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陈 诚 周敬荣 孙绍武
替米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陈 诚 周敬荣 孙绍武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给予低钠饮食、强心、利尿及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替米沙坦片及美托洛尔片。治疗 6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衰安全有效。
替米沙坦;美托洛尔;心力衰竭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神经内分泌激活是CHF的一个重要生物学特征,也是心功能进展性恶化的基础[1]。为研究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替米沙坦与美托洛尔对CHF的治疗作用,我科自2006年7月至2011年11月使用替米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CHF 52例,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在我院住院及门诊的CHF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49~81岁,平均(68± 10.3)岁;心功能按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Ⅱ级6例,Ⅲ级14例,Ⅳ级6例;缺血性心肌病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3例。对照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51~79岁,平均(71±8.2)岁;心功能Ⅱ级6例,Ⅲ级15例,Ⅳ级5例;缺血性心肌病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4例。入选剔除标准:血管性水肿、血钾>5.5mmol/L、血肌酐>265μmol/L、双侧肾动脉狭窄,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心动过缓(心率<60次/min),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1.2方法两组患者均予以休息、限盐、针对心衰病因及诱因治疗,所有CHF患者常规使用洋地黄、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观察组在常规使用洋地黄、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和美托洛尔。替米沙坦片初始剂量为每天20mg,视个体情况及病情变化逐渐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为每天80mg,疗程6个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初始剂量为6.25mg,每日1次,如能耐受,将剂量每周加倍,增至50mg,每日2次,并长期维持。如出现心率<50次/min,或血压<100/60mmHg,则延迟加量或减少用量或停药,疗程6个月。
1.3疗效评定标准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胸闷、心慌、呼吸困难、腹胀、纳差、肺部啰音、水肿、肝肿大等)消失,心功能改善2级或2级以上;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及心功能无明显改善或病情恶化。
1.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治疗组26例中,显效16例(61.54%),有效7例(26.92%),无效3例(11.54%),总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26例中,显效9例(34.62%),有效l0例(38.46%),无效7例(26.92%),总有效率73.0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LVEF分别为治疗组(30.3±10.5)与(49.5±10),对照组(30.1±11.4)与(34.6±10.2),治疗后治疗组LVEF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常见的严重临床综合征,常为大多数器质性心脏病进展的结局。目前已明确,导致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肌重构,心肌重构在临床上可见心肌重量和心室容量的增加以及心室形状的改变。它的机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初始心肌损伤后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兴奋性增高,多种内源性的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激活;其长期、慢性激活促进心肌重构,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又进一步激活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等,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治疗心衰的关键就是阻断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阻断心肌重构。故近年来,CHF的治疗已经由过去的强心、利尿、扩血管发展为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Ang)Ⅱ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强心剂为基础的联合治疗[2]。
慢性心衰时,肾上腺素能系统的激活可介导心肌重塑,而β1受体信号转导的致病性明显大于β2、α1受体,这就是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的理论基础。美托洛尔是一种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能减慢心率,而且使心肌细胞β受体密度上调,使舒张期延长,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并能降低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氧耗,从而改善左室总体舒张功能,抑制RAAS系统,减轻水钠潴留,减轻心衰。美托洛尔有β1受体阻滞作用,用于长期治疗CHF,β-受体阻滞剂不仅可以减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还可明显提高运动耐量,降低病死率,其他相关试验也有类似结果[3]。替米沙坦除能主要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与其I型受体(AT1)的结合,从而遏制AT1过度激活所致的各种不良影响外,还可通过血管紧张素II与其II型(AT2)结合产生各种有益的作用[4],能抑制RAS激活,扩张阻力血管,降低心脏后负荷,增加心排血量,并改善血管和心室重塑;此外,通过抑制缓激肽的降解,使得具有扩张血管作用的前列腺素生成增多。替米沙坦是一种强效和特异性的非肽类ARB,半衰期为l8~24h,用药后1~4h即可起效,药效作用可达35h,且依从性好[5]。
本研究表明替米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增加心脏射血分数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远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6.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7,35(12):1076-1095.
[3]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73.
[4]朱军.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现状[J].上海医药,2009,30 (11):499-500.
[5]毋淑珍,赵洛沙.替米沙坦与雷米普利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心室重塑的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2009,38(8):36-39.
贵州省开阳县人民医院,贵州贵阳 55030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