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校园足球教学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研究

时间:2024-07-06

文/深圳市宝安区桥头学校

我国的校园足球活动计划,正式明确了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总目标是为了推动亿万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提高广大学生的体质和体能,培养拼搏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校园足球教学的开展,将课程具体内容结合身体素质的速度、灵敏、耐力、力量、柔韧特点,研究“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试行)》的课次教学内容影响下,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的相关问题,同时,以此为依据,可以为学校今后开展校园足球教学提供真实有针对性的指引。

一、研究结果和分析

在实验组经过12 周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试行)》课次内容上课和三次实验测试,圆满完成了撰写本研究论文所需要的数据收集。

1.实验组实验前后测试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通过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方法,分析实验组实验前后身体素质各项测试指标差异性,如表1 的结果可以看出,实验前“红箭头”跑测试均值为21.944s,实验后的均值为21.097s,对应的T 值为3.591,相对应差异性P 值小于0.01,因此可认为“红箭头”跑测试具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成绩有非常明显的提高。类似的分析,实验组实验后50 米跑测试、50 米×8 往返跑测试和纵跳摸高测试均值分别为8.918s、102.95s 和210.65cm,其中50 米跑测试、50 米×8 往返跑测试实验后均值均低于实验前的均值9.275s 和108.05s,而纵跳摸高测试则高于实验前的均值207.75cm,三者对应差异性P 值均小于0.05,显示了三者实验前后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成绩也有明显的提高;坐位体前屈测试实验后测试均值为3.53cm,高于实验前均值3.25cm,虽然成绩上有进步,但实验组在该项目实验前后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该项测试指标的成绩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

总的来说,实验组经过12 周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试行)》课次教学内容,教学训练效果显著;代表了柔韧素质的测试指标坐位体前屈在均值方面也是有提升的,实验前后均值相差0.28cm,也是有进步的。

通过图1 实验组实验前后均值差异图可以直观看到实验组实验前后五项测试指标的均值差异比较图,“红箭头”跑、50 米跑和坐位体前屈的实验前后测试成绩均值差的绝对值都在1 以内,50 米×8 往返跑和纵跳摸高的实验前后测试成绩均值差的绝对值分别为5.1 和2.9,均有明显的提高。由此可见,经过三个月的授课训练,实验组实验对象身体素质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试行)》课程在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图1 实验组实验前后各测试指标成绩均值差异图

2.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测试结果统计与分析

在实验组经过了12 周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试行)》课次内容授课,而对照组经过了12周的《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学后,在各种影响因素得到控制的前提下,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五项测试指标分别进行了三次身体素质的测试,并将第12 周(第三次身体素质的测试)的各项测试指标测试成绩作为实验后的测试成绩,各项测试指标的均值和对应差异性的P 值结果分析见表2。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身体素质测试结果分析

通过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方法分析,可以从表中清楚地看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红箭头”跑和50 米×8 往返跑测试的P 值小于0.05,说明了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灵敏素质和耐力素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其相对应的均值成绩,实验组也要好于对照组,从而得知,经过同一时间的教学训练,实验组的教学训练效果比对照组的要好;而50 米跑、纵跳摸高和坐位体前屈测试相对应的P 值均大于0.05,说明了速度素质、力量素质和柔韧素质在两组实验后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后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成绩提高不明显,在同等时间的教学训练中实验组在该三项身体素质测试中提升效果不显著。

通过图2 可以更加直观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后的身体素质均值成绩提高幅度均不一样。实验组和对照组在50 米×8 往返跑测试的变化值比较明显,均值差绝对值为7.75;“红箭头”跑测试和纵跳摸高测试的均值差绝对值变化都在“1”以上;而50 米跑测试和坐位体前屈测试均值差绝对值分别为0.161 和0.045。

图2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各测试指标成绩均值差异图

二、结论与建议

1.结论

通过采用“红箭头”跑测试作为灵敏素质的测试指标,其变化如下:首先,与实验前相比,实验组实验后成绩有非常显著提高(P<0.01);其次,对两组实验后的成绩比较,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通过采用“50 米跑”测试作为速度素质的测试指标。第一,与实验前相比,实验组实验后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P<0.05);第二,两组在实验后的50 米跑成绩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通过采用“50 米×8 往返跑”测试作为耐力素质的测试指标,得知变化如下:首先,与实验前相比,实验组在实验后成绩提高明显(P<0.05);其次,两组在实验后成绩相比较,实验组进步明显(P<0.05)。

通过采用“纵跳摸高”测试作为力量素质(下肢力量)的测试指标,变化如下:与实验前相比,实验组在实验后成绩有明显提高(P<0.05);然后,对实验后两组成绩比较,两者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

通过采用“坐位体前屈”测试作为柔韧素质的测试指标,其变化如下:与实验前相比,实验组在实验后成绩没有显著提高(P>0.05);对实验后两组成绩比较,两者同样无明显变化(P>0.05)。

2.建议

灵敏素质在短期内的足球教学相比常规体育教学成绩有明显提高,不过提升幅度相差不大,说明了灵敏素质要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还需要更长时间的贴近实战状态的教学训练,例如增加软梯练习、听节奏转体加速跑等。

建议在该年龄段继续适当增加力量负重练习,并结合有球或无球的足球技术动作,进一步有效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

建议在该阶段引导学生从一般耐力素质练习过渡到专项耐力素质练习,把握耐力素质快速提升的特殊期,适当增加体能负荷练习。

建议在该年龄阶段的足球教学(《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试行)》)适当有针对性地增加力量训练,最好能够结合有球技术动作开展教学训练。

建议在足球教学内容安排上更多地设置精细的球感练习、多组合绕杆等练习以及多种静止牵拉热身和放松动作,同时也可以利用辅助器材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柔韧素质,在发展柔韧素质的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灵敏素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