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赵星宇, 胡 钢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2.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西安710000)
西北地区作为华夏民族发祥地,有非常古老的文明和历史古迹被大量黄沙和戈壁所掩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千百年来,历代帝王没有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规律,过度开发,劳民伤财,破坏环境,给西北地区环境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使得本就不肥沃的土地变得千沟万壑,满目疮痍。民国年间,主持边疆垦务的执政人员倡导西部土地开发,他们中的大多数不明白科学开垦原理,对水土保持措施知之甚少,冒险提出垦种山坡,此项办法一旦全面推广,会给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带来更大危害。
西北地势较高,潼关、西安等地海拔已超500 m,往西逐渐升高,到甘肃已经达到1 000 m以上,地势倾斜度大,排泄少量雨水难度较小。黄河上游大部分地区虽以黄土层为主,但上流河床多以石质及硬土为主,水流相对平稳,不会发生溃决泛滥的水害。黄河及其支流,含沙量大,容易淤淀,河面非常宽衍,中间有许多洲渚,平时水深,很少有超过2 m以上。黄河上游,比降太大,水流湍急,要发展航运,难度比较大。甘肃、青海境内各河流,河床比降及流速很大,到处都有水利资源可以利用,但这些地方因为人口稀少,并没有充分发挥当地的水力资源优势,农业发展缓慢,产量较少,工业发展没有起色。西北水利建设,要以改进整个西北地区社会事业与经济建设为目标,把农牧林工商统筹兼顾,互为利用,平衡发展。
抗战爆发后,西北地区战略重要性凸显“开发西北之呼声,甚嚣尘上,成绩亦有可观,尤以陕、甘青宁,地当西北腹心,为建设西北之先着”[1]。四省面积160万km2,已垦土地364.7余万hm2,其中水田仅及全面积0.004,61.3余万hm2,人口总数1 890余万,平均每方公里12人。四省耕地人口情形见表1[2]。
表1 四省耕地人口统计表
因为农用地面积有限,加以水量稀少(普通年雨量在200~350 km之间),气候干燥,蒸发量又大,大部分农用地处于干旱之中,仅有沿河低地能得灌溉的利益。以陕西省为例,历史上“陕西关中发生的饥馑共有163次,其中有128次为旱灾。民国十七八年的陕甘大饥与去年春季陕南陕北的荒歉,都是很明显的例子”[3]。本文所涉及西北水利建设,以农田水利为主。除农田水利而外,其他方面也要加强。“交通方面,应畅航运之利;在工业方面,应兴水力资源;在消极除害方面,应防止水灾;总之开发西北,当以振兴水利为要图也”[4]。
西北地区以山地居多,多处于主要河流上游“走廊地形若带,介南山与戈壁之间,山峰突起,拔海可及一百,三脉平行,中有深谷,河流怒吼而出,黑河流向东南,至甘州觅道穿越平原冲积山谷,抵绥远而人沙漠。白水河流向西北,肃州之上穿越山脉,散流冲积扇状地中,潜注细砂卑湿区域,水库位于其下,殆无疑也,若藉电力提水,足为施灌之源,他若控制地面之水,举凡土质肥美增产有望之区,均可导之以溉。当洪水之期,携沙沉淀,及后干燥,北风一来,微粒飞浮若尘埃,重质移动若沙丘,于沿扇状冲积地之边缘随处可见,高台之境,沙丘侵表可耕之田,故必设法控制治理也”[5]。虽然西北地区居住百姓不多,人口密度小,地广人稀,洪涝灾害造成损失较小,但不能因为人口较少,就忽视洪灾给西北人民百姓带来的伤害,不想治理办法和方案。据以往记载“沿黄河的皋兰、靖远、灵武等处,常受泛溢之灾,他若沿洮河的临洮,沿嘉陵江支流的文县、武都、成县等处,也常有被淹的史实”[6]。以上受害各县,均曾修堤筑坝,疏浚河道,用以抵御水灾,但是都不过是局部的,还没彻底的有系统的筹划,抗战期间西北各地政府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安排水利人才详细计划“从事治导,水害一除,水利的建设才能不受影响,而其效力才能更为长久”[7]。
黄河水力,据调查所得“干流水力凡60万马力,支流10万马力,壶口一处,估其最小额可得10万马力。如于峡中筑50 m之高坝,可增至300万马力”[8]。黄河过宁夏后才能勉强通行船只,嘉陵江上游及其支流航船水程也有限,并且迟缓费力,其余也不过只能同行简易的皮筏木排。“从前东汉时候(元初二年即公元115年),虞栩为武都太守,于击破羌人之后,假振贫民,开通水运,米盐大量涌到,价格太贱,不过三年功夫,居民由13 000户增至40 000余户,后来后魏薄骨律(即灵武)镇农刁雍,造船运谷,唐朝及前清开嘉陵江上游水道,宋时凿清水江峡口以通流川,清同治年间王德榜开洮岷航路,均收相当效果,对于民食军事,大有神益”。抗战爆发后黄河水利委员会预备使河与嘉陵江通航尚未施工,甘肃建设厅在洮河下游,进行比较顺利,山地河道,坡陡流急,不像河南等省份那样好治理,容易疏导。只有各河流都能分段通航,和陆路联运,已经可以给西北人民带来不少便利,如果积极对航行船只加以改造,使其适合于西北各河流,对西北航运改善也会发挥更大作用。
陕西自民国十八年省水利局局长李仪祉提倡兴修水利后,抗战前后已经是各省中灌溉工程的模范省份,取得显著效果“渠工之已完成者,有泾惠、渭惠、梅惠、织女诸渠;行将落成者有黑惠、汉惠诸渠;正进行者有洛惠、褒惠诸渠;拟即开工者有覆惠、榆惠诸渠;其余计划已竣或查勘完毕认为有利者总计不下21处;共灌田20余万hm2,至于防洪航运,水力等,亦多有所规划,渐次推进中”。甘肃受地形与气候的限制,水利不易开发,各渠灌溉区域,多局促于快盟之河谷,近来地方当局,重视水利,致力于新式渠工之兴办,抗战爆发后甘肃省政府组织水利林牧公司,准备大规模推进于农田水利发展。宁夏水利比较著名,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素有“塞上天府”之称,宁夏为黄河帆船的起点,稍加整治,可通行蒸汽轮船,充分利用水力资源,发挥水位落差大的优势,推进水车水磨项目开发。青海地处边陲,重山叠嶂,大部土地,均在游牧状态,农业落后,水利不发达,灌溉事业,承古人之余荫,沿黄、湟、大通诸河,有水田6.7万hm2,水力发展最有潜力的是大通问心堂峡,当地农田水利还处于起步阶段,亟需进一步开发。
西北都市给水问题,关注的人不多,这是大环境问题,不单是西北的问题,“向来沿着河道的城市大半都是汲取河水来作饮水及用水,离河道远的城市,更凿井取水,有时候城内井不多,或者井水不合用,便设法开渠引城外的河水或泉水”[9]。西北城市的给水问题不容易解决,在以前的西北地方志中记载不多,一旦有饮水入城的情况,都会郑重其事的写出来,可见西北人民对于给水问题的重视。前清光绪年间,左宗棠在西北坐镇十余年,从水利与养民、安民的关系方面看,左宗棠认为:“水利所以养民,先务之急,以此为最”[10]。左宗棠在兰州黄河沿岸,装置抽水设备,抽上岸来,用管子引到城内,并在城内挖池子用来蓄水,当时对于取水人有数量限制,但是给百姓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如果继续扩大抽水量,添修蓄水池,另行规定汲取水办法,增加澄清及消毒手续,能够从政府争取来拨款,财力充足的时候就可以筹建自来水厂,抗战爆发后兰州市政府已经开始注重这个问题,积极开展工作“正在筹划加以扩充,其他的城市自然也是应当酌量情形,逐步的仿造.这不仅是便利的问题,是与居民的健康有极大的关系”[11]。
从抗战期间西北各省情形看来,西北农田水利建设,虽然说不上普遍发展,但也为西北地区将来发展奠定了相当基础。西北地区作为抗战大后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主持修建了一定规模和数量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对当地生产、生活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但由于抗战所处环境制约、再加上国民政府经费有限,管理不健全等因素,西北农田水利建设存在不足之处。
西北水利建设发展,需要面对很多自然环境上的困难,最大的困难是雨量稀少和水源不足,以致造成非常干燥的现象,给予农作物严重的威胁。近代气象学家及地质学家已证明“中国西北部日渐干燥,并且其变化的速率,较其他各地为大,古代农产丰收的甘肃省,肥美的田园渐渐为戈壁的流沙所淹没。长城黄河间接近陕西的鄂尔多斯区,数百年前为农业社会的集中地,至今已成为沙碛之乡。除非时常降雨,以补足水源,供给作物的生长,那么早灾的发生,必定是无尽期的”[12]。黄河潼关站所测黄河全河全年流量仅4.15×1012m3。将这些水量分配到黄土的全部面积上,每平方米约得水0.3 m3、面于30 mm的水深。在全年中,这样小的水量效率几乎零,这是水源不足很明显的证据。
西北地区黄土层中沟壑很多,既深而且宽阔。越往西山岭更加起伏,平地更少。西北农用地为60.94万hm2,平均每人可得耕地0.17 hm2,粮食自给,非常困难,如果不幸遇到旱年,生产量便要顿减,酿成严重的旱灾。美国水工教授O.J. Todd曾说:“中国西北部就地理及水利方面言,均不易企图大规模灌溉事业的发展,真是一件不幸的事情”[13]。像今日陕西渭北平原泾惠渠所经过6.7万hm2的良田(其实仅灌溉4.7余万hm2)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对于大多数西北土地而言,复杂多变的地理地貌增加了水利建设开展的难度。
西北地域辽阔,民国以来还没有做过地形、地质方面的详细测量,气象和水文上也没有准确记载,无法了解各地雨量的确切数据。抗战爆发后,测候所及水文站除陕西省的数量较多外,兰州的测候所成立仅七年,西宁的仅两年,宁夏的成立也很迟,缺乏水工设计资料。抗战期间,从事大规模水利建设、高级技术人员非常缺乏,连掌握基本水利知识的下级工人也非常短缺。抗战后期,教育部为了培养水利方面的人才,要求全国各高校增设水利工程专业,但从高校专业的增设情况以及实际录取情况来看,结果非常不理想,以1943年为例,当年全国招生规模仅有400名,这和实际所需水利专业人才数量还有很大差距。各流域水利机构与大学合作在西北、西南地区开办水利职业技能训练班,这样的短期培训机构没有办法保证技术人员专业素养,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无法获得更加确切的西北农田水利一手资料。
西北地方政府普遍缺钱,加之抗战爆发后,财政经济愈发紧张。1940年农本局放出的农田水利贷款有820万元,除陕西一省占390万元外,西北其他各省得不到财政支持。陕西农田水利建设已属西北地区较好省份,但也存在水费收取,支出不合理等情况“陕西省水费之规定,以浇灌次数之多寡,分一元、五角两种,工业用水每一水磨水榨月纳二元,新式工业每月纳一元,较之利益仅及数百分之一,可谓过少,水费由财政厅经收,归入省款,统筹支配,渠道养护费,由省府另拨,入泾惠渠全年实收水费63万元,每月所拨养护费仅1 300元,值兹材料奇昂、工价飞腾之时,不敷过巨,考之印度情形,其水费收入,一部用之养护,一部增开新渠,所谓‘取之于水用之于水’”[14]。由此可见,陕西省虽然有一定水费收入,但是收入和支出非常不平衡,尤其对已建设好的水渠的后期维护严重不足,对新水渠修建只依靠政府拨款,不能对所收纳水费有效利用。这种情况,在其他西北省份同样存在,对农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制约。
西北特大旱灾造成严重后果“1929年冬起,大雪两月,严寒砭骨,一般劫后余生,或僵卧雪中而死,或长跪冰雪乞食,呼天抢地,啼饥號寒,几同处身鬼域”[15]。百姓流离失所,只凭着命运指引而举足运步的农民们,在生机已断,忍无可忍的恶劣环境下,只有逃荒求食,才能勉强生存。棉花和粮食异常紧缺,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如要缓解旱灾带来的影响,只有大力开展农业生产,才能稳定社会秩序。在这种背景下,1931年开始修建泾惠渠,泾惠渠第一期竣工并开始灌田后,其效果立竿见影“灌区内每年可增加棉数量40万石,产麦数量60万石”[16]。其他渠两岸农产品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由此可见,旱灾爆发后,及时修建农田水利工程,对当地粮食以及农业作物产量提升发挥了巨大作用,有助于解决受灾群众生计问题,稳定民心,缓解旱灾产生的恶劣影响。
抗战爆发后西北地区新修了一批农田水利工程,这些工程对于当地农业产量有显著提升,尤其是和非灌区的农田比较,其产量成几何倍数增加。“陕西省非灌溉旱地平均亩产量为:小麦6斗,皮棉20斤,稻谷和玉米8斗,而有水灌溉的田地,每亩平均产量为:小麦1.74石,皮棉62.3斤,稻谷2.09石,玉米2.35石。平均每亩增产幅度为:棉花产量提高3倍以上,小麦和稻谷提高约3倍,玉米提高2.5倍以上”[17]。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小麦、稻谷、玉米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在稳定抗战大后方民心的同时,还为一线将士提供粮食补给。作为抗战的战略大后方,西北地区迁入大量外来工厂和人员,本来就不富裕的粮食面临捉襟见肘的困境,国民政府对于西北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战略性规划及建设,解决了这一问题,提高了农业产量,稳定了后方基地,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保障。
抗战时期兴修了大量的农田水利工程,使得西北地区的农业重新焕发活力,改变了西北地区以往落后、贫瘠之面貌,甘肃、青海等地棉花、粮食产量有了显著提高,以前未开垦的土地,经过科学规划,已得到有效开发。西北地区河流众多,兴修的农田水利工程为农田提供给水保障,在新修河渠两岸配套栽种大量树木,在巩固水土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据泾惠渠管理局统计,1937年该灌溉渠内农民受益增加约600万元,1938年约700万元,1939年约1 000万元。西北农田水利建设成果显著,赢得各方人士赞誉,也让金融界人士看到了其中商机,吸引他们前来投资,为西北农田水利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金融保障,也有利于改良育种、农贷体系优化等关系民生问题的领域进一步发展。农业的繁荣一来保证了抗战大后方粮食供给,同时也给其他行业提供了原材料。抗战爆发后,大量沦陷区商人、技术工人、专家教授云集西北,有了粮食保证,他们可以安心在西北投资和发展,加快了西北地区的开发速度,也有助于加快西北地区的现代化进程。这样的发展不仅局限在西北大城市,在交通发达、水利设施完善的乡村,也汇聚了大量人口,使原本偏僻的农村变为繁华的市镇,进而又加速了西北的城镇化。
中央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统筹规划西北水利建设,弥补地方人力财力不足的问题。提倡农田水利合作,除去大规模的国营灌溉区、国营农场及国营垦区及各省举办的水利工程外,西北地区财力不足的灌溉区,由地方百姓合作兴办,国家进行监督指导和协助。农本局增加西北农田水利贷款,使其业务扩充到西北各省,鼓励和号召银行界加大对西北对农田水利事业的投资力度。增添测候所及各河水文站,长期观测及记录。充实西北农学院及西北工学院,培育高级技术人员,同时设置专修科及水利工程下级干部人才养成所,设立研究机关,研究灌溉用水经济,减少渠道运水损失,河流挟沙及土壤去碱,使西北有限水源及地力,得以充分利用。抗战期间西北农学院已建立小规模水工实验室,从事各项渠工试验,又与经济部中央水工试验所计划,合作成立西北水土经济研究所,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出于开发西北、支持抗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于西北农田水利建设,再加上地方政府努力推动,使得这一时期西北农田水利建设与历史时期相比,不仅工程数量多、规模大,材料和技术先进,将官方主导与民间自治、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密切结合,科学化的农田水利建设方式改变了西北地区发展的落后状况,尤其是陕西地区的农田水利发展,开创民国新式农田水利建设的先河,成为了全国灌溉事业发展的典范。西北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不仅缓解了西北地区的严重旱灾,振兴了乡村经济,提高战时农业产量、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保障,而且对建国后的西北农田水利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现阶段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发展时期,西北农田水利建设依然发挥着巨大作用,已经初步形成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一体化系统工程,进一步强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防灾抗灾能力,提高了西北地区人民群众的整体生活水平,改变了农村的社会面貌。在乡村振兴的战略实施下,继续开展西北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强化农村供水保障,重视农村河湖管理,全面开展农村水系整治,开展农业节水行动,加快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水利现代化与城乡水利一体化,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支持与保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