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超声探查肝癌所致门静脉、肝静脉及下腔静脉内癌栓

时间:2024-07-06

周晓华

1 资料与方法

从2009~2011年收治的患者中选出24例诊断明确且超声检查在2次以上的肝癌并门静脉、肝静脉及下腔静脉的1支或多支内癌栓形成的患者,其中巨块型肝癌16例(男12例、女4例),多发结节型肝癌8例(男4例、女4例)。采用百胜AU-3、东芝PV-6000、菲利浦HDI-5000等彩超仪,探头频率3~7.5MHz,扫查肝脏及其毗邻脏器,重点观察肝内占位病变和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的2D、CDFI、PW的超声特点以及腹腔积液、淋巴结转移情况。尽可能获取上述三静脉的满意超声信息,部分患者采用半俯卧位、用腔内探头、较高频率、经剑突下途径探查效果优于常规方法。

2 结果

2.1 巨块型肝癌肝内肿块直径69~150mm,多发结节型肝癌肝内肿块直径15~46mm,肝内转移灶(卫星灶)直径8~19mm。20例门静脉呈不同程度扩张(门静脉主干内径16~28mm)。10例发现肝内有转移灶。8例有肝门区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2.2 静脉内癌栓的分布情况 20例为非充满型静脉癌栓,其中8例门静脉主干内癌栓;5例门静脉左支内癌栓;2例门静脉右支内癌栓;4例于门静脉、肝静脉内不同部位同时探及癌栓;1例首次检查时未发现静脉癌栓,但于肝癌介入治疗后2个月复查时新发现下腔静脉肝后段内癌栓同时伴大量腹水形成。4例为门静脉内充满型癌栓,该4例于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内均见大量癌栓,呈充满闭塞型,同时均伴有大量腹水。

3 静脉癌栓的声像特点

3.1 门静脉内充满型癌栓 门静脉内充满低回声或中等回声团块,局部静脉管壁中断不连续,远心段静脉管腔明显增宽并侧支循环形成。静脉腔内彩色血流信号消失,1例于癌栓内部见星点状彩色血流信号闪烁,并引出动脉频谱,Vmax:1.25m/s,RI:0.73。于以后复查中未见癌栓再通,腹水顽固不退且生长迅速。

3.2 非充满型静脉癌栓 静脉腔内可见形态规则或不规则的高回声、中等回声团块,以高回声型多见,静脉管腔内可见残余腔隙;9例见局部静脉管壁中断、不光整;16例远心段门静脉管腔呈不同程度增宽。静脉管腔内占位局部可见彩色血流信号充盈缺损、血流绕行,部分可见五彩血流。残余腔隙处血流速度增快,近心段及远心段静脉内血流速度减慢,远心段血流频谱随心动周期及呼吸运动的周期性变化不明显。

4 生存期追踪

5 例仅见门静脉左支内非充满型癌栓患者和2例仅见门静脉右支内非充满型癌栓患者均行肝癌介入治疗,于术后10~15个月死亡。1例首次检查时(肝癌介入治疗前)未发现静脉癌栓,但于介入治疗后2个月复查时新发现下腔静脉肝后段内癌栓同时伴大量腹水形成,于术后3个月死亡。其余16例均没有行肝癌介入治疗,而行全身化疗+中药+支持治疗,在化疗后2~9月内相继死亡。所有24例患者经治疗后直到患者死亡之前所做的超声追踪检查中未见静脉内癌栓有明显减少或闭塞再通者。相反有8例见栓子有明显增大或增多的情况。

5 讨论

肝癌侵犯血管以侵犯门静脉分支形成癌栓最常见,癌栓脱落后可形成肝内转移灶,门静脉的干支有癌栓阻塞可引起门脉高压和顽固性腹水[1]。本组病例中绝大多数有门静脉癌栓,4例门静脉内充满型癌栓患者均有顽固不退且生长迅速之腹水。肝静脉癌栓病检常见但超声检查却发现较少,而下腔静脉癌栓超声检查发现更少。肝静脉、下腔静脉内癌栓脱落可引起心肺脑血管栓塞而导致猝死[2]。肝癌并发静脉内癌栓者其预后很差,而无静脉内癌栓者其预后相对较好;肝癌患者有无静脉内癌栓形成及其对血液回流的影响程度是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之一[2]。

总之,在对肝癌(包括可疑肝癌)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时务必探查清楚尽可能多、尽可能长的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内有无癌栓形成,并判断癌栓对血液回流的影响程度,静脉管腔的扩张程度以及侧枝循环的形成情况,管壁有无受侵蚀等,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有力依据。

[1] 叶任高.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71-479.

[2]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93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