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浦冠勤 黄艳君 毛建萍 张月季
(1苏州大学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江苏苏州 215123; 2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29)
前文报道了危害桑树的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和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的真菌病害共127 种[1-2],本文主要介绍了由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真菌引起的桑树病害27种,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真菌病害1种,病毒病害7种,植原体病害2种,螺原体病害1种,细菌病害7种,线虫病害26种,寄生性种子植物5种,生理性病害5种,主要介绍了病害的中文名称、病原学名、危害部位及分布区域,为桑树病害的测报与防治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1.3.1 桑赤锈病Aecidium mori(Barcl)Diet桑锈孢锈菌。
危害部位:桑芽、叶片、新梢和嫩枝。
分布:辽宁、新疆、甘肃、宁夏、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台湾等地。
1.3.2 桑根朽病[3]Armillaria mellea(Vahl.ex Fr.)Kummersensu Lato.小蜜环菌。
危害部位:桑树根部。
分布:新疆、黑龙江、吉林、甘肃、宁夏、河北、山西、陕西、青海、浙江、江苏、安徽、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
1.3.3 桑根朽病Armillaria ostoyae(Romagn.)
Herink奥氏蜜环菌。
危害部位:桑树根部。
分布:黑龙江、山西、甘肃、新疆、四川等地。
1.3.4 桑木耳病Auricularia auricular(L.ex Hook.)
Underw黑木耳菌。
危害部位:桑树枝干。
分布:江苏、浙江等地。
1.3.5 桑腐朽病[4]Corticium salmonicolorBerk.et Br.鲑色伏革菌。
危害部位:桑树枝干。
分布:云南、广西、广东、台湾等地。
1.3.6 桑腐朽病[5]Corticium sasakii(Shirai)
Matsum.笹木伏革菌。
危害部位:桑树枝干。
分布:台湾等地。
1.3.7 桑腐朽病[6]Flammulinasp.金钱菌属。
危害部位:桑树枝干。
分布:江苏等地。
1.3.8 桑腐朽病[7]Flammulina velutipes(Curt.ex Fr.)Sing.绒柄金钱菌。
异名:Collybia velutipes(Curt.ex Fr.)Quél。
危害部位:桑树枝干。
分布: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福建、四川、云南、广西等地。
1.3.9 桑木腐病[8]Fomes fulvus(Scop.)Gill暗黄层孔菌。
危害部位:桑树枝干。
分布:浙江等地。
1.3.10 桑多层多孔菌病Fomes rimosus(Berk.)Cooke裂纹层孔菌。
异名:Phellinus rimosus(Berk.)Pilát。
危害部位:桑树枝干。
分布:浙江等地。
1.3.11 桑紫纹羽病Helicobasidium mompaTanaka桑卷担子菌。
危害部位:桑树根部。
分布:河北、宁夏、陕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重庆、四川、云南、广西、广东、台湾等地。
1.3.12 桑褐色膏药病Helicobasidium tanakae(Miyake)Boedijn.et Steinmann.田中卷担菌。
危害部位:桑树枝干。
分布:山西、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四川、台湾等地。
1.3.13 桑白绢病[4]Pellicularia rolfsii(Sacc.)West.罗氏白绢菌。
异名:Corticium centrifugum(Lév.)Bres,Hypochnus centrifugus(Lév.)Tul。
危害部位:桑树根部。
分布:河北、江苏、浙江、湖北、四川、广东、台湾等地。
1.3.14 桑锈病[9]Phakopsora fici-erectaeIto et Otani天仙果层锈菌。
危害部位:桑叶。
分布:河北、江西、云南、广西、广东、台湾等地。
1.3.15 桑腐朽病[10]Phellinus baumiiPilát鲍姆针木层孔菌/鲍氏木层孔菌。
危害部位:桑树枝干。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1.3.16 桑腐朽病[3]Phellinus linteus(Berk.et Curt.)Teng裂蹄木层孔菌/桑黄。
危害部位:桑树枝干。
分布: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陕西、安徽、浙江、河南、新疆、青海、云南、广东、海南等地。
1.3.17 桑腐朽病Phellinus moriY.C.Dai&B.K.Cui桑木层孔菌/桑黄。
危害部位:桑树枝干。
分布:黑龙江等地。
1.3.18 桑腐朽病Phellinus yucatanensis(Murrill)Imazeki尤地木层孔菌。
危害部位:桑树枝干。
分布:吉林等地。
1.3.19 桑伞形革菌病[11]Phylacteriasp.伞形革菌属。
危害部位:桑树枝干。
分布:浙江等地。
1.3.20 桑腐朽病[11]Pleurotussp.侧耳属。
别名:桑侧耳菌病。
危害部位:桑树枝干。
分布:浙江等地。
1.3.21 桑单层多孔菌病Polyporus hispidus(Bull.)Fries硬毛多孔菌。
危害部位:桑树枝干。
分布:河北、浙江等地。
1.3.22 桑多孔菌病Polyporus mori(Pollini)Fries桑多孔菌。
危害部位:桑树枝干。
分布:贵州、广西等地。
1.3.23 桑生卧孔菌病Poria moricolaLing桑生卧孔菌。
危害部位:桑树枝干。
分布:江苏、浙江、四川等地。
1.3.24 桑木腐病Schizophyllum communeFr.普通裂褶菌。
危害部位:桑树枝干。
分布:浙江等地。
1.3.25 桑灰色膏药病Septobasidium bogoriensePatouillard茂物隔担耳/桑膏药病菌。
危害部位:桑树枝干。
分布:山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四川、广西、台湾等地。
1.3.26 桑锈病[12]Uredo moricolaP.Hennings桑生夏孢锈菌。
危害部位:桑叶。
分布:广西、台湾等地。
1.3.27 桑褐锈病Uredo morifoliaSawada桑叶夏孢锈菌。
危害部位:桑叶。
分布:台湾等地。
1.4.1 桑根肿病[12]Plasmodiophora moriYenda桑根肿菌。
危害部位:桑树根部。
分布:河南等地。
桑花叶萎缩类病毒[13](Mulberry mosaic dwarf viroid MMDVd)。
别名:桑花叶卷缩病。
危害部位:桑树全株。
分布:宁夏、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北、四川、重庆、云南、广东等地。
桑大斑块花叶病毒(Mulberry big-spot mosaic virus MBSMV)。
危害部位:桑树全株。
分布:安徽、江苏、浙江、云南、广西、广东等地。
桑鳍叶病毒(Mulberry enations virus MEV)。
别名:桑丝叶病。
危害部位:桑树全株。
分布: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等地。
桑潜隐病毒(Mulberry latent virus MLV)。
危害部位:桑树全株。
分布: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广西、广东等地。
桑坏死病毒[14](Mulberry necrosis virus MNV)。
危害部位:桑树全株。
分布:云南、广西、广东等地。
桑环 斑 病 毒[15](Mulberry ring - spot virus MRSV)。
危害部位:桑树全株。
分布: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海南等地。
桑皱缩花叶病毒(Mulberry winkle leaf virus MWLV)。
危害部位:桑树全株。
分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四川、广西、广东等地。
桑黄化型萎缩植原体(Candidatusphytoplasma mulberry yellow dwarf)。
危害部位:桑树全株。
分布:宁夏、山西、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陕西、四川、云南、广东等地。
桑萎缩型萎缩植原体(Candidatusphytoplasma mulberry common dwarf)。
危害部位:桑树全株。
分布:宁夏、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广东等地。
桑皱褶螺原体(Spiroplasma citriSaglio et al.)。
危害部位:桑树全株。
分布:浙江、贵州等地。
肠杆菌属(Enterobactersp.)。
危害部位:桑树全株。
分布:浙江、广西、广东等地。
丁香假单胞菌桑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mori(Boyer et Lambert)Young,Dye et Wilkie]。
5.2.1 桑黑枯型疫病[Mulberry bacterial disease(blight type)]。
危害部位:桑树枝、叶。
分布:辽宁、宁夏、山西、陕西、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5.2.2 桑缩叶型疫病[Mulberry bacterial disease(crinkled leaf type)]。
危害部位:桑树枝、叶。
分布:山西、陕西、山东、江苏、浙江、江西、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5.2.3 桑断柄型疫病[Mulberry bacterial disease(Broken stipe type)]。
危害部位:桑树叶片。
分布:江苏等地。
丁香假单胞菌丁香致病变种[桑冰核质粒型疫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Boyer et Lambert)Young,Dye et Wilkie][18-19]。
危害部位:桑芽、新梢。
分布:陕西、山西、江苏等地。
茄劳尔氏菌[茄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Smith)Yabuuchi et al]。
危害部位:桑树全株。
分布:宁夏、浙江、江西、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等地。
桑木质部小菌(Xylella moriKostka)。
危害部位:桑叶。
分布:山东、江苏等地。
滑刃线虫[21](Aphelenchussp.)滑刃线虫属。
危害部位:桑树根部。
分布:广西等地。
畸形小环线虫[Criconemella informis(Micoletzky)Luc & Raski]。
危害部位:桑树根部。
分布:广西等地。
具尾茎线虫(Ditylenchus caudatusThorne et Malek)。
危害部位:桑树根部。
分布:广东等地。
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sp.)丝尾垫刃线虫属。
危害部位:桑树根部。
分布:广西等地。
尖头细小线虫[22][Gracilacus epacris(Allen &Jensen)Raski]。
危害部位:桑树根部。
分布:重庆等地。
双宫螺旋线虫[23](Helicotylenchus dihysteraS-her)。
危害部位:桑树根部。
分布:四川等地。
异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exallusSher)。
危害部位:桑树根部。
分布:广西等地。
拟强壮纽带线虫[24][Hoplolaimus pararobustus(Schuurmans Stekhoven & Teunissen)Sher]。
危害部位:桑树根部。
分布:广西、广东等地。
马丁长针线虫(马丁矛线虫)[25-26](Longidorus matimiHerny)。
危害部位:桑树根部(传染桑环斑病毒MLSV)。
分布:广东、广西等地。
桑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Meloidogyne arenaria(Neal)Chitwood]。
危害部位:桑树根部。
分布:山西、陕西、山东、江苏、浙江、江西、云南等地。
泰吾士根结线虫(Meloidogyne arenathamesiChitwood)。
危害部位:桑树根部。
分布:浙江等地。
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Chitwood)。
危害部位:桑树根部。
分布:山东等地。
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Chitwood)。
危害部位:桑树根部。
分布:陕西、江苏、浙江、江西、湖北、重庆、四川、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地。
爪哇根结线虫[Meloidogyne javanica(Treub)Chitwood]。
危害部位:桑树根部。
分布:浙江等地。
苹果根结线虫(Meloidogyne maliIto,Ohshima et Ichinohe)。
危害部位:桑树根部。
分布:河南、福建等地。
多穿刺针线虫(Paratrichodorus aculentusBrown)。
危害部位:桑树根部。
分布:浙江等地。
李子针线虫(Paratylenchus pruniiSharma,Sharma&Khan)。
危害部位:桑树根部。
分布:河南、山东等地。
敏捷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agilisThorne&Malek)。
危害部位:桑树根部。
分布:四川等地。
喜悦平滑垫刃线虫(Psilenchus hilarulusde Man)。
危害部位:桑树根部。
分布:广西等地。
肾状肾形线虫(Rotylenchulus reniformisLinford&Oliveira)。
危害部位:桑树根部。
分布:广东等地。
小尾盾状线虫[Scutellonema brachyurus(Steiner)Andrassy]。
危害部位:桑树根部。
分布:江苏等地。
马舒德矮化线虫(Tylenchorhychus mashhoodiSiddiqi& Basir)。
危害部位:桑树根部。
分布:江西、重庆、四川等地。
美洲剑线虫(Xiphinema americanumCobb.)。
危害部位:桑树根部(传染桑环斑病毒MLSV)。
分布:贵州、江西等地。
大剑线虫(Xiphinema bakeriWilliams)。
危害部位:桑树根部。
分布:广西、广东等地。
标明剑线虫(Xiphinema insigaeLoss)。
危害部位:桑树根部。
分布:云南等地。
根剑线虫(Xiphinema radicicolaGoodey)。
危害部位:桑树根部。
分布:广东等地。
7.1.1 南方菟丝子[27](Cuscuta australisR.Br.)。
危害部位:桑树枝干。
分布:江西等地。
7.1.2 日本菟丝子[28](Cuscuta japonicaChorisy)。
危害部位:桑树枝干。
分布:江苏等地。
7.2.1 桑寄生[29](Taxillus chinensis(DC.)Danser)。
危害部位:桑树枝干。
分布:江西、广西等地
7.2.2 毛叶桑寄生(Taxillus nigrans(Hance)Danser)。
危害部位:桑树枝干。
分布:河南、江西等地
7.2.3 四川桑寄生(Taxillus sutchenensis(Lecomto)Danser)。
危害部位:桑树枝干。
分布:河南、江西等地
桑黄白化病,因缺铁(Iron deficiency)引起。
危害部位:桑树叶片。
分布:山东、江苏、广西等地。
桑白叶病,因缺铁、缺硫(Iron deficiency,Sulphur deficiency)引起。
危害部位:桑树叶片。
分布:江苏、湖北等地。
桑粗皮病,因缺硼(Boron deficiency)引起。
危害部位:桑树枝干。
分布:宁夏、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等地。
桑枝带化病(别名:桑扁枝病),因变异(Variation)引起。
危害部位:桑树枝条。
分布:山东、江苏等地。
桑流汁病(别名:桑流胶病),因伤流(Bleeding)引起。
危害部位:桑树枝干。
分布:江苏等地。
[1]浦冠勤,黄艳君,毛建萍,等.中国桑树病害名录(Ⅰ)[J].中国蚕业,2012,33(2):21 -24.
[2]浦冠勤,黄艳君,毛建萍,等.中国桑树病害名录(Ⅱ)[J].中国蚕业,2012,33(3):8 -12.
[3]卯晓岚.中国经济真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4]许志刚.植物病原生物名称[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5]戴芳澜.中国真菌总汇[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6]殷培峰,浦冠勤.桑金钱菌的培养性状研究[J].江苏蚕业,2004,26(4):4 -8.
[7]林晓民,李振岐,候军.中国大型真菌的多样性[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8]张月季,游汝恒,郑慧清.桑树木腐病的初步研究[J].科技通报,2006,22(5):648 -650.
[9]苏州蚕桑专科学校.桑树病虫害防治学[M].2版.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10]DAIYu-Cheng.Species diversity of wood-decaying fungi in Northeast China[J].Mycosystema,2010,29(6):801 -818.
[11]张月季.浙江省桑树病害简介[J].蚕桑通报,2007,38(3):35 -36.
[12]魏景超.真菌鉴定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13]蒯元璋.桑树病毒与病毒病的研究进展(Ⅰ)[J].蚕业科学,2010,36(5):818 -825.
[14]舒秀珍,胡伟贞,沈淑琳,等.侵染大豆和桑的烟草坏死病毒(TNV)的鉴定[J].植物保护学报,1983,10(1):71 -73.
[15]牛宏舜,于善谦,乐云仙,等.病毒手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
[16]张月季,洪健,徐正,等.桑皱褶花叶病及皱褶螺原体的研究[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4,11(2):171 -176.
[17]朱勃,王国芬,谢关林,等.Enterobacter spp.:引起“桑枯萎”病的新证据[J].中国科学 C 辑:生命科学,2009,39(2):211-219.
[18]朱家玲,方中达,堵鹤鸣,等.桑细菌性枝枯病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5,(1):26 -33.
[19]王文兵,蒯元璋,许志刚.桑树上新发生的细菌性枝枯病病原[J].蚕业科学,1995,21(2):73 -76.
[20]蒯元璋.桑树病原原核生物及其病害的研究进展(Ⅰ)[J].蚕业科学,2012,38(1):152 -164.
[21]乔丽娅,黄金玲,陆秀红,等.广西桑寄生线虫调查初报[J].南方农业学报,2011,42(11):1 344 -1 349.
[22]刘维志.植物线虫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3]李笃肇.四川省植物寄生螺旋线虫种的记述[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4,16(3):273 -277.
[24]叶为民.广东省植物线虫名录[J].动植物检疫,1994,(1):48-52.
[25]刘存信、陈红燕.植物寄生线虫的检疫重要性评价[M]//农牧渔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植物检疫研究报告.北京:[出版者不祥],1984:1-220.
[26]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华南农学院植物线虫研究室.中国农作物寄生性线虫图谱[M].北京:[出版者不祥],1981:1-152.
[27]廖月华,关汝金.江西省南方菟丝子调查研究初报[J].江西植保,1994,17(3):30 -31.
[28]李扬汉,黄建中.日本菟丝子寄主种类的调查研究[J].植物检疫,1986,(2):9 -12.
[29]姚振生.江西桑寄生科药用植物资源及利用[J].中药材,1996,19(4):174 -17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