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文韩山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伍玉西
《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为历史学本科阶段的专业课,是在全部通史类课程的基础上设置的专门史类课程。课程涉及面广,综合性强,能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在中外交往频繁进行的今天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课程的开设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课程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素质和价值层面所要达成的目标与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确定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高度耦合,思政育人优势明显。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课程既很好地服务于专业教育,又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思政育人功能,必须对课程进行精心设计,对教学内容和过程加以科学合理利用。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了开展课程思政的一些心得体会。
本课程讲授中国与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的历史。根据史学类课程的共性和本课程的特点,笔者将课程体系规划为七纵、六横、三“向”、二“道”、一“线”。纵向分为七个时期: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和近代;横向六项教学内容:时代背景、道路交通、人员往来、物质文化交流、工艺科技交流和精神文化交流;三个文化交流方向:西北方向、东北方向(日本、朝鲜)和西南方向;两条文化交流通道: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一根课程主线:中“外”交而文化通。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达成如下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文化、文明、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贡赐、市舶、西域和南洋等基本概念的内涵;掌握历史上中国与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各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情况;了解古代中亚、西亚、南亚次大陆、东南亚、日本、朝鲜、欧洲和非洲的基本史地知识,理解中国与这些地区或国家建立联系和发展关系的原因。全面提升专业知识素养,为中外关系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相关课题研究提供知识储备。
(二)能力目标。强化时空意识,提升建构有效时空关联的能力,学会综合利用所学历史知识从人员、器物、技术和精神文化等层面叙述不同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学会分析文化交流对中“外”双方产生的影响;提高阅读中外文原始文献的能力,掌握史料实证的基本方法,能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客观、理性地解释历史事件;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总结归纳的方法,能从纷乱的史料和复杂的史实中提取有效信息,得出合理的历史结论;树立创新意识,把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内化为工作生活技能,提高跨文化交流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素质目标。 了解古代中国在文化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及对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自信,坚定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涵养家国情怀;了解历史上中国学习域外文化的策略和经验,开阔眼界,培养面向世界的文化意识;了解中外物产交换的主要类别和项目,把握其“精”“美”特色,培养创新精神和“工匠”品格;品鉴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感悟其艺术魅力和文化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健全人格,提高人文素养。
(一)家国情怀。 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历史,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中国的经济、科学、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都走在世界前列。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缎之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了受传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等物品大量外销,提升了受传地人们的生活品质。中国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外传,改良了受传地的政治环境,促进了当地的社会进步。四大发明及其它工艺、技术外传,推动了受传地科技水平提高和文化事业发展。儒家、道家学说及中国化佛教外传,滋养了受传地人们的心灵,改变了他们的精神面貌。学生通过对以上课程内容的学习,得到家国情怀的润育,并转化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积极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二)世界眼光。 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是激发文明体活力,推动人类共同进步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历史证明,大量优秀人类文明成果“是在文明互鉴中才得以塑造而成的”,因此在课程教学中要突出“交流”“互鉴”“共存”的史实,并从两个方面进行价值引领。第一,放眼全球,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自觉维持世界和平,致力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第二,总结历史上中国吸纳、改造和利用外来文化的策略和经验,讲好中国的学习故事,引导青年学生树立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勇于和善于学习其它文明的优秀成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创新精神和“工匠”品格。物产交换和技术传播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两个重要方面。食、饮、药用物种从野生到人工栽培,需要人们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反复试验,发现它们的生长规律,找到合适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精致美观的手工制品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他们不断推陈出新、精益求精的结果。工艺技术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将科学知识加以巧妙利用而创造的实用发明。教师在讲到上述这三大类中的一些重要交流项目(如我国的茶叶、丝绸、瓷器和四大发明)时,先要简介它们的“人化”过程、制作工艺或者工作原理,凸显其背后的文化精神,以此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开拓创新精神和严谨、敬业的“工匠”品格。
(四)人文精神。 在古代中外精神文化交流中,宗教和艺术是两个重要领域,影响深远。但学生对这两个领域都比较陌生,教师要加以有效指导,以便让他们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厘清外来宗教(主要是佛教)和外来艺术中国化的机理,理解舶来品上的异国情趣和外销品上的中国风。特别是要让引导他们准确把握中外宗教和艺术的人文内核,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表现在行动上,养成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的意识和习惯。
(一)“论”从“史”出。 “论”从“史”出,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本蕴含于历史事实之中,借助于对“史实”的讲述、解释和升华,发掘出相应的思政元素,突出其育人价值。***总书记在2016 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三因”原理为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方向。其中的“因事而化”,就是通过对特定事件的诠释,以达到思想政治上的化育目的。俗话说,摆事实讲道理,以事感人,以理服人。因此,在“事”与“化”之间还存在过渡形态“理”。用“理”彰显“事”,用“事”呈现“理”,贯穿了“事理相通”的辩证关系。“论”从“史”出正体现了“因事而化”的要求,是这一原理在历史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的方法论展开。
(二)“史”中带“论”。“史”中带“论”,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某些历史事实的判断和认定实已带有情感因素或价值倾向,“史实”本身就是“思政”。例如,丝绸、瓷器和茶叶是中国古代外销产品三大宗,在讲述这些物质文化的外传之前,先要简介它们的产生过程、用途和制作工艺等。关于丝绸,可以先导入:“丝绸本中国所独有,养蚕织丝之法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关于瓷器,就说:“瓷器是中国的另一项发明创造,东汉末青瓷的出现,标志着瓷器时代的到来。”关于茶叶,就说:“野生茶树原生长在我国西南地区、缅甸和印度一带,是古代中国人最早进行人工栽培和茶叶的加工制作,发展出食茶、饮茶习俗,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茶文化”。在讲到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外传时,亦是如此。这种自带思政能量的历史叙述易激发学生共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三)“论”指导“史”。“论”指导“史”,是指课程教学对“史实”选择的思政导向性。本课程的内容极为庞杂,跨越时间长,所涉国家和地区多而广,但教学课时非常有限,因此必须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史实”的典型性。为此,笔者重点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重要性;中国文化外传产生的巨大影响;域外文化的传入与激发中华本土文化活力之间的关系;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等等。此外,要注意挖掘和利用具有鲜活特色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以便更有效地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本校所在的潮汕地区是宋元以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笔架山宋窑遗址、樟林古港、红头船、侨批和潮人下南洋故事等,不仅与本课程内容高度关联,而且具有极高的育人价值,所以优先纳入到了课程相关章节的教学中。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