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人工挖孔桩的水下施工工艺

时间:2024-07-06

张鑫

(四川省煤田地质局四川陆源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成都 610072)

某治理工程主体为桩板墙施工,桩身锚固段较深,位于第四系河流冲洪积的砂卵石层,施工困难;工程占地协调困难;此外,工期紧,任务重,必须在汛期来临前完成,以便及时有效地发挥工程效益,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1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

1.1 挖桩工艺的选择

工程设计单桩长度15m,采用C25钢筋砼浇筑,桩中心间距5m,受荷段长7m,锚固段长8m,截面1.25m×1.5m,护壁厚度 0.2m。通过对地勘资料的分析,桩板墙桩身锚固段(锚固段为 8m)埋深于第四系河流冲洪积的砂卵石层(Q4al+pl)上,卵石含量约占80%,充填约20%的细~中砂,砂卵石结构较松散~稍密,卵石以亚圆状为主,磨圆度较好,分选性较差,含较多漂石,漂石最大直径约 1~2m,砂卵石层厚10~20m,结构相对稳定。距桩板墙约40m为巴朗河,作为岷江支流以北东向经过,巴朗河常年水量较大。故采用人工挖孔成孔工艺,同时,在施工至地下水位以下时,将遇到透水很大的情况,施工难度大,需提前做好物资准备。

1.2 人工挖孔桩

1.2.1 抗滑桩施工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挖土、石方(进行地质编录)→孔内排水送风→校正孔中心及几何尺寸→修整孔壁→绑扎护壁钢筋→安装护壁模板→校正中心及模板垂直度→浇灌护壁混凝土→养护→拆模板(循环施工)

1.2.2 开挖土、石方

桩孔开挖时,必须跳桩(间隔)开挖,采用短把的镐、锹等简易工具进行人工挖土,遇到比较硬的岩层时,可用风镐或人工凿除施工。垂直运土,用电动卷扬机进行垂直运土;轴线经复核无误后开始第一节开挖,每进尺1米浇捣护壁砼一次(并进行地质编录),即以1米为一个施工段;当桩孔深度超过10米时用鼓风机和输风管向桩孔中送入新鲜空气,提土桶或吊笼上下保证联系通畅。桩孔较深时用橡皮电缆12V以下安全灯照明。

成孔开挖以二人为一个小组相互配合,每小组安排 1根桩进行作业,保证每根桩每天进尺一模,施工时共成立10个小组同时施工。

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影响,在桩孔内临时挖集水坑,用高扬程潜水泵,边抽水边开挖。

开挖过程中遇到孤石或其它障碍物时,采用人工及空压机和风镐配合施工,必要时,采用静态爆破。成孔过程中,地面派专人修通排水沟,及时排掉桩孔内抽出的水,从桩孔内挖出的废土或石碴由专人负责及时运出场外。

桩位、垂直度、直径校核:基桩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开工前,经复核后妥善保护,施工中经常复测。第一节护壁成孔后,由现场技术人员在护壁周围用水泥钉定出桩位中心线,桩位轴线用正交的十字线控制,作为往下施工模板对中和桩位垂直度偏差控制的依据,直径检查用尺杆找圆周的办法进行。检查分土方开挖、支模后、砼护壁浇筑三次进行,必须每段检查,发现偏差,随时纠正,保证位置准确。

1.2.3 孔桩护壁施工

护壁采用砼护壁,砼标号为C20,钢筋按施工图进行制安。

1)护壁模板制作安装:

护壁模板一般采用拆上节,支下节,循环往复使用,这要求模板装拆方便,且上节模板支设后,下面仍能进行挖土施工,故需对此处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上模板原材料为木块,每一套以四块拼成,下料以四等分圆周,加工成型后在模板表面包 0.5mm厚铁皮,以便在周转过程中不致过早损坏。模板与模板间连接用Φ6钢筋插入预先在木楞上钻好的孔。

在现场必须准备一定数量高度为30-50cm的护壁模板,以便在遇到流砂或地下水太多时,及时减少护壁高度,快速施工。

每节模板的安设,设专人严格校核中心位置及护壁厚度,用十字架对准轴线标志,在十字交叉中心悬吊垂球,复核模板位置,保证垂直度。符合要求后,在底部用木楔打入土中固定模板根部,防止捣砼时模板发生整体位移。锁口护壁厚度为400mm,在支第一节孔圈护壁时,拟比下面护壁厚100~150mm,并高出锁口盘 180mm,便于挡水和定位,当第一节模板拆除后,即把轴线位置标定在护壁上,并用水准仪把相对水平标高标在第一节护壁内,作为控制桩孔位置和垂直度及确定桩的深度和桩顶标高的依据。

护壁混凝土的内模拆除,根据气温等情况而定,一般可在24小时后进行,使混凝土有一定强度,以能挡土。

2)护壁钢筋绑扎。根据施工图,护壁钢筋按施工图进行制安,为保证护壁砼的整体性,以免脱节下沉,将竖筋间隔一根插入土中200cm以便与下一层护壁拉结,这样一方面保证了护壁的整体性,另一方面也使钢筋网在护壁内位置较好固定准确。

3)护壁砼浇注。护壁砼标号为C20,由于一次浇注量较少,因此在现场搅拌,用斗车将砼运至孔桩口,用泥桶通过井架将砼吊入孔桩内,浇注时,用敲击模板及用木棒或钢筋插实方法,不得在桩孔水淹没模板的情况下灌注砼。根据现场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拟使用速凝剂,尽快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发现护壁有蜂窝、漏水现象,及时加以堵塞或导流,防止孔外水通过护壁流入孔内。保证护壁砼强度及安全。

2 水下混凝土施工工艺

2.1 浇筑工艺的选择

根据人工挖桩揭露地层所示,在人工挖桩至5.3m时,见地下水位,随后的开挖过程中,水量逐渐增大,在有限的空间内无法采用 3个以上较大水泵抽水,以至于无法一次性施工至设计高程,需多根桩同时开挖进行降排水,阶段性施工才能完成挖桩工作。而后通过试抽水,水量不小于6.8m3/min。

由于桩底水量大,地层透水性强,若采用常规的抗滑桩混凝土浇筑工艺,难以保证桩身质量。通过多次组织技术施工人员反复研讨,决定对桩身锚固段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

2.2 水下混凝土浇筑

1)水下混凝土为水中浇注的混凝土,根据水深确定施工方法,较浅时,可用倾倒法施工,水深较深时,可用导管法浇注,一般配合比同陆上砼相同,但由于受水的影响,一般会比同条件下的陆上砼低一个强度等级,所以应提高一个强度等级,如要求达到 C25,应配到 C30,另外,还有一种加絮凝剂的方法,比较可靠,但造价比较高,水下混凝土标号不低于C25。

2)施工工艺。该桩板墙工程桩身锚固段采用水下C25混凝土,采用导管法浇筑。浇筑前先检查泵管的密封性,确保不透水。施工前,我方已提前与商砼厂家面谈并将现场情况详细介绍,并安排技术人员参与浇筑工程,确保水下混凝土浇筑的施工可靠性。首灌混凝土量与导管直径、料斗容量及埋置深度有关,具体在施工前计算。每移动一次导管均应按首灌混凝土进行。

3)施工方法:

①灌注水下混凝土采用内径为 0.25m的钢性导管。钢筋笼安放完成后,及时拼装吊装导管,导管下口距孔底约0.4m左右。首批混凝土灌注导管埋深≥1m。计算桩基首批混凝土数量:

式中: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D—桩孔直径(m),方桩πD2/4=ab(a、b为桩的长和宽);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m);h3—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4 m;d—导管直径(m);Hc—灌注首批混凝土时所需井孔内混凝土面至孔底的高度,即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 h2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m),Hc=h2+h3;h1—井孔混凝土面高度达到Hc时导管内混凝土柱需要的高度(m);

h1≥Hwγw/γc=2.2×1.1/2.3=1.05m

γc、γw为混凝土拌合物的容重,井孔内水或泥浆的容重(KN/m3),Hw为井孔内混凝土面以上水或泥浆深度,以2.2m计算。

故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为2.68m3。

2)灌注工作应连续进行,经常用测绳探测钻孔内混凝土高度,及时调整导管埋深,导管埋深控制在2~6m范围内,采用吊车提升导管。

3)灌注速度宜缓,减少混凝土对钢筋笼的冲击。当混凝土面进入钢筋骨架一定深度后,适当提升导管,使钢筋骨架在导管下口有一定埋深。

4)由于是在有限的空间浇筑,可采用泵送砼,将泵送管出口放在漏斗上方,砼经导管导入浇筑结构底部灌注混凝土,让混凝土至下而上升起排出水。

5)采用泵送砼施工中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及和易性,一个孔桩做1组混凝土试件,并根据混凝土灌注情况,随机进行混凝土坍落度检查。

6)施工中尽量减少拆除导管时间,由于方量不是很大,灌注混凝土工作要求在2小时内完成并在商砼拌制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灌注水下混凝土的输送能力(或搅拌机能力),应能满足桩孔在规定时间内灌注完毕。灌注时间不得长于首批混凝土初凝时间。若估计灌注时间长于首批混凝土初凝时间,则就掺入缓凝剂,保证全孔混凝土在首批混凝土初凝前灌完。

7)混凝土灌注快达到设计高程时,计算好末盘混凝土数量。

8)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一定高度,一般为0.5~1.0m以内,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多余部分接桩前必须凿毛,凿毛要求残余桩头应无松散层,形状为三角型,充分保证桩间连接。

9)孔桩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委托具有相关资质单位对孔桩进行超声波检测或抽芯检测,经检测无断桩、夹渣、缩径等现象,各项检测合格后可进行挡土板施工。

施工注意事项:

1)首批混凝土量要满足混凝土埋住导料管1m以上和填充底部导管的需要。

2)首批混凝土拌和物下落后,混凝土应连续灌注,并尽可能缩短拆除导管的时间。同时在混凝土达到钢筋笼底部1m左右时,混凝土的下放速度要减慢,防止出现浮笼现象,当混凝土上升到骨架4m左右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的灌注速度。

3)泵送混凝土至结构底部开始浇筑,避免混凝土经过水沉入底部。

4)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测探井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时地调整导管埋深。

3 结论

人工挖孔桩的水下施工,相比于干孔施工,难度较大。首先要保证护壁质量,确保人员安全;其次,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开挖至设计高程;再次,需结合水下浇筑混凝土施工工艺,以保证成桩质量。

合理的挖桩和混凝土浇筑工艺,能够提高施工安全性、保证工程质量,最终取得显著的防治效益。

4 结束语

近年来,全国地质灾害频发,面临的地质灾害多,发生灾害点地质结构纷繁复杂,防治工程不免遇到类似的施工工艺。在此,仅以自身在施工中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