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四个视角”的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模型研究

时间:2024-07-06

姚婉清,郑辉赠

(嘉应学院, 广东 梅州 514015)

据中国教育新闻网报道,我国201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27万人,比2013年多出28万人,再次创下历史,而且雇主用人需求与毕业生可雇佣性存在供需矛盾,加剧了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竞争。[1]可雇佣性技能是连接高校和劳动力市场的桥梁,是衡量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匹配的重要标尺。因此,全方面、多角度提升毕业生可雇佣性的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之一。国外很多学者和权威机构对大学生可雇佣性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探索,但是,鉴于各国经济文化背景、教育体制等不同,国外学者对可雇佣性的内涵及其技能存在不一样的切入角度,不同的内涵也导致不同的用于量化抽象可雇佣性的可雇佣性技能标准,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统一和完善的概念体系来指导实践。通过10多年的研究,理论与实践证明可雇佣性概念可从四个维度展开认识。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从劳动力市场、雇主、学校和学生个体四个视角对国外可雇佣性的概念以及构建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提升的多维度模型进行研究概括,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活动开发及其评判标准提供依据和指导措施,也为我国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的培养提供方向。

一、劳动力市场视角下的可雇佣性

(一)内涵

基于劳动力市场视角下的可雇佣性内涵多来自于20世纪的研究,主要考虑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及个体(或毕业生)能否顺利匹配,实现就业。英国教育与就业部(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DfES)从劳动力市场视角实证研究把可雇佣性定义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也就是说可雇佣性不仅包括个体充分利用劳动力市场内提供的就业机会找到工作的能力,还包括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2]英国著名的可雇佣性研究专家Harvey也在这一视角下认为可雇佣性的本质是学生实现初次就业、保持工作、做好工作、在必要的时候顺利转换工作的能力。[3]另外,他还指出可雇佣性技能概念的核心是终身学习的学习能力,是动态过程。从Harvey的观点可以看出随着职业生涯的发展和变化,可雇佣性内涵和技能也是要变化的。英国学者Hillage&Pollard在1998年进一步将可雇佣性定义为不仅是指个人具备的获得岗位、维持就业和重新就业(必要时),而且在工作岗位上能取得优异绩效的各种素质。[4]他们表示,毕业生的内在因素和劳动力市场环境的外在因素都是保障和维持毕业生初始工作的重要因素。英国对可雇佣性的定义有自己的理解,大部分都是以劳动力市场为中心对可雇佣性进行定义的。

(二)多维度模型

作为英国政府管理机构的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理事会在1997年经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报告,在多次召开全国范围的研究会和问卷调查基础上,总结得出毕业生的7项可雇佣性技能。[5]英国考文垂大学的Rothwell等学者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总结出可雇佣性技能的双维度模型,主要包括毕业生的内部因素(学生学习情况、自信程度等)和劳动力市场的外部因素(学生对国际、国内和当地的劳动力市场认知情况等)。基于双维度模型,Rothwell等将可雇佣性技能进一步扩展为四维度模型,增加了毕业院校(院校品牌、声誉等)和专业领域(专业情况、劳动力市场对本专业的需求情况等)这两个维度。[6]

二、雇主视角下的可雇佣性

(一)内涵

从雇主视角为中心,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加拿大咨商会(CBC)和英国工业联合会(CBI)。CBC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发和制定的可雇佣性定义:可雇佣性是雇主找寻的通用技能、态度和行为。CBI也提出:“可雇佣性是毕业生所应具备的能满足雇主和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并有助于实现个人理想和工作潜能的素质和能力。”[3]

(二)多维度模型

基于雇主这一层面的可雇佣性技能构成模型,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国外机构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美国可雇佣性研究基础机构——培训与开发协会(ASTD)经过严谨调查提出的六个纬度的可雇佣性技能模型:基本胜任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群体效果、团队工作和影响能力,以及这六个纬度包含的16个技能模型,ASTD研究的重点在于多重工作岗位中取得成功所需要的个人技能,最能代表国际观点。[7]美国另一个有工、商、学代表组成的可雇佣性研究的基础机构——劳工部21世纪就业技能调查委员会(SCANS)将雇主需求与个人基本能力联系起来,提炼出三个基础维度(能力基础、思维基础、素质基础)的五大能力(资源、人际、信息、系统和技术)。[3]澳大利亚工商总会与商业理事会2002年在调查了大中小三类企业雇主的基础上合发布了《未来所需的可雇佣性技能》报告,得出十三项个人素质和八种可雇佣性技能,为本国高校课程优化设置提供了科学的人才指标体系和具体内容。[8]

三、高校视角下的可雇佣性

(一)内涵

从高校这一层面研究可雇佣性定义,英国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英国提升学生可雇佣性协调小组(ESECT)从高校角度为主要考虑因素,提出可雇佣性是一组使个人能更好地就业,并具有职业的胜任能力,指的是学生成就、技能、理解力和个人特质的能力。西方学者Overtoon将许多学者从高校层面考虑对可雇佣性的内涵综述为一种在工作中合法获得的、重要的、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认为可雇佣性不能用一种特定的工作能力来描述,应该描述为所有行业都适应的能力,不仅如此,这种能力必须与所有行业的所有岗位相关,纵横交错,是围绕处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者展开的概念。[5]

(二)多维度模型

英国百年老校纽卡斯尔大学多年研究得出六个维度的可雇佣性技能模型:专业知识、自我认知、自我管理、人际关系、实践应用。[9]瑞士联邦大学高等教育中心研究小组对各高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构建了五个维度的可雇佣性技能基本模型:就业动机及个人品质、人际关系、科学知识、工作方法、视野,研究指出,那些有良好求职动机和个人素质,有丰富科学知识和敏锐广阔视野,加上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有效的求职技巧的大学生更容易获得职业上的成功。[6]英国就业能力研究权威Mitchell认为高校视角下的可雇佣性技能模型应包括如下四个维度:智力能力(判断、解析、创造和学习能力);社会交往和人际问题的能力;经营和创业能力(冒险精神、创造力和创新性、应对危机的能力,抗高压能力等);技术技能(与职业相联系的能力)。[10]

四、学生视角下的可雇佣性

(一)内涵

学生视角下的雇佣性内涵侧重于学生个体本身所具备的技能与素质,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从此角度的可雇佣性的研究主要来源于Dearing Report,这份报告得到英国政府的支持,是英国研究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的标志性报告,报告主要强调大学毕业生关键技能的培养和工作经验。[4]2006年,英国学者York在专著中将此概念扩展为“可雇佣性的核心层定义是使学生能更好地就业并使他们成功胜任所选职业的技能、理解力和个人特质,关注的是学生个体的能力问题”。另外,英国可雇佣性研究的权威专家Fugate等人也提出应注重毕业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结构,包括有助于形成主观认知和行为以促进个体素质的形成。[11]

(二)多维度模型

学生个体视角下的可雇佣性技能研究,偏重于分析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包含的特性或能力及其类型。英国可雇佣性研究的权威Yorke和Knight构建 的 USEM (Understanding、Skills、Efficacy beliefs、Meta-cognition)模型在国际上较为广泛使用。USEM模型涵盖了四个维度:理解力(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技能(一般技能或专业特长)、自我效能及元认知(反思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这四个维度彼此之间既存在着内相关性又有相互作用。USEM理论模型具有一定的优点,强调了个人自我能力的关键使用,重视持续变化中学生个体智力开发的重要性,以此模型为标准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追踪考察,将理解力和技能联系作为判断标准,可以给各高校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且,这一模型强调的要素正是当今高等教育界教师们所强调要培养给学生的特质。英国兰开夏郡中央大学的Pool和Seweel将USEM模型简单化,总结出与此模型有密切关系的5个基本能力(职业发展学习、资历、专业知识、一般技能、情商),并强调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和互动原则。[12]

综上所述,从不同社会背景和研究视角对国外典型的可雇佣性内涵和可雇佣性技能的分析可以看出,可雇佣性技能是动态概念,不仅包括毕业生个体解决问题、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也强调了毕业生所具备的动态的可转化的关键技能和在工作岗位的胜任能力。学生个人因素、劳动力市场背景因素、高校因素和雇主因素这四个因素共同决定了劳动力的就业状况。从这四个角度概括总结得到的可雇佣性内涵和可雇佣性技能,是我们筛选可雇佣性技能指标和构建可雇佣性技能多维度模型的主要参考借鉴的根据,对我国大学生的可雇佣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为提高我国毕业生可雇佣性促进其顺利就业,可以对如下内容继续进行可雇佣性的研究和探讨:①基于我国宏观大环境(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从宏观层面探寻解决我国毕业生就业难的新视角。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可雇佣性技能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递进的可雇佣性技能模型;②从这四个视角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可雇佣性培养现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情况分析得出的可雇佣性技能模型,提出就劳动力个体、雇主、高校和劳动力市场各自在改进提升大学生可雇佣性中应扮演的角色和所担任的责任。重点可研究在高校层面为提高学生的可雇佣性所扮演的角色和如何执行这关键的角色;③借鉴国外机构和学者从各个角度和各个层面探索提升可雇佣性的模式和经验,为我国高校开发大学生可雇佣性培养活动找寻新视角,为职业生涯教育相关理论内涵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为提升国家竞争力指引新方向。

[1]中国教育新闻网.201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727万人再创历史新高[EB/OL].(2013-12-07)[2014-12-01].http://www.jyb.cn/.2013-12-7.

[2]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12.

[3]谢晋宇,宋国学.论离校学生的可雇佣性和可雇佣性技能[J].南开学报,2005(2):85-92.

[4]张清.胜任力培训与可雇佣性的关系[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28):89-92.

[5]程志玲.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9.

[6]金晓亚.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技能内涵及开发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9.

[7]胡尊利,刘朔,程爱霞.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8):24-28.

[8]冯悦.澳大利亚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的大学课程开发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9]王雅荣,马念珍,费建忠.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分析及其借鉴[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28):43-47.

[10]朱慧.高校本科生就业能力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11]叶晓倩.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英国经验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2011(02):90-97.

[12]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25-2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