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如东县2008—2010年蚕桑生产及蚕病发生情况调查

时间:2024-07-06

韩益飞 陈小进 孙 琴 张小琴 孔旭东 张士宇 蔡金兰

(1如东县蚕桑指导站,江苏如东 226400; 2如东县双甸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如东 226404;3东县丰利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如东 226408; 4如东县掘港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如东 226400)

20世纪90年代如东县全年养蚕生产布局几经变迁,至2000年正式采用“两春两秋”一年4批蚕的养蚕生产布局,春蚕于5月初、续春蚕于6月初、中秋蚕于9月初收蚁饲养,而晚秋蚕一般于9月23—25日收蚁饲养[1]。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养蚕环境日益恶化,家蚕5龄后期不结茧现象越来越普遍。为进一步了解如东县蚕桑生产及蚕病发生情况,在苏州大学贡成良教授的指导下,结合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项目“现代蚕桑产业体系研究与建立”工作的需要,2008—2010年我们对如东县蚕桑生产及蚕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的有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 调查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点与调查户的选择

在全县选择掘港、丰利和双甸3个镇,它们分别位于如东县的东、中、西部,蚕桑生产规模分别位列全县前列、中游和较小规模。3个镇负责调查的人员都具有大专以上的专业学历,中级技术职称。每镇选择养蚕农户10户,原则上从所在镇有代表性的蚕桑生产村组中选择,所选农户要求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蚕桑业务能力,能准确进行观察记录,同时在年龄、养蚕年限、养蚕数量、养蚕水平、饲养形式等方面具有一些差异。中途有农户因各种原因不再养蚕的不另选农户替补。

1.2 调查户基本情况

据调查统计,2008年30户调查户中饲养人员年龄最大的71岁,最小的40岁,平均年龄为57.7岁[2],平均养蚕时间26.5年;2009年28户调查户中饲养人员平均年龄为58.4岁,平均养蚕时间26.9年;2010年26户调查户中饲养人员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46岁,平均年龄为60.3岁,平均养蚕时间27.2年。

1.3 桑园基础情况

2008年30 户调查户共有桑园面积3.85 hm2;2009年30户调查户中有2户不再养蚕,另有5户桑园面积减少,2户桑园面积略增,桑园面积降为3.15 hm2;2010年调查户降至26户,桑园面积降为3.00 hm2,其中有7户桑园面积减少,3户桑园面积有所增加。

1.4 养蚕形式

2008年至2010年所有调查户的小蚕1~2龄全部参加了小蚕共育,3龄饷食后再分发到各户饲养。2008年30户调查户共有大蚕室2 831 m2,平均每 667 m2桑园有大蚕室 48.89 m2[2];大蚕饲育形式:蚕匾育1户,蚕台育20户,大蚕漏空透气育9户。2009年28户调查户共有大蚕室2 737 m2,平均每667 m2桑园有大蚕室57.38 m2;大蚕饲育形式:蚕台育19户,大蚕漏空透气育9户。2010年26户调查户共有大蚕室2 637 m2,平均每667 m2桑园有大蚕室58.60 m2;大蚕饲育形式:蚕台育17户,大蚕漏空透气育9户。所有调查户全部采用方格蔟上蔟营茧。

1.5 调查项目

调查农户的年龄、文化水平、养蚕年数、劳动力、桑园面积、桑树品种、蚕室面积、近年养蚕生产成绩等基本情况。对2008—2010年各期各农户使用的蚕品种、饲养量、消毒方式与药物品种、实用孵化率、养蚕形式、养蚕环境、蚕期用药、蚕病发生的类型与数量损失、上蔟形式、收茧量及公斤茧颗数等情况进行了调查记录。

1.6 数据处理

发病率:按发病蚕头数除以实际收蚁饲养的蚕头数计算,总发病率按总发病蚕头数除以实际收蚁饲养的蚕头数计算。

结茧率:按蚕茧总粒数除以实际收蚁饲养的蚕头数计算。

淘汰率:按养蚕过程中主动淘汰的蚕头数除以实际收蚁饲养的蚕头数计算。

不结茧率:按养蚕后期因各种原因造成的不结茧蚕头数除以实际收蚁饲养的蚕头数计算。

遗失蚕率:扣除发病率、结茧率、淘汰率以及不结茧率的总和以后,去向不明蚕头数的比例。

2 结果与分析

2.1 全县蚕桑生产概况

从2008—2010年全县蚕桑生产情况(表1)可以看出,全县桑园面积从2007年初的约3 667 hm2,逐步下降到2010年的不足2 000 hm2;养蚕数量也由2007年的185 249盒,降至2008年的130 548盒、再降至2009年的74 502盒,由于2009年全年各期蚕茧单产较为稳定,2010年养蚕数量略有恢复,为80 277盒(表1)。2008—2010年如东县养蚕数量名列江苏省第5位。

表1 2008—2010年全县蚕桑生产情况

2.2 蚕种孵化情况

从2008—2010年各期蚕种实用孵化率情况可以看出(表2),2008年春蚕种平均实用孵化率为97.10%,续春蚕种平均实用孵化率为96.07%,中秋蚕种平均实用孵化率为96.50%,晚秋蚕种平均实用孵化率为98.10%,2008年全年平均实用孵化率为97.21%;2009年春蚕种平均实用孵化率为97.18%,续春蚕种平均实用孵化率为98.00%,中秋蚕种平均实用孵化率为97.36%,晚秋蚕种平均实用孵化率为97.56%,2009年全年平均实用孵化率为97.41%;2010年春蚕种平均实用孵化率为97.32%,续春蚕种平均实用孵化率为97.56%,中秋蚕种平均实用孵化率为97.13%,晚秋蚕种平均实用孵化率为97.11%,2010年全年平均实用孵化率为97.27%。从表2还可以看出,2008—2010年3年春蚕种平均实用孵化率为97.19%,续春蚕种平均实用孵化率为96.95%,中秋蚕种平均实用孵化率为96.96%,晚秋蚕种平均实用孵化率为97.70%,3年总平均实用孵化率为97.18%,说明蚕种质量以及催青和补催青的情况良好。

表2 2008—2010年各期蚕种实用孵化率情况

2.3 全年养蚕及产量情况

调查户3年累计投产桑园10.000 hm2,累计饲养蚕种552.03盒,平均每667 m2桑园养蚕3.68盒,累计生产蚕茧23 940.1 kg,平均每667 m2桑园生产蚕茧159.60 kg,平均盒种产茧43.37 kg。其中2008年30户共有桑园面积3.846 hm2,养蚕239.75盒,产茧9 607.5 kg,平均每 667 m2桑园生产蚕茧166.51 kg,平均盒种产茧40.07 kg;2009年28户共有桑园3.154 hm2,养蚕146.7盒,产茧6 701.25 kg,平均每667 m2桑园生产蚕茧141.68 kg,平均盒种产茧45.68 kg;2010年26户养蚕户桑园面积3.000 hm2,养蚕165.58盒,产茧7631.35 kg,平均每667 m2桑园生产蚕茧169.59 kg,平均盒种产茧46.09 kg(表3)。调查户3年桑园面积与养蚕数量变动情况与全县的总体情况基本一致(表1、表3)。

2.3.1 两春饲养及产量情况 3年中所有调查户都饲养了春蚕,累计饲养春蚕种197.70盒,占全年总饲养量的35.81%,平均每667 m2桑园饲养春蚕种1.32盒,盒种平均产茧48.86 kg,春蚕每667 m2桑园平均产茧 64.40 kg,占全年总产茧量的40.35%;3年共有44户(次)饲养了续春蚕,累计饲养续春蚕种93.00盒,共占春蚕总饲养量的47.04%,占全年饲养总量的16.85%,平均盒种产茧量略低于春蚕,达44.36 kg,平均每667 m2桑园产茧27.50 kg,占全年总产茧量的17.23%(表3)。

2.3.2 两秋饲养及产量情况 3年中共有77户(次)饲养了中秋蚕种,累计饲养中秋蚕种158.33盒,占全年总饲养量的28.68%,平均盒种产茧38.82 kg,平均每667 m2桑园产茧40.98 kg,占全年总平均产茧量的25.68%;55户(次)饲养了晚秋蚕种,累计饲养晚秋蚕种103.00盒,占全年饲养量的18.66%,平均盒种产茧38.91 kg,与中秋相仿,平均每667 m2桑园产茧26.72 kg,占全年总平均产茧量的16.74%(表3)。

表3 2008—2010年调查户各期蚕的养蚕成绩统计

续表3

2.3.3 盒种产茧量分布 从表4可以看出,有高达69.59%的蚕种盒数和68.85%的户(次)盒种产茧量超过了40 kg,集中在春蚕和续春蚕中,其所占的比例高达84.18%和83.59%。仅有5.34%的蚕种数和5.38%的农户盒种产茧量在30 kg以下。盒种产茧量低于25 kg的主要集中于中晚秋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户从事秋蚕期蚕桑生产的热情与积极性。

表4 2008—2010年各期蚕不同盒种产茧量的户数及蚕种数分布情况

2.4 消毒及用药情况

养蚕前,小蚕室药物消毒一般进行2~3次,以漂白粉为主,少数农户使用甲醛、新鲜石灰粉等,小蚕共育室还用毒消散熏烟消毒。壮蚕室的消毒用漂白粉等,蚕体蚕座消毒以小蚕防病一号、大蚕防病一号以及新鲜石灰粉为主,添食药物以克蚕菌、灭蚕蝇为主,还有少数农户添食灭菌灵、蚕病灵、脓微灵等,所有调查户都在见熟以后添食蜕皮激素,促使蚕儿上蔟齐一。

2.5 各种蚕病的发生与损失情况

从2008—2010年各期蚕病发生的比例(表5)可以看出,2008—2010年因病毒、细菌、真菌和蝇蛆等而导致蚕病发生的损失率为1.179%,其中病毒病0.447%、细菌病0.222%、真菌病0.446%、蝇蛆病0.064%。加上因农药中毒发生的损失1.371%、上蔟不结茧发生率2.464%,累计蚕病总损失率为5.014%。养蚕过程中,主动淘汰弱小蚕的比例为0.295%。

表5 2008—2010年各期蚕蚕病发生的比例

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每季蚕都有农户发生不结茧蚕现象,2008年晚秋发生率达到5.270%,2009年中秋蚕和晚秋蚕分别达4.885%和4.579%,除2008年中秋蚕和2010年中秋蚕不结茧蚕损失率略低于农药中毒损失外,其余10期蚕损失率都大于农药中毒损失,且基本都是蚕病总损失率中最大的(表5)。

2.5.1 春蚕发病与损失情况 3年春蚕平均总损失率为1.589%,其中病毒病损失0.101%、细菌病损失率0.161%、真菌病损失率0.001%、不结茧蚕1.233%、农药中毒0.049%(表6)。春蚕发病率为一年各期蚕中最低,3年共育32户(次)春蚕发病率在0.02%以下(表7-8),有高达61.33%的蚕种春蚕发病损失率在0.1%以下。2008年和2009年所有调查户春蚕损失率都在2%以下,2010年有4户春蚕的损失率超过了2%,其中最高的一户损失率达3.86%,主要是因为发生了病毒病。其中,2008年春蚕期间,调查户在上蔟期间因空气污染微量中毒发生少量不结茧,每盒蚕种约损失500~2 000头,30户累计发生不结茧蚕1.80万头。2009年春蚕期,22户有不同程度不结茧情况发生,累计损失28 580头,最高户比例达7.350%,平均1.821%。2010年,22户共有1.69万头蚕不结茧,比例为1.074%。3年平均不结茧比例达2.464%(表5-6)。

表6 2008—2010年各期蚕各种蚕病发病率情况

表7 2008—2010年各期蚕不同蚕病发生的户数及蚕种数分布情况

表8 2008—2010年春蚕蚕病不同发病率的户数及蚕种数分布情况

2.5.2 续春蚕发病与损失情况 续春蚕发病与损失情况仅次于春蚕,3年平均损失率为2.877%,所有调查户续春蚕期均未发现有中毒现象。蚕病的发生很少,但与春蚕相比,易发血液型脓病,特别是2008年发生相对较重,2009年开始中试的两广二号蚕品种,续春蚕发病情况有所改观,2010年续春蚕推广两广二号,蚕病发生程度甚至轻于春蚕,47.73%的农户以及74.73%的饲养量蚕病的损失率在1%以下(表7、表9)。续春蚕因空气污染微量中毒而发生不结茧的程度较轻,2008年发生率为0.465%;2009年仅2户发生3 500头,发生率0.638%;2010年4户发生1 700头,发生率为0.235%。

表9 2008—2010年续春蚕蚕病不同发病率的户数及蚕种数分布情况

2.5.3 中秋蚕发病与损失情况 3年中秋蚕平均损失率为9.318%,在各期蚕中损失最大。除了脓病、细菌病较为常见外,农药中毒和不结茧蚕的发生威胁最大,因此从蚕病总发病率分布来看,有的农户损失很小,有的农户会发生严重减产歉收的情况(表10),所以每年都有农户放弃中秋蚕的饲养。从表10中还可以看出,49.11%的蚕种盒数发病率不足1.0%。据统计,3年平均农药中毒发生率达1.371%,接近全部损失的1/3(表6),其中2008年中秋有2户蚕农因中毒而倒掉2盒蚕种的家蚕。

表10 2008—2010年中秋蚕蚕病总发病率的户数及蚕种数分布情况

2.5.4 晚秋蚕发病与损失情况 3年晚秋蚕的平均损失率为7.296%(表6),仅次于中秋蚕,晚秋蚕最容易发生的是真菌病,3年晚秋蚕真菌病的发生率为2.274%,仅次于不结茧发生率的4.281%,两项合计占晚秋蚕总损失率的94.81%。同时,晚秋蚕农药中毒损失明显小于中秋蚕。

晚秋蚕发病分布情况详见表11。晚秋蚕发病率在1.0%以下的蚕种盒数为42.75盒,占晚秋蚕总饲养量的41.50%,这一比例是1年4期蚕中最低的。

表11 2008—2010年晚秋蚕蚕病总发病率的户数及蚕种数分布情况

2.6 蚕病的发生种类分布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春蚕和续春蚕发生农药中毒的机会小,损失率在0.05%以下;中秋蚕最易发生中毒事故。病毒病中秋蚕易发,续春蚕次之;细菌病中秋蚕损失最大;真菌病在晚秋蚕易发;因空气中不明原因的化学因子导致蚕儿不结茧成为养蚕事故的主要威胁,3年中各期蚕皆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除中秋以外,成为影响蚕茧产量的最重要的因素(表5-6)。

各期蚕发病种类与影响范围见表7。从表7中可以看出,3年中有111户(次)、241.03盒蚕种的家蚕发生了病毒病,说明病毒病在所有蚕病中最为常见,其次为细菌病,再次为蝇蛆病,而真菌病发生率最低,且呈现季节性偶发性高发态势。有145户(次)、279.63盒蚕种的家蚕发生了空气污染微量中毒而不结茧,远远超过农药中毒的损失率,也超过最为常见的病毒病发生率。且中毒发生往往呈现零星发生,而不结茧蚕一旦发生,即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给养蚕户造成的损失和心理影响更大。

2.7 结茧率

2008年平均结茧率为85.03%、2009年平均结茧率为86.34%、2010年平均结茧率为91.26%,3年总平均结茧率为87.31%(表5),其中春蚕为91.85%、续春蚕为92.00%、中秋蚕为82.70%和晚秋蚕为81.16%(表12)。由此可见,中秋蚕和晚秋蚕的结茧率明显比春蚕和续春蚕低,而春蚕和续春蚕的结茧率都超过了90%。

表12 2008—2010年各期蚕结茧情况

从结茧率分布情况(表13)看,春蚕和续春蚕绝大部分在80%以上,仅2009年春蚕期有1户因严重中毒导致结茧率低于60%;中秋蚕容易出现结茧率低于70%的农户,而晚秋蚕结茧率相对集中于80% ~90%,说明中秋蚕产量不够稳定,容易发生因蚕病或中毒导致蚕茧歉收的情况。

表13 2008—2010年各期蚕不同结茧率的户数及蚕种数分布情况

2.8 遗失蚕率

从遗失蚕率情况来看,3年的平均数为7.379%(表5),其中春蚕为6.729%、续春蚕为5.046%、中秋蚕为7.857%、晚秋蚕为10.566%;遗失蚕率是两春好于两秋,晚秋蚕最为严重。这可能与晚秋蚕期饲育温度低而造成伏蚕较多而成为遗失蚕有关,也可能与近年晚秋蚕真菌病普遍发生有一定关系。

从表14可以看出,遗失蚕率小于1%的农户比例最高,涉及蚕种的盒数也最多,为170.50盒,占总养蚕数的30.89%,有44.90%的蚕种数遗失蚕率在5%以下。造成遗失蚕率较高可能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生产上为了提高养蚕效率,推行“早止桑、迟饷食”,导致一些蚕因发育进度不一致而遗失;二是由于调查工作量大,往往在发病或中毒严重发生时,难以及时详细计数,容易导致发病或中毒损失的蚕得不到有效统计,从而使遗失蚕率被高估。我们在统计时发现,蚕茧产量低的农户往往遗失蚕比例也比较高。

表14 2008—2010年各期蚕不同遗失蚕率的户数及蚕种数分布情况

2.9 单位面积桑园养蚕情况

调查户平均每年养蚕3.10次,其中2008年3.33次、2009年2.75次、2010年3.19次(表3)。3年平均每667 m2桑园养蚕3.68盒,其中2008年4.16盒、2009年3.10盒、2010年3.68盒。从表15看,3年平均每667 m2桑园年养蚕不足2.5盒的有9户(次),拥有桑园0.81 hm2,占桑园总面积的8.13%;每667 m2桑园养蚕2.5~3.0盒的有13户(次),拥有桑园面积1.78 hm2,占桑园总面积的17.8%;每667 m2桑园养蚕3.0~3.5盒的有19户(次),拥有桑园1.99 hm2,占桑园总面积的19.93%;每667 m2桑园养蚕3.5~4.0盒的有12户(次),拥有桑园1.27hm2,占桑园总面积的12.73%;每667 m2桑园养蚕4.0~4.5盒的有10户(次),拥有桑园1.61 hm2,占桑园总面积的16.13%;每667 m2桑园养蚕4.5~5.0盒的有10户(次),拥有桑园1.44 hm2,占桑园总面积的14.40%;每667 m2桑园养蚕超过5.0盒的有11户(次),拥有桑园1.09 hm2,占桑园总面积的10.87%;其中,每667 m2桑园年养蚕4.0盒以上的高产户31户(次),拥有桑园4.14 hm2,占41.4%。

表15 每667 m2桑园全年不同的蚕种饲养量的户数及桑园面积分布情况

2.10 蚕茧产量分布情况

调查户3年平均盒种产茧43.37 kg、每667 m2桑园产茧159.60 kg。各期单位面积桑园的产茧量分布情况见表16。

表16 各期蚕每667 m2桑园不同产茧量的户数及桑园面积分布情况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春蚕每667 m2桑园产茧量主要分布于50~80 kg,续春蚕主要分布于20~40 kg,中秋蚕主要分布于30~70 kg,晚秋蚕每667 m2桑园平均产茧量以30~50 kg居多(表16)。

一年中的养蚕次数与单位面积桑园的产茧量呈明显的正相关。2008年平均养蚕 3.33次,每667 m2桑园平均产茧166.51 kg、2009年平均养蚕2.75次,每667 m2桑园平均产茧141.68 kg、2010年平均养蚕3.19次,加之结茧率提高,每667 m2桑园平均产茧169.59 kg。由于养蚕积极性下降,出现了一年只养2期蚕的农户,这些农户平均每667 m2桑园产茧量约120 kg,甚至出现了每667 m2桑园产茧不足100 kg的现象。而一年养4期蚕的农户平均每667 m2桑园产茧量一般都超过150 kg,不少农户每667 m2桑园产茧量甚至超过了200 kg(表17)。2010年26户调查户中,有14户饲养了续春蚕,共有桑园面积2.16 hm2,累计生产蚕茧5 810.95 kg,平均每667 m2桑园产茧达179.35 kg[其中2户因发病和中毒产茧量偏低,如果扣除这2户,另12户平均每667 m2桑园产茧量为195.98 kg(其中有3户每667 m2桑园产茧量超过了190 kg、5户每667 m2桑园产茧量超过了200 kg,最高的每667 m2桑园产茧量达到239.5 kg)]。3年中每667 m2桑园产茧量超过180 kg的农户达到27户(次),桑园面积达3.58 hm2,占桑园总面积的35.8%(表17)。

表17 2008—2010年每667 m2桑园不同产茧量的户数及桑园面积分布情况

3 小结与讨论

3.1 蚕种孵化与蚕种质量

调查户 2008—2010年平均实用孵化率为97.18%,其中春蚕平均实用孵化率为97.19%,续春蚕平均实用孵化率为96.95%,中秋蚕平均实用孵化率为96.96%,晚秋蚕平均实用孵化率为97.70%。说明蚕种质量及催青、补催青工作良好。

3.2 全年养蚕及蚕茧产量

调查户每667 m2桑园平均年饲养蚕种3.68盒(其中春蚕1.32盒、续春蚕0.62盒、中秋蚕1.06盒、晚秋蚕0.98盒),平均盒种产茧43.37 kg(其中春蚕48.86 kg、续春蚕44.36 kg、中秋蚕38.82 kg、晚秋蚕38.91 kg),平均每667 m2桑园产茧159.60 kg(其中春蚕 64.40 kg、续春蚕 27.50 kg、中秋蚕40.98 kg、晚秋蚕26.72 kg)。

3.3 消毒及用药情况

各养蚕农户的防病意识较强,消毒措施到位,用药尚规范。养蚕前消毒,特别是共育室消毒总体规范,蚕体蚕座消毒用药较为标准,但据我们调查仍有使用非蚕药药剂、已淘汰蚕药或未通过农业部兽药审定蚕药的现象,如大蚕期添食脓微灵、蚕病灵等,同时对回山消毒重视不够。

3.4 蚕病发生与损失情况

调查户养蚕期间累计蚕病总损失率为5.014%,其中病毒病0.447%、细菌病0.222%、真菌病0.446%、蝇蛆病0.064%、农药中毒1.371%、上蔟不结茧蚕发生率2.464%。在养蚕过程中,主动淘汰弱小蚕的比例为0.295%。病毒病和真菌病对养蚕威胁较大。

春蚕发病率是各期蚕中最低的,平均损失率为1.589%;续春蚕发病与损失情况高于春蚕,平均损失率为2.877%,所有调查户均未发现有中毒现象;中秋蚕平均损失率为9.318%,为各期蚕中最高,除了病毒病、细菌病外,农药中毒和不结茧蚕更容易发生;晚秋蚕的平均损失率为7.296%,仅次于中秋蚕,晚秋蚕容易发生真菌病,平均发生率为2.274%,仅次于不结茧蚕的4.644%,两者占总损失率的94.81%。

3.5 结茧率

调查户平均结茧率为87.312%,其中春蚕为91.85%、续春蚕为92.00%、中秋蚕为82.70%、晚秋蚕为81.16%。

3.6 遗失蚕率

调查户平均遗失蚕率为7.379%,其中春蚕6.729%、续春蚕5.046%、中秋蚕7.857%、晚秋蚕10.566%。从数据看,遗失蚕率超过了养蚕过程中的蚕病总损失率,可以认为遗失率是比蚕病对蚕茧产量影响更大的一个因素。事实可能并非如此,由于调查工作量大,往往在发病或中毒严重发生时,难以及时详细计数,容易导致发病或中毒损失的蚕得不到有效统计,从而使遗失蚕率被高估。

3.7 养蚕次数与单位面积桑园蚕茧产量的关系

调查户平均每年养蚕3.10次,农户在一年中多次养蚕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桑园的产量。一年中养足春蚕、续春蚕、中秋蚕、晚秋蚕等4期蚕的农户,每667 m2桑园产茧量一般不会低于150 kg,相当一部分农户可以超过200 kg。

3.8 不结茧蚕成为养蚕损失的最大因素

调查户不结茧蚕发生率为2.464%,养蚕后期不结茧成为养蚕损失最大的因素,其中除了极少数因农田治虫用药不当造成不结茧蚕以外,皆为空气中微量有毒物质污染所致。它不仅影响蚕茧产量与质量,影响农民的收益,而且对农民养蚕的信心造成严重打击,因为它不像其他蚕病,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控制,农民在养蚕过程中始终处于担心状态,一旦发生,所有的付出全部付诸东流,身心俱疲。此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有效改观,对蚕桑生产的影响将是毁灭性的,这应该引起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有效加以解决。

3.9 实际生产水平

调查户3年桑园面积与养蚕数量变化情况与全县总体情况保持一致,但此次调查的实绩,比全县蚕桑生产的平均水平偏高,一方面为了便于开展此项调查选择的调查户多数为小蚕共育户,这些农户技术水平和生产水平相对较高,另一方面,调查户3年平均有44户(次)饲养了续春蚕,续春蚕占春蚕总饲养量的比例达到47.21%,是全县3年平均水平12.77%的近4倍,依全县平均水平和调查得到的盒种产茧量推算,全县因饲养续春蚕每667 m2桑园实际多生产蚕茧约7.44 kg,3年平均每667 m2桑园产茧139.54 kg。

[1]韩益飞,吴健,蔡金兰,等.如东县养蚕布局的变迁[J].蚕桑通报,2004,35(1):54 -57.

[2]韩益飞,陈小进,张小琴,等.如东县蚕桑生产基本状况及蚕病疫情调查[J].江苏蚕业,2009,31(2):9 -1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