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印度琥珀蚕养殖技术

时间:2024-07-06

钟 健 江秀均 姚丽萍 朱水芬 廖鹏飞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

琥珀蚕(Antheraea assamensis)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大蚕蛾科(Saturniidae)柞蚕属(Antheraea)昆虫,中文学名为钩翅大蚕蛾,因产于印度阿萨姆邦(Assam)而得名,印度人称Muga silkworm。一般生长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喜马拉雅山脉东部潮湿温和的丘陵气候条件下,主要分布在印度的阿萨姆邦和与之相邻的缅甸部分地区,在我国云南省也发现有野生的琥珀蚕蛾。

琥珀蚕是一种珍贵的野蚕资源,利用琥珀蚕茧缫制的琥珀蚕丝,颜色金黄色,有光泽,韧性好,耐洗不易褪色,吸湿性强,穿着舒适耐用,可以使用50年以上[1]。琥珀蚕丝产量稀少,高贵华丽,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是家蚕丝的5~10倍。印度是现在唯一开发利用琥珀蚕资源的国家,琥珀蚕生产在印度具有较悠久的历史,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21年,在古印度一直是皇家用品,1662年一位名叫Jean Joseph的法国游客在《Travels in India》(印度游记)一文中提及这一天然神奇的金黄色丝织品,才被外人所知晓。目前琥珀蚕丝主要是用于制作高品味的纱丽,作为新婚女子的礼物。

1 印度琥珀蚕的生产现状

印度琥珀蚕为半驯养,即室外放养,收茧后人工制种。属多化性,一年可繁育5~6代,琥珀蚕完成一个世代约需要50~70 d,越冬代需要120~150 d。5月、6月、10月、11月生产的琥珀蚕茧主要用于缫丝,1月、6月、7月、12月生产的琥珀蚕茧多用于制种。琥珀蚕繁殖率低、产卵量少、孵化率低是制约印度琥珀蚕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007—2009年,印度琥珀蚕的蚕种产量有11万~14万蛾,2010年上升到27.4万蛾[4](但其丝产量并没有相应地大幅度提升)。其实在印度,琥珀蚕的饲养及茧丝利用也并不普及,只有阿萨姆邦、梅加拉亚邦(Khasi)、阿鲁纳恰尔邦(Arunachal Pradesh)、比哈尔邦(Bihar)等地能生产少量的琥珀蚕茧,每年只能生产100~130 t生丝(表1)。阿萨姆邦是印度琥珀蚕丝的主产地,其每年的琥珀丝产量可以占到印度总产量的85% ~95%[2-3]。

表1 印度野蚕丝的产量

2 饲养琥珀蚕的饲料植物

琥珀蚕食性甚广,能吃多种植物。《中国蚕丝大全》[5]中记载其主食樟科楠木属(Phoebe Nees)的润楠及木姜子属(Litsea polyantha)的假柿木姜子等。在印度其主要饲料为黄心树(Som,学名:Machilus bombycina)和假柿木姜子树(Soalu,学名:Litsaea polyantha)。丝茧育主要以黄心树的树叶为饲料,种茧育则主要以假柿木姜子树的树叶为饲料。其第2饲料为黑木姜子(Digloti,学名:Litsea salicifo-lia)和山鸡椒(Mejankari,学名:Litsaea cubeba)等[6-7]。但根据维基百科[8],琥珀蚕的幼虫能吃的植物远不止这些,能吃樟科的樟属(Cinnamomum)、月桂属(Laurus)、鳄梨属(Persea)、木姜子属(Litsea),桦木科的鹅耳枥属(Carpinus),木兰科木兰属(Magnolia)、含笑属(Michelia),壳斗科栎属(Quercus),萝藦科肉珊瑚属(Sarcostemma)和山矾科山矾属(Symplocos)等植物。

3 蚕卵的孵化

琥珀蚕的卵呈灰色或灰褐色,卵粒较大,克卵粒数在120粒左右。其适宜孵化的条件:温度26±1℃,相对湿度85%。在当地的气候条件下,夏季一般在产卵后12 d左右孵化,冬季则要16~25 d。幼虫孵化从清晨开始,10:00左右结束(但据我们观察,云南省在12:00—21:00也有蚕卵正在孵化的),刚孵化的蚁蚕有吃卵壳的习性。季节不同孵化率有一定差别,一般在40% ~95%。夏季可以将蚕卵放置在6~10℃温度环境下推迟孵化,冬季可以将蚕卵放在28~30℃环境下加速孵化[10]。

4 琥珀蚕的饲养

4.1 室外放养

琥珀蚕在印度是半驯养,多化性,1年发生4~6代,但野生状态下的多为二化性。同柞蚕一样,琥珀蚕饲养主要还是靠放养。放养前,可以用糖浆、鱼骨头等诱杀蚂蚁、老鼠,清除蜂巢,在树的主干上绑稻草,放香蕉皮等刺激物,防止蚂蚁等天敌上树,同时也可以阻止琥珀蚕幼虫在吃光树叶后爬散到地面。

放养时,将待孵化的卵盒放到枝条上任幼虫爬散,也可以将带有嫩叶的小枝条轻放到蚕卵盒上,新孵出的幼虫自己爬到叶片上去,然后将爬上嫩枝条的幼虫放置在黄心树或假柿木姜子树的不同部位,使其分布均匀。新孵出的幼虫放养的最佳时间是在早上,但在刮大风或下雨的时候不宜放养。放养时应根据每棵树的大小确定放养量,不宜过多,要留有足够的树叶直到幼虫成熟,这样可以避免频繁的转移幼虫。1棵生长充足的黄心树或假柿木姜子树,足够饲养5蛾琥珀蚕卵的幼虫,可收获200粒蚕茧;野外放养的琥珀蚕收茧率很低,一般只有10% ~20%。如在1棵树上放养量过多,则可能强迫幼虫吃一些不适合自己龄期的树叶,造成体质衰弱容易生病;同时,因幼虫吃光了树叶不利于树的生长,对树的伤害也很大。而将没有树叶吃的幼虫从一棵树上转移到另一棵树上也是非常费劲的事(图1[9])。如果遇到确实需要转移幼虫时,当地人是用一种竹子编的三角块(Kharikas)收集转移。同时为防止鸟雀对幼虫的危害,还要准备吓鸟及防护用的扩音器、弹弓等用具,有条件的还可以用尼龙网罩起来。如果必须改变幼虫的食物,应先转移到假柿木姜子树上,然后再转到黄心树上,因琥珀蚕幼虫更偏好于黄心树叶的味道[10]。

图1 饲养者正在转移幼虫

琥珀蚕茧的全茧量一般在3.5~6.0 g,茧层量在0.3~0.6 g,吃不同饲料所营茧的大小差别不大,但茧色却各有差异,其色泽有深浅之别。如果琥珀蚕的幼虫吃山鸡椒树的叶片,则会吐乳白色丝,其价值要比黄色丝高。然而,与吃黄心树饲料相比,幼虫吃山鸡椒的树叶生长发育更慢、体质更弱。

4.2 室内饲养

琥珀蚕的室内饲养不需要像室外放养那样需经常看护,可以减少支出,降低幼虫死亡率,还可以保护幼虫免受寄生蜂、鸟雀等天敌的危害,特别是在早春冰雹严重、各种危害频繁的时候,其优势更加明显。采一些黄心树或假柿木姜子树的枝条插到盛水的容器中,或者将枝条插在湿润的河沙槽中,然后喷一些保鲜剂[11],必要时随时更换新鲜枝条。室内温度要控制在24~30℃,相对湿度控制在75% ~85%,室内窗户要定时打开通风换气,有光照。琥珀蚕幼虫喜欢吃树叶上的露水,饲养时可每天在嫩枝条上喷1次水。细菌病、白僵病是室内饲养幼虫死亡率高的两大主因,养蚕时必须讲究卫生,饲育室和饲养用具都必须严格消毒,以减少蚕病的发生。

室内饲养琥珀蚕存在枝条难持久保鲜、易感染细菌病、特别费工费时等问题。目前这3个问题都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因此,琥珀蚕不太可能在室内大规模饲养。然而在室外全龄饲养琥珀蚕损失也较大,有80%以上的琥珀蚕是在幼虫3龄以前损失的,目前最好的办法是在室内饲养到2龄或3龄,再将幼虫转移到户外放养。为解决品系退化而改变蚕茧品质等问题,印度的研究机构主要是从野外收集野生琥珀蚕茧,使之与半驯化株系进行杂交。

5 营茧与采茧

琥珀蚕幼虫成熟后有裹叶吐丝做茧的习性,熟蚕从吐丝到营茧结束一般需24 h,做茧时通常要缠绕2~4片叶,茧的外层有明显的叶痕,琥珀蚕茧带有1个小柄,茧色呈金黄色,其丝也保持着金黄色。雌蚕结的茧要比雄蚕大,通常茧在白天形成。夏季在吐完丝7 d后就可以采茧,要是在冬季则要延迟到10 d。采茧时上茧和次下茧应分开堆放,将裹在茧上的树叶清理干净。挑选健康优良的蚕茧用于制种,其他的用于缫丝。蚕茧的全茧量、茧层量和茧丝长都随季节的不同而变化,一般是春、秋季各项成绩更优。

6 烘茧及缫丝

6.1 烘茧

将鲜茧放进95℃的烤箱中杀蛹1.0~1.5 h,然后再将温度逐渐降至55℃,烘烤7.0~8.0 h。

6.2 煮茧

用铝锅煮茧,在3 L水中放入苏打粉(碳酸钠)9~12 g,水沸腾时将琥珀蚕茧放进去,视蚕茧情况煮5~10 min。

6.3 缫丝

有56%的琥珀蚕茧是用印度传统的手工木轮缫丝车(Bhir)缫出来的,2个人每天只能缫制生丝60~80 g,效率较低。近年来印度也在推广踏板驱动缫丝机(Pedal driven reeling machines),每人每天能缫150 g。通常1粒茧的茧丝长在350~550 m,生产1 kg琥珀蚕生丝需要4 500~6 000粒茧[11]。印度琥珀蚕的主产地在阿萨姆邦,琥珀蚕丝主要还是以传统的手工作坊生产为主,其成品也主要销售在产地附近,并在当地形成了浓厚的琥珀蚕丝文化,在印度野蚕业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13-14]。

7 蚕种生产

7.1 种茧选择及保存

琥珀蚕茧收获时,通过肉眼判断定级,要选择雌雄比例相近、成熟时间较为一致,茧型正、蛹健康鲜活、丝质好、茧层高、缫丝性能好、茧丝长、纹理紧凑,没有遭受过病虫害侵袭的种茧用于制种。

种茧应保存在能透气的竹篮中,不能堆积太厚,根据篮子的大小装50~150粒茧不等。需要入库冷藏的种茧先放置在25℃环境下保护,每隔12 h降5℃,让温度递减,直至5℃,种茧可以在此温度下保存4个月。同样,种茧出库时要让温度递增,每隔12 h增加5℃,直至接近室温。夏季温度高,如果缺少冷藏设备,也可以将种茧存放在高海拔的低温地区,在运输途中蚕茧不要堆积、注意通风换气、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运输途中颠簸伤蛹。在幼虫期也可以通过光照、温度、相对湿度等因素诱导其化性,促使琥珀蚕滞育[9]。

7.2 制种

雄蛾化蛾时间一般要比雌蛾早,制种后期常出现雄蛾不足的情况。雌茧质量较大(5.0~6.0 g),雄茧质量较小(3.5~5.0 g),可以据此将雌雄茧分开。种茧适宜保护温度是22~25℃,可用不同温度调节使雌雄蛾出蛾一致以便于交配,一般将发育快的种茧保存在5~10℃中以延迟发育,或通过冷藏雄蛾加以调节。雄蛾冷藏温度以4~8℃、冷藏时间不超过7 d为宜;冷藏温度过低或过高,冷藏时间过长都不好。除前期的选茧外,还应加强蚕蛾的选择,要选择翅膀宽大、颜色呈自然褐色、无畸形、尿液乳白的种蛾用于制种。

蚕蛾喜欢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下交配,雄蛾活泼,灵巧善飞行;雌蛾肥大,很少飞行。蚕蛾交配时间通常要12 h。在晚上配对后,第2天上午手工拆对。拆对时要特别小心,不要伤到雌蛾。当雄蛾数量少时,拆对后雄蛾可以用于2交。交配拆对后,将雌蛾的后翅系在稻草棒子(Karika,一种当地人扎的稻草棒子)上产卵(图 2[15])。

为保证蚕种质量,只收集雌蛾在前3 d所产的卵,3 d后产的卵所孵化的幼虫,因体质弱、存活差,利用价值不大。1只雌蛾通常可产100~250粒蚕卵,琥珀蚕蛾在春、秋季产卵数最多,夏季产卵少。制种后还要进行蚕种检验,淘汰病弱蛾产的卵与感染了微粒子病雌蛾所产的卵。

图2 雌蛾系在稻草棒子上产卵

[1]黄平,吴克军,刘敏,等.印度琥珀蚕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向[J].北方蚕业,2006,27(3):15 -16.

[2]Ministry of textile of India.CSB Annual Report-2009—2010[R].New Delhi:Ministry of textile of India,2010.

[3]Ministry of textile of India.CSB Annual Report-2010—2011[R].New Delhi:Ministry of textile of India,2011.

[4]Central Silk Board .Note on the performance of Indian silk industry& functioning of central silk board[R].Bangalore,2011.

[5]黄君霆,朱万民,夏建国,等.中国蚕丝大全[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6:986.

[6]Bingdroo B B,Tiken S N,Sahu A K,et al.Muga silkworm host plants[J].Indian Silk,2006,(4):13 -17.

[7]Anon.Sericulture-Muga food plants cultivation[EB/OL].Agriculture Planning and Information Bank(APIB).http://megapib.nic.in/allied_sector_sericulture_mugafpcul.htm.

[8]Anon.Antheraea assamensis[EB/OL].Wikipedia,2012 - 02 -27.http://en.wikipedia.org/wiki/Antheraea_assamensis.

[9]Luit Chaliha.A man rearing Muga silkworm in Assam[EB/OL].Demotix,2010-11-12.http://cdn3.demotix.com/news/504910/man-rearing-muga-silkworm-assam.

[10]Anon.Techniques of rearing the Muga silkworms[EB/OL].Agriculture Planning and Information Bank(APIB),http://megapib.nic.in/allied_sector_sericulture_rearing%20mulbery.htm.

[11]Himangshu B,Rama K R.Muga silkworm(Antheraea assamensis helfer)indoor rearing by integrated“leaf freshness technology”-A new technology[J].Af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2,7(23):3 490 -3 497.

[12]Jorhat,Assam.Muga cocoon spinning technology[EB/OL].Karnataka State Sericultur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http://kssrdi.org/technology/technology_view.asp?id=202.

[13]Sarmah M C,Rahman SA S,Barah A.Traditional practices and terminologies in Muga and Eri culture[J].Ind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Knowledge,2010,9(3):448 -452.

[14]Chakravorty R,Dutta P,Ghose J.Sericulture and traditional craft of silk weaving in Assam[J].Ind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Knowledge,2010,9(2):378 -385.

[15]Anon.Sericulture in Cooch Behar[EB/OL].Cooch Behar.http://coochbehar.nic.in/HTMfiles/CoB_Seri_Muga.html.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