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莫建容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
莫建容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高要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BiAPA呼吸机经口鼻面罩进行无创通气辅助治疗,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pH等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4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有效37例(92.5%);治疗后,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pH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治疗
高要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广东肇庆 5260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T)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时病理生理变化表现为气道阻力增加,出现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引起呼吸做功加大,导致呼吸肌过度疲劳。COPT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以改善通气状态为原则,同时纠正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目前,临床多采用经口鼻面罩实施无创通气对老年COPT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就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COPT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高要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COPT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规范》的诊断标准[1],并排除机械通气禁忌证。所有患者治疗前进行血气分析,均符合血气诊断标准,且有自主呼吸,意识清楚。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8~80岁,平均(66±5)岁;病程7~35年,平均(20±7)年。所有患者均符合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要求,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且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低流量吸氧、糖皮质激素、纠正电解质紊乱、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同时采用BiAPA呼吸机经口鼻面罩进行无创通气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参数设置:通气模式调整为S/T模式,吸气压力和呼气压力分别为10~24 cmH2O(1 cmH2O=0.098 kPa)和4~8 cmH2O,吸氧浓度25%~40%,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18次,吸气压力由低水平逐渐加至高水平,以2 cmH2O逐渐增加呼气压力,改善患者的通气情况,稳定潮气量7~10 ml/kg,通气时间每次2~4 h,2~3次/d,治疗时间根据患者病情进展进行调节。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HR)、呼吸(RR)及pH等指标的变化,并记录临床疗效。
1.4 疗效判定标准 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PaCO2和PaO2恢复正常,呼吸频率减少;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血气分析及意识障碍无改善,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困难[2]。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 4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有效37例(92.5%),无效3例(7.5%)。3例治疗无效者因感染加重病情恶化,均改为有创通气治疗。
2.2 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PaO2、PaCO2、SaO2、pH、RR、HR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40例患者各指标变化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40例患者各指标变化比较(±s)
注:1 mmHg=0.133 kPa,与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例数PaO2(mmHg)PaCO2(mmHg)SaO2(%) pH RR(次/min)HR(次/min)治疗前 40 54±7 64±10 83±5 7.18±0.04 30±4 126±16治疗后 40 84±16*45±10*93±3*7.30±0.06*20±3*101±15*
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的肺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性疾病,在静息状态下,患者气体交换功能降低,容易引起缺氧和CO2潴留,并产生一系列病理改变及临床表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3]。呼吸衰竭引起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对机体可产生以下影响:①CO2潴留可促使脑脊液H+浓度升高,对脑细胞代谢产生影响,引起脑细胞兴奋性降低,从而产生烦躁不安、头痛头晕、呼吸抑制、精神错乱、言语不清等现象,即肺性脑病[4]。脑血管受CO2潴留和缺氧的影响而逐渐扩张,导致血流量增加,血流阻力降低,从而代偿脑组织缺氧。同时,缺氧及酸中毒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可使其通透性逐渐增加,引起脑间质水肿;缺氧影响红细胞三磷酸腺苷(ATP)减少,Na+-K+-泵功能发生障碍,细胞内Na+及水不断增多,可导致脑细胞水肿。上述情况的发生可促使颅内压增高,脑组织充血,脑缺血缺氧现象进一步加重,严重时可引起脑疝,危害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5]。②CO2潴留和缺氧状态下,皮肤和腹腔器官血管不断收缩,受局部代谢产物的影响,冠状血管扩张导致血流量增加。病情严重时心血管中枢受到抑制,影响血压下降、血管扩张,可抑制心脏活动,并导致心律失常。③PaO2≤60 mmHg时,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受到刺激,影响呼吸运动增强,并出现呼吸窘迫。缺氧情况下呼吸中枢受到抑制,PaO2<30 mmHg时,抑制呼吸中枢的作用远远大于反射性兴奋的作用,进而使呼吸抑制进一步加重。因此,COPT合并呼吸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机体功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
临床上常采用机械通气对疾病进行治疗,其目的在于提高氧合效率,改善通气状况,排出CO2,缓解呼吸肌疲劳。但由于有创通气的实施存在脱机困难、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问题,因而会改为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6]。无创正压通气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提供压力以改善通气,患者吸气时,较高的吸气压可降低气道阻力,具有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呼吸肌疲劳的作用,同时肺内气体分布不均得以解决,肺泡中的氧向血液弥散,使无效腔气量有所减少;呼气压可促使功能残气量增加,对改善弥散功能及避免肺泡萎缩具有重要作用,肺泡内CO2排出,影响PaCO2降低、PaO2提高。通过无创通气措施的实施,患者呼吸道防御功能得以保留,缺氧和CO2潴留改善加快,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可避免行气管插管,是临床治疗COPT合并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
本研究采用BiAPA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COPT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其优点主要包括:①可避免行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使上气道防御功能得以保留,避免了呼吸道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②无创正压通气对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较小,改善通气后心肺功能可明显增强;③上机和撤机操作简单,且允许间歇使用,不良反应较少、程度较轻。通过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本组治疗有效37例,有效率高达92.5%;同时PaO2、PaCO2、SaO2、pH、RR、HR等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无创通气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纠正CO2潴留和缺氧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COPT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其疗效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 孙治霞,韩丽华,申亚晖,等.有创机械通气不同实施时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7):767-768.
[2] 徐亮,沈红枫.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全血胆碱酯酶表达和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920-2921.
[3] 肖小荣,张宇,陈露,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病人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激素的疗效观察[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2,19(3):139-141.
[4] 黄勇,叶寰,江宇星,等.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对无创通气治疗AECOPD呼吸衰竭的疗效评估[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 11(5):432-436.
[5] 陈勇,王赛斌.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 18(16):4593-4594.
[6] 赵晓平,徐圣君.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 32(18):4054-4055.
Clinical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Mo Jianrong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treatment.Methods Select our hospital January 2011 to 2013 January 40 case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 with respirator BiAPA the oronasal mask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therapy,observa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aCO2), 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HR,RR,pH indicators of changes and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Results 40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37 cases were effective,accounted for 92.5%,and before treatment compared the indexe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inter group compared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The use of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it is worth in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Respiratory failure;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Elderly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5.044
作者简介:莫建容(1979.6-),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呼吸内科研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