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喉及下咽部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分析及其临床研究

时间:2024-07-06

张年邱

(佛山市顺德区勒流医院放射科,佛山 528322)

喉及下咽部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分析及其临床研究

张年邱

(佛山市顺德区勒流医院放射科,佛山 528322)

目的:探索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在对喉及下咽部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例正常健康人群和20例喉及咽部经病理证实病变的患者行CT仿真内窥镜(3.0mm层厚、1.0mm间隔、1.0螺距)成像检查,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对喉及下咽部病变的检查准确率约为90.0%,与临床病理组织检查相比Χ2=1.0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仿真内窥镜对喉及下咽部疾病患者的成像处理,可对异常及正常的喉部及下咽部情况进行反馈,属于非侵袭性的、新型的检查方式,具有广阔的临床运用前景。

CT仿真内窥镜;喉及下咽部病变;成像技术;临床研究

喉及下咽部以下部位狭小,结构精细,其发生病变后行常规的CT扫描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呼吸运动。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于1994年被首次报道在支气管及结肠中开展使用,发展至今已被推广到鼻腔、喉部、血管等领域的检查[1]。由于生理结构的特殊性,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对喉及下咽部的病变检查具有准确性,本文就此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例正常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在30岁-65岁,平均(50.6± 6.2)岁;所有人均未发生喉及下咽部疾病也无相关病史。另选取20例喉及咽部经病理证实病变的患者为研究组,其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在30岁-72岁,平均(51.5±5.3)岁;包含2例喉室小囊、1例声带麻痹、4例梨状窝癌、3例声带息肉、5例声门癌、3例声门上癌、1例喉癌术后随访期、1例声门下炎症狭窄。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理组织检查确诊;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的比较上有显著差异。

1.2 检查方式

仪器选择为飞利浦Brillance 16层螺旋CT,患者取仰卧位,颈部向后伸,扫描前对患者进行平静呼吸训练,叮嘱患者不可做吞咽及咳嗽等动作;扫描范围从食管上端直到舌根部。扫描时参数设置为:2.0mm层厚、1.0mm间隔、1.0螺距、电流量在200mA-300mA、电压约在120KV、扫描野为20cm-25cm,扫描的层数以兴趣区域的范围为基础制定,获得图像约在25帧-30帧,总体扫描时间约在30s。采用标准算法对扫描的图像进行重建。其中5例患者行增强扫描。将获得的原始数据以2mm的重建间隔进行图像的再重建,然后将图像传输到独立工作站,工作站采用Philips Extended Brillance Workspace 4.5系统,采用CT viewer软件包中的Endo对所获得的图像进行处理,采用-600HU--200HU的观察阈值进行观察,按照口咽部到声门下区对喉及下咽部行CT仿真内窥镜成像,同时赋予伪色彩便于观察,整个过程约5min-10min。全部患者均得到满意的喉及下咽部的CT仿真内窥镜图像。

1.3 观察指标

根据图像显示的情况分别对两组人员进行正常和异常图像的观察对比,研究组患者需要与病理组织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数据分析

研究数据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如果两组数据比较P值小于0.05,则认为两组对比数据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检查结果

CT仿真内窥镜图像可对喉部及下咽部的结构情况进行清晰反馈,黏膜光滑,从口咽部到声门下区可对喉及下咽部的各组织显示清楚。

2.2 研究组检查结果

CT仿真内窥镜图像显示出,1例患者一侧声带发生弥漫性增厚;4例声带伴肿块,呈结节状分布,直径约在1.0cm-2.0cm,且其表面欠光滑。3例会厌部显著增厚,呈现为不规则形态,表面凹凸不平,向喉腔凸起;其中2例发生肿瘤填充会厌前隙;1例一侧杓会厌皱襞呈现为不规则加厚。4例显示为梨状窝肿块,直径约在2.6cm-4.8cm,呈现为不规则形态,未见同侧梨状窝。4例声带左侧可见结节状突起,直径约在0.3cm-0.4cm,光滑。1例在声门下发现环状软组织隆起,程度较轻,边缘光滑,轴面图像对其表示较模糊。1例声带前约1/3部分缺失,边缘呈现为光滑。1例在假声带左侧表现为局限性的内部凹陷,光滑且边界清楚。1例一侧声带加厚但未见明显肿块形成。

2.3 研究组患者检查后确诊为

2例喉室小囊、2例声带麻痹、4例梨状窝癌、3例声带息肉、6例声门癌、2例声门上癌、1例喉癌术后随访期。与病理组织检查准确率比较,具体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临床病理检查准确率比较(n;%)

3 讨论

螺旋CT具有扫描迅速、无伪影等优点,行容积扫描后可进行CT仿真内窥镜检查,并且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是通过计算机的软件功能实现的,对CT扫描的数据进行处理后重建为器官内部表面的立体影像,与纤维镜下所见相似[2]。

针对喉及下咽部特殊的生理结构而言,采用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处理,得到的轴面扫描图像质量越高,成像质量越好。喉及下咽部采用螺旋CT进行扫描大部分均可在短时内完成,一般约在30s,扫描时应注意患者是否保持平静呼吸,是否做咳嗽、吞咽等动作,可有效防止梯级状伪影的形成,影响临床的判断力[3]。另一方面,患者在进行屏气扫描时,声带处于闭合状态,不利于对病灶的观察。在成像过程中应以病灶的大小、部位、侵犯范围等为基础对图像经调整观察,以便得到全面、准确的结果。在对较小的声带病灶进行观察时,注意保持视点处于气道的中心并与声带垂直,方向发生偏移会造成声带增厚的假象。

本文研究中,检查准确率达90.0%与临床病理组织诊断结果相近,说明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对喉及下咽部病变的检查准确率较高,且其图像质量高,有利于对病灶的观察,避免误诊、漏诊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1]宋美君,吴宏成,汤耀东等.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在气道球囊扩张术中的应用[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1,10(5):478-480.

[2]周仲辉,臧达,杨敏洁等.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3,05(12):5.

[3]杨登法,姜亿一,傅钢泽等.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喉癌及下咽癌侵犯中的诊断价值[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4,44(2):122-126.

Simulation Endoscopy Imaging Technology and Clinical Research for Larynx and Hypopharynx CT

ZHANG Nian-qiu
(Leliu Hospital of Shunde,Shunde District,Foshan City,Foshan 528322,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clinical value of CT simulation endoscopy imaging technology on larynx and hypopharynx examinations.Methods:20 normal healthy persons and 20 laryngeal and pharyngeal patients confirmed by pathological lesions were subject to the imaging examination of CT simulation endoscope(3.0 mm layer thickness,1.0 interval and 1.0 mm pitch),and surgical resul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The examination accuracy of CT simulation endoscopy imaging technology on larynx and hypopharynx lesion hit 90.0%,which hitχ2=1.0000 and P<0.05 when compared to that in clinical histopathologic examination,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The imaging processing of CT simulation endoscopy on patients with larynx and hypopharynx diseases can feed back abnormal and normal conditions of larynx and hypopharynx, becoming noninvasive and new way of examination,casting wide prospect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CT Simulation Endoscope;Larynx and Hypopharynx Lesions;Imaging Techniques; Clinical Research

R816.96;R766.5

A

10.3969/j.issn.1001-0270.2015.02.05

2014-09-17

张年邱(1976-),男,主治医师,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是呼吸系统疾病的CT诊断。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