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域下导师−辅导员协同育人工作探究

时间:2024-07-06

王怡,黄瑞枫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域下导师−辅导员协同育人工作探究

王怡,黄瑞枫

(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116;福州大学社科处,福建福州,350116)

高校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关系着未来中国能否抢占产业和科技革命的制高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引进,为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工程教育认证的基本理念和一般认证标准下,高校只有凝心聚力构建大学生导师−高校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工作新格局,才能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分析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大学生导师−高校辅导员协同育人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并从转变教育理念、明确合作分工、加强文化建设、制定相关机制四个方面探索了构建大学生导师−高校辅导员协同育人工作的路径。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大学生导师;高校辅导员;协同育人

一、前言

当今世界,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驱动着新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日益更迭,工程科学技术对当代社会和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高素质人才是发展壮大科学技术的首要资源,是新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造就高素质制造业人才队伍、推动人才工作科学发展、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作为中国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基础和战略支撑[2]。高等院校肩负着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工程技术人才支撑的重要使命,因此,高校工程教育下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关系着进入新时代的中国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突破关键技术,抢占产业和科技革命的制高点[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为提高我国高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有助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有助于促进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持续改进,推动我国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4]。工程教育认证将“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作为基本理念,其认证标准更是认证制度的核心要义。在一般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工科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素质、创新意识、良好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终身学习的意识、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竞争与合作的能力等[5]。尤其是专业认证标准中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将学生个体作为“人”的发展需要。面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工程技术人才需求和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呼唤,高校应当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工作新格局,凝心聚力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导师、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质教育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在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工作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大学生导师擅长学生的专业指导、学习指导,高校辅导员擅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实践指导,只有二者协同合作、优势互补,才能达到1+1>2的效果,最终取得高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实效[6]。

二、大学生导师−高校辅导员协同育人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导师−高校辅导员协同育人现状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43号)》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指导,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7]。但从我国高校当前的现实教育环境中看来,辅导员工作的开展面临诸多困难,例如按照当前辅导员与学生的配比(1:200),辅导员无法对每位大学生进行深入的一对一精细化指导;大多数辅导员所学专业知识为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内容,对于非同类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专业指导、学业指导方面,相较于专业老师缺乏专业性,在育人环节常出现“有心无力”的状态。

而当前大学生导师制在实行过程中,其主要工作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实施因材施教,促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担任大学生导师的专业老师存在重教书轻育人、重科研轻育人,与学生群体缺乏交流等现象,在育人环节常出现“有力无心”的状态[8]。可见,当前大学生导师、高校辅导员的育人工作存在各自为营、缺乏配合、思想不统一的现象,这种现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教育,也与当前工程教育的核心理念背道而驰。

(二)协同育人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从相关研究看来,当前大学生导师−高校辅导员协同育人效果不够理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大学生导师−高校辅导员协同配合意识不足:由于大学生导师−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体系、工作环境、工作职责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大学生导师与高校辅导员的交流不够充分,因此在育人方面产生的共鸣较少,协同育人的意识不足,协调配合不够及时。②大学生导师−高校辅导员权责不明、角色模糊:就当前的相关文件规定,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导师的工作内容有较多的重叠部分,容易出现高校辅导员越位、大学生导师缺位的工作误区;同时,从当前岗位特征看来,大学生导师不仅承担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学生教育管理等多重任务,扮演着多重角色,导致大学生导师容易出现角色冲突,难以全身心投入大学生的教育管理。③大学生导师−高校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不足:为了加快促进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不少高校实行了导师负责制,甚至有高校形成了辅导员与班导师协同的工作模式,但没有统一形成相应的制度,从人才培养的根本上解决问题,达到真正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相统一[9−14]。剖析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五个方面的原因/差异,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导师−高校辅导员协同育人效果不佳因果分析图

三、大学生导师−高校辅导员协同育人的角色定位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实施大学生导师−高校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需要在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和认证标准视角下,厘清育人工作中的各种角色和功能,找到协同育人、队伍共建的基础,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

(一)明确教育主体,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

教育主体论认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各教育的主体基于培养目标,协同发展并共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4]。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要求教育的主体发生教育理念的改变。传统教育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教得如何,而专业认证背景下教育教学过程更加注重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得如何,注重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及学习获得感。因此,在专业认证视角下,教育工作者应发生人才培养质量观的转变,即教育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二)厘清角色定位,落实人才培养的分工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将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素质、创新意识、良好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终身学习的意识、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竞争与合作的能力作为一般认证标准。依此,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协同育人的大学生导师和高校辅导员应当厘清角色定位,全面落实工作中的分工。大学生导师应当运用自身专业优势,侧重对学生的学业指导、专业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而高校辅导员应当基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侧重从思想上、生活上帮助当代大学生,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应当共同搭建协同育人的平台,提升人才培养实效。

四、大学生导师−高校辅导员协同育人路径

(一)加强统筹协调,树立工程教育理念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加强高校党委对大学生导师−高校辅导员协同育人工作的统筹协调,进一步树立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是做好大学生导师−高校辅导员协同育人工作的基础。高校应当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形成学生工作部(处)、教务处及各学院二级党组织共同合作、协同育人的格局。学校教务处及学生工作部(处)应当共同探讨负责制定大学生导师、高校辅导员的选聘标准、考核标准以及相关业务要求,各学院二级党组织在学校相关要求下,根据学院特色进一步细化相关工作要求,对大学生导师−高校辅导员协同育人工作进行统筹协调。

大学生导师、高校辅导员应当共同树立工程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能力训练和品德养成的重要作用,认识到高校协同育人工作的重要性,从被动地、分散地教育向主动地、协同地教育转变。大学生导师应当将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创新意识、终身学习的意识、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竞争与合作能力等能力渗透到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工作的全过程。高校辅导员应当充分重视并合理运用大学生导师的专业权威进行协同育人工作。与此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实践育人,培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素质、良好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明确工作分工,构建协同育人模式

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只有大学生导师、高校辅导员分工明确、协同合作,确保权责分明才能解决高校辅导员忙于事务性工作、精细化程度不足,大学生导师忙于科研工作、育人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因此,大学生导师、高校辅导员应当利用自身专业所长,明确教育分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业指导、专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等工作中,共同搭建协同育人的平台,提升人才培养实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良好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责任感等素养的基础工程。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①依托课堂教学主渠道,辅导员通过“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对大学生进行指导;②依托第二课堂活动,辅导员通过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团学活动等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大学生导师则通过专业课教学、日常科研训练与大学生进行深入沟通交流。相比于辅导员1:200的配比,大学生导师与学生的配比较小,因此能更为准确地掌握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并予以引导。

高校学风建设工作是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高校辅导员应熟悉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学术实践活动中,辅导员更多的是从活动的组织安排上对学生进行指导[7]。大学生导师由于专职教师的身份以及教授、副教授、讲师等职称效应,使之在学风建设工作中拥有较大的影响力及工作优势。在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中,大学生导师运用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在学生群体中开展教育指导工作效果较为明显,尤其体现在学生论文撰写、数据整理分析、文献研读等科研能力的提升方面。

就业创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对认证标准中大学生职业道德和素质、创新意识、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竞争与合作等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辅导员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就业创业教育与服务等工作。从实际工作角度出发,辅导员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求职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对于企业重视的核心专业技术的指导较为有限,而大学生导师作为专家型教师,可运用相关的行业、产业知识,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就业创业指导并帮助大学生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大学生导师与相关企业联系较为密切,在一定程度上能提供社会资源为学生求职、实习、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提供更多信息[8]。

(三)促进文化建设,营造协同合作氛围

高校协同育人氛围的形成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新形势下高校应当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因此应当从以下四个层面加强育人文化的建设:理念文化——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优先的育人理念;制度文化——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激发育人主体的主动性;行为文化——强化教育主体的协作,使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得到落实;物象文化——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导师−高校辅导员协同育人的良好环境[14]。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应当营造协同育人氛围,将思想政治教育、学业指导、专业指导、就业创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作为协同育人工作的重点,努力搭建协同育人的桥梁:以学业指导、专业指导、创新创业指导为重点,培养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创新意识、竞争与合作能力等能力为目标,通过邀请大学生导师担任学术活动评委嘉宾、共同组建大学生“互联网+”大赛团队等方式,拉近大学生导师与辅导员的时空距离;在就业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中,可运用大学生导师的专业优势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源、企业资源以及高校辅导员的实践育人经验,形成育人合力;立足生活土壤,对于大学生在校期间遇到的思想困难、人际问题、情感问题等一系列成长烦恼,大学生导师与高校辅导员应当共同给予关怀,有利于良好育人格局的形成。

(四)确立科学依据,健全育人制度体系

在大学生导师−高校辅导员协同育人工作中,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体系,保障协同育人工作的实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选聘机制、管理机制。高校应充分重视协同育人工作,可特设专用资金并出台相关的人员选聘、管理办法,选拔学术科研能力强、责任心强的专业教师作为导师人选,选聘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党员作为高校辅导员;同时制定大学生导师、高校辅导员职责的规定。二是考核评价机制、工作激励机制。高校应对大学生导师、高校辅导员德、能、勤、绩各方面进行考核。例如在大学生导师的工作考核中除了对学术科研成果、教育教学成果的考核外,还应当加入导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参加相关协同育人工作的考核标准。加强对大学生导师、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考核的同时应建立“以评促建”的工作激励机制。对尽职尽责、育人成果明显、广受学生好评、有突出贡献的大学生导师、高校辅导员予以激励和表彰,并树立典型、加强宣传。三是沟通交流机制。高校应当制定大学生导师−学生定期交流的工作机制,大力举办相关的学习培训、经验交流等活动,拓宽沟通交流渠道,不断加强协同育人团队的建设。

综上所述,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视角下,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的大学生导师和高校辅导员,应当共同承担协同育人工作,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组织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相统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工程技术人才支撑。

[1] 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 1-9.

[2] 孙晓娟.专业认证视角下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7.

[3] 胡波,冯辉,韩伟力,等.加快新工科建设,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J].复旦教育论坛,2017,15(2):20-28.

[4] 王宣赫,谢庆宾,吴胜和,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高等学校工程人才培养思考[J].科教文汇,2015(32):46-48.

[5] 张文雪,刘俊霞,彭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构建及其对高等工程教育的潜在影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7,28(6):60-64.

[6] 刘珥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思政课改革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6.

[7] 教育部令第43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 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7,10(4):36-38.

[8] 王前飞,卢晋波,郭东明,等.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对于辅导员工作的促进作用分析[J].大学教育,2017(9):77-79.

[9] 马健芳.高校思政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1):45-47.

[10] 王尧葵,徐春光,乔志勇.高校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下辅导员工作改进方法探析[J].管理观察,2017(3):94-96.

[11] 段磊,苏静.浅谈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三维工作体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17-18.

[12] 徐宁宁.大学生班级管理“双轨”模式探析——对高职生班主任、辅导员工作互动问题的思考[J].文教资料, 2017(14):146-147.

[13] 刘笑,高平发,袁永红.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导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机制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11):78-81.

[14] 徐敏华. 强化“四方主体”作用提升协同育人质量——论高校院系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6):22-26.

G641

A

1674-893X(2018)03−0116−04

2017-12-21;

2018-05-28

福建省教育厅2015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计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导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JAS151546)

王怡(1985—),女,四川仁寿人,福州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辅导员、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联系邮箱:71113619@qq.com;黄瑞枫(1984—),女,河南开封人,福州大学社科处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青少年心理学、学校管理

[编辑:何彩章]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