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法新探索

时间:2024-07-06

赵 萍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会计系, 沈阳 110000)

聚类分析是对样本或变量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其目的在于根据研究对象之间的亲疏关系将相似的事物归为一类,进而有针对性地研究各类别事物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同时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根据“七因子模型”全面量化学生隐性素质和显性素质,得到综合素质评分,为“聚类分析”、“以类定法”做好前期准备。

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以某高职院校金融会计班60名学生为例,设置多维度立体式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分自评和他评两组。自评组由学生和其家长担当,评分按5:5加权;他评组共30名成员,分学生组和教师组两个部分。学生组的评价者主要由班干部、寝室长、学科代表或一般同学构成,共20人;教师组主要由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和学管人员构成,共10人。30个他评主体根据设计好的评价标准认真考核每个学生的表现,给出适当的分数,并将组内平均数按4:6的比例在组间加权平均,得到他评的最终成绩。最后将自评成绩和他评成绩按5:5的比例加权平均计算各位同学最终的单项素质得分。每项素质得分再经过前述“七因子模型”的处理,可快速确定因子得分和最终的综合素质总分。该体系评价主体设置层次较多,一方面实现了全员参与,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可有效减弱个别主观偏见评价的影响,使得评价活动客观、公正。另外,涉及44个初始指标的多维度,多角度评价,既发挥了平均数的代表性作用,又实现了众数、中位数等位置平均数的意义,真正体现了评价的综合性和全面性。

二、聚类分析

(一)分析过程

将上述取得的60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分数据导入SPSS系统,先采用二阶聚类进行探索性处理,将参与计算的七个因子得分和总得分八个变量聚为5类,聚类质量良好。其模型概要和聚类质量分别如图1、图2所示。

图1 模型概要

图2 聚类质量

为取得更为深入的剖析数据,进一步采用系统聚类方法,根据生成的图表,研究各样本间的层次关系和聚类过程。再利用SPSS软件提供的强大的分析报告功能深入分析各类别中因子分布的属性特征,并以此为每个类别命名,得到学生综合素质类别列表。(见表1)

表1 学生综合素质类别列表

(二)结果分析

经过聚类分析,将60名学生划分为特征鲜明的五个类别,研究中对每类学生背景资料进行逐一分析,进而准确判断类别划分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类别一包含7个同学,占全部人数的11.67%,人数最少。其中男生6人,女生1人。该部分同学的全部因子得分均值都显著低于总体平均数,说明其综合素质总体水平较差,优点不明显,属于“后进型”。进一步抽查发现,该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足,自我要求松懈,较为任性贪玩,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大部分沉迷于网络、游戏或恋爱之中,经常出现迟到、旷课、早退现象,问题较为突出,代表了高职素质教育要着力改善的一个群体。

类别二包含21人,占总体人数的35%。从数据中可见,这类学生没有突出特征,各因子的得分均值都接近或者高于总体平均数,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属于“均衡型”。

类别三中包含12人,占总体人数的20%,这部分同学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两个因子的得分较低,而实践能力因子得分较高,高出总体平均数9.53分,说明他们虽然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不足,但实践素质过硬,具有典型的“高能低分”特征,属于“实践型”。

类别四中包含11个同学,占总体的18.83%,他们的全部因子的平均分都大幅度高于总体平均水平,是多方面素质均衡发展的典范,同学中间的佼佼者,属于“全才型”。

类别五中包含9人,占总体的15%,从因子得分均值看,这部分同学在实践能力上表现较差,人文知识方面也颇为不足,但专业知识却比较丰富,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总体平均数,属于“专业型”。

三、思路探索

因材施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通过聚类分析结果的深入剖析,摸清学生状况,为改进教育的针对性,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挥潜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供了思路。

(一)后进生的教育转化

后进型学生的特征比较鲜明,一般缺少长远的目标和规划,学习无兴趣,无动力,自信心不足。概括起来有两点:思想后进,学习困难。因此,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从思想上改善其认识,逐渐培养其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使其慢慢摒弃坏习惯,走上学习之路。

1.理想教育与兴趣培养:理想是指路明灯,一个坚定的理想可以引导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积极主动地展开。鼓励学生从心出发,搜索内心深处的种种渴望和需求,并以此为出发点,去寻梦,筑梦,实现梦想。无论多么微小的想法和愿望都可以,都能转化为上升的力量。定期关怀学生梦想工程实现进度,适时引导其升级梦想,实现华丽转身。比如有的后进学生可能不想上课,或者希望每天只上半天课,就允许学生不上课或上半天课,但这个时间必须做有意义的事,指定其去自发研究一项课题或者学习一项与专业相关的实用技能;有的后进生渴望自己期末能少挂一科,那就鼓励他先从认真按时上课开始,尝试着去理解老师的讲授,多动脑思考,动手参与;还有的后进生希望大学期间能获得一次奖励,一次荣誉,那就鼓励学生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多参加各种类型的竞赛、比赛,挖掘自己的潜能,等等。另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的孩子喜欢电影明星,有的喜欢体育明星,有的崇拜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等,多挖掘这些人物的正面信息,用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来感染他们,激发他们,走进他们的心里,启发他们的心灵,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如果理想是前进的动力,那么兴趣就是前进的助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使“后进生”乐于学习就必须培养其学习兴趣,使其将“要我学”的硬性规定变为“我要学”,“我一定要学好”的自我主张,变被动为主动,改善学习状况,提高综合素质。

2.自信与习惯养成:长期的“后进”严重挫伤了“后进型”学生的自信心,因此,拯救他们的自信心也是转化教育的重要一环。

(1)尊重与信任。高职学生出生和成长在一个经济发达的新时代,他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角度跟老师有着很大的不同,尊重他们的观点与感受是教育的基本前提。此外,信任他们的能力,让他们感知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后进学生”,任何学生都有优势,只要优势得以发挥,都能创造出奇迹。

(2)赏识与激励。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人性最深切的要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著名的“罗森培尔效应”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赏识是树立“后进”学生信心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适时、适度的,真诚及时的赏识可以有效提升后进生的自信心,让他们认识到自我的长处和价值,形成正面、积极的心态,主动改善“后进”的状况。

(3)习惯培养。习惯的力量十分强大。部分“后进生”沉溺于网络和游戏,不能自拔。如何摒弃这样的坏习惯呢?研究发现,改变坏习惯的最好方法是寻找有效替代,因此,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健康的新习惯尤为重要。通过正能量的传递和不断地暗示,形成对现有坏习惯的厌恶,积极寻找新替代,并利用犒赏加强对新替代的重复,直到形成大脑神经反射,真正达到新旧习惯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鼓励、监督、犒赏等角色,帮助“后进”学生快速养成好习惯。

(二)均衡型的个性舒张

美国教育观认为,教育的作用不是改造而是发现。“均衡型”学生各方面表现平平,鲜有突出成绩和特长,属于能力和个性没有充分发掘的一类群体。因此,培养发现意识,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天分和才能,充分舒张个性,是应对此类学生的教育方法。

“发现教育”同时面向教育主体与客体,它要求每个教育者具备发现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教师要从学生出发,细心观察并发现学生的教育点,即,学生的长板、短板、兴趣点、本质特征及变化过程,通过长板激发其自信、自强;通过短板找到错误根源,对症下药;通过兴趣点和本质特征的发掘,思考引导学生的方法和思路;通过变化过程的细心记录分析来感受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总结更多的经验和教训,等等。

(三)实践型与专业型的实践、知识引领

实践型学生动手能力较强,但专业知识积累和文化底蕴相对较弱。而专业型人才在理论上有较高的成绩,实践能力方面则表现不佳。二者都属于在高职学生中极为普遍的“偏颇型”。“高分低能”和“高能低分”均不符合综合素质教育要求,但两者的互补性又为各自摆脱困境提供了思路:将两类学生搭配起来,组成“互助组”,“取汝之长,补己之短”。可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与优势,通过双向的“扬长”,调动、牵引学生自觉“补短”,助力这部分同学成才。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社会实践:丰富的专业知识要及时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才能创造财富。通过创设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信、意、行,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实践能力,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及热点问题的讨论等,创造情境,感受知识的魅力。

2.知识技能比赛:以赛促学,是高职教育中常采用的方法。从“实践型”、“专业型”学生的“能力点”出发设置各级、各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单项比赛与综合比赛项目,配套各种知识竞赛,使学生在施展技能才华的同时,加强专业知识和其他知识的学习涉猎,有效敦促学生“知识与技能”双管齐下,双向进步。

(四)全才型的特色升华

全才型学生各方面表现均在平均水平之上,知识较为丰富,动手能力也较强,是高职学生中优秀的代表。因为高职学生的总体水平不高,所以这部分同学仍有很大上升空间。进一步发扬优势,改善劣势,彰显各自的特色是全才型学生教育的发展方向。提高考核标准,充分赋予这类学生学习的“自由”、“自主性”,扩大其知识的涉猎面和技能形成的多样化,调动其积极性,变被动发现为主动发掘,培养其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使其各具特色,各领风骚。

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先行

高职阶段是学生心智成长、成熟的重要时期,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观念引导尤为关键。

1.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两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1]两课教师应承担起观察、引导学生思想动态和表现的责任,并及时与院系学生工作小组沟通,以便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引导学生了解时政方针和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形势,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倾向性问题上发挥导向性作用,有针对性地回答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学生的思想成长与进步。

2.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各类生动的主题式教育活动:以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为引领,形成层级式的“帮、管、带”机制,充分发挥党员作用,积极影响周围同学提高政治思想素养。加强对大学生活的形势与政策教育,组织和策划好关键时期、时点的有意义的纪念活动,如“五四”青年节、“一二九”运动等。组织学生观看革命教育影片,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学习先烈事迹与精神,用行动祭奠英烈,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精忠报国的情怀。认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且富有成效的学雷锋活动、民族团结教育等活动。定期组织全体学生学习观看历史影视资料,举办有关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的演讲比赛和辩论赛,征文比赛,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活动,将道德教育渗透到课内外教学与管理的各个环节,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开始理解并遵守大学生道德行为规范、诚实做人、诚信处事。

(二)发挥典型的标杆作用

注重模范作用,积极发挥四类模范人物或团体的作用:一是英雄偶像。通过开展《我心目中的英雄》主题演讲会等宣传各类英雄偶像的先进事迹和高贵品格,在同学之间掀起学“学英雄,近偶像”的狂潮;二是先进个人。充分发掘学校表彰的“综合素质标兵”、“优秀学习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优秀团员”等先进个人的优秀事迹,形成人人学先进,个个争先进的局面;[2]三是发挥党员和积极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扬奉献精神;四是重点深入报道做出突出事迹的典型,比如见义勇为者,比如义务献血者,等等。通过宣传各类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让那些感人行为和精神品质深入学生心里,从而激发更多的同学努力奋争,拒绝平庸,实现人生价值,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加强社团组织建设

学生社团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不容忽视。

正确引导学生自发成立各种有益于提高他们自身综合素质的学生社团,促进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的健康发展。比如,书画协会、摄影协会、街舞协会、动漫协会、记者团、简报协会,等等。通过这些兴趣爱好社团形成主题丰富、内容健康、形式新颖、格调高雅的课余文化生活氛围,使学生在美的创造与欣赏中陶冶情操,增加学习生活情趣,丰富和发展个性。此外,还可以依托专业背景,成立具有专业特色的学生社团。如,英韩日语剧团、口语角、会计协会、营销协会、电子商务协会,等等。以此开展知识报告会,传播不同的文化见解,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专业知识,结识更多的人群,共同参与科学发明与实践,使个人潜能充分发挥,提高综合素质。

(四)课程建设与活动安排科学化

课程方面,应实现与企业和社会的文化互动,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形成。除了常规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训基地实践课之外,还应设置大量与社会接轨的素质培养活动类课程。一方面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点,提升培养效果;另一方面又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改善学习氛围。比如培养学习能力,可开展“学风建设月”活动,共享先进学习方法和经验;培养沟通能力可开设“沟通能力训练营”、“校园治理调查研究”等活动,为学生创设情境或提供与人沟通协调的机会;培养创新能力可开展“科技文化节”、“小发明设计大赛”等,让知识与创意的火花碰撞;培养职业能力可通过组织“职业生涯规划节”、“创业设计大赛”、“企业文化节”、“模拟面试”以及“毕业生综合素质答辩”等活动进行;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可开展“团队合作训练营”,“生存能力训练”等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在课外,可通过“文化大讲堂”的形式传播《演讲与口才》、《礼仪》、《书法》、《国学》、《摄影》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视野,提高人文素养。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通过课堂教学、实际操作和各类的学科竞赛,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思维去思考问题,从而加强思维的变通性、流通性和独特性,培养创新精神。多组织开展团队合作项目、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计专业的学生,可开展珠算、点钞大赛和全国会计技能大赛;外语类专业的学生,可举行翻译大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举行软件设计大赛;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学生,可举行制图大赛,等等。这些专业素质拓展活动的开展,都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延伸和实践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刘国买.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9(7):73-75.

[2]吴维娜.我国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