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项兆伦 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24-04-24

同志们:

这两天,我们在总结、交流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实施《文化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通知》作了具体部署,对《文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办法》两个文稿的征求意见稿和相关问题作了深入的讨论。这里我讲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非遗保护工作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从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开始,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工作方针。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瞩目成就。

一是非遗保护法律体系逐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颁布实施,全国已有22个省(区、市)颁布了非遗保护条例。文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就国家级非遗保护与管理、专项资金管理、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生产性保护等制定和发布了一系列文件。

二是全面确认非遗保护对象的名录体系基本形成。国务院批准公布了四批共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各省(区、市)批准公布了11042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已经形成。与此对应,文化部命名了四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批准公布了12294名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传承主体的核心力量得以不断明确。我国共有38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名录,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30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优秀实践名册”1项,是目前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

三是非遗保护工作机构逐步完备。全国已有21个省(区、市)在文化厅(局)成立了非遗处,31个省(区、市)、223个市、1291个县成立了本级非遗保护中心,全国从事非遗保护工作专兼职人员近2万人。

四是各级财政稳定支持的机制正在形成。中央财政设立了国家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已累计投入42亿元。中央财政每年向每位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提供传习经费补助1万元,2016年将增至2万元。2015年各地省级财政共安排非遗专项资金3.338亿元。

五是方式多样、社会参与度不断提高的保护传承体系正在形成。2013年起,文化部陆续对318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了抢救性记录工作,全面记录、整理和保存他们掌握的知识和精湛技艺,为后人留下珍贵的文化基因。2015年,又启动了新一轮抢救性记录工程。在保护非遗本真性的前提下,对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等项目开展广泛的生产性保护,支持非遗产品走进市场,支持运用非遗元素开发衍生品,增加传承人群和从业者收入,促进非遗技艺的有效传承。目前全国已设立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00家,与生产性保护相关的传习所、展示馆(室)8720处。96所非遗保护利用设施列入了《国家“十二五”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设施建设规划》。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参与积极性日益提高,非遗进校园广泛展开。为了涵养非遗生存与传承的土壤和空间,整体性保护非遗及其赖以生存的社会、人文生态环境,已在16个省(区、市)设立18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六是非遗学术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十大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已收集资料约50亿字;已出版318卷,约4.7亿字。《中国节日志》已出版39卷。目前全国有近200个课题组、1500多人参与了文艺集成、节日志、节日影像志、史诗百部工程等课题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和《中国民间艺术传承人口述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文藏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等相继出版。

七是非遗宣传展示氛围日渐浓厚。全国各地每年都有利用各种文化场馆、市民广场等举办的大量非遗展示、展演活动。成都国际非遗节、山东非遗博览会和“文化遗产日”期间的非遗系列活动已形成品牌。去年的成都国际非遗节,集中展示了非遗精品和运用非遗元素的各种衍生品,让观众们更真切地体验到非遗的魅力,也让广大非遗传承人看到了非遗传承的空间和潜力。

八是可持续的工作机制正在建立。为提高项目实施情况和成效的可检验性,文化部正在着手建立跟踪评估、动态管理的工作机制。2015年,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进行了新一轮审查,对不具备基本条件和能力的单位作了调整和重新认定。对第五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规则作了细化和完善,强化了责任和约束。对已设立的18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组织设立以来建设情况的评估。安徽、福建、山西三省的评估工作试点已经部署启动。评估工作将逐步拓展至所有国家级项目,评估结果要向社会公示,接受公众监督。

在不断深入的非遗保护实践中,非遗保护的工作理念也在不断深化。近年来,我们特别强调了三个理念:

一是在提高中保护的理念。非遗保护的关键是传承。只有不断提高传承水平,才能增强非遗的表现力和吸引力,维护和拓展非遗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传承行列,实现可持续的非遗保护。

二是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理念。非遗是民族的文化印记,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乡村和一个街道社区的生活方式。非遗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传承实践。非遗的生命在生活。要促进非遗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地融入当代人的生活,让非遗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传承。

三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态保护理念。我们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和会同住建部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过程中,要求把非遗项目和其得以孕育、滋养的人文环境一起保护;要求在古村落和老街改造中保留原住民,保护原住民的生活方式,避免传统村落、老街变成只有建筑和商铺、没有原住民的空心遗址,避免非遗失去传承基因、环境和土壤。

2015年,文化部还重点推进了一项工作,就是开展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试点。为提高传承水平,增强传承后劲,2015年上半年,我们委托中央美术学院为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优秀传承人举办了第一期研修班,让他们接受专业指导,与学者们开展跨界交流,一起架设传统工艺通向艺术、走进生活的桥梁。在总结这期研修班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在全国范围委托23所高校开展试点,利用暑期办班,对来自20多个省(区、市)的近1700名传承人和从业者开展了培训。试点工作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得到了参训者和学校的普遍欢迎。昨天的会上,参与学校和企业给大家分享了他们对非遗保护工作深刻的思考和生动有效的实践,让我们开阔了眼界。试点结束后,我们专门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做了评估,着手研究扩大参与范围。11月,文化部联合教育部印发了正式实施这一计划的通知,扩大了参与高校和企业的范围。随着计划的稳步实施,我国非遗传承人群的总体素质将有一个明显提高,保护传承水平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同时我们也看到,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在取得瞩目成绩的同时,仍面临诸多挑战。

从现代化进程的视野看,非遗传承正在受到多个方面的冲击:一是孕育、滋养非遗的传统村落、社区里井受到城市扩张、拆迁改造、撤并乡村的挤压,一些富有乡土气息的老街成了没有原居民的商业街,一些鸡犬之声相闻的传统村落成了没有村民的仿古建筑群,一些文化遗产失去了生存土壤和空间。二是非遗特有的浓郁民族特色、乡土气息被当代流行文化所包围。个别门类的项目找不到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后继乏人,受众急剧减少。在过去的60多年,20%以上的传统地方剧种陆续消亡。三是不少体现精湛手工制作技艺的传统生产工艺被机器大生产所替代。

从传统工艺的生存发展情况看,在丰富多样、色彩斑斓、精品佳作层出不穷的同时,面向大众的产品比较普遍地存在设计单调、制作简陋、包装低劣等问题,可以说是模仿传统的多,创意创新的少;大众的不精致,精致的不大众。不少原本来自生活、用于生活的传统工艺产品,存在日用性减退、脱离大众日常生活的倾向,陈设把玩的多,实用日用的少,顾客群越来越小众。这既背离了非遗的本真性,也影响了普通从业者提高收入,影响了优秀人才的进入和传承人群的扩大,最终影响了传承后劲。

从工作上看,制度建设、责任落实等同样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可持续的保护传承机制还不健全,代表性项目保护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重申报轻保护、保护责任不明确、遗产保护为商业开发让路的问题仍然较多存在。二是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还有部分地区没有制订非遗保护条例。三是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有的非遗大省一年省级财政只安排了270万元资金。

这些挑战,需要我们在工作中积极应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努力解决。

二、积极探索,扎实工作,推动非遗事业再上新台阶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党中央、国务院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多年积累形成的良好工作基础,社会各界日益增长的对非遗保护的参与热情,是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非遗工作的有力保障。振兴传统工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对非遗工作的新要求,也是全面提升非遗保护水平的新契机。各地文化部门和非遗工作机构要深化对非遗工作新任务的认识,强化意识,进入状态,积极主动开展实践,创造和提供新鲜经验。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非遗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巩固抢救保护成果,提高保护传承水平。要以人的培养为核心,以融入现代生活为导向,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评估制度,继续搭建各种传承和展示平台,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努力扩大社会参与,扩大传承人群,不断巩固抢救保护成果,着力提高保护传承水平,推动非遗事业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非遗工作制度建设

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可以使各项工作更有明确的遵循,使实践的经验及时上升为政策规范。现在一方面要做好补缺工作,继续建章立制;一方面要建立常态化的评估督查机制,使政策和制度实施的有效性得到检验。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出台本级非遗保护地方性法规的地方,要抓紧推动相关工作。文化部也将对现有的政策规章作全面梳理,对项目和传承人名录、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抢救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等方面的文件规定进行必要的修订,补充、完善相关条款。二是加强规划编制。所有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和所有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都要有可操作、可检验的保护工作规划和责任规定,以明确保护目标、途径和责任,提高保护单位和传承人的责任感,提高保护工作的科学性,提高保护成效的可检验性。非遗司要集中力量,会同地方编好几个范本,供各地借鉴参考。三是全面建立督查评估制度。对正在开展的各种建设,正在实施的各种项目,都要建立相应的督查评估制度。通过评估把握进度,评价效果,发现不足,及时修订政策,调整部署,完善规范。评估结果可以公开的都要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强化对建设主体、保护单位的责任约束。四是加强非遗领域的廉政建设,完善资金分配和评审制度。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项目未行,制度先立。大范围的项目实施和资金分配,事先要充分论证,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做到事先有方案,平时有跟踪,阶段有评估,成效可检验。一个阶段的工作结束后,经过评估才能启动下一阶段工作。对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评审,要明确和落实专家的责任。专家组不能只是投个票了事,还要出具书面意见,意见要与评审结果一起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五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贯彻落实情况开展检查,督促各地政府和文化部门提高重视程度。

(二)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今年要编制和印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6-2020)》及相关工作指南。我强调七个要点:

第一,计划的总体考虑是,2016年至2020年,每年在全国范围选择并委托部分高校和企业及相关单位,组织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群参加研修、研习和培训。参与人数争取达到10万人次。现在第一批确定了57所高校,后面还要根据振兴传统工艺计划的实施,继续增加学校,组织更专门的研修和培训。我们欢迎更多的高校和企业及相关单位加入到计划中来。

第二,我们从试点时就将传承人的概念拓展至传承人群,意在让传承成为人群的传承,而不仅是单个的传承人的传承。

第三,计划的基本要求是,“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也就是中央美术学院乔晓光教授总结提出的:知情、知艺、知辩。要通过多种形式的研修、研习和培训,通过同业与跨界交流,帮助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传统戏剧、传统音乐等代表性项目的表现力,提高传统工艺项目的设计、制作及衍生品开发能力。在部署试点时,我们对每所学校的教学安排一个个地作了过堂讨论。希望新参加计划的学校认真考察研究借鉴试点学校的经验,认真细致地制订好教学计划。

第四,组织招收学员要强调跟项目、整建制、成氛围。这个氛围是长期的,可持续释放的。即一个班的学员尽量来自一个代表性项目或一个项目类别,来自一个地区甚至是一个街区或一个村落。他们在班上可以一起学习交流,回去后仍可以在一起切磋,回顾学校里接触到的各种新的观念和知识,激发思想火花,形成新的创意。这就有了持续的沙龙效应。

第五,今后文化部直接组织的培训,主要侧重两个方面,一是跨省的培训,二是起示范作用的专项培训。现在部里正在实施专门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组织的系列培训,范围涉及传统工艺、藏戏表演、餐饮文化、文化设施经营管理等多个方面,就是探索一种新的系统培训方式,给各地以示范。

第六,希望各地积极参与这项计划,安排专门资金,制订专门计划,组织实施本地区的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和培训工作。我们希望有条件的地方参考我们对果洛的做法,对非遗项目比较集中的地区,组织开展较大规模的系统培训,以帮助这些地方迅速提高非遗保护传承的整体水平。各级都动起来,传承人群的受训面可以大大提高,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第七,要密切跟踪评估计划实施情况。非遗司要一个一个学校帮助落实招生和教学安排。教学进程开始后,要对教学效果安排早中期评估,及时作出调整和完善。要利用并开辟多种平台,及时介绍各参与学校和企业好的做法与经验,促进交流互鉴。除了及时做好宣传报道工作,也希望各参与学校和企业注意平时的信息采集,及时做好重点课程的录像录影和成果收集整理工作。适当时候,我们将协调组织将部分优秀非遗研修培训课程推出网络公开课,让精彩的课程为社会公众所分享,成为对全社会的培训。各参与学校在实施研修培训时,就可以将优秀课程推出公开课。

(三)制定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地域性强、民族印记鲜明,是非遗的共同特点。而传统工艺既是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个独具特点的领域。其手工实践和丰富又有个性的各种产品,可以跨越地域、民族、语言和风俗,为世界各地所接受、欣赏和享用。正因其鲜明的民族印记和跨民族的广泛受众,也就最有可能从中培育和形成有民族特色的国家品牌;正因其源头遍布各族各地,又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作支撑,也就在非遗所涵盖的各方面中最能覆盖千家万户、带动就业、促进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民众增收。正因其在非遗构成中的独特地位,近年来我们把振兴传统工艺作为非遗保护的重要方面,开始了一系列新的探索。包括支持西藏林芝地区改造提升传统毛纺工艺,组织漆艺行业的研讨交流,以传统工艺传承人群为重点启动实施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鼓励支持设计企业参与传统工艺精品和衍生品的开发。

振兴传统工艺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积极开展多方面的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这项工作的基本目标是:发现和弘扬中国的手工精神,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促进传统工艺提高品质,形成品牌,走进生活,增加就业,促进非遗领域形成有民族特色的知名品牌乃至国家品牌。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尊重非遗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前提下,搭建起传统工艺与艺术、学术、现代科技、现代设计及当代教育的桥梁,明显提高传统工艺从业人群的传承水平,明显提高传统工艺为现代大众的接受程度,明显提高传统工艺制品的品质和效益,明显提高传统工艺对城乡就业的促进作用。

振兴传统工艺,从历史和国内外的经验看,有两个要素是关键的。一是要有一个视作品和产品质量如生命的技艺精湛的手工艺群体,这是传统工艺的生命力和魅力所在。二是要有一批尊重传统、尊重手艺、善于创新的企业与手工艺人的密切合作,在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规律的前提下,实现现代科技与传统精湛技艺的有机结合,这是传统工艺成为知名品牌、走向大市场的必要条件。为在这两个关键要素上取得进展,当前要重点推进三项工作:

一是以传统工艺为重点实施好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我们将进一步选择能够充分反映手工精神、生活化程度高、产品可成系列的项目,协调高校和企业开展更加专门的研修、研习及培训,帮助传统工艺从业者开阔眼界,提高设计和制作水平。这种更加专门的学习,可以从已参加过一轮研修、研习或培训的传承人群中挑选学员,自愿报名与学校推荐相结合。针对传统工艺的研修研习和培训,要着重培养一个意识,激发一个精神:

意识,就是走进生活的意识。从非遗的本原上看,传统工艺制品的绝大部分是日常生活用品。只有普通大众成为传统工艺制品的使用者,传统工艺才能真正获得发展、繁荣的土壤,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因此,传统工艺要在大众生活中振兴,在日常生活应用中振兴,在当地社区居民的需求中振兴,在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中振兴。

精神,就是追求精致与完美的手工精神。不仅是自己亲手制作的部分是精致无瑕的,而且整个产品的集成也应当是完美的,原材料、配件、包装等都应该是优质、精致和美观的。要在传统工艺领域提倡拒绝粗制滥造,让手工精神在现代生活中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现在影响非遗尤其是手工艺品融入现代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不少手工艺品的整体品质不佳。一方面是手工艺人倾注了大量心血,为一个产品或作品花了数天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一方面是产品或作品存在明显的瑕疵,设计不合理,原材料和五金件品质低,加工粗糙,致使相关制品整体品质低劣、品相不佳。这些问题比比皆是,既影响观感和使用,更影响手工艺价值的实现,将手工艺人的心血和汗水打了很大的折扣。因此,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提出的要提高传承人群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反思能力,十分重要。

二是鼓励和支持优秀文创企业、设计企业和高校到民族地区及传统工艺项目所在地,包括各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工作站。工作站的主要任务是,紧扣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紧扣手工精神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帮助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改进设计、改善材料、改良制作、提高品质、策划品牌,开发体现精湛手工、面向大众的传统工艺品及运用非遗元素的各种衍生品。同样,我们也鼓励和支持企业开辟充分运用传统工艺的新业务,在非遗领域发展出新的系列产品和知名品牌。目前,云南艺术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都在民族地区建了工作站。雅昌文化集团与新疆哈密市的合作已经启动,产品和品牌设计已见雏型,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故宫博物院、上海大学也将到民族地区建立工作站。我们鼓励高校将建立工作站与设立田野调查基地、科研实训基地等结合起来。我们还鼓励和支持高校、企业与非遗源头地区的多方合作,并在实践中探索形成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益分享机制。

三是支持商业网站与相关专业网站设立传统工艺展示和手工艺品销售平台,帮助传承人推介传统工艺产品特别是创新产品。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要用好各种媒介,扩大传统工艺的社会认知,让传承人群在市场需求的变化中检验和改进自己的作品与产品。

与上面几项措施相配套,我们还有几项工作将逐步推进。一是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校申请设立文化部重点实验室,解决与传统工艺相关的关键技术问题,为提高传统工艺设计制作水平提供科研和技术支撑。二是以民族地区和18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重点,依托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再增设一批非遗传习中心,促进形成浓厚的传习和交流氛围。三是在具备条件的历史文化街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自然、人文景区,支持设立非遗展示、展演和产品展销基地。四是利用非遗节、非遗博览会等平台,举办多种形式的传统工艺比赛。

振兴传统工艺,是非遗工作的新课题、新任务。我们希望各地积极探索,将振兴传统工艺与发展繁荣本地文化事业结合起来,与扶贫帮困、增加就业结合起来,与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创造出更多好的做法和新鲜经验。各地不要等,要积极行动起来,制订并实施好符合本地实际的振兴传统工艺计划。我们将通过多种形式介绍和推广各地的经验。

(四)促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办出鲜明特色

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在非遗得以孕育传承的生态,表现在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吸引力在环境氛围,是遗产与载体、环境的有机结合。看一个地方生态区建设得好不好,工作有没有说服力,必须看整个文化生态是不是得到有效保护,遗产氛围是不是更加浓厚,遗产特色是不是得到弘扬,社会认知是不是得到扩大。当前的重点是三件事:一是对已设立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情况开展评估,对项目实施的效果拿出一本明白账。二是在评估的基础上,做好各个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三是在总结经验基础上,梳理、找准每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支持措施,帮助各个生态保护区形成自己的特色,使各个生态保护区真正成为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生态区。

(五)办好遗产日活动、非遗节和非博会,为非遗传承提供更多更广阔的展示交流平台

今年9月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的非遗博览会,要突出非遗与生活的融合,重点做好七大板块。一是学术板块,集中反映多年来非遗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二是历史传承与当代精品板块,充分反映非遗的本真性与历史演变,反映非遗走进当代生活的潜力与成果。三是创意作品和衍生品板块,反映非遗传承人群的创造活力,反映非遗衍生品开发潜力的广阔空间。四是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学员作品板块,反映计划实施成效和学员的最新体验。五是传统工艺大赛,为身怀绝技的传承人提供一展精湛技艺的平台。六是国际文化交流板块,反映国际非遗保护实践的经验和手工艺的演变与发展成果。七是展演和互动体验板块,为各种非遗项目提供展示平台,为参观者提供体验互动空间。成都国际非遗节与山东非遗博览会要办出各自特色,办成非遗领域最好的会展品牌。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我们要组织相关高校回访受训学员,促进高校与非遗项目源头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我们也将积极支持各地举办具有区域特色的、专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活动。

(六)精心实施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

这项工作,要有部署,有检查,有评估,成果要可检验,可利用。要按照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规范的要求,选好选准记录对象,有序开展抢救性记录工作,真正把精华记录下来,让社会能永续利用。对2013年实施的抢救性记录工程,要总结评估,检验成效。对2015年启动的工程,要密切跟踪,完善工作规范。对工程分配的资金,要评估使用效果,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必须继续着力做好各个门类的非遗项目保护工作,在实践中探索出符合当地实际、符合项目实际的保护传承办法。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要逐步覆盖其他非遗门类。要继续推进非遗进校园。目前一些高等艺术院校、职业院校已开设了刺绣、雕刻、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等非遗相关专业,培养了一批有学历的传承人。我们将配合教育部门,继续加大对非遗学历教育的支持力度,完善非遗传承人参与院校教学的工作机制。我们还将继续支持各地中小学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课程,将民乐、民歌等纳入音乐课,将腰鼓、秧歌、锅庄等纳入舞蹈课,将书法、剪纸、年画等纳入美术课,将传统工艺纳入手工课,将非遗的宣传普及、传承保护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要将非遗保护与公共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地博物馆、文化馆、文化站的作用,多形式多渠道展示非遗。要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充分利用和依托海外文化中心、中资企事业单位等驻外机构,推动优秀非遗项目走出国门;一方面学习非遗保护传承和振兴传统工艺的国际经验。继续做好我国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和履约工作。

非遗的历史很悠久,非遗事业还很年轻,很多事应该怎样做,怎样才能做好,都需要深入的研究和大量的实践。非遗工作战线要特别提倡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提倡加强学习,潜心钻研。要经常性地深入基层,与非遗传承人、与企业、与学校、与各方面的非遗参与者,面对面地交流,了解实际情况,发现新鲜经验。要多读书,多研读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和非遗研究学术专著,了解和把握非遗工作规律。要多与各方面专家交流,多向专家学习,碰撞火花,启发思想,提高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深度。

(项兆伦 文化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分管政策法规司、文化市场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工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