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明代珍品《荷塘闲憩图》赏读

时间:2024-07-06

矫晓琳,谢小英

明代珍品《荷塘闲憩图》赏读

矫晓琳,谢小英

荷塘闲憩图

张路,河南开封人,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官宦家庭,小时候为宋朝皇子的陪读,受过良好的教育,并成为了一名非常有成就的画家。然而,张路生性喜欢简单平静的生活,深入简出,潜心作画,如隐士一般。关于张路最早的传记中记载他曾模仿过宫廷画师王谔(明代画家,字廷直,从艺活动约在成化、弘治、正德间。孝宗弘治元年(1488)以绘事供奉仁智殿。山水人物师同里萧风,凡奇山怪石、古木惊湍尽摹其精妙处,画树石多着烟雾之态,势如泼墨。武宗朱厚照正德元年(1506)时王谔任锦衣千户,后以病乞归,年至八十余笔力仍劲拔。),但是张路的大部分作品都没有展现出王谔的画风,相反他的画风非常接近吴伟(1459-1508)及其追随者的风格,并被视为是最后一个重要的浙派画家。在16世纪后期,张路的作品被大量伪造,致使如今他的很多作品经常被一些鉴赏家所混淆。张路在作画时从来不标明日期,题词也都比较简洁,因此很难界定他每幅作品的创作时间。

张路从小师从有名望的宫廷画师学习绘画,而后游历全国进行写生,到了晚年,他在开封建造了一间简洁幽静的小屋隐居,每日作画,题材包括渔夫、著名的历史人物、学者等,他选择丝绸或宣纸作为媒介,采用墨水和浅色水彩来勾画南宋的自然美景,并以此作为背景。南宋的绘画主要包括手卷、扇面和册页三大类,画的尺寸不大。然而,张路的画都很大,以大幅手卷和立轴见长,突显宏伟的自然景观,如蜿蜒曲折的山脉。张路也擅长描绘佛教人物,如他画的《拾得赏月》。

浙派画家

浙派绘画兴起于明代早期,兴盛于中期,为中国历代画坛中的重要绘画流派之一,直到明代中后期逐渐衰弱,并被吴门画派取代。浙派绘画的创始人为著名学者戴进,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戴进山水画法以模仿马远、夏圭为主,并能“变南宋浑厚沉郁之趣,成健拔劲锐一体”。他的山水画与南宋画家相比措景丰富,相比元代画家,题材更以生活背景居多,大多构图剪裁精致而境象恢宏,造型明快而富于质感,笔墨劲健而法度严谨,格调洒脱而清爽隽秀。山水画之外,戴进也工人物、花鸟,其人物画和花鸟画在取材与画法上较少新意,但是极见功力。当时宫廷内外追随戴进者甚多,因为戴进籍贯浙江,故称这一派为浙派。浙派与明代宫廷绘画(院体派)曾呈双峰之势,自宣德至正德年间,两派并列雄踞当时中国画坛,代表了当时中国绘画的主流,追随者甚多,影响颇大。

浙派绘画发展到鼎盛时期衍生了江夏画派,其代表人物是江夏(今属湖北武汉)人吴伟。吴伟源出于文进,但笔法更逸,用水更多,气魄更大,布景造型也更简括整体。吴伟也擅长人物,精于元人白描、南宋简笔与唐吴道子用笔。

在浙派的影响下,成化、弘治时期宫廷内外的画风多倾向于粗笔水墨,以挺拔豪放取胜,风行百余年,到了明代中期以后,浙派画家由于一味追求恣肆、狂放,流于草率,逐渐失去了画坛主流地位,直至沈周、文徵明为首的“吴门画派”崛起而告衰落。

印章的意义

在中国,从古至今,印章都是一个人或一个办公室权利的代表,等同于西方的签名,它既能使一个公文具有法律效力,也代表了一个学者或画家的身份。通常一个画家或学者有多个印章,它们可用在不同的场合,许多艺术家用的印章很少见他们的真名,大部分都采用字或号来雕刻。收藏家们也喜用特殊设计的印章,用来标志自己的私藏的绘画和书法。因此,一幅中国的绘画或书法含有大量的印记,包括作者自己的印章和若干收藏家的印章,有时在手卷的两张纸的接缝中间也会盖上印章,主要用来标示手卷的顺序。

早期的印章由金属如黄铜所铸造,形状一般为环状或某种动物的造型,后期,印章的材质不断发展到象牙、玉石、各种石头和木头,并且印章的形状和材质逐渐被艺术家和鉴赏家所重视,成为了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许多书画收藏者为此还特地从某些地区选择特定颜色的石头,在其自然形状上雕刻具有明确的主题或者特定意义的字,使得印章本身就成为了一种艺术品。印章一般分为凹雕(白字红底)和浮雕(红字白底)两种,这些字通过印泥被印在书画作品的表面。

中国画的展现形式

中国绘画常见的形式分为立轴、手卷、册页和扇面。

立轴一般为纵向长方形状,适合挂在墙上,所以被称之为“立轴”,通常用丝绸在立轴的边缘做装饰,并在底部用木钉装饰,防止绘画卷起。中国画的长轴立幅,在西画构图中是很少见到的,采用这种形式,与国画的特殊章法以及透视的处理方法有极大关系,源于国画鸟瞰式的构图中,景物远近重重叠叠互不遮掩,自然而然形成了立轴式的构图。

手卷则为水平长方形状,这是中国画的一种特殊装裱形式。手卷在水平方向上没有长度限制,形式比较自由,易于收纳,便于携带,可边展边看,所以称为手卷。使用横幅形式作画,便于将景物展开铺陈描写,采用散点透视法,可把横向视野进行漫延伸长,如黄鼎都的名作《长江万里图》,展现了长江的磅礴气势。

册页的内容涵盖绘画和书法,一个册页可以由一个或者多个作者的作品装订成册,册页的封面通常由木材或者绣花丝绸制成。册页便于收藏、携带,因篇幅小,又便于展看。凡是一边题字一边画图而合拼的称为推篷册页。各家作品放在一起合裱的为拼版册页。

中国的扇面有团扇和折扇两种形式,团扇兴起于中国唐朝(618-908),而折扇流行于明(1368-1644)、清(1644-1911)时期,扇面上的书画作品均可从支撑物上取下来,后人将它们合理组合,装裱成立轴进行悬挂,或者作为册页收集起来。

画作赏析

《荷塘闲憩图》为明代张路所作,现藏于美国康奈尔大学赫伯特·约翰逊艺术馆。纸本,设色。纵31.1厘米,横62.9厘米。

此画中有两个人物,从历史背景和张路作画的主题来推断,其中一人为侍童,另一人或是渔夫,或是学者。若为渔夫,他应手持鱼竿,而此幅画作中没有体现这个器具,由此推断,此人应为学者,他光着脚坐在船边,表现得尤为悠闲和沉静,微笑地观赏着周围的景色,享受大自然的宁静,有一种逃脱城市生活,远离官场争斗,回归自然的喜悦之情,也表现了张路自己的心境,并通过两个人物的大小对比,暗讽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在此幅画作中,张路利用墨染技巧对河岸和树干进行了渲染,从其树叶的表现形式来推断,张路使用扁平的刷子画树叶。刷子的用法在中国绘画和书法中略有不同,在写中国书法时,一般都要保持笔刷垂直来隐藏笔刷的末端,因此允许圆满完整的笔触,然而在绘画方面,画家则可倾斜笔刷,从多个角度展现绘画效果。

此作采用近、中、远三个层次取景。近处,嵯峨嶙峋的山石与挺拔茂密的松枝几乎占据了画面左段的大部分空间。山石用斧劈法皴出,笔势凌利迅捷,墨色浓淡对比强烈。松枝虚实相衬,笔法简洁干净。人物的衣纹线条爽劲洒脱,沉稳果断,造型准确,俨然仿照吴伟的画法,虽然缺少秀逸,但也遒劲可观。中景处船与岩石之间一弯溪水蜿蜒而来,这若隐若现的溪流不仅使画面的视野更加深远开阔,同时也为这寂静的河岸增添了几许声色。

远处的山峰似乎是笼罩在云雾之间的,虽然只有淡淡一抹,却匠心独运。它的面积不大,但在画面上是一个重要的层次,正是这看似可有可无的一笔,不仅衔接了近景与中景,在视觉上加强了纵深效果。这种虚实相应的表现手法是这件作品的显著特色。

日前,巨大幅长城瓷板画——《金山岭长城》在天津陈塘庄美术科技馆问世,整幅作品高2.4米,宽7.2米,为国画与陶瓷工艺的完美结合。

从绘画到烧制完成耗时不足1个月,该作品既有万里长城的气势磅礴、浑厚雄强,又有陶瓷元素的韵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