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渗透劳动教育的途径研究

时间:2024-07-06

文/东莞市寮步镇香市小学 钟丽华 刘钟琪

2020 年 7 月 7 日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当前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身处珠三角地区,我们如何在道法课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呢?

一、课程延伸,渗透劳动意识

笔者指导我校班主任潘老师参加东莞市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其带班育人方略《七彩香园,凝香致远——融合学校本香文化的带班育人方略》获全市单项第二名。她在任教四年级上册“为父母分担”一课时,便有机渗透了家务劳动教育,从劳动内容、形式、方法上让小组成员充分讨论,再围绕“感恩父母,珍惜粮食”布置一学期的家庭劳动作业,如“香香家务小能手”评比、“香才香艺送祝福”书签制作、“香香小厨神”实践和“迎丰收,庆小康”割稻谷亲子活动等“香文化”主题系列活动。学生假期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劳动作品上传,开学后进行评比。优秀的教师总能在课堂中、在带班上有机渗透劳动意识,充分发挥家校共育途径,培养孩子感恩父母、热爱劳动的情感,提升孩子“习劳知恩”的品行。

二、课后分工,强化劳动技能

五年级上册《我们是班级的主人》教学中,笔者意识到应该跟育人带班的主角——班主任工作相互渗透与融合,才能起到教育实效。于是,笔者采访504 班班主任周老师,请教她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增强班级主人翁意识。周老师给我出示全班“我是小当家”的班务安排表,要求全班同学50 位同学都需做到“争当班级小主人,班务劳动我能行”。

为了让同学们都能很好地完成工作,学期初,周老师还特意上了一节“争当班级小主人,班务劳动我能行”主题班会,从以下四环节中体现劳动意识渗透和劳动技能的提升。

周老师的主题班会能聚焦班级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体现“细、小、实、趣”的特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紧密围绕学生需求和班级实情。而且,学生良好道德品行的形成,一般由知、情、意、行四方面的心理要素构成。周老师通过主题班会四环节,把劳动教育的知、情、意、行四方面进行有机整合,从知识的了解,到情感的升华,再到讨论、思考,最后是劳动实践,达到了螺旋上升的育人效果。

学校10 亩“万香园”劳动基地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发当中。完成后,各班同学将会分到属于自己的“责任田”,种菜、浇水、收获一条龙体验将使很多同学实现种植“0”突破。

三、家庭服务,锻造劳动品质

在四年级下册“为父母分担”一课教学中,教师曾与全班同学一起梳理为家庭尽责、为父母分担的家庭服务类型,鼓励孩子课后给父母发放“心愿卡”,锻造家庭劳动品质。这份“心愿卡”,可以从以下家务劳动中挑选:1.一般性家务劳动:洗晾衣服、做饭做菜、扫地拖地、倒垃圾、整理房间等;2.种养类家务劳动:养花、种菜、饲养宠物等;3.服务类家务劳动:编织等美化家居手工制作、按摩等关心家人的劳动。

课后,教师通过微信群、朋友圈了解到,家长收到“心愿卡”的时候,都觉得这个活动“难得”“有创意”“暖心”。

四、志愿服务,宏扬劳动精神

让孩子适当劳动益处多多,既有利于增强孩子的体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更有利于锻炼孩子的意志和毅力,意义绝非一般。

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编排,可以看出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一以贯之。如从二年级上册“我们在公共场所”,到三年级下册“我们的公共生活”,再到五年级下册“公共生活靠大家”、六年级上册“我们是公民”、六年级下册“爱护地球,共同责任”,体现了编者遵循学生年龄特点,相关教育呈现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的过程。基于此,教者在教学“公共生活靠大家——我参与,我奉献”的时候,侧重渗透学生到社区志愿服务、为有需要的人捐献爱心活动。引导学生在同伴分享中互相触动、互相学习。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