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X线对矽肺诊断意义

时间:2024-07-06

杨文军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友谊分院,内蒙古 014010)

X线对矽肺诊断意义

杨文军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友谊分院,内蒙古 014010)

目的:探讨X线对矽肺临床诊断重要意义及诊断要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矽肺患者,患者采用X线检查,并根据X线检查结果分析X线鉴别诊断矽肺的意义。结果:68例患者中,有55例患者出现结节阴影、肺门影增大状况,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和面积的阴影。结论:X线定期检查是减少矽肺发病的重要手段,也是在临床实践中减少矽肺并发症发生的不可缺少的检查。

矽肺;圆形小阴影;诊断鉴别;SiO2

矽肺是尘肺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由于长期吸入大量的含游离二氧化硅(SiO2)的粉尘,引起肺部广泛结节性纤维化从而导致影响肺功能,出现咳嗽,吐痰,胸痛等症状。在当今这个经济发展的社会,矽肺作为一种职业病,其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主要原因是,劳动者安全防护意识淡薄,生产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这就导致矽肺患者迅速增多。目前临床诊断矽肺并不难,在临床实践中根据病史,相关检查都可以基本上诊断为矽肺。当然,X线检查可以确诊矽肺,对矽肺有着积极的参考意义,所以本文详细介绍X线在矽肺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之间入住并治疗的68例矽肺患者,年龄在55-65岁之间病程长短不均,长者达20余年,短者2年。入院时均有气短,胸痛,咳嗽,吐痰。42.5%有神经系统功能紊乱。X线辅助诊断显示符合矽肺[1]。

1.2 研究方法

68例患者进行胸部摄片,经放射医师阅片分析,结合职业病史,工龄史及相关呼吸科医师分析临床住院资料,和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最后结合X线分析结果进行讨论。

2 结果

表1 X线具体表现情况统计

由于矽尘粒引起增生性纤维性改变,所以在X线影像上会明显呈现不同形态的阴影。从表1的X线结果可知:本次研究68例病例中,结节阴影(55例)、肺门影增大(55例)的发生率在80%以上,本组病例中有55例有以上X线显示,证明X线可作为诊断矽肺的重要依据。

3 结论

3.1 确定矽肺患者的病情程度

X线是矽肺诊断的最主要依据,X线可以发现矽肺的征象和病程长短。典型表现为肺门淋巴结蛋壳状钙化[2]。非典型表现为不规则小阴影。常见类圆形小结节阴影,多见两肺中部。晚期出现八字形或长条形大团块阴影。

3.2 鉴别类证

矽肺在临床上要与粟粒型结核,结节病相鉴别。临床症状较轻为矽肺的特征。粟粒型结核的结节呈“三均”。结节病肺门对称肿大。临床诊断思路为:第一,痰检,结核菌素实验;第二,CT能更早检出病变。指导治疗:目前尚无能使矽肺病变完全逆转的药物。早期抑制矽肺的发展,药物如汉防已碱。中期延缓病情进展,清燥救肺法[3]。

3.3 矽肺主要相关疾病的鉴别

①肺泡癌。该病X线影像显示为两肺弥漫性分布结节影(分布不均匀),结节大多聚集在肺门周围,大小不一(可达6到7mm)。实验性检查中可发现,患者存在血性胸水,可从中发现癌细胞,CEA测定呈阳性。患者病情进展迅速,短期内会发生恶化现象,病灶可出现明显的转移。

②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与矽结节相比,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病灶密度较小,结节轮廓相对不清晰,患病后往往累及肺尖。患者肺野内无法看见网织状阴影。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病灶自上肺叶开始,逐步向下发展,病灶较多,分布、大小和密度都不均匀。患者经过PPD试验呈强阳性,且有结核中毒症状。

③周围型肺癌

周围型肺癌的阴影与矽肺大阴影存在明显不同。矽肺大阴影周围可见肺气肿表现。追踪观察块影有向肺门及纵隔靠拢的趋势。其他肺野可见矽结节。周围型肺癌大多呈分叶状,可见细短毛刺。

矽肺是一种职业性疾病,矽肺的基本病变为矽结节形成及肺间质的广泛性纤维化,最后形成大块纤维性团块。X线把矽肺分为三期。X线在确诊矽肺的主要意义是明确诊断,确定患者的病情程度,给予准确的指导治疗,避免漏诊和误诊。矽肺患者一旦在劳动鉴定部门确诊,应脱离粉尘作业,并给予积极综合治疗。X线定期检查是减少矽肺发病的重要手段,也是在临床实践中减少矽肺并发症发生的不可缺少的检查[4]。

[1]岳伟玲.45例矽肺患者的X线胸片诊断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4):98-99.

[2]孙金凯,陈杰.高仟伏X线与高分辨率CT(HRCT)对矽肺小阴影影像学的比较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6(3):52-53.

[3]刘培成,张盾,苏汉新等.HRCT靶重建技术在尘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像学表现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17(01):114-12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尘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资料集[J].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13,12(10):116-149.

R816.41;R135.2

B

10.3969/j.issn.1001-0270.2015.02.03

2014-09-0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