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文/深圳市南山区月亮湾小学 孙 丽
随着我国人口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批人员从农村走向城市,从三四线城市走向一二线城市,随迁子女就读,导致迁出地学生数量减少,迁出地学校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班”。
在以往的研究中,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们往往对于数量较少的“插班生”个体关注较多,而对于“合班”的群体研究较少。其实,“合班”的情况更为复杂,本文将以笔者所带的“合班”班级为例,基于“合班”班级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以期对一线教师有所启发。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生理需求之上,依次是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最后才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合班生加入一个新班级,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老师,必然会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渴望得到同学的接纳、老师的认可。为了帮助合班生尽快融入班级,笔者从关注学生个体需求的角度采取了以下策略:(1)入班仪式打造首因效应;(2)选座特权给予安全感;(3)适应问卷凸显关心尊重;(4)班级岗位实现自我价值;(5)展示机会树立自信品质;(6)学生会议实现换位共情。
通过这些措施,合班生的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得到满足,从内心接纳了新班级,班级氛围也慢慢友好起来。
为了进一步打破班级原有学生与合班生之间的隔阂,增强班级凝聚力,笔者又开展了一系列的集体教育活动。
1.巧用班会课营造包容班风。深圳是一座包容性极强的城市,本地人很少,大部分居民来自全国各地。为了打造一个包容性的班级,笔者特别召开了“学习深圳精神——海纳百川”主题班会课,学习深圳的开放包容精神,打破班级原有学生与合班生之间的隔阂。
2.巧用游戏营造友爱班风。 为了重塑和谐友爱的班风、增强班级凝聚力,笔者还开展了“国王天使”游戏。在游戏中,参与者化身“天使”,随机抽取一名关爱对象(即“国王”),在游戏期间对“国王”进行秘密守护。通过这个游戏,学生感受到了同学的友好,感受到了班集体的温暖,班级凝聚力自然而然就增强了。
3.巧用活动营造欣赏班风。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如果这些闪光点能为集体活动效力,会极大赢得集体成员的认可。笔者接手的这批合班生虽然调皮,但是运动细胞发达。笔者利用运动会的机会,让合班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班级赢得了荣誉。通过类似的集体活动,合班生大放异彩,赢得了同学们的认可。
4.共定班名、班规凝聚集体力量。为了进一步增强班级凝聚力,体现学生“主人翁”精神,合班不久后,笔者利用班会课时间,让所有学生共同定制了班规、确定了班名,课后还让学生绘制了班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热情高涨,对于自己参与制定的班规、班名十分爱惜,集体认同感空前高涨。
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方合力,因此,要想提高班级凝聚力,家长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1.家访拉近距离。合班后,笔者利用下班时间对所有合班生进行了一次家访。通过家访,笔者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了合班生,也拉近了与家长的距离,赢得了合班生家长的信任。
2.家长会树立信心。 笔者召开了以“同心·同行”为主题的家长会。在会议上,笔者告诉家长们,通过合班,孩子们学会了包容和关爱,这将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精神财富。此外,班里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习惯,通过集体的力量,班级一定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家长会的召开,让所有家长对班级未来的发展树立了信心。
3.家委会诉心声。 在前期的合班生家访中,笔者就注意到一些热心家长,邀请其加入家委会,并在家长会上,正式公布了新的家委会名单。看到自己原来班的家长也加入了家委会,能为自己发声,合班生家长们更加放心了。
“合班”班级往往班心不稳,从关注学生个体需求、发挥集体教育力量和争取家长信任支持三方面入手,可以有效提高班级凝聚力。通过采取以上策略,笔者所带的班级很快从外在的“合班”走向了内在的“和谐”。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