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CT定向软通道置管引流颅内血肿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时间:2024-07-06

白玉波

CT定向软通道置管引流颅内血肿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白玉波

目的探讨CT定向软通道置管引流颅内血肿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沈阳二四二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将其分为Ⅰ、Ⅱ两组,各43例。Ⅰ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Ⅱ组行CT定向软通道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情况、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加以统计。结果经过治疗后,Ⅱ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为90.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术后2周及术后3个月巴塞尔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评分为(63±14)分和(75±17)分,明显高于Ⅰ组的(54±14)分和(66±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组患者住院时间(22±8)d、手术时间(27±8)min及术中出血量(57±16)ml,均明显小于Ⅰ组的住院时间(28±8)d、手术时间(231±27)min及术中出血量(90±2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CT定向软通道置管引流方式对颅内血肿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确保临床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颅内血肿;开颅手术;CT定向软通道置管;神经功能

颅内血肿是指机体脑组织血液因血管破裂汇聚于脑部,从而对脑组织产生压迫所形成的病症,属继发性颅脑损伤病变[1]。临床中脑出血具备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显著特点,并会对患者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伤[2]。这是因为受颅内血肿占位效应的影响,脑部血肿在凝固液化过程中会产生多种神经毒素物质,流入体液及血液循环体系中,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3]。因此,血肿清除就成为了脑出血病症治疗中的核心内容。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机体脑组织,提高治疗安全性,本研究就CT定向软通道置管引流颅内血肿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沈阳二四二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和临床检验确诊为脑出血,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将其分为Ⅰ、Ⅱ两组,各43例。Ⅰ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51~82岁,平均(68.0±2.5)岁;Ⅱ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52~83岁,平均(68.3±2.4)岁。所有患者家属均已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肝肾疾病、全身免疫系统疾病、帕金森综合征、精神疾病、恶性肿瘤以及创伤引发的脑出血。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Ⅰ、Ⅱ两组患者均需在入院接受影像学检查及临床检验确诊为颅内血肿病症后48 h内行手术治疗,患者发病至手术结束时间4.5~39.0 h。Ⅰ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需对患者实施插管全身麻醉操作,结合术中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去骨瓣减压术,即在常规脱水后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操作。Ⅱ组行CT定向软通道置管引流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术前需借助 CT对患者体表进行定位标记,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注意避开脑部中央前后回、外侧裂、脑膜中动脉及颞浅动脉等脑组织重要功能区,根据CT检查结果确定穿刺点和穿刺入径,在常规消毒后对穿刺点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并采用骨锥对颅骨和头皮执行锥透操作,借助14号硅胶管对血肿腔进行刺入引流操作,通过注射器非阻力化对腔内存在血肿实施抽吸操作,单次吸出量为出血量的30%~70%,若血肿腔内呈负压状态则需注入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并于抽吸后向腔内注射2%尿激酶(哈高科白天鹅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20140923)5万U,2次/d,直至血肿基本消失。

1.3 观察指标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康复效果加以判定。痊愈:经治疗后,患者NIHSS积分较治疗前减少率大于90%;进步:患者NIHSS积分减少率为 20%~90%;无变化:患者NIHSS积分减少率低于20%;恶化:患者NIHSS积分增加[4]。总有效率(%)=(痊愈例数+进步例数)/总例数×100%。②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根据巴塞尔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以及治疗 3个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满分 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强,独立性越好。③治疗情况统计: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相关数据内容,并对其加以分析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借助 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本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康复效果比较Ⅰ组和Ⅱ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比较,Ⅱ组明显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情况比较

2.2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术前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术后2周及术后3个月Barthel评分均明显高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2周 术后3个月Ⅰ组 43 44±12 54±14 66±14Ⅱ组 43 42±13 63±14 75±17 t值 0.454 3.032 2.663 P值 0.651 0.003 0.009

2.3 治疗情况比较Ⅱ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小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Ⅰ组 43 28±8 231±27 90±21Ⅱ组 43 22±8 27±8 57±16 t值 3.474 59.489 8.206 P值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脑出血在临床中属神经外科疾病,具有起病急、进展迅速、致死率高的典型特点。相关数据统计显示,脑出血致死率位居急性脑血管病例首位,约占全部脑卒中病例的30%[6]。从发病机制角度出发,颅内血肿会对其周边脑组织产生压迫,继而发生脑损伤情况,致使机体神经功能遭受严重影响,危及患者生命[7]。目前,临床治疗以颅内血肿清除术为主,主要疗法包括立体血肿抽吸、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以及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等,从而达到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的效果,促使受压区域神经元恢复正常,缓解与预防继发性病变情况发生。

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器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引入和应用,采用微创方式清除颅内血肿的手术方法在临床治疗中受到了广泛关注[8]。与传统开颅手术相比较,CT定向软通道置管引流颅内血肿具备下述优势:首先,此方法无需执行大面积开颅操作,创口面积较小,同时还可有效避免因创伤面积过大而引发的严重并发症。有关学者研究表明,对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手术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9]。其次,微创手术操作时间相对较短,有效提高了临床救治效率,为患者赢取了更多的治疗时间。据相关报道显示,在血肿清除术中手术时间越长,则患者术后病死率越高[10]。与此同时,采用CT定向微创手术方式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中输血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另外,在CT定向软通道置管引流颅内血肿术中,医师可结合血肿具体方位在进针后及时调整入径方向及角度,提高手术操作灵活性。并且引流管材质多为质地柔软的优质硅胶,因此在引流操作中可有效减少手术治疗对脑组织的损伤,具备较高应用安全性。

本研究发现经过治疗后,Ⅱ组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Ⅰ组,说明Ⅱ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康复效果更加理想。经过治疗后,Ⅱ组患者术后2周及术后3个月Barthel评分均明显高于Ⅰ组,提示Ⅱ组患者术后生活自理能力更强,独立性更高。Ⅱ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较Ⅰ组而言显然更低,表明Ⅱ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创口面积更小,术后恢复更快,治疗安全性更高。此外,在本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CT定向软通道置管引流颅内血肿在临床应用中具备手术时间较短、脑组织损伤程度较低、仅需局部麻醉的优势特点,因此对体质较弱及高龄患者也同样适用,即实施人群范围与传统疗法相比较更加广泛。同时,在术中还可以对引流速度和血肿吸收速度进行实时控制,从而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保证治疗安全,以促进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通过CT定向软通道置管引流颅内血肿治疗脑出血患者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康复,有助于患者术后自理能力提高。

[1] 郑伟杰,林运全,金永寿,等.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微创医学,2015,10(4):460-462.

[2] 蒋福春.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8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91-93.

[3] 卢超.定向软通道置软管血肿吸引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4):47.

[4] 邢守光,李晋虎,范益民.CT定向软通道穿刺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13):1541-1543.

[5] 万鹏,肖鹏,郭盛.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锥颅立体定向软通道置管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比较[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7):39.

[6] 朱百花.定向软通道微创钻颅血肿吸引术治疗45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药论丛,2013,11(7):279-280.

[7] 欧阳淦权,黄小夫,伍锐兴.CT下定向置软管吸引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0例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1):1847-1849.

[8] 孟曙庆,张洪,黎黎.立体定向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卒中杂志,2014,9(2):106-116.

[9] 黄丽华.立体定向-改良软通道微创介入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远近期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9):4337-4339.

[10] 王小刘,李素玉,黄玉同.定向软通道置管引流颅内血肿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2):108-109.

10.12010/j.issn.1673-5846.2017.11.047

沈阳二四二医院,辽宁沈阳 11003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