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06

文/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新世纪小学 郭丽金

在课堂上,应依据学生的认识特征,遵循思维的规律,给予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核心概念以中心的位置;在建构、运用和深化这些观念时,要把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内部的联系和相互联系,在不断完善的知识网络中建立起一个良好的认识结构。

一、主题单元内容分析

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中,“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加、减、乘、除、倍、分数、比、比例的知识,都是由“份”来支持的。所以,基于对教科书的总体把握,本设计以“份”为中心,将“份”与“倍”与“分数”的内在关联进行了交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构建,体会到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对“份”相关的人教版教材进行了整理,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教科书中,“份”概念的表达并不象加减乘除等概念一样,都是以实例来说明。词类知识,都与“份”息息相关,紧密连接。在说明乘法的含义时,其中也包含着“份”的概念;在平均分值的确定中,“份”的概念被发现;在“倍”概念的确立中,“份”是对两个量的关系的一个默会认识;“分数”概念的确立是基于“份”的概念,将“份”与“整体”联系起来。可见,“份”可以成为一条重要的线索,可以通过它来传达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

二、主题单元教学活动设计

(一)建立“份”的概念。首先,创造一个接近于学生的活动场景,并用以下问题引导学生:一架小型飞机上有三个人?一列小火车上有6个人,这意味着什么?一排两个人的云霄飞车意味着什么?通过观察和对比,让学生了解每份的含义。再通过对不同项目的车次进行观察,对几份概念进行学习。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对每份和几份的概念进行了解熟悉,进而确立“份”的概念。

(二)用“份”解决问题。在游乐园里,12个孩子玩得很累,想去便利店买点零食,一边吃饭一边休息。围绕着这一中心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圈、画、画等方法,将结论写在学习单上。在此期间,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①您愿意与多少人为一组?一共有多少个组?询问:一份多少钱?有多少份?②问题:为什么你的小组人数不同?

(三)感悟“份”的关系。两个数目的乘数关系是在大小对比中得到的。在此基础上,老师们提出了“比多少”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我们一看就知道是多还是少?根据原来的认识,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式,对比出三个数字的大小数字关系。

(四)以“份”为核心,建立“倍”的概念。此项活动将会涉及到:三种不同的小动物,除了数量与数量的关系外,还存在着怎样的联系?通过画圈,画出三个不同种类的小动物的数量关系。老师再问:为何两个圆为一份,让同学了解标准的重要,并指出“倍”的意义:将两个熊猫视为一份,象有五份。最后,将图像的绘制方法(将所有的小动物都移除,只留一张白纸条),把实体图抽象为一张白条图,让学生对数字之间的倍数关系进行了解。这个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倍数关系是以比多少为单位产生的,而当多余的成分和“份”成份数关系时,两者之间则存在“倍”的关系。

(五)进一步理解“倍”的概念,渗透倍数关系变化规律。此项活动基于前一项。老师直接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一头大象或者一头狮子,变成你设想中的倍数关系?学生可以在大象后面加圈,或者在狮子后面删掉圈,甚至可以在大象之后删掉圈。教师适时地给学生提出此类课题。因为这个课程目的是使小朋友们感受到标准的改变、份数的改变以及对倍数关系的改变。通过对“份”与“倍”的紧密关联,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倍”。

(六)以“份”为核心,建立“分数”概念。在解答丁先生2岁时的身高与目前的身高有何关联时,可以让学生巩固“倍”这个概念,并根据对“一半”的认识,使其学会二分之一;如果将更多的人视为一份,那么更少的数量就是一半。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标准”的重要,而当准则发生变化时,结果就会发生变化。这一切都与“份”这个概念密不可分,都是围绕着“份”来展开的。

(七)以“份”为核心,多方式熟悉“倍”和“分数”的关系。教师展示学生的主要问题1:通过进行图片展示,可以用图形的方式把它们连接起来。老师展示核心问题2:黑棋比白棋多3倍,你会有什么想法?可以用一种关系句的方式来连接。在多层面的培训中,学生对“标准”和“份”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从而凸显了“份”的中心位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