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配置问题研究

时间:2024-07-06

范艳芬

(辽宁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31)

范艳芬 女,1972年生。硕士,副馆长,副研究馆员。发表论文多篇,参与科研项目3项。

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也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迫切需要和主要任务,并已成为开展业务服务的基础。然而,通过对全国20所“211工程”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进行调查发现,各高校图书馆在加大数字资源建设力度的同时,在配置方面却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应在建设中加以解决。

1 数字信息资源配置概述

“数字图书馆”一词由英文Digital Library翻译而来,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贮,以跨越区域面向对象网络查询和传播的一个大型信息系统。数字信息资源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数字信息资源从广义来讲可理解为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以数字形式发布、存取、利用的信息资源总和[1]。狭义地讲,数字信息资源可称电子资源或数据库,也指一切以数字形式生产和发行的信息资源。我们这里研究的数字信息资源是指狭义的数字信息资源。

任何一种资源都有一个配置问题,数字信息资源作为一种资源,在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的数字信息资源更需要合理、有效的配置。所谓数字信息资源配置,是以人们的数字信息资源需求为依据,以数字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果为指针,调整当前的数字信息资源分布和分配预期的过程[2]。由于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数字信息资源的需求不断变化,因此,数字信息资源的配置是一个动态过程。

2 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配置现状

“211工程”是中国政府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3]。因此“211工程”高校图书馆的数字信息资源配置反映了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配置的基本情况。通过访问全国20家“211工程”高校图书馆资源网站,对各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形成了数字信息资源调查表(见表1)。由于各高校图书馆对数字信息资源的揭示标准和揭示深度有所不同,统计数字难免有些出入,但基本反映出目前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的配置现状。数据表明,各高校图书馆的数字信息资源配置存在共同的现象:高校图书馆均围绕本校的学科设置以及发展目标配置数字信息资源;本校馆藏纸本文献书目数据库建设相对完备,全部实现纸本文献的网上揭示和网络检索;基本形成了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文献保障体系。但通过对数字信息资源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的配置仍然存在严重问题。

2.1 科学研究型和教学型数字信息资源配置比例严重失衡

教育部在“211工程”建设目的中指出:“这一工程的实施旨在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培养高层次人才,对提高国家高等教育水平,加快国家经济建设,促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本立足于国内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3]。”可见,任何一所高等学校,即使是承担着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211工程”高校,培养人才仍是其基本职能和主要任务。但各高校图书馆90%以上的数字信息资源都集中在研究领域,只有不到10%的资源属于教学型资源,有的高校教学型资源的配置比例还不到5%。这与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相矛盾,需要引起重视。

2.2 自然科学数字信息资源丰富,哲学社会科学数字信息资源相对不足

高等学校的发展,大都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在保持和发扬自身传统学科优势的同时,大力支持和发展新兴学科,形成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而学科的发展也呈现出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虽然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分化开来,成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科学体系,但它们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是同样重要的[4]。文献资源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保障。2006年12月,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China Academic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Library)与全国70所高校图书馆共同签署的《人文社科文献资源共建、共知、共享北京宣言》提出:“文献资源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生命源泉,……作为人类文明成果主要载体的文献资源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本保障[5]。”但调查表明,各高校图书馆的数字信息资源配置中自然科学数字信息资源丰富,哲学社会科学数字信息资源相对不足已成普遍现象。而且数字信息资源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国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针对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数字信息资源不足。

表1 20所“211工程”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配置统计表

2.3 外文数字信息资源丰富,中文数字信息资源薄弱

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最重要、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记载、积累和保存着人类社会所取得的知识和经验,是人类社会赖以继承与借鉴前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以及减少与避免许多重复劳动的工具[6]。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都必须通过利用信息资源来实现。中国的高等学校作为中国教育、科学、文化研究的重要机构,在中文文献的占有和利用上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从资源调查发现,中国高校的中文数字信息资源薄弱,甚至不及外文数字信息资源丰富,呈现出非常不合理的分布。

2.4 引进数字信息资源多,自建特色数字信息资源少

调查数据表明,高校图书馆引进数字信息资源所占比例大,而针对本校或本地域特色自行建设的特色数字信息资源所占比例却很小。由于自行建设数字信息资源比购买数字信息资源要复杂和困难得多,又受图书馆本身技术、人力等因素的限制,高校图书馆均以引进成型的数字信息资源为主,自行建设特色数字信息资源的数量少之又少。

3 数字信息资源配置改善措施

3.1 加强教学型数字信息资源的配置

高校图书馆要根据自身的学科设置和发展情况,加强教学型数字资源的配置,为学校培养人才服务。

首先,各高校图书馆要密切注意教育部和各省开展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精品课程项目成果往往集中了国内或各省市最优秀的教学团队的教学型数字资源,是图书馆教学型数字信息资源的重要补充[7]。

其次,注意成熟教学型数字信息资源的引进。如Apabi的CALIS高校教学参考书全文数据库,可以为各高校学生提供50多所全国重点高校学科专家精选的各学科专业的教学参考书,超星名师讲坛学术视频可以让学生在电脑前聆听著名高校知名教授的专业课程,领略大师级的风采。这样的教学型数字信息资源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等数字信息资源在学生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以及研究生入学考试等方面可以给学生以辅导。这类数字信息资源都是非常成熟的,是在某一领域具有优势的教学型数字信息资源,对学生学习、考试以及扩大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同时实现数字信息资源使用人群最大化,也提高了数字信息资源配置效率。

第三,关注网络免费开放式课程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参与。在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提出开放式教学模式。如“开放式课程计划”OOPS(Opensource Opencourseware Prototype System),这是在奇幻基金会(www.fantasy.tw)之下执行的一个计划。其理念是“希望能够用开放原始码的理想、精神、社群和技术来挑战开放知识分享的这个新理念,让更多的人可以分享到知识”[8]。如麻省理工学院开展的开放式课程计划,“这是一个免费、开放的教育资源,供给全世界各地的机构、学生和自学者使用[9]。”还有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犹他州立大学、塔夫斯大学开放式课程,哈佛进修学院远距教育计划,日本开放式课程网页联盟,巴黎高科开放式课程等。这些网络免费开放式课程资源是对高校图书馆教学型数字信息资源的重要补充,将为我国高校教学提供更丰富的资源。

3.2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数字信息资源配置

哲学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和繁荣程度,是一个民族综合素质和文化力量的重要体现和标志[10]。长期以来,相对自然科学而言,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各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数字信息资源配置相对不足。针对这种现状,国家已经采取了积极措施。2004年教育部启动了“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China Academic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Library)项目,该项目是教育部根据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和文献资源建设的需要引进专项经费建立的。其宗旨是组织若干所具有学科优势、文献资源优势和服务条件优势的高等学校图书馆,有计划、有系统地引进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借助现代化的服务手段,为全国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和科研提供高水平的文献保障[11],是全国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外文期刊保障体系。CASHL收藏丰富,学科覆盖全面,目前已收藏9148种国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原版期刊(涉及地理、法律、教育、经济/商业管理、军事、历史、区域学、人物/传记、社会科学、社会学、体育、统计学、图书馆学/信息科学、文化、文学、心理学、艺术、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政治等学科)、900多种电子期刊、26万种电子图书,以及“高校人文社科外文期刊目次库”、“高校人文社科外文图书联合目录”等数据库[12]。由于得到国家财政的稳定支持,CASHL计划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在不远的将来,其外文人文社科期刊收藏总量将增加到12000种[13]。CASHL为全国高等院校的教师、学生、科研人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提供其所有资源的文献传递、馆际互借以及专家咨询等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只要充分宣传CASHL资源,使CASHL资源在高校得到广泛利用,就是最大限度地加强了哲学社会科学数字信息资源的配置。

3.3 加强中文数据信息资源及自建特色数字信息资源配置

中国的高校图书馆应利用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中文数字信息资源的整理、加工和建设上加大投入,重点建设一些有较高研究和使用价值的中文数字信息资源;同时根据各自的学科优势和地域特色优势建设一批特色数字信息资源。使之成为国内、国外某一领域的中文数字信息资源或某一特色数字信息资源的中心。在这些资源的建设过程中,高校图书馆要打破图书馆界限,充分利用高校技术设备先进、学科专业人才和技术人才云集的优势,实行学校统一协调、相关单位联合共建的方式,必将取得理想的效果。

4 结束语

当前,正是数字图书馆建设大发展时期,各高校图书馆在大力加强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中的配置问题,并在建设过程中加以解决,以达到优化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配置的目的,最大限度提高数字信息资源配置效益。

[1]王云娣.数字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霍国庆.我国信息资源配置的模式分析(一)[J].图书情报工作,2000(5):32-37.

[3]教育部.211 工程简介.[2009-10-11].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5607.htm.

[4]潘燕桃,程焕文.迈向人文社科信息资源共享的新时代——《北京宣言》解读[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1).

[5]《人文社科文献资源共建、共知、共享北京宣言》起草小组.人文社科文献资源共建、共知、共享北京宣言.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2).

[6]程焕文,潘燕桃.信息资源共享.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李作化,孙振领.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J].情报科学,2009(7).

[8]开放式课程计划.[2009-10-12].http:/www.myoops.org/cocw/.

[9]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程网页”.[2009-10-12].http://www.myoops.org/cocw/mit/index.htm.

[10]徐济超.充分认识社会科学的重要性 创造性地搞好地方社科院工作.中州学刊,2007(3).

[11]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2009-10-12].http://cashl.calis.edu.cn.

[12]CASHL项目网站.高校人文社科外文期刊目次数据库.[2009-10-12].http:/www.cash.ledu.cn/search/html/service.asp.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