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分析胸部DR和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82例肺癌筛选中的使用价值

时间:2024-07-06

王建雄,吴彩玲,窦晓霞,许福德,刘维

(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影像科,兰州730065)

分析胸部DR和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82例肺癌筛选中的使用价值

王建雄,吴彩玲,窦晓霞,许福德,刘维

(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影像科,兰州730065)

目的:研究分析胸部DR以及低剂量螺旋CT扫描手段对于肺癌筛选工作的效果,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住本院接受检查诊断的82例肺癌高危患者,对其实施胸部DR检查以及低剂量螺旋CT扫描诊断,对两种检查手段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方法获得的结节性病灶检出率为19.5%,明显优于DR胸片检查的6.1%。结论:针对肺癌筛选工作,采用低剂量螺旋CT检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对肺内非钙化小结节的检出率,同时还能促进支气管病变检出率的大幅提高,可以在肺癌筛选工作中发挥良好的应用价值。

胸部DR;低剂量螺旋CT扫描;肺癌筛选;应用

近年来,肺癌在我国乃至全球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临床上开始采用X线胸片检查手段对肺癌进行临床筛选诊断,然而,其获得的肺癌检出率并不理想[1]。随着临床医疗技术和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低剂量螺旋CT检查在肺癌的临床筛选检查工作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对本院82例肺癌高危人群实施胸部DR检查以及低剂量螺旋CT检查,对两种检查诊断手段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现将详细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住本院接受检查诊断的82例肺癌高危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82例高危患者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20例;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在45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58.2岁;所有研究对象均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部分患者存在肺部症状,也有患者不存在肺部症状。

1.2 方法

针对所有研究对象实施胸部DR正侧位摄片检查,同时对其开展低剂量螺旋CT扫描检查。在实施低剂量螺旋CT扫描过程中,应该选择的扫描参数为120kV,40mA,将螺旋间的距离设置为1.25,将重建层厚控制在5毫米,层间距与重建层厚参数一致,CT扫描的时间应控制在15.38秒。针对肺内出现病变的部位,应将重建层厚以及层间距设置为2毫米,对其开展临床扫描,针对部分病变可实施MPR处理,也可以开展VR处理。

1.3 临床诊断标准

DR胸片检查要求对患者胸片内观察到的结节性病灶数量,病灶的具体位置、大小以及病灶边界情况进行分析。螺旋CT检查要求对患者CT扫描中观察到的小结节数量、病灶的具体位置、病灶形态、病灶边界情况以及内部具体特征等进行分析;观察患者支气管壁是否存在结节,管壁有没有出现增厚现象,确定其管腔狭窄状况。针对可疑病变,应通过手术治疗方法以及支气管镜活检技术等促进临床诊断效果的提高,也可以应用动态追踪手段进行随访,患者应该按照医生建议进行规律复查。

2 结果

2.1 患者肺部结节检出率分析

本次研究接受检查的82例高危患者中,通过CT检查检出结节性病灶的有16例(19.5%)。通过DR胸片检查检出肺部结节的有5例(6.1%),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直径小于10毫米的非钙化结节,采用DR胸片检查检出的有4例(28.6%),通过CT检查手段检出的有10例(71.4%);针对直径大于10毫米的非钙化结节,采用DR检查方法检出的有1例(14.3%),通过CT检查手段检出的有6例(85.7%),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检出手段≦5毫米6-10毫米11-20毫米≧20毫米总检出率DR13105例(6.1%)CT734216例(19.5%)P值0.00068

2.2 DR胸片检查以及CT检查筛选结果比较

本次82例高危患者中,通过DR胸片检查检出结节性病变的有6例,其中属于肺癌的有2例。在后续诊断工作中对患者进行手术切实病理检查诊断,证实其中一例属于鳞癌,另外1例属于转移癌。通过CT检查手段检出肺部结节13例患者中有4例属于恶性,2例患者出现肺内单发软组织结节,其直径均超过10毫米,观察可发现分刺、毛叶以及空泡等;属于支气管病变的患者有1例,该例患者在胸片检查中未成功检出。详细情况见表2。

病理结果检查手段鳞癌小细胞癌转移癌支气管病变DR1010 CT1111

3 讨论

到今天为止,针对肺癌筛选仍然以X线胸片检查为主要手段,该检查技术是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检查方法,操作简单,经济性好。有相关资料表明,实施单次X线胸片比实施单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辐射量明显要小。针对肺癌高危患者,定期开展胸片检查虽然无法直接促进肺癌死亡率的降低,但是能够实现及早诊断和及早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针对肺癌尤其是早期肺癌,单纯使用胸片检查方法很难达到较高的检出率,胸片检查本身具有一定局限性,正常肺体积的26.4%在胸片中会被心脏、纵隔以及膈肌掩盖住,影响检查效果。而且,早期肺癌的结节病变相对较小,其密度也不均匀,边缘不清晰,无法与附近肺组织进行有效对比。此外,DR胸片检查无法对支气管管腔内部病变进行有效显示,也无法对肺门以及纵隔淋巴结发挥有效检查效果[2]。

与DR胸片检查手段相比,普通CT扫描在图像质量上更为优越,其诊断价值很高。但是因为筛选对象每年均需要实施CT扫描,会造成辐射剂量累积增大,所以,建议在不对图像质量造成不良干扰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CT检查的辐射剂量。有相关研究表明,低剂量螺旋CT扫描方法能够针对肺癌、肺结核以及尘肺等高危患者的筛查工作有明显优势,该方法不但能够实现对病灶的有效发现及科学鉴别,而且低剂量螺旋CT扫描方法可以满足胸部CT平扫的临床诊断要求,其对于疾病的检出率以及疾病性质确定方面达到的效果与常规剂量扫描基本一致[3]。

低剂量螺旋CT扫面不会对肺实质、弥漫性病变的图像质量造成降低,也不会使CT图像的信噪比发生下降,使用该方法能够成功检出超过5毫米的肺部小病灶,并实现对叶段支气管的完整显示。所以,小剂量螺旋CT扫描能够对源于支气管的小肺癌进行有效检测,并全面显示肺部炎症,明确患者的纵隔淋巴结是否发生肿大,可以发挥良好的临床诊断效果。

[1]王素军,潘雪刁,臧林泉等.基于特异性结合多肽ZS-1的肺癌新肿瘤标志物的筛选[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0,14(12):47-48.

[2]冷琦,聂永康,常瑞萍等.40岁以下肺癌患者病理类型及CT影像学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8(02):93-94.

[3]杨帆,马跃虎,陈跃芳等.早期周围型肺癌96例CT影像学特点分析[J].山东医药,2012,9(03):114-115.

R816.41;R734.2

B

10.3969/j.issn.1001-0270.2015.03.15

2014-11-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