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文/东源县教育局教研中心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实践和言语品质;是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是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本文结合有关的教学案例,阐述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从沟通古今入手进行探索,培养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关联是天然的。
因此,为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教学古诗文时,要依据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这种继承、发展的关系,有针对性地沟通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文言文中有被直接承用为成语的古代词语成分,要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出处,并理解其含义、运用,如“诲人不倦”“杞人忧天”等;整理、归类文言文的造词方法、修辞、语法手段时,让学生了解现代汉语的沿袭用法;而词语义项的继承、变化,则可结合教材的具体例子进行古今沟通、归纳总结。如教学《〈论语〉十二章》时,可结合教材“学而时习之”的“习”的古今义项进行沟通。《说文解字》对“习”的注释是“习,数飞也”,引申为复习,温习。如《论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重复则容易熟悉,如《赤壁之战》“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性”;熟悉就会习惯,引申为“习惯”。
传统文化,不仅包括社会创造的物质文明,还包括古代社会各种典章制度、习俗信仰和思想观念等。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必须要了解古代文化、沟通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笔者认为,“文化索义”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方法。
所谓“文化索义”,就是从语言之外的文化观念、心理习俗的线索来解释语义的方法,是传统训诂学常用的方法。
如教学《送东阳马生序》:“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这些文段就蕴涵着古代的服饰文化。“裘”是指有毛的兽皮衣,以狐裘、貂裘为贵重。“袍”是长袄,一般为战士或平民所穿,如《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缊袍”则指里面铺乱麻或旧丝棉的布袍,是穿不起毛裘的穷人所穿的。“绮”是指有花纹的丝织品,“绣”是指用彩色的丝、绒、棉线绣有文字、图像、花纹的绸、布,是古代贵重的衣料。
从“裘”“袍”“绮绣”等词语的索义中,不仅可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服饰文化,而且可引导学生了解古代贫富悬殊、阶级差距以及政治经济等文化,从而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古诗文是作者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对人、对事的记述和评价。要深入认识和科学评价这些作品,就只有把它们放到这些作品的年代(历史)背景中去,还原到产生它的那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艺术的氛围中去,才能对作品的内容和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如教学《陌上桑》,方智范教授认为,要理解罗敷的人物形象和这篇文章的深刻内涵,就要将《陌上桑》还原到如“汉代采桑的习俗究竟是怎样的?”“关于采桑的题材在汉代及之前的诗文中是否仅此一篇?”等关于采桑的母题及其相关的文化语境中去理解。
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把古诗文阅读和现实生活关联起来。如笔者在教学《师说》时,引导学生将韩愈的《师说》置于教师地位被神化和权威化的专制教育体制下,既高度肯定了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巫医乐师百官之人皆可为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创造性意义——思想上的突破,同时又结合现代教育的视角,对其仅限于学业层面的局限提出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
另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在沟通古今中鉴赏文学作品。比如笔者在教学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时,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原文,体会作品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感悟作者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与人生追求,获得美好的熏陶与感染,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