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精准外科,苦尽“肝”来

时间:2024-04-23

贾伟 韩冬野

董家鸿

这个夏天,对于李梅(化名)来说漫长而曲折。她常常一个人静坐在病房的窗户前,面对窗外浓郁的绿色陷入沉思。

李梅一家是不幸的,却又是幸运的。2019年年底,女儿月月(化名)刚出生不久就被确诊为先天性胆道闭锁,医生说,可能活不过两岁。此后,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贫困泥潭。

就在全家人一筹莫展之际,中华慈善总会“苦尽肝来”终末期肝病患儿医疗救助项目伸出援手,带来希望。

“此救助项目致力于为终末期肝病患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纾难解困,帮助贫困家庭构筑健康防线,让更多绝望中的患儿及家人看到希望,重获新生,享受健康生活。”

“苦尽肝来”救助项目联合发起人之一,国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命运转机

5月21日深夜,一列从河南开往北京的火车上,一位年轻的妈妈紧紧抱着怀里的婴儿,婴儿脸色蜡黄、身体瘦小,像个“小黄人”。

这位妈妈叫李梅,来自河南焦作偏远农村,一家四口的生活全靠丈夫每月不足3000元的工资。虽然生活不富裕,但日子过得简单而温馨。

病魔悄然降临。2019年11月,在河南省儿童医院一次检查中,月月的黄疸指标达到正常人6倍之多,被确诊为先天性胆道闭锁。医生告诉李梅,如果不及时治疗,孩子可能活不过两岁。

先天性胆道闭锁,是婴儿出生时肝脏胆道发育不良,胆汁不能正常排泄,引起黄疸升高,造成淤胆性肝硬化。严重时,可导致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做了胆管疏通手术后,月月的黄疸症状得到缓解。可是,仅仅过了半年,便出现肝硬化、腹水增加、营养不良……月月的病情开始恶化。

“流的眼泪比这几年加起来还多。”李梅说。

对于备受先天性代谢异常、肝功能衰竭、肝癌晚期等终末期肝病煎熬的患者来说,肝移植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相比国外,我国肝移植起步较晚,但随着数十年的经验积累和技术创新,特别是近10年来,肝脏移植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不过,在肝移植手术中,肝胆管仍被视为外科手术禁地,对医生和患者来说,极具风险。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外科执行主任卢倩介绍,人体肝内胆管解剖结构复杂,手术中稍有不慎,极易损伤邻近血管,引起大量出血。尤其是不满周岁的月月,身体各个器官未发育完善,胆管和血管都很纤细,手术更是“难上加难”。

这不仅要求医生有极为精密的手术技巧,而且需要医院相关科室无缝对接、高效联动。“只有精准的手术,才能降低风险,保障患儿生命安全和健康生存。”卢倩说。

远在812公里之外的董家鸿团队,对于李梅来说,是女儿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2020年7月,董家鸿带队在青海进行教学查房和复杂疑难病例会诊。

精准手术迎来新生

上世纪90年代,“离体肝切除手术”作为治疗终晚期肝病的外科前沿技術,在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已发展多年且较为成熟。1998年,时年38岁的董家鸿决心攻克肝移植难关,带领团队开展相关研究。

8年后,董家鸿率先在国际上提出“精准外科”理念,创立“精准肝脏外科”范式。

在他看来,一个理想的外科手术应基于病灶清除、脏器保护和损伤控制的三方精准平衡,同时构建以可视化、可量化、可控化为特征的关键外科技术系列,以此破解肝胆外科手术中定位、定量、定构和精控的难题,从而提高复杂肝胆病的外科治疗效果。

“以肝切除治疗肝癌为例,对比传统手术,接受精准手术的病人在手术中输血率降低近50%,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缩短1/4,3年生存率提高24%。”董家鸿说。

目前,精准外科理念已得到业内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胰腺外科、神经外科、脊柱外科等诸多临床专科领域,为提升终末期肝胆类疾病、复杂肝胆病的诊疗水平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6月初的一个清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李梅母女被先后推进两间相连的手术室。“一定要坚持到底。”进手术室前,李梅为自己和女儿打气。

通过3D立体建模,医生做出评估,切取李梅左外叶肝脏,确保其大小、血管和胆管结构能够与月月精准匹配。

为保证两场手术同步进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一方面,董家鸿团队组成肝移植MDT(多学科专家团队),包括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输血科等多个科室医生共同参与手术讨论与实施。

另一方面,肝移植团队兵分两路,第一路由董家鸿和卢倩执刀,为李梅进行供肝获取手术。在隔壁手术室,由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徐光勋和宋继勇组成第二路,为月月进行肝切除手术。

伴随仪器的嘀嘀声,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手术进入最为关键的一步——新肝植入。月月纤细的血管挑战着医生的吻合技术,其中最细的肝动脉直径只有一到两毫米。

10小时后,月月的血液缓缓流入移植肝脏,动脉血管随着心跳产生搏动,胆汁开始分泌。手术成功,母女平安。

7位院士联合发起

“足足胖了两斤!”李梅笑着向记者展示一张月月近期的照片: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脸蛋,笑眯眯地看着前方,犹如一朵正在绽放的花朵。

我国每年有近万名类似月月这样的新发终末期肝病患儿。医学统计资料显示,进行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达95%以上,接受肝移植术后的患儿可以长期生存,并且跟正常孩子一样生长发育。然而,令人痛惜的是,现实中却有高达85%的终末期肝病患儿放弃治疗。

卢倩说,这些患儿被放弃治疗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换肝手术费用高昂,贫困家庭无力承受;二是终末期肝病概念普及率不高,在一些偏远地区,当地医生对此类疾病不甚了解。

鉴于此,提高患儿救治率、普及防治知识成为健康扶贫落地的重要举措。5月6日,中华慈善总会携手中国工程院董家鸿、陈肇隆、樊嘉、郑树森、范上达、王学浩,以及中国科学院陈孝平等7位院士联合发起中华慈善总会“苦尽肝来”终末期肝病患儿医疗救助项目,希望帮助更多贫困终末期肝病患儿获得免费救治。

项目援助对象主要为0~18岁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的儿童患者,优先对贫困地区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对社会做出突出贡献人士子女进行救治。

“苦尽肝来”救助项目发起后,3名来自河南贫困家庭的患儿已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成功进行肝移植手术,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4个月。

如今,又有两名患儿通过“苦尽肝来”项目来到医院,等待肝移植手术。“为了孩子健康的未来,我们要打造最卓越的团队和最佳移植效果。”董家鸿说。

谈起发起这一项目的初衷,董家鸿说,为进一步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响应党和国家健康扶贫政策,“苦尽肝来”项目紧跟时代步伐,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为终末期肝病患儿救治做出贡献。

“作为医生,最开心的就是看到越来越多像小月月一样的儿童患者,生命重新绽放光彩。”董家鸿说。

目前,“苦尽肝來”救助项已与全国多家具备开展亲体肝移植尖端技术资质的综合性医院及省级儿童医院达成合作意向,利用大数据、远程会诊系统、5G等智慧医疗手段,助力构建区域医疗救助网,布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疾病预防、科普、诊疗、康复、保健。

仁心仁术 厚德博爱

7月23日下午,《民生周刊》记者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门诊采访时,正碰到一名来自外地的患者给董家鸿团队送来感谢信。

“回想住院的日子里,从医生到护士都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让我充分感受到了人间真爱和医者仁心。”感谢信中写道。

不同于其他学科,医学不仅要用科学理念和方式治病,还要注重人文关怀,以此为患者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系统化、连续性、多元化的健康医疗服务。“仁心仁术、厚德博爱”,这是董家鸿对医疗团队的要求。

虽然行政工作繁忙,董家鸿一直坚持每周出两次门诊。时而低首微笑,时而凝神深思,在不大的诊室里,董家鸿的每一句话都牵动着患者和家属的心。为了向患者解释病情,他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

在患者眼中,他是一位医术精湛、温文尔雅的儒医。走进董家鸿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戎装老人的肖像。这是董家鸿的老师,我国已故肝胆学界泰斗黄志强院士。20年前,正是在黄志强院士的引导下,董家鸿感受到了“卓越医疗”的深刻内涵。

从促进理念革新的“精准外科”,到追求最佳临床实践的“精准医疗”,再到追求最佳经济效益的“精益医疗”、最具人文关怀的“精诚医疗”,董家鸿在现代医疗服务领域不断推陈出新。

“追求卓越,永无止境。” 董家鸿说。

在智慧医疗大发展的当下,如何让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医疗、物联网等技术,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构建现代化智慧医疗体系,为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安全感,董家鸿和他的团队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实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