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析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

时间:2024-07-06

赵淼

【摘 要】管理者过度自信是企业中的常见现象,其后果容易导致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因此文章选择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与研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找到完善公司治理的有效方案,避免企业进行不合理的盈余管理,能够在规范市场管理的同时,为企业治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过度自信;盈余管理;管理者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2;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7-0238-02

1 过度自信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

1.1 过度自信的基本内涵

过度自信行为是指人们在行动过程中高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的能力高于人们的平均水平。传统的理性人的假设认为,大多数人都存在相同或者相似的思想或者行为习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使得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但是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并不是百分之百理性,人们在行动过程中会受到自我暗示的影响,表现出过度自信、防范风险和得失计算等特征。在这些行为特征中,过度自信最典型,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更是如此。调查机构通过调查走访发现,很多管理者认为同行业企业能够顺利完成业绩目标的概率只有不到60%,而认为自己可以完成业绩目标的概率为85%,其中有将近1/3的人认为自己完全可以取得成功。但是對这些人进行后续调查发现,有超过65%的人没有完成预定的创业目标。这项调查表明,大多数管理者都存在过度自信的现象。

1.2 过度自信的基本特征

过度自信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对自己的能力有着充分的自信,甚至高估自己的能力。高估自己的能力就会导致管理者对自身能力的判断与实际不符。第二是对客观实际情况认识不清,导致决策上的失误。有的企业管理者认为自己可以控制企业中的所有事务,因此在企业经营状况不佳时会采取一定的非法手段,伪造会计数据,粉饰会计报表,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管理者过度自信时,会对自己的管理技能比较有信心,形成一种积极的自我暗示,但是也会忽视客观实际,从而导致判断力下降,导致企业的财务出现重大问题,在财务管理问题较严重的时候,管理者就会进行盈余管理。因此,管理者过度自信是一把双刃剑,应当掌握过度自信的特征,防范其危害。

2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盈余管理的联系

从当前的研究来看,大多数对盈余管理理论的研究都假设人是理性的,但是现代心理学已经发现,人们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能保持理性。在管理者当中,过度高估自己的管理技能或者过高评价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是十分普遍的现象。管理者过度自信有可能会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产生重大影响,表现为管理者过度自信可能会实施盈余管理。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容易导致其实施正面的盈余管理行为。实施正面的盈余管理,就是根据法律的规定对企业的盈余状况进行管理,其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情况下,可能会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较为乐观,对于可能出现的困难预计不足,管理者采取的措施可能与实际状况不符,如果企业的实际经营利润与管理者的预期相差较大,为了完成业绩目标,管理者有可能通过实施盈余管理来达到长期盈利的目标。

第二种看法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容易导致其实施负面的盈余管理行为。负面的盈余管理行为主要指管理者对项目的收益预计与实际收益情况存在一定差距,在投资之前,管理者认为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的概率不大,对项目收益率的估算会超过其实际收益。有学者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后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导致其对债务融资风险的估计不足,有的管理者还会采取激进负债融资的手段,为了应对财务危机导致的公司经营困境,管理者会选择盈余管理帮助企业摆脱困境。

3 改进策略研究

改进策略主要从管理者的聘任、完善管理机制和强化独立董事会制度3个方面展开。

3.1 管理者的聘任

过度自信是一种主观行为,并不是所有企业管理者都存在过度自信的现象。改善管理者过度自信的问题,不仅要对管理者进行培训和纠正,还应该注重管理者的聘任环节,通过考察管理者的品性和个性特征等,选择过度自信倾向不明显的管理者就任,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管理者过度自信给企业造成损失的概率。为了防止管理者过度自信,在考察管理者人选时,应当重点考虑管理者的个人性格特征,性格沉稳、处事冷静、善于分析的管理者不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可以冷静客观地处理问题,这样性格特征的管理者出现过度自信的概率较低,因此应当选择理智客观的管理者就任。此外,管理者本身对管理技能的掌握,以及实际管理经验的多少也会影响其管理水平。一般来说,管理者掌握的管理技能越多,实际管理经验越丰富,也就越能克制管理过程中的过度自信行为,因为掌握较多技能的管理者能够认识到因过度自信对盈余管理带来的危害,所以要在实施管理行为的过程中加以防范。处理过较多管理事物的管理者较为注重细节,无论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都会详细考虑、仔细分析,因此可以避免过度自信对盈余管理造成负面影响。

3.2 完善管理机制

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会造成其可能实施盈余管理行为,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及盈余管理行为都具有双面性,合理运用会给企业带来利润的增长,不合理运用就会走到违法犯罪的边缘,因此公司需要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不让管理者有实施非法盈余管理的可乘之机,从制度上保证公司管理的合规性。从公司发展的角度来看,治理机制不够完善,漏洞百出,就会导致管理者逐渐掌握公司经营的弱点,在出现可以为个人谋取私利的机会时,管理者很有可能利用这种漏洞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公司的整体利益,缺少监督和控制是治理机制不完善的重要表现。从这个角度来说,公司应当注重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尤其对于高级管理人员,更应该加强管理,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实施岗位相互牵制、部门相互牵制的制度,对其行为进行约束。企业管理者拥有企业重大事务的决定权,其行为决定了公司经营状况乃至公司的存亡,因此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其决策过于主观,缺少对客观因素的考虑。完善的治理结构可以促使管理者在实施管理行为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种客观因素,对比各种行动方案的优点和缺点,确定最佳的管理方式,根据法律规定进行盈余管理,防止出现财务决策失误。完善治理结构并不是一次性工作,而是需要随着公司的发展不断进行改进的,此外还应重点考察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优化治理方案。

3.3 强化独立董事会制度

从我国企业的现实情况来看,大部分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都是从公司内部选举出来的,这就导致“内部人”的现象十分泛滥,给企业管理和控制带来一定的挑战。内部员工选举出来的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的权利过于集中,给盈余管理的产生提供了机会。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的治理结构必须符合规定,独立董事的比例应该大于30%,独立董事应该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独立董事的任期、工作报酬和选举方式等都会对其行为的独立性产生影响。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发现,虽然独立董事的比例超过30%,但是对于抑制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并不明显,这表明独立董事空有其名,并没有真正发挥监督作用,没有真正体现其独立的特征,对于董事会成员的决定没有约束性。因此,强化独立董事会制度势在必行,需要对当前的独立董事制度进行改革,强调独立董事独立于董事会成员,可以行使监督和约束的权利。独立董事对于公司治理十分重要,因此在选择独立董事的人选时应当慎重,独立董事的资格和任职资历等应当符合公司的规定,考察独立董事的教育经历、工作经历等,充分了解其职业道德的遵守情况,保证其能够遵循公司规定发挥应有的作用,监督董事会成员的行为,发现异常及时向股东大会汇报,为构建健全、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提供保障。

4 结语

盈余管理是金融界和会计界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税务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对于这个问题也十分重视。导致盈余管理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管理者过度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通过介绍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含义和特征,探究二者之间关系,提出优化措施,帮助企业克服管理中的困难,提高管理质量,保证市场经济的有序开展。

参 考 文 献

[1]刘澄,田岚,张文娟.上市公司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9):2-6.

[2]冯丽梅.浅析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动因及防范[J].商场现代化,2017(1):178-179.

[3]杜金柱.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盈余管理行为影响的研究综述[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6):25-26.

[责任编辑:高海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