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汤林伟
摘要:为了误导信息使用者达到自身目的,企业往往对现金流量信息进行粉饰。针对上述情况。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观察法、差量分析法等方法来识别企业的伎俩,提高识别防范能力,正确判断信息的真伪,为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现金流量;信息粉饰;识别防范
一、企业粉饰现金流量的主要目的
(一)粉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显示企业处于正常发展阶段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被认为是企业在短期内最稳定、最主要的用于维持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资金流转的“动脉”。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不仅要承担日常经营发生的费用,同时还要担负着现金股利和利息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费用等的支付和补偿任务。所以,企业在经营活动存在较大问题的情况下,往往通过粉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结构和规模,以示企业处于正常发展阶段。
(二)粉饰整体现金流量,吸引投资者投资
投资者常常往往通过考察企业整体的现金流量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投资,所以现金流转状况较差且需要被注资的企业在对外进行信息披露时,往往通过相应的变动,使投资者相信企业的现金流量整体结构和规模都十分令人满意。
(三)掩盖关联方占用企业资金的行为
对于关联方交易,信息使用者更多关注的是关联方交易价格的确定和诸如关联方交易的类型、性质、金额以及有关提供或取得的担保信息等。所以,企业在披露关联方的交易信息时,往往以价格确定“无高于或低于市场正常交易价格”为由来证明关联方之间的所谓“正常交易”,将信息使用者的目光转移,忽略关联方交易对本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
二、企业粉饰现金流量信息的主要方法
(一)粉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方法
1、夸大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减少流出量。企业往往通过夸大“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减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所支付的现金”来提高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比如企业通过关联方的商品交易来增加现金的流入,有意推迟购货、延迟支付到期应支付的应付账款等来减少现金的流出,或者两者同时使用使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相应的增加。
2、将非正常的现金流出归人“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在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结构不合理、如实披露会有不务正业之嫌的情况下,如因各种原因导致“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出”金额规模较大时本应单独列示,但却直接划归“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之中,从而使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更合乎情理。虽然这样做不会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总额,但能使其结构看起来更合理。
3、虚构经济业务,粉饰经营性现金流量。为了显示企业经营活动处于正常状态,某些企业采用虚构经济业务的方法虚增经营性现金流入与流出,这样,—方面提高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另一方面又不影响报表的平衡关系,该手法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信息使用者必须深^分析现金流的相关交易真实性,只看现金流量表,就可能对企业相关信息做出错误判断。
(二)粉饰整体现金流量的方法
1、粉饰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有些企业的筹资活动不在企业的总体规划中,而是随着会计报表披露时间而呈现出奇异的“规律性”:在报表披露前借人款项,报表披露后又立即归还。信息使用者应当去进一步了解发生这些借款的实质原因,例如债权人是谁、借款的用途等方面,以此来分析判断企业是否存在粉饰现金流量。
2、粉饰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企业通过提前收回投资或出售企业正在使用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性资产,以此来扩增企业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这种交易大部分必须有关联方的参与合作,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规模的得到“改善”,以致总体规模更加“合理”。
3、将现金流量表的三大部分进行任意调剂。企业可以通过任意调剂三大部分之间的金额来美化整体现金流量,例如企业往往会将闲置的现金用来购买有价证券,当自身需要现金时,就卖掉证券,其相应的收益应当列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中。
(三)关联方占用企业资金的方法
1、直接从企业挪用现金。关联方从企业挪用现金,在资产负债表上直接表现为:债权资产的增加,现金数额的减少。某些企业为了掩盖这个事实,将由此引起的债权计入反映因商品赊销而形成的短期债权“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或者计入反映因预付购货款而形成的“预付账款”科目中,以此来掩饰企业资金的减少。
2、通过商品或劳务交易占用企业资金。与关联方直接占用现金的行为不同,关联方往往采用与企业签订相关的协议的形式来形成某些交易,因此可以冠冕堂皇的将企业的资金掏空。在这种情况下,有关现金流出或引起相关费用的增加,或者是企业某些资产数额的增加,或者是债权的增加,这样就可以把相关现金流出量顺理成章的归人到购买商品、提供劳务支付的现金或相应的减少销售商品、接受劳务收到的现金。
3、购买关联方股权。企业对外扩张时,为了快速“充实”财务业绩,通常采用的手法就是从其他现有企业的股东手中购买其所拥有的股权,这种交易的实质是:为控股股东的战略服务,同时通过持有股权使其财务业绩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提高,实可为“一箭双雕”。相应地,企业会将这种做法产生的现金流出归到“企业对外投资支付的现金”这个项目中去,这是关联方占用企业资金最隐蔽的方式。
三、识别防范粉饰现金流量的方法
(一)识别防范的一般方法
1、观察分析法。即仔细阅读现金流量表的各个项目,尤其注意不合常理的内容,磐要时可做一些计算验证。例如,某公司按照2007年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一栏所列示的金额2256万元,根据年报中声称的公司员工13000人计算出职工当年平均每月收入仅144.5元,如此低收入水平,让人不免对其披露的信息产生怀疑。
2、差量分析法。差量分析法是指利用现金流量表在相邻会计期间相同科目的差额来进行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实质为在相邻的会计期间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例如某公司在相邻的两个会计年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的金额本年度比上一年度多出30亿元,但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本年度仅比上一年度多出15亿元,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等项目本年度比上年变化所引起的增量现金收入为5亿元。从这些数据来看,现金流量表中的差额与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中相关项目的差额之间存在着重大差异,说明企业存在着明显的粉饰现金流量表信息的行为。
(二)识别防范的具体方法
1、重视间接法编制附注的分析。间接法看出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差异的原因,并能进一步找出问题的根源。例如某公司2007年度现金流量表中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48.97万元,但以间接法调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其当期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了4779.3万元,这说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主要是由于延迟支付到期应付的款项等方面形成的,这样会加大企业的偿债风险。
2、关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对于现金流量表而言,不能单纯的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的大小和增长幅度,同时还应结合企业的性质、经营项目、成立时间以及市场行情等来分析“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的构成及其合理性,关注现金流量主要是由哪一部分产生的,是否存在着大量的非经常性现金来源,是否存在因投资、筹资活动产生可观的收益来粉饰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情况。
3、关注“收到/支付其他与经营(投资、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对于该项目金额巨大时,信息使用者应当做详细测试甚至可能追查初帐,因为这些项目表述不清,如果不仔细研究企业的各项数据指标或附注说明,很难发现其中隐藏的不能披露的信息。
此外,在阅读现金流量表时还应结合其他资料进行,如附注、相关的行业及商业刊物等,了解行业的发展状况;用属于某行业典型的共同比率及趋势资料做比较;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进一步深刻了解企业的相关背景和其他信息,以加深对现金流量信息的理解。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