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院校地域文化教育研究——基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问卷调查

时间:2024-07-06

盛 杨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社会科学部, 江苏 常州 213164)

地域文化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个体及知识,是一种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的地方思维习惯及生活方式。[1]地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是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州是一座有着3 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历史文化名人荟萃,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常州地域文化走进高校课堂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那么常州学子们对古老龙城沉淀了几千年的文化遗风是否了解,高职院校的地域文化教育现状如何呢?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地域文化教育进行了问卷调查。

此次调查的主体为2013级(一年级)学生,调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于2013年12月展开,共发放问卷500份问卷,收回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97份。第二次于2014年4月展开,共发放问卷510份,收回问卷510份,有效问卷504份。调查对象中女性440人,男性561人,其中常武籍的学生有212人;专业分布为文科类231名,工科类 770名,符合我校专业设置以理工科为主的特点。

一、高职院校开展地域文化教育的基本情况

(一)多数学生对学习地域文化的认识是积极正确的

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地域文化教育是否还有必要,高职学生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调查中,学生在回答“你认为在大学阶段是否需要学习地域文化”和“你认为学习地域文化有何益处”这两个问题时,有近80%的学生认为学习地域文化是有必要的,其中近半数的学生认为学习地域文化对了解民风民俗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是有帮助的(详见图1、图2),这表明在学校开展地域文化教育有良好的认知基础。

(二)开展地域文化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兴趣

图1 学习地域的文化需求

图2 学习地域的文化作用

我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以省内学生为主,调查对象中常武籍学生的比例为21.2%。由图3可以看出,55.1%的学生入校之前对常州地域文化有所了解,其中了解较多者仅占12.8%,这说明学生入校前对常州地域文化有一定了解,但并不丰富,这其中包括一定比例的常武籍学生,他们对家乡文化的了解较少,这在地方文化传播中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由图3、图4数据对比可以看出,83.6%学生进校后对常州地域文化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这为地域文化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发展空间。

图3 进校前地域文化了解情况

图4 进校后地域文化了解情况

(三)学生了解地方文化时,有较强的选择性和随机性

图5、图6显示多数学生感兴趣内容以名胜古迹、饮食文化为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人文化、地方民俗、民间传说等熟悉度较低。学生在没有教育引导的前提下了解地域文化,不是出于兴趣选择就是一种随机了解。从兴趣选择的角度分析,名胜古迹可以游览,饮食文化可以品尝,这两类地方文化自然会更受学生青睐。调查中,有31.3%的学生表示对地方名人感兴趣,但是他们知道的常州名人却不多,学生知道的常州名人人数基本集中在1~3人,知道4位及4位以上常州名人的仅有10%。这说明即使感兴趣的文化领域,也会因为缺少引导而达不到教育效果。而在学生兴趣之外的其他地域文化内容就更多从属于随机性的了解,这使得学生不能全面了解常州文化,更有可能会错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化。

图5 地域文化学习兴趣

图6 地域文化兴趣范围

(四)学生在学习地方文化过程中缺少体验

某一地域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知识体系、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模式等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最终积淀在该地区的文化里,这一过程表现为地域文化的动态性。[2]地域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更新,它需要通过我们的思想、语言、行为去感知、展现和传承,以完成地域文化动态性特征的历史审视,因此学习地域文化仅依靠书本、课堂、网络是远远不够的。调查中,许多同学对常州主要的名胜古迹都有了解,但除了中华恐龙园、春秋淹城、红梅公园这些有游乐功能的景区认识与体验数据较为一致,其他如天宁寺、瞿秋白纪念馆、青果巷、篦箕巷等人文景区了解和去过的比例都有一定差距(详见图7)。事实上,学生体验不足的这些地方,恰恰是常州文化蕴含丰富的所在,如青果巷,数百年来从这条小巷中走出的常州名人有数十位,如果带领学生走进青果巷,在这些名人居住过的地方进行体验教学或文化活动,让学生产生与文化名人隔空相对的奇妙感受,那么调查中学生对常州名人的了解又将是另一种结果了。

图7 对地域文化的认知与体验

(五)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识较为单一

常州是一座有着2 500多年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城,季子时期的诚信文化、齐梁时期的文学繁荣、唐宋以来的科举发达、明清时期流派众多、近代工业文明引导长三角发展,其文化底蕴深厚,发展脉络清晰,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常州的印象集中在“风景宜人的旅游城市”,“常州的城市文化品牌”的推介主要通过“旅游景点”,“常州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当今社会发展作用主要是提供旅游资源”(详见图8、图9、图10)。 实际上这种文化定位对于常州而言并不十分准确,除去旅游开发的需要之外,其城市文化精神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常州正在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从融入地方文化建设、服务地方文化产业的角度考虑,多角度引导学生感受常州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是很有必要的。

图8 常州城市印象

图9 常州城市文化品牌传播途径

图10 常州文化资源的价值

二、高职院校开展地域文化教育的对策及途径

大学生是传承优秀文化的主力军,如果学生对本土文化缺乏了解,而学校又不加以正确引导,势必影响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甚至对学生融入社会产生一定阻碍。因此,系统、全面地开展地域文化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准确认识,是十分有必要的。由调查数据可知,学生虽然对地域文化学习的重要性有较好的认识,但是在实际了解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而针对这些问题,在开展地域文化教育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在地域文化教育中的优势

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在入学后对地域文化的兴趣明显增加,这与地方高校在开展地域文化教育方面的优势有直接关系。

一是文化认同优势。地方高校的地理性特点易将学生生存环境与文化认同紧密衔接,学生在同一环境中学习、生活较长时间,他们的认知、思维和行为在与这一地方长期互动的过程中,情感上逐步形成对该地区的文化认同。

二是文化资源优势。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为地域文化教育提供了大量的教育资源,以常州为例,从古至今,常州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常州学派”、“阳湖文派”、“毗陵诗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和“孟河医派”等学术流派饮誉全国,“常州梳篦”、“留青竹刻”、“常州吟诵”、“天宁寺梵呗唱诵”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亦蜚声中外,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地域文化走进课堂提供了大量教学素材,更为教学实践提供了便利。

三是师资条件优势。地方高校在传播、服务本地文化的过程中,与地方有着紧密联系,校内的地域文化教育师资与地方文化教育资源形成共享,除了本校老师,一些校外致力于地方文化推广的学者、名人可以通过开设公选课、指导学生社团、开设专题讲座等多种途径,参与到学校的文化教育中来。

这些优势融入地方高校的地域文化教育教学工作,必然对学生了解、学习、传播优秀地域文化产生多方面的吸引力,从而提升他们学习地域文化的积极性。

(二)综合多种途径加强地域文化教育

调查中,学生认为学校开展地域文化教育最好的方式是依次为:参与社会文化实践活动(30.9%)、开设主题课程 (24.7%)、组织主题校园文化活动(24.5%)、成立地域文化学生社团(21.1%),学生对课程形式的选择比例较为接近,这说明学生希望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学习地域文化。目前,多数高校的文化教育课程多以公选、社团等显性课程形式承载,文化教育参与度较高的学生多以一、二年级为主,如何在短期内,磨合文化教育规律与学生学习特点,发挥地方高校地域文化教育的三大优势,提升地域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是教育者必须考虑的问题。结合教育实际,综合调查数据,笔者认为应围绕以下六个方面加强地域文化教育。

1.要具备适度有效的课程形式:文化传承离不开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只有依托课程,才不会破坏地域文化的知识体系,才可能实现地域文化教育的目标。[3]文化教育的课程主体是文学、哲学、历史及与之相关的学科,课程形式为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文化素质教育公选课是地域文化教育的最佳课程载体,在增长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要重视学生文化社团的建设: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管理程度较高的兼教育与活动于一身的学生组织,建设以地方文化学习、传播、研究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社团,才能激发学生参与地域文化教育的积极性。目前我校有金坛刻纸、常州吟诵、常州人文研究社等社团组织,这些社团学生已经成为我校地域文化活动的骨干力量。

3.要注重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结合:许多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是推进文化教育、展示教育成果的有效平台,对传播知识、扩大文化教育的影响力都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2013年我校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常州文化届会,现场以常州民间手工艺品及其制作流程展示为主,学生近距离领略了常州地方文化的魅力,使得很多同学对常州乱针绣、留青竹刻、梳篦、金坛刻纸、木偶、捏泥人、剪纸、彩绘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当场表示要拜师学艺。

4.要加强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地域文化教育的过程必需是动态的,学生不能仅仅作为听众或是看客,必需要从亲身体验中提高对地域文化的认识与感受,因此,地域文化教育要善于利用丰富的实践资源,激发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文化的积极性。例如,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了解常州地域文化的精粹、参与地方学生文化团体、参与文化志愿服务等,都是社会实践的良好途径。

5.要发挥隐性课程的补充作用:隐性课程与文化教育的作用途径较为相似,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隐性课程可以对文化教育起到良好的补充作用。例如,注重校园环境与地域文化教育的结合与渗透,在校园人文景观、软环境建设过程中,融入有地方特色的标志和建筑。

6.要重视新型教育技术及载体:调查显示,学生了解常州地域文化的途径比较分散,选择较为集中的两个途径是电视(30.9%)和网络(32.3%),这正符合当代青年在流行文化影响下获取信息的特点。因此,要结合相关地域文化教育课程和活动,进行网络课程教育资源库和专题网站的建设,通过网络、电视加大宣传力度,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学校开展地域文化教育是必要的、可行的,无论对优秀文化的传承还是对本土社会的认知和行为规范都十分重要,其教育功能的开发不是简单地增设几门课程,而是要在整合地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适应学生、社会需求、有发展的、有亲和力的教育模式。只有结合实际,加强对地域文化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文化体验的深度与广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对当今社会发展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校文化传承和文化熏陶的育人功能。

[1]刘正伟,李品.论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发展研究,2006(9):14-17.

[2]陈大路,谷晓红.地域文化基本特征的新审视[J].学术交流,2007(11):174-177.

[3]容中逵.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三种教育误识[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3):65-6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