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谈谈对小学英语课堂导入方法的反思

时间:2024-07-06

文/梅州市梅县区新民小学 侯艳芬

课堂导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一节课能否承上启下,能否吸引学生眼球,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原动力)的关键所在。成功的导入固然可以起到像魏书生老师所讲的那样:如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像电光火石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绞尽脑汁的想要设计出一个精彩甚至惊艳的开场,以获得学生的青睐,听课者的赞赏。然而,这是否是这节课真的需要的呢?是否遵循了小学英语的教学原则?是否符合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呢?又是否是学生真的需要的呢?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反思一:再好的导入都要以教材为本,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学习成长的需要为前提,以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终极目标

一个好的导入,一定是教者在研透教材,吃透教学参考,全面把握课程标准,为有效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通过精心挑选,认真准备,反复锤炼才最终敲定的“序幕”。例如,在观摩一次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比赛中,教师教学的内容是指定的小学英语PEP三年级下册Unit 5 Do you like pears?B Let’s learn。在导入环节,首先教学的老师他采用的是“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游戏导入的方式):将装有水果的袋子放在讲台上,让学生上讲台闭上眼睛来摸一摸,闻一闻,猜一猜是什么水果,用上句子“What’s this?What colour is it?Do you like...?”由此导入新课,引出新单词。而另一位老师则是通过展示她亲手绘制的一张张精美的彩色水果卡片来导入新课……可想而知,对于第一位老师的课堂导入方式,即便不是照搬照抄了别人的导入方式,也是过于简单化,虽然用来引入课堂导入的成本也算“不小”,但对于生活在幸福年代的学生而言并不会太记在心上。而恰恰是另外一个老师用她那精美的卡片画瞬间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让学生赞叹不绝,从导入这一刻起就用她的“心”抓住了学生们的心。

反思二:要认真研判学情,充分考虑学生的地域差异和个性差异,这是找准课堂导入方法的关键切入点

在做课题研究的时候,我一直在乡镇小学教书,接触的大都是农村的孩子,他们都很淳朴、简单,对于老师都很尊敬,甚而崇拜,所以在组织课堂教学和管理纪律方面并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轻轻松松就能顺利上完一节课。一首歌、一个故事、一段视频、一场游戏……都会吸引他们,让他们快乐,让他们欢笑,让他们愉悦!然而城里的学生却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大都“见多识广”,对于这些似乎司空见惯,如果老师准备的只是普通的“料”,压根激不起一丝“涟漪”,更不要说有惊喜、艳羡之类的表情,有的只是“惊涛骇浪”。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有过煎熬,有过后悔,但更多的是反思。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于是,我开始请教班主任和其他科任老师,以前教过这个班的英语老师,找英语科代表,找班里的同学,终于问出一些端倪。原来是学生们习惯了原来教了他们几年的英语科任老师的教学模式,尤其是课堂导入的方式,我选用的素材和方式对于他们而言太out,以前的英语老师经常会给他们spurise。都是不能充分了解学情,盲目自大,固步自封给自己带来的苦果。这也倒逼我迅速扔掉以前似曾笼罩在头顶的若有若无的“光环”,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学做“小学生”,就从课堂导入这个环节开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适应了这群城里的学生,也让他们适应了我这给来自“山里”的老师。

反思三: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导入”亦无止境

记得有位教育界的前辈曾说过教师大致都要经历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句话让我很受启迪。其实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我们的课堂导入方法的研究,我们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原理的研究,和人类对大多数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是一样的。都是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循环往复,永无止境。对小学英语课堂导入方法的研究也一样,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为保证教学的完整性而随意设计一个课堂导入,为完成课题的结题而研究这个层面就止步不前,而应把它作为另一个新的起点,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创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