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人与花心各自香

时间:2024-04-24

罗焕娟

芳菲年华 一脉清香

王维《谒璇上人》有:“少年不足方,识道年已长。”二十出头的晗香堂主映函用青春的步伐行走在香文化的路上,访名家,精研习,专注于品香、制香、传播香文化。见到映函,首先惊诧于她的清丽、素颜、洁净,莞尔一笑如邻家姑娘。待听她说话,却是年轻人中少有的得体、贴心。及至见她更衣落座,端然坐于香案前,我便惊叹于她由内向外散发的“静气”,看她行香,烛光微影中秉心静气,手随心动,我看得大气不敢出一声,生怕惊扰了行香过程中的一脉心香。听她的香学课,娓娓道来自有气定神闲的从容,这是来自专业素养的“底气”和修道悟道的“清气”。近年来,映函遍访名师,最先师从北京大学的滕军教授,从她身上不仅学习香文化,更是感受她对传统文化的痴迷,对生命的爱与慈悲。她遍访历史、中医方面的学者,学习香具的考究、中草药药性把握、香料的质量把关,她认真研读文献资料,聆听大师教诲,力求学深学透。茶协和、花养心、香静心,三者互为所用,各有精髓。映函相继跟随和静茶修创始人王琼老师研修茶文化,跟随国家级茶学专家尚本修多次上高山制做六大茶类,年少的她已取得国家高级茶艺师证、国家高级评茶员证,她的灵性和悟性多次受到尚本清教授的高度评价。问她为何还要远赴日本学习香道、茶道、花道?她说,日本对万物有敬畏之心,因此在学习传承、仿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产生了“三道”。可以说“三道”起源中国,发展于日本,有严谨有序的仪规值得学习,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态值得体验感受,但更有诸多中华文化的精髓值得追源溯本。通过学习,她更加惋惜国内断承百年的香文化,也深感自己作为年轻人身上的一份责任和使命。她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历经流变和断层,这条复兴之路还很长,她希望自己心里能有个老宅子,把那些古老的文化一点点搬进来,更静心、更精心地去学习,才能让这些东西重见天日,释放岁月的光华。

梅花苦寒 自有暗香

学习香文化讲究心手相应、精细入微。映函记得学习用香箸夹起被称为“马尾蚊足”的沉香片时,这一个动作她就练习了整整半年。这些年,她所有的业余时间都交给了香文化的研究与实践。她说,香文化集聚气、色、味、心、神、禅、悟、觉为一体。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厚实的理论基础和用心实践。比如,每一款和香的制配都要反复实践,从用料到配比再到制作都有学问,这些学问往往是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映函制香的黏合剂用蜜,她说这是绝不能马虎的环节,蜜必然是从老林子里找农家寻访来的上等原蜜,熬时不能急,要耐心等。她说,研习任何一门技艺其实都是在专注于技术的极致中,忘却自我,而达到身心的愉悦。在追求极致的研习和实践过程中,凝心静气于一事,也让她养成了宠辱不惊、沉静平和的气质。

以人为上 满室暖香

作为湖南函章文化传播公司的创始人,在她的推广下,晗香堂已经成为长沙传承和传播中国香文化的基地,组织了各类主题的香文化公益雅集数十次,承办了“晗香堂?2015中外香文化交流会”及湖南省青联以“人间四月 晗香芬芳”为主题的委员专场等活动。应邀参加中国香港凤凰卫视的台湾文化月、岳麓书社庆祝九周年活动。

走进晗香堂,条桌几案、琴棋书画、器物陈设,雅韵流芳。专设的品香房,布设极简,却把一份素净的空间留给了百味芬芳的“香”。每一次雅集,从制帖、邀请、布置,处处用心。每一次选择雅集的主香和配香,既合客人心意,也突出时令节气。她常常说,香文化有道但不能拘泥于道,要以人为上,尊重闻香人内心的感受,也让人在闻香的过程中找到真正的自我,如果拘泥于仪式,反而失去了香文化的本真,流于刻板而不易于接受和传播。

在雅集中,映函偏向于传播她喜爱的中国传统“和香”。从组方到采药、炮制,不仅融合了中国博大的中医文化,更蕴含了“天人合一”、“以和为美”的哲学思想,能让用香的人身心和谐,达到阴阳和、气血和、腑脏和的功效。这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结合,是香文化传播和复兴的基础。“和香”传承是一个庞大而精细的工程,但也是一个让人受益并温暖的过程,如果仅仅是“雅文化”,难免会成为“冷文化”。因此,自己要更加精研并致力于香文化的传播,今年她将与湖南省文化馆联手开展“百堂传统文化公益沙龙”,让“中华和香”能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每个人生命中的“暖香”。

当凤凰传媒及湖南卫视等媒体想为她做宣传报道或做专题节目时,她总是浅浅一笑说:“我需要学习沉淀和积累,惟有专注于香事本身,蓄势而发,才能真正成为香文化的传承者并有所创新,为祖国的香文化担当起年轻人应有的责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