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IT企业科技管理体系构建与应用*

时间:2024-07-06

王铁雁

(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8)

0 引言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产业链重构及国际形势复杂动荡等大变局,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和发展挑战。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演进,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发展迅速,围绕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愈发激烈,通过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共识[1]。长期以来,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科研院所为主力军,企业作为生产经营主体,主要承担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等责任[2]。为应对国内外发展态势,我国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中明确强调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定位,是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核心基础。2023 年,《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意见》中也提出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这一举措进一步激发了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活力[3]。

科技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而科技管理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企业科技管理通过将科技实践和管理理论相融合,利用调研、决策、规划、组织、调度和监督等多种手段对有限资源进行管理和分配,帮助企业有效提升自身科技活动的效率和核心竞争力[4]。然而,我国许多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科技管理模式相对落后,无法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如何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企业科技管理体系仍是众多企业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企业科技管理应侧重围绕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引导企业形成创新文化,提升创新能力,建立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优化企业创新环境。只有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企业科技管理体系并应用到实践中,才能持续优化科技管理,增强企业科学技术储备,将科技创新成果有效应用于生产活动中,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5]。本文以IT(信息技术产业)企业为例,从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论述企业科技管理体系的科学构建,并以典型IT企业为例说明该企业科技管理体系的应用成效。

1 企业科技创新管理问题浅析

我国IT 企业一直存在“大而不强”的弊病。多年来,IT 企业试图通过整合资源从规模化向创新驱动型发展。然而与其他传统企业不同,IT 企业的资源投入受时效性、不确定性和有限性的制约,不仅需以最小的资源投入攻克关键技术,还需对未来技术进行创新,抢占技术制高点,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持续获取优势[4]。然而,我国IT 企业较少处于全球价值链顶端,在科技前沿领域并未占据领先地位,引领产业变革的关键技术不足,原因之一是IT 企业并未建立健全适应创新驱动的科技管理体系,导致整体创新效能不高。以下是很多IT 企业科技创新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1.1 创新能动性难激发

尽管在IT 企业中科研人员是主力军,更了解市场需求及产品和服务中的技术难点,但生产项目具有清晰的交付标准和严格的完成压力,项目内容和完成期限不容许存在重大偏差,因此大部分科研人员的工作以终期结果达到客户预期要求为标准,难以对产品和服务技术进行创新。此外,由于创新结果具有不可预知性,创新产出可能遥遥无期,对参与创新的科研人员激励不足,导致其内在创新能动性不足。总体来看,企业科研人员出于对科技创新不确定性的担忧、对生产结果负责的考量、对创新个人激励不足对长期艰苦研究和科学探索的耐心和信心不足,导致创新能动性难以激发[6]。

1.2 创新观念难形成

我国许多IT 企业长期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市场,一些技术起步晚、技术能力滞后的IT企业倾向采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技术提升范式,实行“跟随或模仿的创新战略”,根据已有技术轨道开展“创新”。在这种模式下,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经常是“以确保终期质量和效率”为目标,聚焦于解决实际生产项目中的技术难点,导致产生以下问题:项目孤立分散,缺少关联性和系统性,形成核心技术难度大;项目重复交叉,造成研发资源的浪费;成果移植性差,导致前瞻性和可扩展性不足,难以指导未来的生产项目。

1.3 创新活动难重视

目前,除了头部IT 企业对基础前沿科技有前瞻性研究,大部分IT 企业的科研项目基本是以生产应用为目标,对科技创新重视不足,有些企业甚至不能清晰地定义和策划科技创新,将创新活动与一般工作改进混为一谈,导致科技创新管理不到位[7]。此外,部分IT企业创新容错观念落后,只重视创新结果,不重视创新过程,过于功利性地强调创新的短期效益,而忽略了那些能为企业带来长远效益的创新活动价值,阻碍创新观念和创新文化的形成。

2 企业科技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

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企业科技管理体系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针对上文论述的IT 企业科技创新管理中的典型问题,基于国内外科技管理最新研究成果[4-5],初步确定了进行科技管理体系建构的12 个具体维度。然后分别邀请5位IT企业资深高管和3位高校科技管理领域的专家参与评估,对上述体系维度的相对重要性以5分制量表进行评分,加权平均后得到各维度重要性排序。综合考虑重要性和简约性,本研究选取前6个维度进行体系构建。结合专家访谈意见,本研究提出以“两个完善、两个强化和两个重视”为核心内容的企业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如图1 所示),从完善创新激励制度(Motivation)、评价标准(Yardstick)、强化专家人才培育(Professional)、创新观念培养(Ideology)、重视创新协同攻关(Coordination)和创新方向定位(Orientation)等六大维度保障企业的科技创新(简称MYPICO 科技创新管理体系),该体系的6 个维度互为补充、相互支撑,涵盖了企业科技创新管理的关键要素,既系统完备,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利于企业实践应用。MYPICO 的含义和应用方式阐述如下。

图1 MYPICO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2.1 完善创新激励机制

企业应为科研人员开展创新活动提供足够的支持,并将其个人成长目标与企业总体发展方向高度结合,使其能主动地从事创新工作。从“激励手段多样化、激励范围最大化、激励机制多元化、激励奖金个人化”等方面完善科技激励机制,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并对在创新方面具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事迹进行大力宣传,发挥榜样力量,使其提升自我价值感,思想逐渐从“要我创新”向“我要创新”转变。

2.2 完善创新评价标准

一些基础研发或阶段性成果虽不能在短期内为企业带来利润,但能够为未来的研发工作积累经验和基础。企业不能只重视创新结果而忽略创新过程,因此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科技创新活动的价值,也是企业面临的难题。对此,IT 企业要基于合理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活动评价标准,按照不同科研类型(如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等)制定一套科学、全面且可量化的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既能鼓励科研人员高效产出创新成果,又能认可其“十年磨一剑”的持续创新。

2.3 强化专家人才培育

科技创新中最重要的创新资源是人才资源,建立人才队伍是科技创新管理中的重中之重[8]。企业可采用“内育+外引”的科技专家人才组合战略,优化科技人才队伍结构。内育方面,重视青年科研人员,鼓励以青年领军人才为核心,组建多领域、跨学科的科研队伍,在重大项目申报上为其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外引方面,加强人才资源在重点科技创新领域和方向的配置,引进高层次研发人才、领军人才和能够突破关键技术的战略性高端人才,发挥“领头羊”的核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提升科技队伍的科研素养和技术水平。

2.4 强化创新观念培养

建立群众性创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借鉴“微创新”概念,营造全员创新氛围。“微创新”是指在工作中提出的相对小范围和较小程度的创意、发明和改进,这些“微创新”在工作应用中能发挥很多小效益,并积少成多。与“重大创新”不同,“微创新”的投入少、容错率高,具有开放性,可以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有利于企业利用有限资源解决某个特定的技术问题,以这种“积跬步至千里”的累进式创新形式,最终完成从量变到质变[9]。因此,重视并开展各类“微创新”,能够避免因忽视“微创新”而挫伤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2.5 重视创新协同攻关

“产学研”协同创新已成为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织形式,主要指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3个基本创新主体,根据各自资源优势,在政府政策和区域协同创新平台体系等主体的支撑下,通过资源共享协议等契约开展跨机构、跨区域的协作,并产生协同创新效应[10]。因此,对于企业重大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可采用“产学研”协同和“揭榜挂帅”技术攻关形式,促进上下游配套和产业集群内资源整合。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尝试设立科技创新创业引导基金,带动金融机构、创业资本机构等社会资本投入协同创新工作。

2.6 重视创新方向定位

IT 企业应重视科技创新方向定位,有效地规划科技创新活动,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需紧跟技术前沿,通过顶层设计建立创新发展长远战略规划。同时,立足于企业长远战略布局,针对行业内核心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创新活动的系统谋划部署,使创新活动朝着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攻关引领性科技难题的方向开展,形成创新合力和积累。综上所述,不仅能帮助企业解决目前科研项目孤立分散、重复交叉等资源浪费问题,还能提高科研活动的前瞻性和可扩展性,有利于企业开展整体技术攻关布局。

3 企业科技管理体系应用成效

以某典型IT 企业为例,说明根据上述构建的MYPICO 体系进行企业科技创新管理的应用成效。该企业是一家具有中等市值的IT企业,主营业务以项目驱动,由于不同项目需求差异大且时间紧迫,所以科技人员忙于应付项目的生产任务,疏于对研发过程知识的梳理和沉淀,导致科研项目管理不规范、通用性低,科技创新活动成效有待提升。同时,企业对高层次人才引进不足,创新激励机制尚不完善。在2020—2022 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期间,该企业应用MYPICO 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企业科技人员创新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激发效果显著,创新成果大幅增长,科技创新影响力提升,而且在2022年初扩围入选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并在当年度专项考核中获评最高等级“标杆”。该企业具体应用成效列举见表1。

4 结语

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IT 企业作为我国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的排头兵,应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管理以培育可引领未来重大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科技管理和科技创新都是为实现企业科技发展战略而服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MYPICO 企业科技管理体系有助于确保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并达到预期要求,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提高企业的科技管理和科技创新水平,促进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