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

时间:2024-07-06

杨庆娇 宋美潓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因具体不明,多与适应性免疫系统、遗传因素等有关,主要以对光敏感、淋巴结增大、疲劳、皮疹、发热等为典型表现,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因该病的自身免疫性特点,自身抗体与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是此类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对补体系统进行激活等是导致器官损伤的关键。SLE目前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单药治疗不良反应较多且易复发,患者接受度不佳,往往需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环磷酰胺和吗替麦考酚酯是较常用的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虽能直接作用于T淋巴细胞,但经由脱氢酶会转化成羧磷酰胺失去活性,综合疗效并不理想。而吗替麦考酚酯水解后转变为霉酚酸,有较强的免疫活性,疗效显著,且在保护肝、肾等方面效果良好[2-3]。本研究就SLE给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丹东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22~53岁,平均(30.38±4.25)岁,病程3~12个月,平均(7.35±1.26)个月;观察组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21~51岁,平均(30.45±4.37)岁,病程2~13个月,平均(7.44±1.35)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SLE诊断标准[4];2)SLE活动指数在11及以上;3)依从性良好能配合完成研究;4)了解本研究全部流程,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心肺功能严重障碍或血管系统疾病;2)严重肝肾功能不全;3)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4)合并高黏滞血症或细菌感染;5)配合度低下或中途退出研究。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患者口服泼尼松(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0204),初始剂量0.8 mg/kg,1次/d,连续治疗42 d后,根据患者实际调整药物用量,每周减少5 mg,直至达到维持剂量5~10 mg/d;同时配合500 mg环磷酰胺(Bexter Oncology GmbH,注册证号:H20160467)+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14天1次,连续滴注3次后,每间隔28天滴注治疗1次,连续治疗3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吗替麦考酚酯片(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380)治疗,1.5 g/次,2~3次/d,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1个月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降低药物用量,最低可降至0.75 g/d。

1.3 观察指标

1)以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表(SLEDAI)评分减分率情况和临床症状评价治疗效果,包括狼疮性头疼、视觉受损、癫痫发作等内容,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通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公式计算SLEDAI评分减分率。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治疗3个月后症状改善,病情好转,SLEDAI评分减分率在70%及以上;有效,患者治疗3个月后SLEDAI评分减分率在50%~69%,症状有所缓解;无效,治疗3个月后患者红斑狼疮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明显,SLEDAI评分减分率在50分以下。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采集患者清晨静脉血,离心后取上层清液,通过动态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患者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根据试剂盒说明书等完成相应操作。3)用流式细胞技术、单抗染色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计算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2.2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

两组治疗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3-CD19+B细胞、CD3+CD8+Ts细胞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3+CD4+Th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s)

CD3-CD19+B细胞 CD3+CD4+Th细胞 CD3+CD8+Ts细胞组别 例数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13.85±2.37 9.34±0.58 26.54±2.23 28.11±2.05 30.17±2.56 27.24±2.48观察组 40 13.35±2.26 7.80±0.67 26.42±2.15 29.43±2.18 30.22±2.65 25.31±2.07 t值 0.965 10.990 0.245 2.789 0.085 2.778 P值 0.337 0.000 0.807 0.006 0.931 0.000

2.3 免疫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gM、IgG、Ig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免疫指标水平比较(g/L,±s)

表3 两组患者免疫指标水平比较(g/L,±s)

?

3 讨论

SLE除自身抗体外,细胞因子异常、免疫细胞异常等,尤其是淋巴细胞亚群对疾病有一定影响。因此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针对免疫反应、免疫球蛋白等进行有效改善是治疗SLE的关键[4]。SLE的临床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以往糖皮质激素应用最为广泛,但其有较多不良反应,且复发率较高,单药治疗在临床中受到局限。SLE患者体内往往伴有大量自身抗体,反应性B细胞的活性较强,而T细胞的调节作用往往决定着反应性B细胞存活状态,B细胞增殖和T细胞的抑制功能密切相关,所以临床治疗应以免疫抑制为主。近年来,临床研究日益重视新兴治疗措施,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优势日渐凸显,其中较为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有环磷酰胺和吗替麦考酚酯等[5]。

故本研究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基础上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并与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进行比较,探讨SLE实施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可能机制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B细胞刺激因子参与了免疫细胞的激活过程,能调节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等,导致机体发生免疫反应,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免疫指标IgM、IgG、IgA水平,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 CD3-CD19+B 细胞、CD3+CD8+Ts细胞、CD3+CD4+Th细胞水平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说明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相比环磷酰胺治疗取得了更好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善等方面优于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吗替麦考酚酯能选择性抑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继而对机体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发挥抑制作用,阻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浸润,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发挥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7]。在余楠和竺红[8]的研究中,SLE患者经过治疗后,吗替麦考酚酯组的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常规治疗组,表明吗替麦考酚酯治疗SLE能取得良好效果,促进患者康复,且用药安全性更高,与本研究结果一致。通过糖皮质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能有效提高SLE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说明SLE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缺少不良反应等客观有利的安全性评价指标,研究样本量较少等,还需要大样本量多中心性研究验证。

综上所述,在糖皮质激素治疗SLE基础上,配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相比环磷酰胺治疗能够有效调节患者免疫细胞分布状态,提高免疫功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