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负压技术在静脉留置针穿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时间:2024-07-06

刘 岩

负压技术在静脉留置针穿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刘 岩

目的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困难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方法将100例需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穿刺,观察组采用负压技术穿刺。结果两组静脉穿刺回血率、一次成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8.32、27.56,均P<0.01);对于留置针保留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负压技术可提高留置针穿刺回血率和一次穿刺成功率。

静脉穿刺;留置针;负压技术

2009年4月~2012年10月,笔者在留置针穿刺中应用负压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静脉穿刺困难患者100例,男51例、女49例,年龄33~77岁,平均(58.9±12.8)岁。入选条件:失液过多;一般状态差而致血管塌陷;因长期疾病、长期输液致静脉穿刺困难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静脉穿刺的部位、血管基本条件等比较,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穿刺方法留置针选择:对照组采用贝朗医疗有限公司生产的 VASDCANR留置针(16~24号);观察组采用天津市温度计厂生产的留置针,其容量为2ml的吸球1个,橡胶引流管1段,一次性三通管1个,两组均按常规静脉留置穿刺方法穿刺。

1.2.2操作方法按常规消毒穿刺静脉周围皮肤,取出三通接头后上面接通输液器,前端接通留置针,后面接通吸球,确保衔接部位紧密,勿漏气。然后挤尽吸球内的气体,吸入0.9%氯化钠注射液,排去0.3~0.7ml,关闭三通开关,使吸球内持续保持负压状态。术者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持针柄和针翼按常规进针,速度要慢,针尖斜面直接进入皮肤后,打开三通开关,进入血管可见少量回血,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挤吸球,见回血通畅后,继续沿血管潜行0.5~1.0mm。同时左手拇指和食指再次轻挤吸球,使液体进入血管达到血管充盈。左手一边挤吸球一边固定针芯,右手拇指和食指持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后,按压套管近心端,取下针芯及三通管和吸球,接上输液器进行输液。

1.3观察指标回血率,计算套管针穿刺后有血液回出次数;计算一次穿刺成功率;计算留置针保留时间。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计算,两组静脉穿刺回血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留置针保留时间比较,观察组穿刺回血率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8.32、27.56,均P<0.01);而两组留置针保留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57,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3 讨论

有些危重患者因为静脉条件差,造成抢救工作难度大,加之护士在抢救时精神紧张,压力大,同时有些老年性疾病因为大多有血黏度高、循环差、脱水、休克、进食少、血容量不足等临床表现特点,常规穿刺法进针常常造成回血不畅、回血少、不回血现象,不能准确判断穿刺是否成功,导致穿刺成功率低。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优点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穿刺成功后较易见回血、穿刺成功率高。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不易穿破血管壁、回血室有带微孔的疏水性膜,有利于及时回血,防止溢血,临床应用广泛。

本研究创新点是穿刺针后接三通开关和吸球,其重量较轻,不影响操作,能保持穿刺针有一定的负压,回血快速,持针的长度无改变,使血管充盈,避免血管被刺破,保护血管、利于送套管入血管内,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本研究的关键是运用负压技术,采用增大输液器负压穿刺法,负压保持较稳定,避免了连接注射器抽吸过程中负压控制不佳导致负压过大易使静脉瘪陷、回血受阻的弱点。挤去前端液体0.2ml或0.6ml,使回血迅速,提高穿刺成功率。负压进针法穿刺置管比常规穿刺方法置管成功率高,主要原因是采用负压进针法穿刺加快了穿刺回血速度,血液能迅速流入针头前端,提高了回血率和成功穿刺的判断率。负压穿刺置管的成功为危重患者抢救提供了可持续性的静脉通路;保证了危重患者及时用药;还减少了患者因反复穿刺而造成的静脉损伤;从而赢得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

本研究技术要领是套管针一旦刺入静脉立即可见回血,采用负压进针法,找准血管走向及深浅度,可将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可达到满意的负压穿刺送管置管效果,避免了常规方法穿刺时送管不彻底的弊端,减少了因粘贴松动或肢体活动,套管脱出血管外,造成穿刺部位肿胀、渗液、渗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静脉留置针相关性局部静脉病理变化主要是炎性反应和血栓,发生机制主要是在末梢静脉输入非生理PH值的液体、血浆渗透压高的液体及某些微粒因子刺激局部血小板,引起血小板凝聚,形成血栓,同时促进并释放的组胺,引起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促进炎症的发展,是使用留置针易发生的一种并发症,与留置针型号、血管因素、输入药物性质、留置时间、封管技术、技术操作、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表现为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较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同时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局部硫酸镁湿敷,经皮肤吸收至皮下后,使血管平滑肌松驰,解除血管痉挛,扩张毛细血管,改进微循环,解除局部炎症,临床上使用广泛,但使用后局部皮肤有脱水起皱现象,易挥发、形成结晶,需经常更换纱布,如患者躁动时不合作,容易弄湿被褥,影响治疗效果,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静脉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是临床工作中的常见问题,采用紫花烧伤膏联合硫酸镁联合治疗,具有疗效好、价格低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易行等优点,节约操作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及患者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杨武.套管针肢体静脉穿刺术的术中应用及处理[J].实用护理杂志,2010,10(2):9.

[2]莫雪英.小儿静脉穿刺成功后无回血 112例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10,18(1):47.

[3]张燕,刘羡仪,刘虹,等.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及与其它置管法的比较[J].实用护理杂志,2010,14(1):16.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盐窝中心卫生院,山东东营 25744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