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美术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时间:2024-07-06

文/肇庆市第五中学

美术教学是实施美育的必要手段,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无论是中国传统绘画还是中国传统建筑,又或者中国传统雕塑或中国民间工艺,这美术四大类型都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进行美术教学实施美育的同时必须担负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德育的责任。

一、传统文化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

绘画,建筑,雕塑和工艺美术,是美术教学的具体内容,四大类型里都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以用毛笔、墨汁宣纸作工具的中国画,是中国特有的绘画艺术形式;中国建筑,除了现代的新式建筑之外,国内的建筑上至皇宫,下到平民寒舍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风格;中国传统雕塑,在祖国大地上不管是浮雕或圆雕的造像,很多都是为宗教文化服务的造像,为美化生活服务的造型,基本上是传统的东西;再有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全是为满足民众衣食住行服务而衍生的各种艺术,都是在长期的生活中流传下来的东西。因此,美术教学离不开对中华传统美术的欣赏和学习。

二、在美术教学中欣赏传统艺术的瑰丽

艺术欣赏是中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各类造型艺术的赏析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判断。学习美术,需要从欣赏开始,从欣赏中国传统文化开始。

1.中国传统绘画的欣赏。中国画从发展历史的详述,到绘画题材山水、花鸟、人物三大内容和工笔与写意两大技法的分类,再到不同朝代的名家名作赏析,都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中国画的独特魅力。

2.中国建筑艺术的欣赏。中华文明五千年,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在人类历史上灿烂的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赵州石拱桥等,让子孙后代仰望并引以为豪的伟大工程。还有以民生民居所产生的各地不同风格建筑,如徽派,粤风等这些都是浓浓的民族风格,中国特色。

3.中国传统雕塑的欣赏。以宗教文化为背景所产生的雕塑,如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和云岗石窟等各大石窟的雕塑,有如一个个艺术的宝库点缀在中国大地上的珍珠闪闪发光;再有就是以殡葬文化为背景而衍生的皇陵雕塑,如秦始皇兵马桶为代表的培葬器物所产生的大量陶俑和石雕,再有就是为建筑和家居作点缀和装饰的的各类石雕木刻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和民族风格。

4.中国工艺美术的欣赏。翻开中国工艺美术史,有沉雄瑰丽的青铜品、沉着华美的漆器为代表,再有多不胜数的各种各类的民间工艺,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通过艺术欣赏,让学生了解美术中传统艺术的灿烂与辉煌。

三、在美术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美术

美术教学引导学生欣赏美的同时,教授学生如何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技能技法,传承传统美术,这是美术教学的根本。

在不同地区又各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就需要美术教师整合资源施展才艺为学生去传授技艺,弘扬传统文化。以下是我为本土工艺端砚和草席融入美术课堂的教学实践。

1.端砚的教学传承。端砚,因产于肇庆市(古名端州)而得名,初唐出产端砚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因这里出产的砚石内含特殊矿物质,石色丰富多彩,石质纯净、细腻而嫩润,有发墨快而不损毫之特点,深受历代文人墨士的垂青与推崇,被誉为“文房四宝”中的至宝。

为了把端砚的雕刻工艺引入美术课堂教学,到端砚工艺厂参观,向有经验的工艺师学习端砚的设计和雕刻。在获得端砚的设计和雕刻经验后,再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端砚石材,以紫色和绿色为常见,白色罕见而难得;由于石质坚硬和贵重,不可能用于课堂教学,我用石膏板代石,仿造白色端砚,以此来体会端砚的设计与雕刻。端砚和石膏砚的设计,都要体现“因材施艺”。

在讲解设计与雕刻时,把自己设计雕刻的石膏砚作展示,与同学们一起雕刻,师生共同合作。

2.肇庆草席的教学传承。肇庆草席又名金渡花席,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当地生长的蒲草茎细、柔软、坚韧,用它来编织出来的草席具有手感舒适、冬暖夏凉和经久耐用等特点。蒲草经染色处理后可织出丰富、朴素大方的图案,所织的草席叫花席,实用之外还具一定的艺术价值。

编织草席要就地而坐,开头和修边都要有编织的经验和技巧,在课堂上难以实现。而这些实际情况,往往成为民间工艺进课堂要克服的困难。为了把草席工艺引入美术课堂教学,我对草席的编织作研究,归纳和总结,编写了教材《仿草席编织的纸条编织》,介绍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既能够弥补教学材料和教学场地的不足,又能体现编织的意趣。并运用创新的技法用草编形式创作了一幅作品《草席歌》,表现草席工艺的生产过程,把它作为乡土教材的示范作品让学生加深了解地方传统文化。

要让传统工艺进入美术课堂教学,是需要教师有专业的才艺和创新变通的教学智慧才能实现的。

四、传统文化进校园传承的深远意义

通过美术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古代的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等传统艺术,领略它们的精髓和价值,有助于提高对艺术的审美能力的同时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传统文化浸润渗透的德育和美育,实现民族文化自信。

弘扬传统文化是一项长期工程,要从“娃娃”抓起。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国外的优秀文化和糟粕文化同时进入中国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现在的青年一代逐渐进入社会并将成为社会建设的主流,而这些生在蜜罐里、长在糖水中的学生,享受着长辈们的无限宠爱,他们吃着肯德基麦当劳,玩着电子游戏,而对于父母和社会的期待却理解甚少,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也是一无所知或是一知半解,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甚至在相当一部分人意识里荡然无存,中国几千年传承的儒家思想将面临失传的危险。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我们这一代为师者的责任也是必须要履行的义务。系统的学习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可以逐渐恢复中华民族子孙身上特有的那种中国气质,可以用中华民族传统精髓的价值观塑造勤劳的中国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