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评估拜阿司匹林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相关性血栓的预防作用

时间:2024-07-06

杨文琴

评估拜阿司匹林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相关性血栓的预防作用

杨文琴

目的评估拜阿司匹林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相关性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肿瘤患者180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在完成置管之后,给予常规的PICC置管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再给予口服拜阿司匹林进行预防,拜阿司匹林100mg,1次/天,连续服用21天。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观察组患者血栓的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口服拜阿司匹林能够降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血栓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拜阿司匹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血栓;预防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一种由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的导管,临床上将该方式应用于需要多次反复进行静脉注射的患者和需要多次反复进行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以此来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患者由于多次反复静脉穿刺而引发的机械性静脉炎以及肿瘤患者化疗药物外渗而引发的化学性静脉炎或者是组织坏死,能够对肿瘤患者的外周血管进行很好的保护,从而使整个化疗过程顺利进行[1]。PICC导管在患者的身体上留置的时间较长,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为静脉血栓。我院就对拜阿司匹林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相关性血栓的预防作用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来我院接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肿瘤患者180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90例。观察组90例患者,男24例,女66例,年龄为32~76岁,平均年龄为52.8岁。患者的基础疾病为乳腺癌35例、肺癌26例、大肠癌16例、胃癌5例、肝癌3例、子宫颈癌2例、胶质瘤2例、卵巢癌1例。患者的置管时间为15~365天,平均置管时间为150天。对照组90例患者,男28例,女62例,年龄为30~76岁,平均年龄为51.8岁。患者的基础疾病为乳腺癌35例、肺癌27例、大肠癌17例、胃癌4例、肝癌3例、子宫颈3例癌、侵蚀性葡萄胎1例。患者的置管时间为15~365天,平均置管时间为146天。本次研究中排除了有化疗史、有中心静脉置管穿刺史、血常规检查异常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90例患者在完成置管之后,给予常规的PICC置管护理;观察组90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再给予口服拜阿司匹林进行预防,拜阿司匹林100mg,1次/天,连续服用21天。

1.3 统计学方法观察得到的数据用SPSS 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秩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 3.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 8.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观察组患者血栓的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 1.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对照组中4例发生血栓的患者,有3例是在置管后的第18天发生,有1例是在置管后的第8天发生。4例发生血栓的患者,均经过彩超确诊后,立即拔出导管,给予抗凝药物进行处理[2]。

3 讨论

静脉血栓是PICC置管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相关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2.6%~9.7%。置管早期发生静脉血栓与置管时穿刺插管引发的机械损伤有关,而置管后期发生的静脉血栓与患者的特殊体质以及化学刺激有关。血管损伤是导致静脉血栓形成的根本原因,肿瘤患者体内的凝血酶原III、蛋白S和蛋白C的水平降低,会使得抗凝活性下降,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极易形成血栓。加之,肿瘤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能够激活凝血系统,促进凝血酶的形成,还能够通过其它作用,而提高促凝物质的活性,从而引发血小板聚集粘附,或者血小板沉积在血管内膜和血管内皮细胞,通过一些列的复杂作用,最终导致静脉血栓的形成[3]。

拜阿司匹林具有的抗血小板的作用机制,能够不可逆转地使血小板环氧化酶乙酰化,能够使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血栓烷A2(TXA2)和前列腺素H2的生成减少,从而阻断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因此,在肿瘤患者置管期间给与口服拜阿司匹林,能够很好的预防静脉炎和静脉血栓的形成[4-6]。

综上所述,口服拜阿司匹林能够降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血栓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1] 刁永书,李虹,许辉琼,等.肿瘤患者PICC致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3-5.

[2] 石书芹.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5):11-12.

[3] 刘梅娟,徐沛纯.P1CC置管并发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进展[J].现代消化及介入治疗,2009,14(1):59-61.

[4] 王秀荣,蒋朱明,马恩陵.640例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的回顾[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2,10(2):133-134.

[5] 万光明,陈浩芸,汤文英,等.阿司匹林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血栓发生率的影响:997例回顾性研究[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3,21(2):118-121.

[6] 李志华,罗晓菡,卢英民,等.华法林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梗塞的临床意义[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3,22(2):166-168.

R452

A

1673-5846(2013)07-0424-02

山西省肿瘤医院血管外科,山西太原 030001

杨文琴(1970-),女,硕士,副主任护师,山西省肿瘤医院血管外科。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