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文/广州市知用学校 龙笑清
从小学升上初中,学生在经历这重要的飞跃和变化时,必然有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很大。如何帮助学生做好中小学衔接,让学生度过适应期,使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生活,这既是家长面临的课题,更是班主任工作上的难题。我立足实践,就如何增强初小衔接有效性谈几点体会。
(一)树好第一印象。 教师本人的自我修养很重要,自身有礼貌,学生就有礼貌;自身脸上经常挂着笑容,学生脸上就经常有笑容。当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向老师问好时,需要立即报以热情的回应和礼貌的回答,长此以往,学生将会从教师言传身教中受到极大鼓励,好的习惯就会自主养成,就容易融入学校、爱上学校,并在短时间内适应初中校园生活。
(二)组织好第一次班会。 组织好第一次班会,组建好班委,对于增强学生彼此了解、促进班级有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需要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来,通过民主选举与自我推荐,建立班委,细化班集体分工管理,实行公共事务负责制。
(三)搞好第一次集体活动。 第一次集体活动对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消除隔膜,加强团结,形成良好班风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一次升旗仪式,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凝聚力;也可搞一次“初中生活第一年”“我是初一新生”“我是谁”等团队活动,通过各自介绍增进了解。
(四)开好第一次家长会。 家长会作为与家长沟通的重要纽带,其作用不可忽略。如果家长能了解初小衔接重要性,并掌握学生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共同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这一适应过程,必将对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全面发展产生良好的效应。因此,在家长会之前要注重提前收集家长疑问,让家长积极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感受学生的成长快乐,让家长放心将学生交给学校、交给老师,提高家校共育效果。
首先要从关心衣食住行入手,用心用情加以引导:(1)衣:虽然小学时已养成一定的习惯,但到新的环境,会有一段适应的过程,无论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需要老师的指引,比如夏天是否带替换的衣服、冬天是否保暖、雨天是否淋湿或有无雨伞等;(2)食:由于12 岁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高速时期,需要正确引导学生注意休息,注意营养,比如:早餐时间及用餐地点、午餐注意事项、加餐牛奶等。(3)住:进入一个新的班集体,学生的生活习惯会不同,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新的“家”,特别要正确引导学生保证午睡时间,保证躺平睡,让学生下午上课时精神充足。(4)行:由于进入初中后有不少学生是自行上学,但很多学生交通意识、安全意识没有完全形成,需要高度关注上学方式,正确引导注意安全,注意放学后与与家长保持联系,注意到家时间。
(一)活动育人。 围绕学校德育工作重点,结合班级具体情况精心设计主题活动,体现“小活动、大智慧”的育人理念。比如:结合母亲节以“感恩长辈”为主题设计班会课,让学生自己准备图片及文案,讲述照片中的故事,既感动了自己,感动了同学,也感动了老师与家长,对于形成良好班风具有重要作用。。
(二)劳动育人。 利用各种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班级公共事务,让劳动成为一种习惯。比如:利用校园空地专门开辟初中一年级“班级小菜园”,让学生亲手播撒种子,在时间推移中中感受生命力的顽强,在等待收获中体会劳动的乐趣。通过劳动,培养学生学会为集体着想,为他人着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兴趣育人。 为了活跃促进入读初中后的交流互动,专门设计主题活动——《传承文明粽有你我》,发动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鼓励学生亲手缝制香囊,并将缝制的香囊赠送给父母、同学、师长,让学生既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增进了彼此之间沟通和互动。
(四)音乐育人。 为了增强班集体的荣誉感,形成良好的班风,比如专门组织学生排练快闪《强国一代有我在》,并代表初一年级参加中考加油活动;组织学生集中排练诗歌表演《妈妈教我一支歌》,积极参加“喜迎二十大,颂歌献给党”活动;组织学生排练歌舞《我相信》,代表年级参加学校艺术节表演,让学生在正能量的音乐熏陶下提高个体审美观,加强彼此交流,加快形成良好的集体观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