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脂血症与高粘血症的辨证治疗

时间:2024-07-06

郭 欣

高脂血症与高粘血症的辨证治疗

郭 欣

高脂血症;高粘血症;辨证治疗

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过高,可直接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1];而高粘血症是由于几种血液粘之因子升高,使血液过度黏稠,血流缓慢造成,以血液流变学参数异常为特点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高脂血症与高粘血症属于中医的痰浊、瘀血的范畴。这两种病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以及由此并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及胰腺炎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且往往毫无症状,悄无声息,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无声杀手”。近年来高脂血症与高粘血症有增不减,备受医学界的高度重视,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治疗,总结归纳出五个类型,进行辨证施治,疗效满意,以飨同道。

1 肝肾阴虚,瘀血阻络型

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比喻道:血犹舟也,津液水也,水津充沛,舟才能行。由于恼怒焦虑、气火内郁、暗耗肝肾阴津,阴津亏耗,津亏不足以载血运行,导致血行不畅,甚至瘀塞而发生瘀证,临床表现为眩晕耳鸣如蝉,音低微、头目胀痛,五心烦热,面红耳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腰膝酸软,舌下脉络迂曲怒张,舌红少津,脉弦细数;血流变测试报告:高脂血症、高粘血症,辨为肝肾阴虚、瘀血阻络。治宜滋水涵木,活血化瘀。药用:枸杞子、菊花、生地黄、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女贞子、制首乌、草决明、丹参、水蛭。诸药合用具有增液行舟,活血以促进血行。

2 气虚血瘀型

气属于阳,血属于阴。《难经·二十二难》曰:“气主煦之,血主濡之。”但是,气与血之间,又存在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密切关系,若因病久气虚,气不能行血而发生瘀血。正如《读医随笔・承制生化论》明确指示,“气虚不足以推血,则血必有瘀。”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面色淡白,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动则益甚,或心胸刺痛,面色苍白,口唇青紫,舌质淡或暗紫,有瘀点,齿痕,舌下脉络曲张青紫,脉细或细涩。血流变测试报告:高血脂症、高粘血症。拟以补益心气,活血通脉。药用:黄芪、人参、赤芍、川芎、红花、三七粉、地龙、水蛭、桂枝、生山楂、泽泻、绞股蓝、炙甘草。本方配伍具有补而不留瘀,祛瘀而不伤正,使气旺血行,瘀祛络通,脂降血清的作用。

3 肝郁血瘀,痰气互结型

《考问·病机十九条》曰:“暴怒伤肝。”多由情志不遂,闷闷不乐,气机郁滞而致血瘀;或由饮食失调或思虑劳倦过度,损伤脾胃,运化失职,聚湿生痰。临床表现为胸肋胀闷,刺痛拒按,乏力,便溏,急躁易怒,呕恶痰涎,舌苔腻,质紫暗,有瘀点,舌下脉络怒张青紫,脉弦细或弦滑。血流变测试报告:高脂血症、高粘血症,辨为肝郁血瘀、痰气互结。治宜疏肝健脾,化痰祛瘀。药用:柴胡、白芍、当归、佛手、香橼、炒白术、茯苓、泽泻、生山楂、莱菔子、水蛭、地龙、法半夏、瓜蒌。全方配伍起着疏肝健脾,化痰祛瘀,脂降血清的作用。

4 阳虚血瘀,痰饮内阻型

多因素体阳虚,不能温通血脉;或寒邪入侵,凝滞血脉而致脉络瘀滞;或肾阳不足,脾阳失温,运化无力,浊音积聚,水湿阻滞,痰饮随之而生。临床表现为心悸怔仲,乏力,四肢不温,喜暖畏寒,面色苍黄而黯,或胸痛彻背,固定不移,入夜或感寒则痛甚,咳唾痰涎,量多,舌质紫暗,舌苔厚腻,舌下脉络怒张紫暗,脉沉细涩。血流变测试报告:高血脂症、高粘血症,辩为阳虚血瘀、痰饮内阻。治宜温阳益气,化痰活血。药用:肉苁蓉、附子、桂枝、补骨脂、茯苓、炒白术、法半夏、陈皮、海藻、荷叶、泽泻、瓜蒌、水蛭、川芎、红花。用本方肾阳得以温煦,浊阴积聚得以消散,血液凝泣得以畅通,共奏温阳益气,化痰活血之功。

5 温热蕴结,瘀血阻滞型

多因饮酒过度,偏嗜肥甘厚味,助湿生热,影响气血运行而致血瘀。《考问·病机十九条》曰:“高粱厚味,足生大丁。”或因脾虚失运,水湿内停,日久酿湿生热,气机不畅,血运受阻而致瘀血。临床表现为胸腹痞闷、头身困重、纳呆呕恶、口苦、便溏、尿黄;或胁肋胀痛,食后尤甚,舌质暗紫苔黄腻,舌下脉络粗大而青紫,脉濡数[2]。血流变测试报告:高脂血症、高粘血症,辨证为湿热蕴结、瘀血阻滞。治宜清热利湿,疏肝健脾,活血化瘀。药用:茵陈、虎杖、大黄、草决明、泽泻、丹参、炒白术、生薏苡仁、郁金、荷叶、柴胡、白芍。全方既能促进脂质代谢,又有清热化湿,活血化瘀,疏肝健脾之功。

6 典型病例

郝某,男,46岁,1998年7月15日初诊。患者眩晕耳鸣,头胀痛,手足心热,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腰酸痛,心悸健忘,下肢沉重且麻,舌下脉络粗大青紫,舌红少津,脉弦细数。血流变测试:高脂血症、高粘血症。BP 160/100 mmHg(1 mmHg=0.133 kPa),彩超:下肢动脉斑块形成,心电图检查: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辩为肝肾阴虚,瘀血阻络。治宜滋水涵木,活血化瘀。药用:枸杞子30 g,菊花20 g,丹参30 g,生地黄20 g,山药30 g,山茱萸20 g,丹皮20 g,泽泻30 g,茯苓15 g,女贞子20 g,制首乌25 g,草决明30 g,水蛭粉6 g(冲服),三七粉6 g(冲服)。嘱患者宜食绿色蔬菜、控制血糖、脂肪、适当限制胆固醇,适当体力活动。8月15日复诊,诸证减轻,舌淡红,脉细数。效不更方,调理半年,未再复发。

[1] 程志清.中医药防治高血脂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89-90.

[2] 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6-257.

R259

A

1673-5846(2014)07-0122-02

吉林省集安通化市第五人民医院,吉林集安 13420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