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珠江—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时间:2024-07-06

伍茜蓉 蒋团标

【摘 要】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着力于实现产城融合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是促进产城融合、“五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区域产城融合协调发展的目标要求区域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适应城镇化与产业化的深度融合,因此有效实现珠江—西江经济带产城融合发展的途径在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文章着力于构造珠江—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从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创新驱动化3个维度,对珠江—西江经济带主体功能区及延伸区进行统一的产业结构评价。

【关键词】珠江—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2-0011-03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产城融合、“五化”协调发展最重要基础,其本身就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包括合理化、高度化发展,最终形成产业发展创新驱动力,推动产业内部不断升级。我国关于产业结构优化大多是从经济效益角度进行评价,少有形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依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阶段,从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创新驱动化3个维度形成的产业升级演进过程为指标体系建立基础,全面对珠江—西江经济带主体功能区与衍生区产业结构进行评价。

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1 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当符合整体性原则,即在分析产业结构优化时,所选指标应包括产业的动力、状态、投入、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等所有方面。

1.2 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指标选取在涵盖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还应具有可量化的客观特性,指标体系构建是为获取可得的、具体的、直接或间接获取客观数据而服务的,尽管有的指标能较好地衡量产业发展,但若不具有可量化性,就只能剔除。

1.3 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本指标体系构建是用来评价跨区域范围的经济发展,因此本体系应在实践、范围上具有可比性,以便进行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评价。

2 具体指标选择

评价产业结构优化指标内容较宽泛、涉及方面多,从产业持续稳健发展角度,结合目前产业经济发展趋势来看,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及创新驱动化3个维度。本文依据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目标来构建产业结构优化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1个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28个四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为产业结构优化,二级指标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创新驱动化3个维度来共同体现。

2.1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反映资源要素在各产业的合理分布,这些资源要素不仅包括资本要素,也包括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配置中,除一般资金、原材料等要素之外,还应该包括代表可持续发展的耗能排污量。选取产业合理化描述指标如下。

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现产业结构是否符合“五化”协同中绿色化发展要求,通过工业综合能耗、工业废气排放、工业固体废物排放、工业废水排放、工业用电量5个具体指标来描述可持续发展,指标数值越大,说明产业发展越不环保,反之则符合绿色化环保发展理念,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就业结构、劳动力资本是产业结构优化的人力基础,对于推动产业升级具有基础性作用,因此将就业结构作为产业合理化发展描述指标,可以反映人力资本在产业间配置情况,三大产业就业人员数可充分表明产业中的结业结构,也反映劳动力资本在三大产业的投入量;固定投资结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主要手段,是以货币为表现的资本要素投入,社会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固定投资额能表明该地区在发展中的重心偏向与政策效应,具有调整经济结构的实践意义。

2.2 产业结构高度化

产业结构高度化表示产业发展阶段由低级向高级升级的过程,在社会经济发展较为完善的条件下,产业结构将处于较高的发展形态。产业结构量化,即对产业结构发展现状通过一系列具体指标来进行初步量化,本文采用以下指标来衡量。

(1)霍夫曼比例,用于解释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内部结构演变规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霍夫曼比例呈现出下降趋势,计算公式为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净产值。霍夫曼比例数值可反映经济体工业化发展阶段:工业化初期,生产水平低,霍夫曼比例数值为5(±1),为工业化第一阶段;在第二阶段中,生产效率稍有提高,生产资料工业发展速度提高但仍处于小规模阶段,此时霍夫曼比例为2.5(±1);第三阶段,生产资料工业规模扩大并与消费资料工业规模大体相当,此时霍夫曼比例为1(±0.5);当工业化发展进入第四阶段时,生产资料工业规模大大超过消费资料工业发展规模,此时霍夫曼比例小于1。由此可见,霍夫曼比例数值越小,说明工业化发展越成熟。在实际数据收集中,由于缺乏消费资料与生产资料的分类统计,因此分别选用轻工业产值与重工业产值来代替。

(2)基础产业超前系数。基础产业在一国或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基础产业发展水平决定了其他产业的发展状况,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基础产业发展得越好,基础产业适当超前发展有益于经济社会进步。基础产业超前系数计算公式为(基础产业产值增长率/地区GDP增长率)-1。在实际数据收集中,基礎产业数据包括煤炭矿石、石油、天然气等采掘与加工业,以及电力、金属、邮政、电信等产业数据的加总。

(3)信息产业产值比重。在“五化”协同理念中提出,信息化是带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信息化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渠道,要适应信息全球化背景下产业调整要求,就必须实现信息化发展。在数据收集中,信息产业数据来源于计算机、通信与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以电话等业务为主体的电信业。信息产业产值比重计算公式为信息产业产值/地区GDP的百分比。

(4)技术密集型产值比重。产业结构升级是要发展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更高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技术密集型产业衡量产业发展结构中的科技含量与综合竞争力。在实际数据收集中,包括了医药、化工、专用设备、运输设备制造、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数据的总和。计算公式为技术密集型产值/地区GDP的百分比。

(5)产业成长度,是衡量产业发展增量、速度与质量的指标,产业成长度高低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产业未来发展的情况,在本文构建的珠江—西江经济带产业升级优化指标体系中,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额,以及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来体现产业成长度。

(6)产业开放度,是体现区域产业对外部市场开放程度的指标,对外部市场开放性越大,说明该区域的产业发展更具有市场竞争力与综合发展实力,具体采用进出口总值、实际利用外资指标来体现。

2.3 创新驱动化

产业升级优化方向是要形成以创新驱动的内生发展动力,创新驱动力形成是保障产业拥有持续不断的发展动力的重要基础,更是引领产业升级的唯一战略手段。对创新驱动化程度的体现可通过创新投入与创新成果转化2个维度来描述。其中,创新投入通过R&D经费、R&D项目数、专利申请数、R&D人员全时当量具体指标体现;创新成果转化通过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新产品销售收入体现。

3 珠江—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分析

3.1 数据来源

珠江—西江经济带包括主体规划区及延伸区,为全面分析经济带,本文采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4个省作为研究范围,包括经济带的主体区与延伸区,时间范围为2015年。评价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各省2016年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2016)、各省统计信息局与政府报告。

3.2 珠江—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度的综合评价

以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为研究目标,从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创新驱动化3个维度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产业结构优化现状进行评价。选取2014年产业结构优数据,通过Eviews8.0软件进行分析并得出结果。

由实证结果可知,第一主成分与第二主成分的贡献分别为75.1%与14.5%,二者累计贡献率为89.6%,已经能够较好地反映了28个指标总体变动情况,且根据特征值来看,第一主成分特征值为21.032 6,第二主成分、第三主成分特征值分别为4.044 9与2.922 5,虽与第一主成分特征值相差较大,但是依然大于1。在第一主成分中,代表性指标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第二产业增加额、第三产业增加额,说明这三类指标数值对经济发展正向影响作用最大;在第二主成分中,代表性指标为第一产业固定增加额,说明该指标对经济正向影响作用次于前3类指标。以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计算主成分综合模型,模型公式如下:

珠江—西江经济带的产业结构优化评价综合得分如下:

F=21.032 6×0.751 1+4.044 9×0.149+2.922 5×0.104=16.704 2

3.3 评价结果分析

由实证结果可知,在第一主成分中,制造业废气排放、制造业固体废物排放的第一主成分值为负值,分别为-0.057 0、-0.104 9,表明制造业废气排放、制造业固体废物排放是影响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因素,且制造业固体废物排放对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影响更大,说明应从绿色化发展理念出发,降低工业“三废”排放,尤其要加强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率。第二產业从业人员数、第二产业增加额、第三产业增加额的第一主成分值最大同为0.217 9,其次为新产品销售收入,第一主成分值为0.217 7。而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R&D经费、R&D项目数的第一主成分值分别为0.217 6、0.217 5、0.217 5、0.217 5,说明对新产品研发及科研项目的投入将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形成创新驱动力,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内生发展动力。

4 促进珠江—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的路径与政策创新

4.1 深入贯彻“绿色化”理念,降低工业污染

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务必深入贯彻“绿色化”发展理念,打造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对工业污染排放问题要严把关、严处理,将减排、低碳等环保事宜放在重要地位,采取技术改进、原料代替、固体废物收利用、废水净化后排放等手段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样不仅能保护环境,还能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4.2 促进跨区域协作发展,全面提升先进制造业

珠江—西江经济带主体功能区与延伸区涉及4个省,形成一个跨区域发展经济带,各省特色产业发展形态各不相同。形成跨区域协作发展能有效实现资源高效流动配置与产业转移发展,降低投产资源成本,可获得更大产出利润。对于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来说,产出利润增倍效用更加明显,在实现跨区域协作发展平台下,能够全面提升珠江—西江经济带先进制造业发展。

4.3 聚焦建设第三产业,深入发展现代服务业

在建立跨区域协作发展平台同时,深入发展现代服务业,建立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区,在实现区域间合作时,通过完善的高端物流服务、信息交流服务等功能实现有效合作,使之成为承接区域合作发展的现代化服务体系,促进区域间的联动与发展。

4.4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创新驱动力

创新驱动力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途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形成区域创新驱动力的重要内容,包括对新产品的投入研发与成果转化及对R&D项目的研发等,形成新市场竞争力,获得新经济增长点,最终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吸收再形成自有创新技术;完善“产学研”机制,实现研究与生产挂钩;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发展,推动万众创新。

参 考 文 献

[1]宋国宇,刘文宗.产业结构优化的经济学分析及测度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5(7):6-9,40.

[2]周振华.产业结构优化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3]徐仙英,张雪玲.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J].生产力研究,2016(8):4-51.

[4]高远东,张卫国,阳琴.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地理,2015(6):96-101,108.

[5]黄亮雄,安苑,刘淑琳.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基于三个维度的测算[J].中国工业经济,2013(10):70-82.

[6]张平,刘霞辉,王宏淼.中国经济增长前沿Ⅱ——转向结构均衡增长的理论和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7]郭亚军,杨耀东,张瑞华.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及评价方法[J].工业技术经济,2003(3):76-7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