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尿常规检查在尿路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时间:2024-07-06

欧文华

尿常规检查在尿路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欧文华

目的探讨尿常规检查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资料进行研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70例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尿常规检查,比较其白细胞计数、细菌计数及亚硝酸盐情况。对观察组进行细菌培养,以其作为金标准,判断尿常规3项的真实阳性率及阴性率、准确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尿白细胞计数、细菌计数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亚硝酸盐成阳性;以尿培养为金标准,白细胞计数、细菌计数、亚硝酸盐准确性分别为71.4%、77.1%、75.7%。结论对尿路感染患者实施尿常规检查效果显著,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且结合具体的检查结果还可为尿路感染部位的鉴别提供一定的参考,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尿常规检查;尿路感染;白细胞计数;细菌计数;亚硝酸盐

尿路感染为临床常见疾病,属于泌尿系统疾病的一种,其发病率较高,仅次于各类呼吸系统疾病[1]。该疾病患者多为女性,其发病率远高于男性,且病情易复发,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则极易发展为慢性尿路感染[2]。因此,及早明确诊断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尤为重要。临床上通常将尿培养作为诊断尿路感染的金标准,但该诊断方式往往需2~3 d才能得出结果,且其成本较高,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早期诊断效果同时还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3]。而尿常规检查则具有操作简单、便捷的特点,且成本较低,更易被患者所接受[4]。本研究就尿常规检查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资料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8例,女52例,年龄27~62岁,平均(43±4)岁;其中尿道炎27例、膀胱炎25例、慢性肾盂肾炎18例。同时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7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3例,女47例,年龄 25~65岁,平均(41±4)岁。两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对本研究情况均知情,且均自愿参与研究,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精神正常,可配合研究;无严重肝肾疾病。排除标准:不愿参与研究或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凝血功能异常。

1.3 检查方法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尿常规检查,均取尿液至少10 ml,并将尿液置入无菌试管内,且所取尿液应尽可能为中段尿液,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女性患者,需在经期完全结束后取尿,且尿前需认真清洗外阴。检查时选用全自动型尿常规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查时需严格按照相关说明书进行操作。涂片后需利用显微镜高倍视野对尿液中的白细胞及细菌计数进行观察。同时为确保检查结果准确无误,检查时间需控制在采集尿液后3 min内。

1.4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白细胞计数、细菌计数及亚硝酸盐情况。对观察组进行细菌培养,以其作为金标准,判断尿常规 3项的真实阳性率及阴性率、准确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以细菌培养计数>105/ml为阳性。真实阳性率=真阳性/(真阳+假阴性),真实阴性率=真阴/(真阴+假阳性),准确性=(真阳+真阴)/总例数,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阴性预测值=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

1.5 统计学分析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白细胞计数、细菌计数、亚硝酸盐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尿白细胞计数、细菌计数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亚硝酸盐呈阳性,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白细胞计数、细菌计数、亚硝酸盐比较

2.2 观察组患者尿常规 3项的真实阳性率及阴性率、准确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以尿培养为金标准,观察组70例中,阳性25例,阴性45例。尿常规3项的阳性、阴性例数分别如表2所示,其真实阳性率及阴性率、准确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如表3所示。

表2 观察组患者尿常规3项的阳性、阴性例数(例)

表3 观察组患者尿常规3项的真实阳性率及阴性率、准确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

3 讨论

尿路感染也叫泌尿系感染,其主要是指细菌侵入所造成的尿路上皮炎症反应[5]。以感染部位不同可将患者分为上尿路感染与下尿路感染,患者多伴有菌尿、脓尿现象[6]。该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生活,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若不及时开展治疗,极易随着病情发展而诱发菌血症、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危重症,甚至会导致患者病死[7]。因此,临床上必须要加强对该疾病的重视,而及早明确诊断是提高尿路感染治疗效果的关键。

正常情况下,尿液属于无菌液体,然而人体泌尿生殖道外表往往含有多种细菌,且女性阴道内pH值偏酸,虽无致病菌,但往往寄生多种乳酸杆菌等条件致病菌[8]。随着pH值的改变,菌群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在行尿培养时通常应无菌留取尿液,以更准确地对尿液内是否有细菌存在进行检测,故而以往将其作为诊断尿路感染的金标准[9-10]。但该诊断方式操作比较复杂,且诊断时间较长,往往需要2~3 d才能得出结果,且其成本较高[11]。因此,临床上需要探究更加便捷、有效的诊断方式。

尿常规检测是目前临床上诊断多种疾病的常用方式,是现代临床检验的三大常规项目之一。该检查方式具有操作便捷、快速的特点,且所需费用较低,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12]。本研究中以尿常规方式对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进行检查,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尿白细胞计数、细菌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亚硝酸盐成阳性;其准确性分别为 71.4%、77.1%、75.7%。其与龚兴淑[13]研究结果相似,表明对尿路感染患者实施尿常规检查效果显著,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参考,且结合具体的检查结果还可为尿路感染部位的鉴别提供一定参考。在本研究中发现,尿常规检验中均出现了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染色、细胞酯酶及患者是否应用抗生素等,因此在临床上可通过尿常规 3项对疑似患者进行初步诊断,结果为阳性者可诊断为尿路感染,而对于结果为阴性者还需进行尿细菌培养进一步进行检测,从而提高尿路感染的准确性。该种方法可降低尿细菌培养的工作量,以便为尿常规检查结果为阳性患者进行早期抗感染治疗。

综上所述,基于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规检查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通过进行尿常规检查基本可对尿路感染进行准确诊断,同时将尿常规检查结果与患者具体症状等进行结合还可为尿路感染部位的鉴别提供有效的参考与依据。

[1] 匡红,林波,李静,等.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6):2115-2116.

[2] 祝红梅.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8):1032-1033.

[3] 聂绍成.尿液分析感染指标对尿路感染诊断及区分病原菌种类的价值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15,35(s2):213-214.

[4] 杜娟,张林涛,杨文航,等.尿常规及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初筛价值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20):4617-4620.

[5] 李家华,苏文锦,杨艾华.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联合检测与尿细菌培养诊断尿路感染对比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32(4):155.

[6] 高宏涛,邱延军.尿路感染致病菌培养诊断指标的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2,25(2):49-50.

[7] 蒋正明.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联合检测与尿细菌培养诊断尿路感染对比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1):63-64.

[8] 李佳林,包野春,王会中.尿常规亚硝酸盐、白细胞酯酶检测及细菌计数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54-55.

[9] 陈锐,于珊,金静,等.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诊断及鉴别不同细菌致尿路感染的临床应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9):1297-1298.

[10] 梁艳梅,杨同宏.尿流式沉渣分析、沉渣显微镜镜检联合细菌培养在初筛诊断尿路感染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5):237-238.

[11] 李医,原霞.用尿培养结果验证U-F500i尿沉渣分析仪快速诊断尿路感染的可靠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1):108-109.

[12] 张昭勇,杨宏伟,罗卉丽.Sysmex UF-1000i白细胞和细菌计数阈值的建立及其筛选尿路感染的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5):142-145.

[13] 龚兴淑.尿常规检查在尿路感染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医药前沿,2015,5(36):144-145.

10.12010/j.issn.1673-5846.2017.11.049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辽宁朝阳 12200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