全区14个市60个多县,包括少数民族节日文化游、原生态古村落民居游、中越边关村寨民俗风情游、山水田园民俗观光游等,近年来形成“黄金周”约200万人规模的乡村民族文化旅游市场。

在这诗情画意的乡村民族文化旅游中,桂林阳朔“印象·刘三姐”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动感、完美融合如梦似画的漓江山水实景、悠久经典的刘三姐民歌及少数民族风情,彰显了民族文化演艺旅游富民的典范。阳朔木山村的村民白天劳动晚上演出,演员月平均收入600至1000元,剧中亮相的水牛每个月也可领到300元的出场费,一些人靠出租望远镜年收入上万元,并由此带动阳朔山水民居旅游产业发展,使全县从事演艺、竹木雕刻尤其是民族旅游服务业的农民超过5万人。“印象·刘三姐”作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载体,赋予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度内涵,生动有效地实现了民族文化提高农民素质、带动农民致富的更高境界,真正体现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根本目的,创造了一个民族文化市场开发与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的项目典范,让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在参与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中实现文化创造财富。

2.2 借助少数民族节庆文化,整合传统山歌精粹,打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广西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具有生产导向、群体凝聚、文化传承、文体娱乐等多功能性的节庆文化。据不完全统计,广西的民族节庆已达30多个,代表性的有壮族的三月三歌墟、蚂拐节;苗族的苗年、芦笙节;侗族的侗年、花炮节;瑶族的盘王节、铜鼓节;仡佬族的春耕节;彝族跳弓节;京族的唱哈节;仫佬族的牛马节等等。广西人民把山歌融入生活,融入劳作,更以山歌欢庆节日,壮族的三月三歌墟、瑶族的达努节、苗族的踩花山等等都离不开山歌,田阳的敢壮山,既是广西最隆重的布洛陀祭祀活动,同时也是广西最大的歌圩。

正是凭借独特丰富的民族节庆和山歌魅力,广西整合优秀民歌资源,打造出将民族节庆文化与传统山歌文化相结合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促进了广西民歌发展,繁荣了群众文化生活,同时拉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业的成倍增长。在2002年的民歌艺术节投资贸易洽谈会上签订招商合同577项,投资额近240亿元。2005年民歌艺术节与“中国-东盟博览会”同时举办,签订投资合同项目400多个,商品交易总额11.5亿美元。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巨大成功,促进了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百色布洛陀文化节、崇左花山民族文化艺术节、来宾盘古文化节等一批民族节庆文化服务业及会展业的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南丹白裤瑶铜鼓文化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2.3 创新原生态民族文化,实施民族生态博物馆,使灿烂的多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继续服务公共文化体系

在历史的长河中,民族自身环境与传统习俗的相依相融,形成了世代相传的活态民族文化资源。广西把各族人民繁衍生存、融合发展的民族生态文化放在原生地加以保护、传承、展示,创造性地实施全民公共服务设施——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目前已建成具龙头作用的广西民族博物馆1个,南丹白裤瑶族、三江侗族、靖西壮族、贺州客家围屋、融水苗族、东兴京族、龙胜龙脊壮族、那坡黑衣壮、灵川长岗岭汉族村、金秀瑶族等10个少数民族生态博物馆群,生动展示了广西原汁原味的铜鼓文化、婚恋文化、宗祠文化、建筑文化等,帮助民众实地了解认知传统民族文化,同时吸收原生地村民参与建设管理,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加入到保护传承中来。

那坡县黑衣壮“呢的呀”原生态歌谣文化继续活跃在时代舞台,通过对“黑衣壮”民族文化进行整体性保护、开发、包装、利用,带动了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来自那坡大石山区的黑衣壮“呢的呀”原生态合唱团,从山区圩日、南宁民歌艺术节一直唱到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常年通过演出获得收入,由此影响培养了一批民间艺人,并带动当地村民参加县里的歌谣生态保护村协会、山歌协会和黑衣壮歌坡节等文化遗产活动。随着黑衣壮文化的逐步市场化,吸引外地客商投资兴建了黑衣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黑衣壮绿色饮料公司、黑衣壮民族民俗风情园等8个项目。与此同时,以“黑衣壮”命名的黑壮人家酒、香米、茶油、黑粽等特色食品及黑衣壮缫丝、黑衣壮木质地板等打入国内市场,形成了一条以黑衣壮文化为核心,涉及饮食、服装、建材等领域的产业14项,拓宽了公共服务业,解决了就业难题,使民族文化遗产以经济亮点这一全新角色继续服务于公共文化体系。

2.4 定位民族文化,创建一地一品传统手工技艺,推动民间工艺产业蓬勃发展

民间传统手工技艺,侧面呈现了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底蕴和民众文化状态。民族文化的地域性、独特性、多样性为“一地一品”的开发创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广西在准确定位当地民族特色文化的基础上,成功创建“一地一品”的民间美术工艺产业:河池铜鼓、柳州奇石、宾阳壮锦、北海贝雕、柳江石琴、博白藤编、钦州坭兴陶、三江农民画、瑶族版画、侗苗刺绣织锦等各地民族手工技艺,其中靖西旧州的绣球、阳朔福利的画扇、临桂五通的三皮画最为出色,被授予“全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

绣球是广西壮族青年男女传情达意的爱情信物,也是传统的民族民间手工艺品。在壮族人口占全县99%以上的靖西县,全县从事民族刺绣工艺的农民达2.12万人,人均收入6000多元,农民在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保障了生活。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钦州坭兴陶,与宜兴紫砂陶、重庆荣昌陶、云南建水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目前已形成具有典型壮文化、苗文化、京文化等特色的壮乡瓶、三娘湾杯、铜鼓壮魂等系列陶艺文化,产品达到600多种,年产值近2000万元。广西“一地一品”民族民间手工技艺得到较好开发,逐渐成为当地民众脱贫致富和区域公共文化体系发展的新视点。

靖西壮族绣球

苗族织锦工艺

2.5 以整合、利用民族文化为核心,依托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文化致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全国性大规模的公共文化建设项目,该工程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图书馆等机构现有的各种类型包括民族文化在内的优秀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通过网络、卫星等传输途径,覆盖全国包括农村在内的文化资源网络传输系统,把数字化信息送到各族群众身边。它开辟了一个不受地域和时空限制的信息传播渠道,最大限度地为城乡公众服务,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服务。

2.5.1 广西共享工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

广西利用各级图书馆、文化站等平台,依托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文化致富,完善农村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各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①大力推进基层网点建设。广西共享工程网络体系由省中心→市级支中心→县级支中心→乡镇基层中心→行政村基层网点5级组成。截止2008年底,全区自建以及与自治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合作共建各级中心和基层服务点9000多个,包括地市级支中心9个,县级支中心55个,乡镇基层服务网点132个,村级服务网点将根据广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点的建设力度推进建设。全区各基层网点均设有共享工程专用服务器一台,多数基层中心有投影设备和多媒体播放室,半数以上基层中心拥有地网和天网接收网络环境。这些基层网点为民族信息资源在农村地区的畅通传播提供了有力保障。

②针对性建设数字专题资源。广西分中心根据实际馆藏特色及民族地域特点,有效整合民族文化资源,针对广西农村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开发制作了广西科普、广西农业、广西戏剧、广西音乐、广西民族民俗、新农村百村百品等集图文、影像、音视频为一体的多媒体专题数字资源,资源总量近600GB,选题侧重种养技术、民俗风情、民族艺术及手工艺等与农村息息相关的内容,从资源建设方面为广西各族农民提供对口的致富信息及丰富的地方文娱节目。

③充分共享信息资源。广西分中心通过数据采购协议和建立虚拟专用网VPN,使全区县支中心可通过SSL VPN方式无障碍共享省中心丰富的数据资源,大大提高了民族资源的利用率。省中心则通过IPSEC VPN的方式远程监控并维护县支中心的服务器,从而保障了数字资源在县/乡/镇/村基层网点的畅通传播。

④形式多样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2007年以来,开展了百场少数民族舞台艺术精品基层巡演、千场电影基层巡映、流动博物馆八桂行、汽车图书馆送书下乡等大批送文化下基层的惠农项目,让广西各族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民族文化大餐”。此外,利用共享工程基层网点的投影设备,定期深入乡镇、村屯免费播放地方戏剧、民族音乐等,并开办发放种养植、管护和市场营销方面的技能培训及资料,调动农民参与自办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延续演绎自己民族的精彩。

2.5.2 整合民族文化实施新农村文化致富

广西新农村文化致富以整合和利用民族文化、科技文化为核心,在建设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体系的基础上,依托共享工程资源网络传输和基层网点服务,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充分发挥文化致富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①广西新农村文化致富基本情况。在信息资源网络共享的环境下,广西试点建设了116个各种类型的基层文化致富项目,引导农民利用当地独有的民族文化资源,走文化致富之路。如贵港市发展不同类型的12个文化致富建设试点,在政府投入资金50万元的基础上,重点支持12个试点乡镇、村屯文化设施改善,通过共享工程基层网点的推进,积极整合民族特色资源,有效带动了试点地区的经济发展,各试点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3500~5000元,明显高于当地农民的人均收入;玉林市全面促进信息共享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民族文化致富建设,目前已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新村126个,一批批文化致富户不断涌现。此外,当前大批农民工返乡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广西返乡农民工人数已达63.5万人,春节后人数将达到120~150万人,新农村文化致富将有效利用民族文化、依托共享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返乡农民工的生存压力。

②广西新农村文化致富典型。广西根据当地资源和实际情况,以民族文化为切入点,形成了5种文化致富模式:即文化项目带动型——阳朔模式,民族生态文化型——靖西模式,文化知识致富型——横县模式,休闲文化旅游型——恭城模式,农业生态文化型——北流模式。这5种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了广西各族农村群众接受文化信息的能力,有效促进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如以绣球和壮锦等民族民间手工艺品为依托,以基层产业持续发展为目的,实现民族文化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靖西模式,全县19个乡镇上万名妇女参与手工刺绣,从事壮锦、绣球制作产业,仅旧州街就有528户人家从事绣球生产,绣球的年产量超过30万个,产值300多万元,给周边农民提供了2万多个相关的就业岗位,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难题;以挖掘民族民俗文化为特色,利用农村自然环境和乡土民族文化开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致富的恭城模式。恭城红岩村自建了瑶寨风雨桥等基础设施,拥有近60栋“瑶家乐”独立别墅、23家餐馆,在共享工程市支中心的帮助下建起了旅游信息网站,依托网络广泛宣传,至今接待游客96.9万人次,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融合浓郁的原生态瑶族文化,成为唯一一家农民自己经营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在推广5种典型模式的基础上,广西重点实施了合浦廉州“丝绸之路始发港”等各种类型的基层文化致富项目,带动11个县、29个乡镇、73个村屯的农民走上利用民族文化致富的道路,实现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共同繁荣。

3 结语

民族文化深化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和外延,通过挖掘民族文化特色,整合民族文化精粹,使其与经济、社会、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相融,间接提高了广大民众的整体素质,在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同时,利用民族文化致富,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1] 李武斌.广西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聚焦(2008)[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119-131.

[2] 陈远璋.广西文化发展新探索(2005)[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264-275.

[3] 实施“文化名县”战略 那坡特色文化品牌凸显效益[EB/OL].[2008-04-10].http://bs.gxnews.com.cn/staticpages/20070410/newgx461ab33f-1076521.shtm l.

[4]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技术工作材料汇编[G].[出版地不详]:[出版者不详],2008.

[5]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桂政办发[2007]6号文件: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致富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

[6]陈黎明.农民搭上“文化致富”快车——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化致富”工程速写[J].当代广西,2007(6):36-3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